熱帶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7 18:08: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熱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熱帶

淺析熱帶農產品的營銷體系建設

首先應為海南妃子笑荔枝進行品牌設計,申請商標注冊,開展針對性的宣傳活動,策劃相關的文化公關活動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海南的熱帶海洋氣候適合種植荔枝,土壤性質優良,水源無污染,空氣質量優,生態環境好,病蟲害發生較少;且種植荔枝歷史悠久,??谑械难蛏降貐^還有不少上百年的荔枝林,而且民間以“荔枝”木命名的諺語和故事不少,可以說海南的荔枝文化源遠流長。可是,我們在大量種植荔枝時,花了較多的人力和物力注重了技術和質量層面上的問題,卻忽視了荔枝本身所特有的歷史文化品味。雖然??诮鼛啄暌哺氵^“荔枝節”“荔枝王大比拼”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影響并不深遠。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向廣東學習。2001年在掛綠廣場舉行的掛綠珍果拍賣會上,一顆“西園掛綠”荔枝拍出了5.5萬元的高價,成為全球最昂貴的水果,一舉打破了吉尼斯紀錄。在這事件本身,荔枝就承載了太多的文化,本身真正的價值卻顯得并不重要。不管你說他是炒作也好,還是文化宣傳也罷,但是他的價值在于,讓全世界的目光都關注到了海南的妃子笑荔枝。海南要想成就荔枝產業,使農民增產并增收,做大做強地方經濟,就必須深挖荔枝本身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品味,將荔枝文化做為產品品牌的附加值。海南的妃子笑荔枝無論從賣相還是品質、甜度等方面都堪稱優質,但目前荔枝采收后不重視商品化處理,沒有進行嚴格的分級標準,沒有統一的規范包裝,沒有統一的注冊商標,品牌效應不明顯。目前,海南荔枝“公司垣農戶”等產業化運作機制不健全,沒有完善的信息搜集與中心,沒有大型的專業批發市場,還沒有形成大生產大流通格局。加上目前荔枝生產大多是以戶為單位的分散栽培方式,沒有形成統一管理的大型現代化、規?;墓麍@,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海南荔枝的發展。第二要強化包裝標識管理。俗話說:“好馬還需配好鞍,好產品還需好包裝”。海南荔枝急需做好商業包裝設計。一是加強海南荔枝包裝設計、制作管理,提升包裝文化內涵和特色,彰顯“魅力中國、綠色海南、有機荔枝”的市場價值和品位。二是加強有機荔枝標識管理,依法做好標識的發放、使用、召回和銷毀工作,切實防止濫制、仿制和無序使用。三是嚴格實行荔枝“產地制制管理,在荔枝包裝上統一加印“海南風光”及其廣告設計標識和具體農場形象設計標識。四是加強妃子笑荔枝包裝上商標標志、農場名稱、采摘時間、保質期限、檢測指標等信息管理,做好條碼掃描和銷售記錄。第三是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海南是全國最大的熱帶水果生產基地,荔枝是主要產品之一,但是由于天氣的原因,有時會過于集中上市的現象,今年更是上市時間與廣東、廣西荔枝幾乎同時,這就使海南荔枝失去了銷售的先機,價格上很快出現“過山車”甚至“大跳水”現象。于是,海南今年的荔枝便出現豐產不豐收,荔賤傷農的情況。所以我們應該考慮可以通過技術革新,將荔枝的成熟期提前、延后,盡量避免集中上市,并在種植和豐產技術上加大投入,領先對手。其次是在荔枝保鮮技術上求得突破,通過保鮮技術使得荔枝的銷售期延長,保鮮期延長。再次是加大荔枝深加工力度,將荔枝的價值挖掘到極致,不斷提升它的附加值。最后還要大力推行無公害及綠色種植。實行荔枝的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是海南荔枝的必然選擇,綠色荔枝是提高海南荔枝競爭力的最有力籌碼。海南荔枝產業在由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邁進的過程中,要突破銷售困局,不愁銷售,建立更為有效和完善的營銷渠道并不斷創新,這是營銷體系建設中的又一核心問題。目前海南大多荔枝種植者的營銷渠道基本上延續傳統的銷售辦法,并且種植地點分散性大,個體農戶種植規模小,再加上海南現有產地市場基本以鄉(鎮)集市為主,市場集散物流的功能較弱,往往延長了荔枝收購商的貨物組織時間。因而,許多銷售商只好直接去生產基地進行采購荔枝,這樣,他們更容易把握好質量,并縮短荔枝在產地的滯留時間,但是卻加大了他們的收購物流成本,無疑削弱了價格競爭力。海南荔枝一般貨架期短,易腐爛變質,不耐貯運,為了更好地保證其風味及品質,應大力建設好熱帶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讓妃子笑荔枝能以最快的速度從海南產地進入流通領域以減少腐爛損失,實現荔枝的保值和增值。為此,海南的農業企業和農墾應全方位擴展荔枝的高效營銷渠道。因此,海南農業企業或農場可以依據蔬果產業鏈的延伸和農產品流通環節的特點,進行以下相關渠道建設。

1采取野荔枝種植戶+銷售商冶的分銷模式

即讓廣大妃子笑荔枝種植戶成為銷售商的生產基地。種植戶根據銷售商的要求組織荔枝生產,由銷售商負責銷售。例如,海口家樂福、華潤萬家超市等為了保證顧客能夠買到新鮮、質優、價平的妃子笑荔枝,擬建立自己的種植基地。符合銷售企業認證條件的種植戶則可以申請成為該超市荔枝基地的成員。

2采取野綠色通道冶的流通渠道

“綠色通道”是指從滿足綠色產品生產、銷售和消費的需要出發,通過開辟公路、鐵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綠色熱帶農產品運輸通道,發揮各類運輸工具的優勢,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關卡和收費,在全國范圍內甚至在國際上構建高效率、無污染、低成本的綠色產品運輸網絡和聯運系統。1996年11月,國家交通部、公安部和國務院糾風辦(簡稱“兩部一辦”)聯合下發通知,設立海南至北京“綠色通道”。1998年10月,“兩部一辦”又聯合發出通知,決定設立由海南至上海的“綠色通道”。1998年12月,鐵道部和原國內貿易局批準開通了貫通南北的第一條鐵路“綠色通道”。近年來,海南的“綠色通道”已形成陸??樟Ⅲw格局。海南至北京和海南至上海“綠色通道”、??谥辽虾!⒋筮B、秦皇島等海上運輸直達航線及跨海鐵路運輸通道的交通便利條件,為海南無公害農產品銷售四通八達奠定了基礎。為此,海南荔枝產銷企業應做好熱帶綠色農產品公路運輸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運量大、效率高,輻射面廣的火車集裝箱運輸,充分利用粵海鐵路開通帶來的新機遇,發揮鐵路運輸的比較優勢;同時要關注海運集裝箱運輸,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拓寬運銷渠道,提高運輸效能,開創海南熱帶農產品大流通的新局面。

3采取野海南荔枝交易會冶的營銷渠道策略

查看全文

熱帶雨林繪畫論文

熱帶雨林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多種多樣的植物生長在一個空間里,彼此依賴又相互競爭。

這又是一個讓藝術家如醉如癡的自然現象,古人從未涉及的繪畫空間讓我們似乎以為自己可以用中國畫的筆墨表現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天地。

于是,沒有來過的藝術家千里迢迢來了,來過的藝術家反復再來。

我自己畫畫,畫熱帶雨林,我看朋友們畫畫,看他們如何畫熱帶雨林。

而我們似乎要思考一個問題,熱帶雨林這樣的復雜的或者說如此豐富的自然植被,用什么藝術形式去表現它才能具有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感覺或者說具有熱帶雨林的味道。

自己思考,和朋友討論。

查看全文

熱帶農業科技成效及發展研究

科技平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科技平臺對于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科技創新能力增長的載體和基石。依托于現有科技平臺,熱科院在項目申報、成果產出、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環,平臺在體制及運行機制的管理上成效顯著。但從總體上看,熱科院科技平臺建設仍然相對滯后,整體水平還相對不高,仍然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1高層次、高水平科技平臺數量不足。從表1可以看出,目前熱科院國家級科技平臺有7個,而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質檢中心和國家級科學觀測實驗站等國家級平臺均空缺。2平臺發展目標、定位、研究領域和方向需要進一步明確。雖然絕大多數的平臺定位清楚,發展目標明確,但部分平臺定位模糊,在研究領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疊現象,導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復。例如,熱科院天然橡膠加工科技中心與海南省天然橡膠加工重點實驗室,熱科院熱帶微生物研究中心、熱科院熱帶海洋生物資源利用研究中心與海南省熱帶微生物資源重點實驗室(籌存在部分研究內容重疊現象。目前,在熱科院現行的考核評價機制中,有大部分內容針對的是單位、個人,獎勵的是個人、科技成果、科技論文、學術專著等,而涉及科技平臺的考評機制較少,導致依托單位和平臺的負責人、平臺的科技人員的責、權、利未能得到充分體現,“重申報籌建,輕運行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運行效率低下。最根本的理念是開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從目前科技平臺運行情況來看,總體偏弱,如許多科技平臺沒有開放課題,與其他科研單位合作的研究課題較少;在學術交流上,針對平臺的特定研究領域、研究方向邀請高水平專家來作學術報告的也較少。即使同一個平臺的科技人員,學術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學問題的也較少,沒有形成團隊力量。

加強科技平臺建設的建議

1系統化布局科技平臺,進一步完善平臺體系建設。根據“十二五”發展規劃,組織專家或院學術委員會評審,通過分析研究,科學化、系統化地進行科技平臺布局,提出在哪些學科、哪些領域里要新建科技創新平臺、科技支撐平臺和科技服務平臺,使科技平臺形成一個系統的、完整的科技平臺體系,在熱帶農業研究領域處于優先地位,進一步提升熱科院的影響力[7-8]。2積極申報國家級科技平臺。圍繞熱帶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熱科院現有的人才隊伍、學科優勢和科研積累,通過整合各種科技資源,積極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根據國家級質檢中心和國家級科學觀測實驗站的要求,對照現有的質檢中心和觀測實驗站的條件、研究基礎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針對性地提升質檢中心和觀測實驗站的條件和研究水平。同時,通過進一步整合資源,孵化出國家級質檢中心和國家級科學觀測實驗站。3拓寬平臺申報渠道,提升平臺研究水平。對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觀測站,要積極謀劃,確保現有實驗室和觀測站的建設,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競爭力[9-10]。同時,要有針對性地建設有潛力的省級、院級的科研平臺,提升條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輪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觀測站申報過程中處于有利地位,盡可能爭取更多的部級重點實驗室和觀測站,使熱科院熱帶農業科技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對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設立的部級平臺,積極組織各單位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或申報書、建議書,盡可能爭取更多的部省級平臺。1根據各級各類平臺的屬性,制定科學的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梢酝ㄟ^調研、引進、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臺評價機制中的有益元素,針對熱科院科技產出的特色,建立科學的評價原則、評價框架和評價指標,選擇適宜的評價模型,綜合各指標權重,盡快確立適合熱科院科技平臺的評價機制[11]。2根據現有的考核激勵機制,將平臺考核納入單位、科技人員的年終考核。一是通過明確各平臺“十二五”期間的總體目標,確定“十二五”期間各級各類平臺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標和年度指標,依據這些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價;二是明確各平臺科技人員“十二五”期間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年度任務,依據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價。3優先支持以科技平臺為依托的項目和獎勵申報。在項目立項、項目申報過程中,尤其是在申報較大的項目時,優先考慮依托科技平臺,按平臺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整體打包申報。以項目帶動科技平臺建設,以項目促進科技平臺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臺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報獎、獎勵等方面,優先支持依托科技平臺申報的科技獎勵,促進科技人員為科技平臺建設發揮作用;在條件建設和配備方面,也要重點向科技平臺傾斜,尤其要保證省部、國家級重要科技平臺條件建設。根據熱科院科技平臺的科學評價體系,在各級各類科技平臺中評選出2~3個優勢科技平臺,對其進行重點支持。這些優勢科技平臺的設立,將起到示范標桿作用,使各級各類平臺形成良性競爭,促進科技平臺的發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現有各類科技資源,加強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的建設與管理,促進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學術交流的促進和激勵機制,如根據各平臺的研究領域(方向,有針對性地制訂年度學術交流計劃,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依托平臺實行人才聘用制,引進高水平人才,不僅是高質量完成科研任務的需要,也是提升熱科院科技創新能力,強化國際合作交流的需要??梢砸栽O置流動編制的方式,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客座研究員和訪問學者,支持有相關研究的優秀學者以博士后的方式進入科技平臺開展工作。此外,還可以通過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員等方式大力引進在相關專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家,依托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凝聚國內外領先或特色鮮明的學科群體和科研團隊,為優秀學術團隊的成長和不同學術背景的高水平學者之間的交流提供支持,為國內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廣闊的平臺,不斷提高熱科院科技平臺的社會聲譽和國際影響力。

本文作者:黃華平王家保陳衛軍魏玉云李海亮徐兵強工作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查看全文

熱帶農科院職稱評聘改革論文

摘要:分析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職稱評聘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的對策。

關鍵詞:職稱;改革;研究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開展正常職稱評聘工作二十年來,在上級職改部門和院黨委的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以及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配合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職稱評聘工作,絕大多數符合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評聘了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他們的學術、技術水平和價值得到了公正評價和社會認可,對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穩定科教隊伍起了關鍵的作用。但是,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職稱評聘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職稱評聘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評審體系有失科學性

當前我院所執行的職稱評審文件沒有按照各類人員的具體情況,分門別類地確定各類人員的衡量標準,而是把科研、管理、工程技術、圖書資料、實驗技術等系列人員的評審條件捆綁在一起。使一些專業的人員在職稱評審中,只是籠統地套用某一評審要求,不能確切地制定一條文件標準,這樣評委在把握文件要求和標準時往往不能做到一致,評出的結果自然很難讓人滿意,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從長遠看不利于科研事業的發展。

查看全文

熱帶地區辦公建筑設計理念研究

1設計理念

(1)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結合生態景觀,從地面將植物引向二層并形成空中花園。花園與通高天井的結合有利于引導自然風的流動,從而提升辦公環境的舒適度和減少能耗。(2)節能建筑設計理念:考慮海南的氣候特點,方案創作上充分運用架空、懸挑、遮陽等節能建筑設計措施,并且在景觀設計上通過水體的應用改變環境的微氣候。(3)共享空間設計理念:室外環境的貫穿、架空層的連通、天井的通透、開放辦公空間的打造等均體現了共享空間的無處不在,讓人們在輕松、高效的辦公環境中工作和交流。

2規劃設計

在總圖規劃設計上,考慮到該項目用地東西長、南北窄的場地特征,同時結合周邊環境和氣候特點,最終整個建筑采取按南北向布局,并考慮轉角路段的場地特點呈折形構圖。項目從整體環境構思入手,以建筑景觀一體化規劃設計手法,充分考慮建筑和環境的和諧統一,再加上對水體的合理應用,充分打造現代、高效、節能、綠色的辦公場所。受市政道路開設出入口位置的限制,僅在基地東西兩側分別開設主次出入口,與基地內環路連接,滿足車行及人行的正常使用,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人車分流。

3建筑設計

(1)景觀策略:針對場地特征和任務要求,該設計的總體布局為折形形態,東西向近134m。建筑的北側是場地的外向型部分,這一部分外向、開放、簡潔,向城市環境展示了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企業形象;建筑的南側是該樓的內部休閑用地,適宜尺度的建筑為營造安靜、獨立的空間創造了詩意的環境。大面積綠地由地面自然延伸,傾斜向上。建筑的基座部分成為綠色的基石,成為人們自然休閑觀景的重要場所。順著建筑基座屋頂向上,可以到達二層架空的生態平臺,為人們創造了一種別樣的空間體驗。大廈辦公部分集中位于三層及以上,每一層均有休閑活動空間,供工作人員休息、討論。(2)功能策略:每個企業都會有各自不同的平面功能分區與空間設計。只有充分了解企業類型和企業文化,了解企業內部機構的設置情況,多與其進行交流,才能確定各部門所需面積指標,進而設計出能夠反映企業風格與特征的辦公建筑,使設計具有個性與生命。故針對現代商務辦公建筑的特征和企業的需求,對整個建筑的功能分區按豎向進行了劃分。建筑自下而上分為兩大部分。底部是公共服務功能部分,包含接待大廳、企業文化展示區、會議等內容。這一部分的空間以開敞、流動為主,體現現代辦公建筑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上部是商務辦公部分,這一部分的交通流線簡潔清晰,并結合通高天井的自然風流動,充分體現了現代辦公空間高效、健康、綠色、節能的特征。辦公空間類型分兩類:南側的獨立空間辦公和北側的開放式辦公。其中開放式辦公區域作為各個部門的辦公區域,有利于滿足不同部門對于辦公區域的不同要求,為今后的使用帶來極大的靈活性。(3)技術策略:在該設計中,以“功能—空間”和“環境—資源”同時作為設計雙重目標。針對??诘臍夂蛱攸c及項目的功能特點,設計中重點考慮適宜技術策略,即處理好太陽輻射和自然通風兩個方面。以“適宜技術”生態觀構建生物氣候緩沖層,在建筑實體與細部兩個層次營造空間生態系統。通過空中花園、邊庭以及遮陽板等多種易于實現的方式,使大量休閑灰空間相互貫穿,配以綠化,營造出人性、閑適、便捷的功能空間,體現建筑的生態與人性化特征,為大廈注入生態概念。對于太陽輻射的考慮:如若增加進入室內的陽光輻射,可以充分利用陽光照明,減少電氣照明的能耗,但增加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又會引起空調負荷的增加。針對此問題,可以結合建筑外觀造型,充分應用窗外遮陽、挑檐等技術措施,最大限度地解決太陽輻射問題,體現生態建筑的低能耗特點。對于自然通風的考慮:在建筑中如果外窗能夠部分開啟,將會顯著提高使用者對室內環境的認同。自然通風可以提供新鮮空氣,起到降溫作用;也可以在空調供冷季節進行夜間通風,降低圍護結構和家具的蓄熱量,減少第二天空調的啟動負荷。對此,在項目設計中采取首層架空、天井及南北向外窗等設計手段來提高整個大廈的自然通風效果。

查看全文

農業單位作物種質保護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我國熱帶作物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0]45號),進一步加強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加快培育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農業部制定了《年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方案》。

年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方案主要工作:加大熱帶作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和保存力度。依托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信息平臺,對種質圃(庫)保存資源整理編目。加大熱帶作物野生近緣種、農家種、栽培品種等種質資源收集力度,收集保存橡膠樹種質10份、木薯種質25份、香蕉種質75份、荔枝種質20份、龍眼種質10份、芒果種質20份、菠蘿種質90份、咖啡種質25份、胡椒種質30份、南藥種質150份、熱帶牧草種質30份和其他熱帶作物種質300份以上。

提升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庫)維護水平。24個種質資源圃(庫)進行維護,規范橡膠、木薯、香蕉、荔枝、龍眼、芒果、咖啡、熱帶牧草等9個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管理,重點提升澳洲堅果、番木瓜、枇杷等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建設水平,確保資源安全。

加快熱帶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評價步伐。對保存的主要熱帶作物種質資源的重要農藝、品質、抗逆等性狀進行鑒定評價,其中,鑒定評價橡膠樹種質40份、木薯種質30份、香蕉種質80份、荔枝種質35份、龍眼種質55份、芒果種質80份、菠蘿種質40份和咖啡種質20份,為資源的創新和利用奠定基礎。

加強種質創新利用。重點創制抗寒、高產橡膠樹種質3份,高淀粉木薯種質60份,高產、抗逆、優質香蕉種質25份、芒果種質10份、菠蘿種質10份和番木瓜種質10份,荔枝、龍眼、枇杷各2~3份,耐寒、矮化椰子種質5份,高產、抗逆咖啡種質10份、石斛種質3份,澳洲堅果種質10份和劍麻種質5~10份。

推進新品種培育進程。重點選育優質高產的香蕉、荔枝、芒果等熱帶果樹新品種;培育高產多抗的木薯、椰子、咖啡、石斛、熱帶牧草等作物新品種;通過區域適應性試種,推進膠木兼優橡膠樹品種和高產高抗油棕品種選育進程。

查看全文

關于農副產品營銷渠道探究論文

摘要:農產品營銷渠道問題是農產品營銷研究的重要問題。綠色營銷能否成功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綠色營銷渠道是否健全。立足海南熱帶農產品營銷實情,闡述熱帶農產品綠色營銷及其綠色營銷渠道的涵義,分析海南熱帶農產品綠色營銷渠道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構建海南熱帶農產品綠色營銷渠道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海南熱帶農產品;綠色營銷渠道;策略研究

海南省發展外向型熱帶農業具有較強的優勢,熱帶農產品每年在島內的銷售份額僅占1/4,向島外銷售是其主要的營銷方向。如2007年冬季至2008年春季,海南省冬季瓜菜種植面積達231萬畝,總產量330萬噸,同比增長15%和10%;瓜果菜出島總量達401.56萬噸,總產值130.86億元,同比增長9.61%;出口額29.8萬美元,同比增長2.2倍。[1]因此,熱帶農產品經營者的營銷渠道和物流配送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外。綠色營銷能否成功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綠色營銷渠道是否健全。產品產得出、賣得出,實現其應有的價值是農產品綠色營銷的根本動力。

一、熱帶農產品綠色營銷及其營銷渠道

(一)熱帶農產品綠色營銷的涵義

熱帶農產品綠色營銷是指綠色熱帶農產品企業在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要求下,從承擔社會責任、保護環境、充分利用資源和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在綠色熱帶農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全過程中,引導和滿足消費者的綠色熱帶農產品的需求,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生產,實現企業綠色營銷目標,追求企業、消費者和社會三方面的平衡。

查看全文

展覽溫室景觀設計論文

1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溫室植物景觀特點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位于大陸西岸的熱帶和亞熱帶過渡區域。由于大氣環流的季節性變動,地中海氣候具有顯著的冬季低溫多雨、夏季高溫少雨特點。在這種氣候下,地中海區域的植株稀疏矮小;葉片堅硬有鋸齒;郁金香、風信子、地中海藍鐘花、番紅花、小蒼蘭等香葉植物和秋植球根花卉品種繁多,在綠植上殼斗科高大喬木為主。同時,由于地中海區域夏季高溫少雨的氣候特點導致該地區的果樹果實糖分積累,盛產柑橘、橄欖、石榴、無花果、葡萄等。

2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展覽溫室設計

2.1植物要素景觀設計。棕櫚科植物以其特殊的株形,綺麗的葉片,加上大多生長熱帶、亞熱帶地區,常成為這一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景觀的代表樹種。棕櫚科植物是植物界中最美麗最重要的植物。地中海氣候展覽溫室景觀可選擇樹干挺拔、粗壯的霸王棕;植物高大、形態優美的狐尾椰子;樹干挺大,葉形奇特的董棕;樹形奇特的王棕。此外,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種類如藥用、木材等都作為收集展示的資源,如南方地區有一定經濟價值的食用果樹、醫藥原料、能源原料、除蟲植物、有毒植物等。以武漢植物園展覽溫室為例,高大的棕櫚科植物凸顯出雨林的風情,獨木成林、植物絞殺、板根植物、以葷為食的豬籠草、果似人心的人心果樹等各種千姿百態展現了文化與花的完美交融。2.2山石要素景觀設計。展覽溫室的景觀設計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植物造景更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與山石、水體、建筑、園路甚至與一些動物小景等園林要素相輔相成。在亞熱帶郁金香、地中海藍鐘花等花類植物下,可通過塑造偉岸的假山和潺潺的溪水時,并在山脊線周圍栽植一些高大的喬木,而在山坡、山腳和山溝、溪谷處栽植較為低矮的植物,以烘托山體的挺拔。同時配以不同花色、葉色植物,形成較好的遠視景觀。再結合蜿蜒曲折的園路設計,可使游人產生“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以上海辰山植物園展覽溫室石材為例,相比石材的使用,木材帶給人更多的親近感,多種形態與表面肌理的木材使整體環境更加相互融洽。2.3水體要素景觀設計。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展覽溫室內,應適當引入一些水景的處理方式,主要以大的靜水面為主,少量噴泉為輔。水景的處理方式靈活多變,不僅可以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而且可以成為局部空間的視覺焦點,賦予景觀詩情畫意的意境。以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額的水體設計為例,其通過自動化環境控制系統模擬雨林高溫高濕的環境,采用不定時的人工噴霧和降雨,營造了雨林獨特的景色與魅力。2.4植物造景與其它要素有機配合。景觀建筑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休息、活動的場所,又能作為觀賞的對象,還可以提供簡單的使用功能,如景觀雕塑小品、護欄、休息座椅、垃圾箱、電話亭等有的具有實用功能,有的具有裝飾功能,不僅可以保障游客安全,為游客們提供方便,而且有些本身也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藝術品。同時,溫室設計應在硬質景觀的設計方面,通過建造溝谷、溪流、疊水、吊橋等,輔以噴霧、音響,營造林木蔥蘢,溝壑縱橫,清泉潺潺,生生不息,時而濃遮蔽日,時而大雨傾盆,時而豁然開朗的熱帶雨林環境氛圍,讓游客耳目一新,以藝術化的效果更使游人駐足細觀。2.5溫室環境控制及環境管理。展覽溫室是由人工控制的,展示生長在不同地域和氣候條件的植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空間,展覽溫室應通過科學技術手段模擬展覽植物原生長地的溫度、相對濕度、通風狀況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再造展覽植物的原生長地的生態環境。溫室的環境控制應包括土壤、日照、供暖、通風、施肥等控制管理。本文選擇土壤管理和光照管理進行分析。溫室的土壤容重在0~20cm土層應深度采用環刀法測定,并分別測出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通氣孔隙度以及總孔隙度,用PHS-2C數字酸度計和DDS-207電導率儀進行測定。在通風控制方面,室內水平通風是模擬自然界植物葉片在微風下的運動形式,因為室內為封閉空間,空氣在一般情況下多呈靜止狀態。溫室景觀設計為使植物能獲取足夠的CO2,水平通風的速率保持在0.1m/s,風機排列在樹冠的水平部位,而且保證水平風能形成循環,表1為溫室景觀設計應注重的室內空氣品質指標。

3結論

在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展覽溫室景觀設計中,除了植物、山石、水體、建筑、通風和溫濕控制等要素的景觀設計之外,溫室景觀還應后期的植物養護和土壤管理。由于植物生長過程中會面臨各種致使性的因素,尤其是病蟲害的侵襲。溫室只有確保一定的花木養護管理措施,才能保障景觀植物不受病蟲侵害。這些要素對于展覽溫室的景觀設計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查看全文

學院學生社團評優申報材料

社團名稱:英語熱帶協會

社團宗旨:為英語愛好者提供一個英語學習交流平臺,旨在提高全院的英語學習水平。

社團口號:EnjoyingEnglish,EnjoyingEveryday!

社團發展方向:精品化、特色化、品牌化

一、協會簡介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陜西理工學院便是我們英語熱帶協會遼闊的海洋,廣袤的天空。在這片我們曾揮下汗水的沃土上,英語熱帶不斷發展,不斷成長?;厥走^去的五年,熱帶讓我們歌狂,讓我們驕傲。

查看全文

垂直農業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根據DicksonDespommier2009年發表在Scien-tificAmerican(科學美國人:垂直農業的興起)中的論述,垂直農業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1]第一,Farmingisruiningtheenvironment,andnotenougharablelandremainstofeedaprojected9.5billionpeopleby2050.2050年有95億人,土地不夠用。第二,Growingfoodinglasshigh-risescoulddrasticallyreducefossil-fuelemissionsandrecyclecitywastewaterthatnowpolluteswaterways.減少排放和循環利用城市廢水。第三,Aone-square-blockfarm30storieshighcouldyieldasmuchfoodas2,400outdooracres,withlesssubsequentspoilage.面積相當于一個街區30層樓高的農場,其產量與2400英畝戶外農田相當,而耗費更少。第四,Existinghydroponicgreenhousesprovideabasisforprototypeverticalfarmsnowbeingconsideredbyurbanplannersincitiesworldwide.現有溫室水培法為立體農場原型提供了現實基礎,正為全世界的城市規劃師所認可。在中國,土地問題日益嚴重,所以有必要探索一下垂直農業在中國發展,特別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發展可能性。

中國的垂直農業研究

首先,2003年,華南師范大學引進的中科院院士孫儒泳就曾向廣東省政府打報告要求在廣州市蓋樓建立生態循環種養模式的科研項目。當時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土地越來越少、人們的食物供應問題,盡管沒有提出垂直農業這個概念,但意思是一樣的,所以說中國在垂直農業方面的研究還要早于美國人(他們是2009年提出這個概念)。

第二,近10年來,廣東農墾在甘蔗大面積種植園中已經成功引進了以色列滴灌技術[3],通過在大田中的探頭感應,可以分析出什么地方需要水分。在控制室就可以對需要水分的地方實施滴灌。從理論方面分析,所謂垂直農業的概念,其實就是應用植物營養學、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現代技術的“精準農業”,就像美國亞桑納大學環境控制農業中心的主任吉恩賈克梅里認為的那樣:通過在室內種植植物,其環境可被前所未有地進行精確控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廣東農墾在垂直農業中的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的應用方面也是走在世界農業科學前列的。

第三,前幾年,廣東省農科院作物所在白云區鐘落潭建立了廣州金穎園農科旅游度假區,采用溫室大棚技術,將營養液直接輸送到各式農作物的根系,這種做法也是垂直農業應用的一種。這方面的應用還有很多[4],比如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投資3億多建設的熱帶雨林、濕地等模擬環境,它們大多作為少年兒童課外實習基地,但由于電費、營養液等花費巨大,現在很多都支撐不下來,不再對外展示。最近,根據中國園林資料網2011年7月8日消息:山東首家實行全程智能化控制的立體垂直農業示范園日前開工建設。智能化立體垂直農業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空間進行農業生產,還可以對栽培作物的生長環境進行全程監控。雖然垂直農業節省了傳統農場使用機械、農藥、除草劑、化肥、運輸和其他方面的成本,其中還包括作物減產的成本。但這些不能證明垂直農場在能源和金錢上具有競爭力。其實在城市核心建造高大復雜的建筑物,以及在高端基礎設施和安全密閉負壓通風設備的探測和維護等方面會耗費更大的能源和金錢。所以,目前“垂直農業”仍處于概念階段,還沒有成型的應用模式,具體實施起來會遇到一些障礙。最大的障礙是水和能源這兩個必要條件的來源問題?!按怪鞭r業”需要有完善的城市污水循環利用和能源供應系統作為配套。

熱帶亞熱帶地區發展垂直農業的思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