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8 23:48: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人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人畜糞便產氣量及評估
一是畜禽養殖數量。根據云南省農業廳《云南省2010年畜牧業統計年報》中收集各州市的主要畜禽養殖規模,包括出欄和存欄兩部分。2010年云南省農戶飼養主要畜禽數量見表1。肉豬存欄部分在當年不考慮,因這部分會在次年的出欄中;公(母)豬的出欄數已考慮在肉豬中,故公(母)豬只計存欄部分,約400萬頭。目前生豬仍以農戶分戶養殖為主,占75%左右,豬的平均飼養期一般為300d[1]。耕牛和奶牛當年不出欄,出欄數一般為肉牛,牛的飼養數量按存欄數和出欄數合計計算,其中耕牛和肉牛農戶飼養量按照90%計算,奶牛按照80%計算。馬、驢和騾生長期一般長于1年,基本為農戶飼養。羊的農戶飼養量按照75%計算。目前云南省肉雞的農戶飼養量占35%,生長期一般為55d[1];蛋雞農戶飼養量占25%,為全年飼養,按照存欄數計算,鴨、鵝全部按照農戶飼養計算。出欄兔認為是肉兔,全部為農戶飼養,生長期一般為90d[3],以當年出欄數計為飼養數量;存欄兔認為是能繁兔,以年末存欄數計。二是農村人口數量。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取2978.6×104人。1.3.2畜禽糞便有效收集比例的估算豬、兔等糞便屬于廐養畜禽,糞便全年可以收集,有效收集的比例取90%。云南羊、驢騾、馬、牛等牲畜夏秋季節一般為廐養,放養時間一般為5個月,白天放養,晚上歸廐,有效收集的比例可達到60%。雞、鴨、鵝屬于常年放養,有效收集的比例取40%。根據各類畜禽每日糞便產生量和畜禽的飼養周期估算畜禽糞便排放量,估算公式如下:年糞便排放量(t/a)=個體日產糞量(kg/d•頭)×飼養期(d)×飼養數(頭、只)×有效收集的比例+個體日產尿量(kg/d•頭)×飼養期(d)×飼養數(頭、只)×有效收集的比例[4]關于畜禽的糞便排泄系數中國目前尚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文章中豬、牛、禽采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于減免家禽業排污費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環發[2004]43號)》中的排放標準,其它數據采用同屬于西南地區的重慶市研究[1]成果,確定各類畜禽日產糞尿量。不同類型單位畜禽飼養期內的排泄量如表2所示。人畜糞便的含水量一般都比較大,見表3,是沼氣發酵的理想原料。所估算每年排放的各種畜禽糞尿中,為了便于分析,其資源量估算值均折算為干物質(TS)的糞便量。各種發酵原料能夠轉變成沼氣的最大數量稱為“理論產氣量”。關于理論產氣量的計算,希臘研究人員F.A.Batzias等人于2003年提出了ABEPE模型[6],以各類農業廢棄資源的TS質量與產氣因子為基礎估算相應物質的產氣量,最終估算出總的沼氣產量。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該模型理念已經成熟。公式如下:B=∑niDMi×Faci式中:B———理論產氣量,m3;DMi———第i種物質的TS總量,Faci———第i種物質單位質量的TS的產氣因子(在35℃的條件下測定),m3/kg。由于沼氣發酵溫度的高低,對產氣率影響很大。假設35℃時產氣率為1,則在25℃時下降為0.89,20℃時下降為0.80,15℃僅有0.63左右。因此,對ABEPE模型進行修正,修正后的產氣量計算如下:Bu=B×TIn×L式中:Bu———修正后的產氣量,m3/a;TIn———1.6m地溫為T℃下的相對產氣速率因子,無量綱;L———每年沼氣池正常產氣時間。云南農村戶用沼氣池多采用自然發酵,適宜溫度為10℃以上。根據云南省氣象局資料,云南省大部分地區20cm地溫在15~25℃,因此,選用20℃作為沼氣池內的溫度,以此為標準推算,迪慶州產氣時間為8個月,昭通、曲靖、麗江、怒江等4個州市為10個月,其它地區基本上全年均產氣。按保守估計,把全省年平均產氣時間定為10個月。并對云南省2010年基于人畜糞便資源的沼氣發展潛力計算結果進行修正。再則,建設一口8m3沼氣池,需要3頭豬或1頭大牲畜提供原料,部分農戶達不到建設標準。另一方面由于多種原因,部分農戶達到建池標準要求而沒有建設愿意。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這部分農戶占總農戶的四成左右,加上不適宜發展的農戶,預計發展沼氣只能占總農戶數的一半。據此對云南省2010年基于人畜糞便資源的沼氣發展潛力計算結果進行再次修正。
2010年可收集的折算為TS的人畜糞便資源總量及其構成詳見表4?;贏BEPE模型對云南省農村2010年人畜糞便沼氣理論產氣量估算結果詳見表5。由于沼氣發酵溫度的高低,對產氣率影響很大。根據氣溫的影響對修正后,云南省2010年沼氣發展潛力計算結果為423422.2×104m3。根據云南省農村沼氣建設的實際情況再次修正后,云南省2010年基于人畜糞便資源的沼氣發展潛力計算結果為211711.1×104m3,相當于建設年產氣量為450m3的戶用沼氣池470.47萬口,與《云南省農村沼氣推廣應用規劃(2006-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沼氣用戶累計達到450~500萬戶,實現全省基本普及農村沼氣的目標吻合。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直接經濟效益主要是沼氣的燃料效益和沼肥利用效益兩方面進行分析。間接經濟效益一般從節約勞動力成本、“三沼”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評價。從沼氣的燃料效益方面,建設一口8m3國標曲流布料A型沼氣池,需要水泥1.5t,公分石3.5m3,砂子2.5m3,鋼材20kg,涂料2kg。按照云南省目前招標采購價,共計需要投入1500元,沼氣灶具2011年農業部招標采購價每套為196元。每口沼氣池使用壽命為15年,灶具及其配件使用壽命5年,加上平時養護和易損件的購置等,年平均成本不超過200元。根據云南省農村能源站測定數據,云南省8m3國標曲流布料A型沼氣池年產氣量為450m3,由于沼氣沒有市場價,采用替代等量燃料的價值進行計算。沼氣的熱值約等于液化石油氣的一半(即2m3沼氣相當于1kg液化氣),按目前昆明液化石油氣市場售價9.6元/kg計算,450m3沼氣折合2160元。扣除成本后價值為4.35元/m3。按此折算,相當于每年增加105855.55×104kg天液化石油氣供應量,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為92.09億元,若加上節約農民砍柴的人工費等,經濟效益更佳。沼液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對調控作物生長發育、防治作物病蟲害具有重要作用。根據保山市騰沖縣進行的水稻沼液浸種試驗,每公頃增產442.5kg。文山州廣南縣按沼液兌水1∶5比例對茶樹葉面進行噴施,每批茶葉與不噴施相比增產20%~30%。在蔬菜瓜果生產上,利用沼渣作底肥、沼液進行定期灌溉可使西紅柿、黃瓜等蔬菜增產效果明顯。一口8m3沼氣池,可年產沼渣4745kg,沼液21313kg[9]。據此測算云南省每年可產沼渣2232×104t,產沼液10027×104t。沼渣中的TS含量為18%,沼液為1%[9],則沼肥的TS含量為502×104t。與普通人畜糞便作為肥料相比,沼肥中全氮、全磷、全鉀分別提高1.65%、0.3%、1.61%[9],按照云南2010年含N46%尿素1950元/t,含磷60%磷酸一銨2300元/t,含鉀50%硫酸鉀按2950元/t,計算增加價值為8.86億元。一是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和健康狀況。云南是一個農業山區貧困省,農業人口占80%以上,農民生活所依賴的生產生活用能一半以上是農作物秸稈和薪柴,既污染生活環境又有害健康。在農村大力發展“一池三改”戶沼氣可以有效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和健康狀況。二是帶動農業相關產業發展。通過多年實踐,云南省已成功探索出了“豬-沼-果(魚、稻、菜、食用菌)等多種生態經營模式,既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又促進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對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把勞動力特別是婦女勞動力從繁重的家務中解脫出來,通過引導,可以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勞動力結構不斷優化。三是促進農村社會文明進步。一方面,發展沼氣,推動農業科技的推廣利用,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另一方面通過沼氣及其附產品的充分利用,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和環保意識,改變陳規陋習,從而有力地促進新農村建設。通過多年的建設,云南沼氣建設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可喜變化,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農村沼氣建設已成為云南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重要抓手,成為關系農村千家戶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10]首先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每立方米沼氣低位發熱值折0.714kg標煤[9],相當于節約薪柴3.13kg。據此估算云南省農村人畜糞便資源用于生產沼氣相當于年生產151.16×104t標煤,可替代662.66×104t薪柴,相當于保護8×104hm2林地。按每噸標煤減排2.664kgCO2,0.0224kgSO2計算[9],每年可減排CO24027t,SO234t。同時有效為云南省開辟了有機肥源,避免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帶來的環境污染。其次,通過發展農村沼氣,可以改變廣大農村“臟、亂、差”現象,減少疾病傳播。據中國疾病防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對部分省(市)農村沼氣衛生效果評估,在已建沼氣池并正常運行了3個月以上的沼氣發酵液中的寄生蟲卵陽性率為零,達到了糞便無害化處理的國家標準。未建沼氣池戶蛔蟲病、鉤蟲病、腸道傳染病率分別是已建沼氣池戶的29,3.92和9.86倍;已建沼氣池中未發生蟯蟲病患者,未建沼氣戶庭院蚊蠅孽生環境發生率是已建沼氣池的2.03倍[9]。
云南省農村人畜糞便資源豐富,沼氣發酵條件好,充分利用人畜糞便資源農村發展沼氣,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俱佳的好項目;是多層次有效綜合利用農業有機廢棄物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有效措施;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顯著的效果。在大力倡導發展低碳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今天,發展農村沼氣無疑是一個較好的切入點,因此,應因地制宜地加大沼氣的推廣力度,使更多的適宜區農戶認識到沼氣的好處,通過發展和使用沼氣來改善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本文作者:黃建偉陳良正工作單位: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人畜飲水狀況調研報告
××鄉是××縣西北地區海撥最高的鄉鎮,海拔多在300至600米之間,為石灰巖地質結構,森林覆蓋率較低,山體總體呈圓錐體,坡度較大,坡地面積占了全鄉面積50%以上,地表水較為缺乏,而且滲漏較大,地表自然儲水較困難。
一、人畜飲水情況現狀
全鄉2.2萬人,飲水困難人口達1.5萬余人,主要集中在溪尾村、浪石村、上青村、下青村、玉蘭村、大路村、中學、中心小學和六合墟。
導致缺水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水源保證率低,季節性缺水嚴重。一是降雨時空分布不均。二是地下水位降低。由于森林火災頻發,人為采伐嚴重,附近的森林植被破壞,山林涵養水分能力降低,土壤蓄水能力下降,致使地下水位降低,來水量明顯減少,造成水源保證率不達標。三是現有飲水工程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二、建議和對策
針對我鄉農村人畜飲水困難的現狀,我鄉今年決定重點解決好幾個飲水問題比較突出的村,主要是浪石村大嶺組和長湖村朱家組。
人畜飲水供水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世界萬物都離不開水,農村人畜飲水問題關系著村民的生命安全。只有改善農村飲用水條件,嚴格管理飲水工程,才能提高農村飲用水質量,保障農村人畜飲水安全。
關鍵詞:農村;人畜飲水安全;飲水工程管理
我國偏遠山區經常出現人畜飲水困難的現象,這些地區地理位置偏遠、地形復雜、經濟發展相對緩慢,水資源供給不足,人們只能通過收集雨水來維持生活,人畜飲水得不到及時供應。因此,要采取積極措施保證農村人畜飲水安全。
1農村人畜飲水安全面臨的困境
1.1飲水安全受到威脅。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村的變化也越來越大。但是一些偏遠山區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存在問題,導致農村地區人畜飲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在我國中西部偏遠農村地區水資源嚴重缺乏,人們沒有良好的用水習慣,人畜飲水得不到及時供應,人們只能靠收集雨水來維持生活[1]。1.2水質不達標。農民群眾飲用的水多是河水和井水,這些水的安全性是不達標的。井水一般都是鐵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等超標,水質過硬。經常飲硬水會導致腎結石發病率升高,還會危害人的消化系統,造成腸胃功能紊亂,損傷腎臟和心腦血管。1.3水污染較為嚴重。農民群眾的水資源保護意識、環保意識和水商品意識還比較薄弱,其沒有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一是部分農民群眾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隨地亂扔生活垃圾,這些垃圾有時會漂到水里,導致水資源受到污染。二是部分農民群眾在河邊洗衣服,將污水直接倒入河內,化學物質污染水資源。三是部分農村地區農業生產時使用較多的化學肥料以及農藥,導致化學物質滲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質超標[2]。
2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管理措施
縣人畜飲改水項目情況匯報
各位領導:
我縣一期農村人畜飲水解困項目和防氟改水項目,已于2003年11月底全部完成了建設任務。2004年1月8日,我們組織了項目成員單位的計劃局、財政局、衛生局對一期農村人飲解困項目和防氟改水項目進行了初驗。今天,各位領導在年關將至之時,來我縣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驗收,我們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這是對我縣農村供水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下面就我縣一期解困項目、防氟改水項目的實施情況、工程完成情況以及在實施過程中一些做法向各位領導做以匯報。
一、一期農村人畜飲水項目計劃下達情況
(一)農村人畜飲水項目
我縣一期農村人畜飲水項目計劃下達分為第一、二批和第三批。期中:第一、二批解困項目由**市計委、**市水務局以渭計發[2000]400號和[2001]226號文件下達,下達我縣人畜飲水項目12個,總投資532.32萬元,其中國投293萬元,地方配套239.32萬元。計劃解決項目區4個鄉鎮12個村1.78萬人的的飲水困難。工程涉及我縣小惠鄉西村、牙道供水,薛鎮的雷家供水,老廟鎮的老廟供水和華朱鄉的華朱供水共5處;第三批解困項目由**市計委、**市水務局以渭計發[2002]276號文件下達,下達我縣人畜飲水項目8個,總投資236.6萬元,其中國投130萬元,地方配套106.6萬元。計劃解決項目區內3個鄉鎮8個村7660人的飲水困難。三批項目共涉及我縣小惠、薛鎮、老廟、華朱、莊里、南社等6個鄉鎮20個村組,共計劃解決2.546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
(二)防氟改水項目
分析人畜飲改水情況要點
決心加大工作力度,今后的工作中。強化工作措施,抓住“國家把人畜飲水列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機遇,扎實工作,積極爭取投資,十一五”期間,全面解決我縣人畜飲水平安問題,為我縣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做出新貢獻。
已于年月底全部完成了建設任務。年日,縣一期農村人畜飲水解困項目和防氟改水項目。組織了項目成員單位的計劃局、財政局、衛生局對一期農村人飲解困項目和防氟改水項目進行了初驗。今天,各位領導在年關將至之時,來我縣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驗收,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這是對我縣農村供水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下面就我縣一期解困項目、防氟改水項目的實施情況、工程完成情況以及在實施過程中一些做法向各位領導做以匯報。
一、一期農村人畜飲水項目計劃下達情況
一農村人畜飲水項目
下達我縣人畜飲水項目12個,縣一期農村人畜飲水項目計劃下達分為第一、二批和第三批。期中:第一、二批解困項目由市計委、市水務局以渭計發400號和226號文件下達。總投資532.32萬元,其中國投293萬元,地方配套239.32萬元。計劃解決項目區4個鄉鎮12個村1.78萬人的飲水困難。工程涉及我縣供水共5處;第三批解困項目由市計委、市水務局以渭計發276號文件下達,下達我縣人畜飲水項目8個,總投資236.6萬元,其中國投130萬元,地方配套106.6萬元。計劃解決項目區內3個鄉鎮8個村7660人的飲水困難。三批項目共涉及我縣等6個鄉鎮20個村組,共計劃解決2.546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
二防氟改水項目
關于解決人畜安全飲水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旱災情況調查;具體解決辦法及工作措施;需要解決的經費和問題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村屬亞熱帶山岳叢林地,群眾都居住在山頂或山腰,人畜飲水基本依靠山泉、通過尋找,在離村2.5公里處尋找到新水源,能滿足9戶人家生活用水,并可以通過管道引水入村、水源逐漸減少,每天滲水不足2立方,無法滿足31戶人家飲用水需要、**村是*村,為省級扶貧開發村,水源已干枯,附近無新的取水水源,群眾飲水十分困難、1、引水管子、取水工具、蓄水工具、運水工具、修建蓄水池、水窖水泥由救濟補助資金購買;2、對蓄水池、水窖、水管的安裝、修理由村民投工投勞建設;3、對經濟困難、孤寡老人進行適當補足、幫助其解決生活困難,補足現金直接發放到受助人員手中。具體材料請詳見:
**縣**鄉**村委會有9個村民小組,居住著壯、苗、瑤、漢等四個世居民族,全村有557戶,總人口2493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012人,占全村總人口的81%以上。是一個典型小散雜居民族村。
自09年7月中旬以來,連續9個月沒有明顯降雨,尤其是今年3月以來,氣候炎熱,水源枯竭,給當地群眾生產生活及人畜飲用水安全造成困難,已嚴重危及群眾生活,甚至發生群眾爭水事件。目前,該村旱情仍在加劇,為確保當地群眾、牲畜生命安全,根據群眾的要求,由駐村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張寶林牽頭,在鄉黨委副書記姚顏紅、村黨支部書記李天貴、副主任李官的協助下,近日,對該村的旱情及人畜飲水進行逐村逐戶調查,并與村(組)干部、群眾進行了溝通了解,得到受災情況的真實數據,形成一些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現報告如下:
一、旱災情況調查
**村屬亞熱帶山岳叢林地,群眾都居住在山頂或山腰,人畜飲水基本依靠山泉。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及有關民間團體的關懷下,修建了蓄水池、微水窖,居住集中的村寨都使用上自來水,改善了當地群眾生活生產條件。但去冬今春這場大旱災,給該村4個村民小組86戶393人及近200頭(匹)牲畜造成飲水困難。其中:蚌古樓9戶42人缺水,需要到1.5公里處拉水。壩業31戶152人缺水,需要到2公里處馱水。張家地33戶42人缺水,需要到2.5公里處拉水。靛箐13戶57人缺水,需要到2.5公里處拉水。(詳情見附表)
二、具體解決辦法及工作措施
人畜飲水項目資金使用總結
根據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關于實施2015年省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的通知》西市民宗[2015]19號,下達給我鄉村人畜飲水工程項目資金為30萬元,為了加強對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全過程的監督,確保資金足額到位和??顚S?,結合我鄉切實加強了領導,確保了專項資金的額到位和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確保建設資金安全使用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將此項目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開展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該項目工程的組織實施、檢查驗收。領導小組負責資金管理,確保項目資金??顚S?。
1、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縣農村人畜飲改水項目情況匯報
各位領導:
我縣一期農村人畜飲水解困項目和防氟改水項目,已于2003年11月底全部完成了建設任務。2004年1月8日,我們組織了項目成員單位的計劃局、財政局、衛生局對一期農村人飲解困項目和防氟改水項目進行了初驗。今天,各位領導在年關將至之時,來我縣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驗收,我們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這是對我縣農村供水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下面就我縣一期解困項目、防氟改水項目的實施情況、工程完成情況以及在實施過程中一些做法向各位領導做以匯報。
一、一期農村人畜飲水項目計劃下達情況
(一)農村人畜飲水項目
我縣一期農村人畜飲水項目計劃下達分為第一、二批和第三批。期中:第一、二批解困項目由渭南市計委、渭南市水務局以渭計發[2000]400號和[2001]226號文件下達,下達我縣人畜飲水項目12個,總投資532.32萬元,其中國投293萬元,地方配套239.32萬元。計劃解決項目區4個鄉鎮12個村1.78萬人的的飲水困難。工程涉及我縣小惠鄉西村、牙道供水,薛鎮的雷家供水,老廟鎮的老廟供水和華朱鄉的華朱供水共5處;第三批解困項目由渭南市計委、渭南市水務局以渭計發[2002]276號文件下達,下達我縣人畜飲水項目8個,總投資236.6萬元,其中國投130萬元,地方配套106.6萬元。計劃解決項目區內3個鄉鎮8個村7660人的飲水困難。三批項目共涉及我縣小惠、薛鎮、老廟、華朱、莊里、南社等6個鄉鎮20個村組,共計劃解決2.546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
(二)防氟改水項目
區衛生局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制度
第一條人畜共患病防控的目的、意義。
人畜共患病,又稱人獸共患病,是指脊椎動物與人類之間自然傳播和感染的疾病。根據《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為迅速控制、撲滅人畜共患病疫情,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保護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點及傳播途徑。
人畜共患病是由病毒、細菌、衣原體、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螺旋體、真菌、原蟲和蠕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各種疾病的總稱。其特點是:人畜發病由共同的病原體引起,又在流行病學上相關聯;可以由動物傳染給人類,也可以由人類傳染給動物:在易感物種內部傳播更加迅速;一般均需借助一定的媒介,通過接觸、吸入、叮咬、食入等多種途徑進行傳播。因此,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在人畜共患病的防控中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條人畜共患病的防控。
(一)常見人畜共患病的防治。
生態養殖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研究
1項目區概況
1.1自然條件。項目區地處烏鞘嶺南麓山腳下,金強河左岸周家窯村韭菜溝口。距天??h城5km,海拔2750~3500m,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中下游溝谷寬400~800m,溝谷上游形態均呈“U”字形。G30線和蘭新鐵路穿境而過,距連霍高速不到1km,區位交通優勢明顯。1.2流域概況。韭菜溝千畝生態養殖示范園人畜飲水工程位于天祝縣打柴溝鎮周家窯村,現有灌溉面積10.667hm2,主要由金強河左岸的川地和臺地組成,土地平坦肥沃,日照條件好,是天??h金強河灌區的農業灌溉區之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干旱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為375mm左右,時空分布不均勻,年際變化大。灌溉區主要分布在金強河河床上,呈帶狀分布,灌溉土壤大部分為灌溉栗鈣土,也有零星分布的谷地潮濕土等,灌區農作物主要以小麥、蔬菜為主,兼種油菜、豌豆等。1.3工程地質。管道穿越的地層主要是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的砂礫石、砂壤土、粉質壤土,其巖性隨地貌單元不同而有所差異。項目從截引引水至高位蓄水池,再用供水管道引水至居民進水口,管道全部置于現代河床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砂卵礫石層中,其結構較松散、孔隙大、滲透性強。管道施工中,凍脹及邊坡穩定是主要的工程地質問題,應予以重視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進行處理。
2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項目區內土地連片程度好,光照條件良好,是周家窯村發展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之一,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灌溉農業的發展,水資源嚴重緊缺,供需水矛盾不斷加劇。近年來,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加快了本項目的實施。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收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項目區經濟快速、穩步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該工程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建設該工程非常必要。
3工程設計
3.1水源設計。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和設計取水量確定水源選擇在韭菜溝口上游600m扁麻峽口泉眼出露處,該處兩岸巖石裸露,地下水埋深1.6~6m,有泉水溢出地面,便于截引地下水。上游匯流流域內植被覆蓋率高,水源涵養條件好,水源截引長度為15m,截水墻挖深至基巖弱風化層以下的不透水層,截水墻埋在河床地面1.0m以下的砂礫層中,為防止雨水沖涮和下滲,截水墻上部用干砌砂卵石護面。3.2管路工程設計。3.2.1管網布置輸水線路自截引壩引出沿韭菜溝山谷布設至0+600處的蓄水池,然后從清水池引出一條主管線,向西南方向鋪設至韭菜溝示范園供水,并在末端安裝排空閥。管道埋設在最大凍土層以下,避免急轉彎、豎直方向有較大的起伏和穿越基巖裸漏的地段,管線埋填后沿途每100m置用砼預制標志樁,以方便維護。3.2.2輸水管流量計。算經計算Q輸=0.00024m3/s。3.2.3輸水管管徑計算經計算內徑為27.68mm,管材選用DN40高密度PE63管,壓力等級0.6MPa。3.3管道建筑物設計。3.3.1分水、檢查(控制)井分水井、檢查(控制)井結構相同,井口內徑0.7m、井底內徑1.6m、高2.16m,井壁為水泥砂漿砌磚,頂寬0.24m、底寬0.62m,井底鋪筑0.15m厚的砂礫石,井底板以上0.2m處接管道閘閥件,井內設爬梯,頂蓋用復合材料井蓋,厚度4cm。3.3.2蓄水調節池該工程用水量為20m3/d,按60%設計調節水量,需設15m3蓄水池1座、有效容積15m3清水池1座。為防止冬季池內水結冰或凍脹破壞、夏季氣溫升高引起水質變壞,池頂覆土0.5m。3.4水土保持設計。本工程規模較小,沿線開挖工程量較小,不會造成大的水土流失。對于管道及建筑物施工中造成的植被損壞部分,應及時恢復,做到水土保持措施與主體工程相結合,嚴防造成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