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工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9 00:55: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人造板工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人造板工業

人造板工業發展論文

摘要:人造板工業是高效利用木材資源的重要產業,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在當前世界可采森林資源日漸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林業“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豐產商品林等資源發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徑級木材產品,對保護天然林資源、保護環境,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林產品的不同需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人造板工業發展結構材料

國外人造板工業發展動態

人造板工業是高效利用木材資源的重要產業,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在當前世界可采森林資源日漸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林業“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豐產商品林等資源發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徑級木材產品,對保護天然林資源、保護環境,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林產品的不同需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盡管不同國家、不同人造板品種發展情況不同,但從總體上看,近年來中密度纖維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較好的發展。在歐洲,中密度纖維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場。定向刨花板,特別是中密度纖維板,繼續成為人造板強勢產品,但二者的發展速度將下降。

與上年相比,歐洲2002年人造板消費量增長1%,達5790萬立方米;俄羅斯人造板消費量增長10.7%,達到470萬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費量增長4.7%,達到5960萬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業的需求增加。

查看全文

人造板工業發展動態論文

摘要:人造板是高效利用木材資源的重要產業,是實現林業可持續戰略的重要手段。在當前世界可采森林資源日漸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林業“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豐產商品林等資源發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徑級木材產品,對保護天然林資源、保護環境,滿足建設和發展對林產品的不同需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人造板工業發展結構材料

國外人造板工業發展動態

人造板工業是高效利用木材資源的重要產業,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在當前世界可采森林資源日漸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林業“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豐產商品林等資源發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徑級木材產品,對保護天然林資源、保護環境,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林產品的不同需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盡管不同國家、不同人造板品種發展情況不同,但從總體上看,近年來中密度纖維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較好的發展。在歐洲,中密度纖維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場。定向刨花板,特別是中密度纖維板,繼續成為人造板強勢產品,但二者的發展速度將下降。

與上年相比,歐洲2002年人造板消費量增長1%,達5790萬立方米;俄羅斯人造板消費量增長10.7%,達到470萬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費量增長4.7%,達到5960萬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業的需求增加。

查看全文

人造板工業可持續發展研究論文

摘要:人造板工業是高效利用木材資源的重要產業,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在當前世界可采森林資源日漸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林業“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豐產商品林等資源發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徑級木材產品,對保護天然林資源、保護環境,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林產品的不同需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人造板工業發展結構材料

國外人造板工業發展動態

人造板工業是高效利用木材資源的重要產業,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在當前世界可采森林資源日漸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林業“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豐產商品林等資源發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徑級木材產品,對保護天然林資源、保護環境,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林產品的不同需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盡管不同國家、不同人造板品種發展情況不同,但從總體上看,近年來中密度纖維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較好的發展。在歐洲,中密度纖維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場。定向刨花板,特別是中密度纖維板,繼續成為人造板強勢產品,但二者的發展速度將下降。

與上年相比,歐洲2002年人造板消費量增長1%,達5790萬立方米;俄羅斯人造板消費量增長10.7%,達到470萬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費量增長4.7%,達到5960萬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業的需求增加。

查看全文

木材加工產業工作計劃

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主題,也是我國經濟社

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為加快林業發展,實現山川秀美的宏偉目標,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標志著我國林業進入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新時代。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的《決定》,加快云南林業的發展,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關于加速林業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云南林業要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路子,提出了發展林業八大產業,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產業是其中之一。

我省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是云南林業的支柱產業和龍頭產業,是國家林業工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為云南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經過近十多年的努力,我省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林產工業體系,木材加工及人造板業也有長足的發展,但它還跟不上我國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產業的發展速度,也滯后于我省其它產業的發展。隨著人類生態意識的增強與我國加入WTO,要求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產業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以資源為基礎,正確處理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個效益的關系,調整產業結構,開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木材工業發展的新路子。

根據云南省委、省政府《關于加速林業發展的決定》,省林業廳組織有關人員,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編制出以資源為基礎、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先導、項目為支撐和經濟效益為中心的《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產業發展規劃》,以促進全省木材工業快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本規劃按兩階段編制,第一階段*-2010年,第二階段2011-2020年。

查看全文

我國人造板出口貿易探討

摘要:加入WTO以來,國際市場對人造板需求量不斷增加,我國人造板產業快速發展,其出口量呈穩定增長趨勢,國際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但受森林資源、國家貿易政策、企業規模等因素制約,人造板的生產與發展受到影響。建議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確保板材生產原料供應,積極改善國際貿易環境,為人造板出口貿易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建議企業從加強科技創新、培育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關鍵詞:林業產業;人造板;出口貿易

隨著我國對外合作多元化的新體系建設,我國放寬對國際林產品貿易的限制,加速與世界各國林產品貿易合作。人造板產品作為林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得到快速發展,產量大幅度上升,其出口貿易也隨之迅速發展。我國人造板的出口對國際市場產生著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一、我國人造板出口現狀

2001-2013年,我國人造板出口量總體呈上漲態勢,其中刨花板的出口量較小,纖維板及膠合板的出口量較大。具體來看,2001-2003年,刨花板、纖維板及膠合板的出口量處于緩慢增長的狀態,2001年此三類板材出口量分別為14.9萬立方米、20.4萬立方米、126.8萬立方米,2003年出口量分別上漲到17.6萬立方米、26.7萬立方米、235.3萬立方米,分別上漲了18.12%、30.88%、85.57%。2004-2007年,刨花板、纖維板和膠合板的出口量上漲幅度較大,2007年刨花板、纖維板及膠合板的出口量分別達到23.8萬立方米、323.2萬立方米、902.9萬立方米,分別是2001年的1.60倍、15.84倍、7.12倍。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刨花板、纖維板及膠合板的出口量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2009年三板出口量為12.6萬立方米、221.6萬立方米和563.3萬立方米,分別是2007年的52.94%、68.56%、62.39%。2010年,下降態勢開始出現扭轉,2013年我國刨花板、纖維板及膠合板的出口量分別達到歷史最大值28.3萬立方米、326.2萬立方米、1026.8萬立方米。(見圖1)

二、我國人造板出口貿易地位

查看全文

農作物秸稈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摘要:現代室內設計對于材料的使用越來越提倡綠色天然、生態、節能環保、低碳低消耗。農作物秸稈作為一項寶貴豐富的資源,在科技的不斷進步下逐漸向建筑室內設計領域延伸,并在室內設計中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本文首先對我國農作物秸稈資源及其綜合利用現狀進行了相應分析,然后對農作物秸稈在室內設計中的綜合運用進行了深入探討,旨在為農作物秸稈的進一步應用做出貢獻。

關鍵詞:室內設計;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運用

在不可再生性化石燃料資源瀕臨枯竭的嚴峻形勢下,農作物秸稈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國家的普遍關注與應用,并伴隨循環經濟、生態經濟、可持續農業等的發展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將農作物秸稈應用到室內設計中,不僅可以使室內設計迎合時展趨勢,體現綠色生態、節能環保設計理念,更可以促進室內設計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應用價值不可估量。

1農作物秸稈及其綜合利用現狀

農作物秸稈是全球數量最為龐大的一種農業生產副產品,雖然近幾年因城鎮建設等的需要農田面積總量有所下降,但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農作物產量有了大幅的提高。有關數據統計顯示,世界上種植的各種農作物每年可產生近20多億噸的秸稈。中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其中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水稻秸稈占據主要部分。[1]由于農作物秸稈資源的利用與自然環境、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土壤肥力、能源利用等多方面息息相關,涉及農村居民農業生產實際需求與日常生活需求,并隨其自身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價值日漸顯現,成為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研究的重點對象。作為一種來源豐富、產量龐大的生物質資源,農作物秸稈潛在的利用價值逐漸被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所關注和重視,并已從多領域、多方面對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裝備進行研發,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關于農作物秸稈的研究與綜合利用主要集中在秸稈飼料、秸稈燃料、秸稈沼氣、秸稈還田、秸稈制漿造紙、秸稈青貯、秸稈養菇、秸稈制作人造板材制品和纖維板材制品等。其中,秸稈制作纖維板材制品和人造板材制品可用于制作一次成型家具、裝飾板材、快裝房屋、臨時性建筑等。[2]

2農作物秸稈在室內設計中的綜合應用

查看全文

木質家具危害整頓指導方案

為進一步鞏固去年開展的木質家具制造及人造板生產企業高毒危害治理成果,為將要開展的職業衛生許可奠定基礎,現制定市木質家具制造及人造板生產企業高毒危害治理工作“回頭看”活動(以下簡稱“回頭看”活動)方案。

一、治理重點

(一)木質家具制造企業。木質家具制造企業的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按造成的健康損害程度依次為:毒物、噪聲和粉塵。治理工作要從工作場所布局,噴漆、晾漆、涂膠和拼板作業,開料、加工、打磨三道工序,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警示與告知,個體防護裝備,危害因素檢測和評價,職業健康監護和勞動用工管理等方面,繼續嚴格按照國家總局《關于開展木質家具制造企業高毒物質危害治理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10〕111號)要求和《家具制造業防塵防毒技術規范》(AQ4211—2010)的規定,重點突出噴漆、涂膠和晾漆三個環節的治理,嚴防高毒物質危害。

1、噴漆環節:一是必須設置獨立的噴漆間,不得與其他工序混用;二是噴漆間必須采用上進風下出風、正負壓相結合的通風方式,保證空氣新鮮通暢;三是噴漆間必須使用水簾(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保證噴漆間毒物及時排出;四是噴漆間內應設置沖洗設施,墻壁和地面的油漆污垢必須定期進行清理。如果采用流水線作業,噴漆作業點必須設置局部隔離防護設施并使用水簾(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流水線上的打磨、擦色、烘干等作業點也必須設置通風排毒設施,保證毒物濃度不超標。

2、涂膠和晾漆環節:必須與其他作業隔離,并設置通風排毒設施,確保作業場所有毒物質濃度不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3、機械加工環節:在產塵加工設備處應設置局部排風除塵裝置;干法打磨工作臺應設置下排風或側排風的吸塵裝置;打磨位置不固定時應采用移動式除塵裝置。產生振動和噪聲危害的設備應采用減振和降噪措施。

查看全文

林業發展服務貿易論文

1優化林產品貿易結構的需要

1.1林業服務貿易在林產品貿易增長中的重要性

隨著現代生產模式的發展,服務貿易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對國際生產網絡形成有力支撐,并且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繁榮和快速發展時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一方面降低了傳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使一些原本不能被轉移或貿易的服務產品,獲得了可貿易的條件。在世貿組織制度及區域貿易體制框架下,國家或地區服務領域的開放度不斷提高,服務貿易壁壘逐步降低,跨境經濟活動交易成本大大降低。2011年,全球商業服務貿易額4.1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1%,而當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僅為5%(WTO,2012),可以看出金融危機后服務貿易的快速恢復能力及增長潛力。我國貨物貿易長時期以來都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隨著近年來貨物貿易條件的不斷下降,一些快速發展帶來的問題顯露得更加突出。我國貨物貿易的粗放型快速增長方式,是以能源、初級原材料的過度消耗為代價的,這種過度消耗不僅沒有換回較高的貿易收益,也不利于經濟和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因而,發展服務貿易,發揮服務商品的清潔、低能耗的優勢,積極開拓高附加值的服務商品對推進我國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將起到積極作用。林業服務貿易從根本上說具備一般服務貿易的屬性,因而與能源、初級原材料的貨物出口相比,更注重可持續性以及生態環境的低消耗。除此之外,林業的服務貿易還具有林業的特殊性質。它以第一產業的森林資源為基礎,而森林本身就是生態環境的重要調節者,維持著社會和自然的生態平衡。在培育和保護森林的同時,可以科學地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作為林業有形貿易的重要產品來源。與一般服務貿易不同的是,林業服務貿易是圍繞森林以及林產品的生產而展開并不斷延伸的。既包括輔助林業生產的各種服務(林業生產性服務),如林產品初級加工服務、原木運輸服務;還包括森林經營與管理服務,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森林管理咨詢、木材估價等。廣義來看,林業服務貿易還涵蓋林業生態價值服務,如生態旅游、森林文化與娛樂、森林碳排放權交易等服務。如果這些服務發生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之間,就構成了國際林業服務貿易。鑒于林業服務貿易的廣泛內涵與巨大的發展前景,積極發展林業服務貿易對我國林業貿易可持續發展與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1.2調節國際貿易平衡,優化林產品貿易結構

2012年,我國進出口總值38667.6億美元,其中出口額20489.3億美元,增長7.9%,進口總額18178.3億美元,增長4.3%①。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2012年我國林產品貿易總額為534.9億美元,出口總額136.2億美元,進口總額398.7億美元。從林產品貿易總額來看,其僅占我國貿易總額的1.38%,所占比重相對較低,但從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平衡來看,林產品進口總額占我國進口總值的2.19%。因此,改善和優化林產品的進出口結構對于調節我國的國際貿易平衡具有積極意義。從我國林產品貿易總體表現來看,如表1所示,貿易總額除了在1998年(1997年金融危機后)、2001年(中國入世后)、2009年(2008年金融危機后)有明顯下降外,基本保持了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也表現出林產品貿易較易受到國際經濟環境影響的特征。1997年-2012年12年間,我國林產品貿易一直表現為凈進口,即出口總額小于進口總額。從林產品貿易逆差來看,除了上述特殊年份以外,12年間林產品的貿易逆差總體增大,這也說明我國林產品的外部依賴性較高。具體從主要林產品的貿易來看,出口方面,人造板、紙和紙板、鋸材是主要的出口產品,三者比重之和可達林產品出口總值的90%。如圖1所示,2001年以來,人造板的出口快速增加,從居于紙和紙板、鋸材之后的第三位一舉攀升為第二位,到2006年又超過紙和紙板,成為出口主要林產品的第一位。從比重來看,2012年人造板出口占49.31%、紙和紙板占43.18%、鋸材占3.29%,雖然鋸材位居第三,但是出口規模遠小于前兩位的人造板及紙和紙板。除此之外,原木、木漿的出口規模都非常小,并且各年間基本保持在一個較低的出口水平上。從主要林產品進口來看,木漿、原木、鋸材的進口比重總體增加,而紙和紙板、人造板的進口卻大幅下降(圖2)。這與我國人造板、紙和紙板的生產能力的顯著提高息息相關,在結合二者在出口中的巨大比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兩類林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是比較高的。2005年之前,處在第一位的進口林產品為紙和紙板,2006年起,木漿取代其位置,成為進口規模最大的林產品。2012年,主要林產品進口排序與占比分別為:木漿(29.20%)、原木(18.92%)、鋸材(14.90%)、紙和紙板(13.54%)、人造板(3.17%)。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林產品進出口結構相對來說較依賴某幾類產品,結構較單一。正是因為這種相對集中,我國出口紙和紙板中的銅版紙、人造板中的膠合板等產品,近幾年頻繁遭到發達及發展中目的地市場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甚至征收反傾銷、反補貼稅。因此,優化我國林產品貿易結構,加快轉變林產品對外貿易發展方式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從粗加工、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向精加工、高附加值產品轉化,另一方面還要大力拓寬出口林產品的種類,從廣義上來看,這不僅包括貨物形態的林產品,還應該積極拓展國際林業服務貿易,從根本上向新的林業外貿發展方式轉型。與此同時,林產品進口既起到為林業及其他行業生產提供中間投入等的作用,還發揮著調節林業貿易平衡的重要作用。林業服務貿易作為一種發展潛力巨大的貿易形式,也將豐富林產品貿易進口的種類,并更好地調節林業貿易平衡。

2適應國民經濟結構轉型的需要

查看全文

剖析營林生產問題及對策

摘要:本文主要從營林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從而達到提高營林生產生的目的。

關鍵詞:營林生產;問題;對策

1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1林木良種基地建設總體滯后。主要表現在種子園的建設類型單一、母樹林的更替不及時及經營管理水平低等方面。

1.2苗圃管理及育苗生產形式跟不上企業進入市場經濟的步伐,種苗急需以產品的角色進入市場。

1.3更新造林中存在數量與質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過設計作業量,苗木成本在造林總投入中所占比例過高;樹種的結構比例失調,適地適樹不到位;在良種與壯苗的選育、引種、推廣及優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許多認識上的誤區和工作上的失誤。

查看全文

透析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摘要:本文主要從營林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從而達到提高營林生產生的目的。

關鍵詞:營林生產問題對策

1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1林木良種基地建設總體滯后。主要表現在種子園的建設類型單一、母樹林的更替不及時及經營管理水平低等方面。

1.2苗圃管理及育苗生產形式跟不上企業進入市場經濟的步伐,種苗急需以產品的角色進入市場。

1.3更新造林中存在數量與質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過設計作業量,苗木成本在造林總投入中所占比例過高;樹種的結構比例失調,適地適樹不到位;在良種與壯苗的選育、引種、推廣及優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許多認識上的誤區和工作上的失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