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服務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0 18:25: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商貿服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商貿服務情況報告
依照省市供銷社對鄉村再生資本收受接管系統建立的布置擺設,縣供銷社連系縣情,一網多用的建立準則,把新網工程和農業社會化效勞系統建立連系起來施行,以社區綜合效勞社的方式,還推進工副食物、出產材料、再生資本收受接管、農副產物收買四位一體的網點建立。
一是抓住連系點,營建建立前提。縣供銷社實時向縣當局報告請示上級社會議要乞降外埠建立經歷,獲得分擔縣長的高度注重和鼎力支撐,實時制訂了《縣鄉村可應用渣滓收受接管系統建立施行方案》,明白“先試點,后按干環線、普通鄉鎮、偏僻村社的挨次推開”的建立辦法,確定駟馬鎮的民興、輝煌、雙城和雙鹿鄉的潘橋、大鹿、玉鹿村為試點村,要求本能機能部分和鄉鎮共同供銷社施行,遵照省供銷社制訂的建立規范,限時完成試點建立并有序推行,用三年工夫完成縣域全掩蓋。
二是搶建示范點,打造社區特征。為打造鄉村社區商貿效勞中間,縣供銷社組織龍頭企業和底層社屢次到、等地觀賞進修,挑選拋棄,提煉立異,不時完美試點建立方案,并在示范村選擇村委會、居民密集區等能掩蓋全村的中間地位作為社區綜合效勞社,在建立中力圖做到“四有”。有場地,選擇地能還包容契合標準要求的工副食物小超市、出產材料門點、農產物收買門點、再生資本收受接管點;有設備,裝備開放式的貨柜貨架、現代計量用具、消防設備、渣滓分類投放池及投放桶、入戶送貨和收買三輪車等運營設備;有建制,按社區設置超市營業員、農技員、收買員、保潔員等從業人員,營業上歸類承受底層社或龍頭企業治理,社務上自力建制運轉;有宣教陣地,以社區綜合效勞社為單元組建宣教隊,接納舉行培訓班、開拓專欄、印發材料、入戶宣講等方法,對財產出產技能、農資技能、供銷社購銷效勞形式及流程,渣滓分類以及情況管理管護等系列常識,以農人能承受的有用方式進行深化淺出的宣布道育。
三是出力目的點,依序推行建立。經過一個月的起勁,成功建成6個社區綜合效勞社。在此根底上,縣聯社實時總結試點經歷,召開現場推介會,并依照干環線、普通鄉鎮、偏僻村社的挨次在全縣推行,掀起了建立飛騰。當前,全系統已建成四位一體的社區綜合效勞社60個,悉數投入收集運營。建立效果遭到省委劉奇葆書記的欣賞,并要求在全市推行。
商貿服務發展意見
為了進步加強區商貿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科學建設區現代商業體系,提高我區商貿服務業的整體競爭力,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生活和經濟結構調整,增加我區財政收入,特制定區商貿服務業發展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區“六區三帶”功能布局,抓住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歷史機遇,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商業體系的基本目標,堅持規劃引導、以人為本、保存歷史文脈和提升經濟貢獻率的原則。統籌規劃,科學引導,突出發展重點,逐步建立規模適度、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業態先進、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商貿服務業體系。
二、總體思路、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
從我區“十一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和“六區三帶”總體功能布局出發,立足于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按照“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強化特色、綜合協調”的原則,功能調整與定向建設并舉,引導我區商業建設有序發展。做到發展高端商貿和民俗商業相統一,商貿服務業總部和科技產業總部相統一,特色商業建設與社區便民商業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我區商貿服務業的輻射力和競爭力,使商貿服務業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
領導在商貿服務業安全會的講話
同志們
深刻汲取新華區宏達燈具店火災事故的教訓,這次全市商貿服務業平安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落實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精神。舉一反三,深入查找全市商貿服務業系統存在平安隱患,對全市商貿服務業系統開展“平安月大檢查”活動做出安排,扎實做好防范平安事故每一個環節的工作,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剛才,新華區、運河區政府作了發言,市安監局、商務局、消防支隊講了很好的意見,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商貿服務業平安工作再強調幾點:
一、商貿服務業平安經營責任重大
市商貿服務業有了較快發展,近幾年來。一批大型商場、批發市場、專業市場、賓館、飯店等已成為拉動消費、擴大就業的重要領域。經營形式上,由過去以國有商業為主,發展到現在多業態、多層次、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目前,全市營業面積5000平米以上的大型商業網點達到53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500多個,其中年經營額超億元的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已達36個,批零服務商戶已達12.5萬多個,從業人員達到32萬多人。特別是以小南門、頤和廣場為主的中心城區商貿業已初具規模,正在建設的規范化菜市場及擬開工建設的滄東、滄西兩大物流園區,將成為商貿服務業發展的新亮點。去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415億元,同比增長22.5%占全市生產總值的20%商貿服務業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這么大的行業,這么大的領域,涉及到這么多的人員,做好平安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各級各有關部門在商貿服務業平安經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從5月3日新華區鐵西大街宏達燈具店發生的事故可以看出,商貿服務行業平安經營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是有些單位和企業對安全工作的思想認識不到位。對商貿服務業平安經營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總認為商貿企業主要是經營銷售,平安工作并不重要,不是份內的工作,對一些安全設施、消防設施等不聞不問,該查的不查,該抓的不抓,該管的不論。有的企業平安組織不健全,無專職平安員,或是平安管理人員身兼數職,責任不明確,制度不落實,管理不規范,沒有把平安經營擺在重要的位置。二是局部平安設施老化。有的商場、市場年久失修,平安消防基礎設施老化,有的消防栓根本打不開,成了一種擺設,有的滅火器幾年不更換,根本不能用。特別是新華區火車站工業品批發市場,雖然去年通過整治有所好轉,但由于市場較久,房屋老化,通道不暢,平安設施不全,存在著較大的平安隱患。三是有些經營者平安措施不到位。經營管理上,只注重經營效益,不注重平安防范,只注重外表形象,不注重平安設施建設,裝修門簾時舍得投入,增添平安設備上一分不拿,對一些平安隱患視而不見,檢查靠應付,平安靠運氣,沒有平安意識,更沒有逃生自救的知識和能力。四是有的地方抓安全的力度不平衡。有的抓大型商貿企業平安經營的力度較大,忽視了小商店、小門簾的平安經營;有的對工業企業平安生產要求高、檢查嚴、投入大,對商貿企業平安經營存有消極現象,檢查時走馬觀花,平安上得過且過。面對這些問題,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切實增強做好商貿服務業平安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到做好商貿服務業平安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富平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平安經營,人命關天,責任重于泰山”要真正體會這當中的責任和含義。特別是商貿服務業涉及面廣、情況復雜、任務繁重,各級各有關部門決不可掉以輕心,更不可麻痹大意,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以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富為已任,從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大局動身,把商貿服務業平安經營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全面開展商貿服務業“平安月大檢查“活動,立即行動
商貿服務業情況匯報
一、2006年商貿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鄉鎮、街道的關心支持下,全市商貿服務業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休閑度假勝地”、打造“浙皖區域商貿中心”的目標,克服缺電缺資金等要素制約,著眼于大手筆搞活大流通,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市場定位更加準確,發展氛圍更加濃厚,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商貿服務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一)1-11月份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15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市級消費品零售額14.86億元,同比增長16.1%;市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1.29億元,同比增長12.9%。餐飲業實現營業收入3.77億元,同比增長43.5%,占社零總額比重從去年的11.5%上升至14.4%。
2、三產稅收:第三產業上交地稅27066.2萬元,同比增長35.6%,占57%;上交國稅6955萬元,同比增長50.7%,占16.76%。
3、規模企業:11月底規模企業達48家,比去年增加24家。其中:批發、零售企業30家,同比增長76.47%;餐飲企業18家,同比增長1.6倍。銷售額超5000萬元企業8家,新增4家;銷售額超億元企業8家,新增2家。
全區商貿服務發展報告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外事華僑民族宗教工作委員會《關于開展全市商貿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的通知》(吉常外發[2012]1號)精神,我們按照調研內容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準備,現就2011年以來,全區商貿服務業發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區商貿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2011年以來,特別是區級班子換屆后,新一屆區委、區政府制訂了“提升競爭力、涵養軟實力、增強凝聚力,為建設生態宜居城、新興電子城、現代商貿城,創建人文社區、美麗鄉村”的發展戰略。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商務局的指導下,我們緊緊圍繞區里確定的發展戰略,堅持發展不動搖,緊抓項目不放松,全力推進“三城共建”、“人文社區、美麗鄉村”建設,全區現代商貿得到新提升。2011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93億元,比上年增長26.6%,全市排名第一。全區商貿市場建設步伐加快,生產資料市場、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小商品市場、城北汽車市場等項目正在加緊推進;其中生產資料市場一期12條道路全部動工,5條道路建成通車,工程機械配件城一期、工程機械市場即將封頂,鋼材市場、建材市場第一期已開工建設;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一期8棟建筑基本完工;城北汽車市場名車匯主體工程已完工,汽車主題文化廣場完成規劃設計。強化樓宇招商,引進了國內200強家電連鎖企業國美電器以及珠江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升了中心城區服務業發展水平。全區商貿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區建立市場運行監測網絡運行正常,堅持日常監測和節假日市場的運行監測,提高市場預測預警水平。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穩步推進,達到省、市考核標準要求。積極組團參加市春節商品交易會和商務部、省商務廳組織大型綠色食品博覽會等大型展會,推動企業走出去,開闊視野,提高區內企業知名度,提升品牌意識,擴大影響。商貿公平交易環境逐步規范建立和完善。規范和完善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管理,拉動城鄉消費。家電下鄉銷售3559萬元,發放補貼金額418萬元;家電以舊換新消售62449件,完成銷售額2億元,發放補貼金額1783萬元。采取政府搭臺、商家唱戲、媒體助推、全民參與、引導促銷、誠信經營、擴大消費的形式,組織了家電以舊換新大促銷活動,家電下鄉金秋惠農便民活動,萬村千鄉農家店金秋聯銷活動和國光金秋購物節等,營造中心城區搞活商貿流通,誠信經營,拉動消費的繁榮景象。
二、商貿服務業發展重點和主要措施
(一)發展重點
按照“現代商貿城”發展定位,突出我區作為全市商貿服務業主要集聚區主導地位,不斷優化商貿服務業網點布局,完善商貿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商貿市場體系建設,積極發展新興業態,促進商貿業態的商端化、專業化和新興化,全面提升我區商貿業的發展水平和層次,努力將我區建設成為功能強大、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帶動周邊的贛中現代商貿服務業核心區。
商貿服務業市場調研思考
商貿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要體現,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載體。打造商貿服務核心區,要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按照“一主兩翼三支點”的商貿工作思路,即以中心城區現代商貿服務業為主,以城南、城北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為兩翼,以城市社區服務、農村連鎖商業、郊區休閑旅游為支點,豐富商貿服務內涵,拓展現代服務領域,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全面提升中心城區商貿服務業水平。打造商貿服務核心區,形成“城內大商場、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場、城外大物流、社區便民店、鄉村連鎖店”的商貿服務新格局。打造商貿服務區,要著力建設培育專業市場。把專業市場建設作為商貿服務業擴張的重要突破口,將其培育為××區新的經濟增長板塊。
建材家居市場的基本情況
一、目前××區家庭裝修材料、家居用品等建材家居商品經營商戶主要分布六大片區:
1、人民路的建材商業街
2、以中山東路及中山西路為中心的建材商業街
3、香江家居建材大市場
區商貿流通服務業現狀分析
一、*區商貿流通及服務業基本情況
1、區商務局的政府職能和管理的行業
(一)、貫徹執行國家、自治區及*市關于商貿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制定*區商貿流通發展規劃。
(二)、研究提出流通體制改革意見,培育發展城鄉市場,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化流通方式。
(三)、負責對*區各種經濟成分的商貿流通企業實施宏觀管理和指導,研究擬定現有商業企業的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推進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指導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改造。
(四)、負責全區流通領域的行業管理,包括從事日用工業品、副食品、服務、旅游、進出口的經營活動。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
區商貿流通服務業現狀分析
一、*區商貿流通及服務業基本情況
1、區商務局的政府職能和管理的行業
(一)、貫徹執行國家、自治區及*市關于商貿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制定*區商貿流通發展規劃。
(二)、研究提出流通體制改革意見,培育發展城鄉市場,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化流通方式。
(三)、負責對*區各種經濟成分的商貿流通企業實施宏觀管理和指導,研究擬定現有商業企業的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推進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指導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改造。
(四)、負責全區流通領域的行業管理,包括從事日用工業品、副食品、服務、旅游、進出口的經營活動。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
商貿服務業穩增長措施
一、一季度主要商務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完成社消零總額58.05億元,同比增長12.5%;實現進出口額5800萬美元,同比增長8%;服務業增加值增長率達到10%;完成引進利用外資260萬美元。
1—3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9億元(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完成3.94億元,占36.2%),同比增長13.3%,在全市區縣中完成總額排位第4,增幅居第3,完成市上下達同比增長12.5%目標任務。
1—3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004萬美元,同比增長6%,在全市區縣中完成總額排位第4,增幅居第3,完成市上下達1964萬美元的目標任務。
1—3月,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41億元,同比增長9.6%。
二、主要工作措施
商貿服務業運行分析材料
今年以來,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引導下,我區經濟繼續保持著高位起步、穩步提升的發展態勢,消費品市場運行繁榮活躍,消費增速加快,市場供應穩定,價格穩中有升,保持著較去年以來平穩增長的趨勢。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今年1-10月,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47億元,同比增長18.94%,增速同比加快1個百分點,為近幾年以來較高水平。
2、受國家出口宏觀調控影響,區內外貿企業完成出口1769萬美元,同比下降25.55%。
3、旅游總收入完成6.13億元,同比增長35.00%。
4、招商引資完成到位資金7100萬元,完成任務的1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