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成本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07:41: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產成本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烤煙生產成本調研報告
一、近年來我鄉烤煙種植情況及煙農收入情況
烤煙是××鄉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支柱骨干產業,目前全鄉每年的烤煙產量、產值均位居保山市第二位、隆陽區首位(約占40%左右)。××鄉自1985年在烏馬、下壩村試種烤煙38畝成功以來,1990年發展至10000畝左右;2000年以來至今全鄉每年至少有23個行政村種煙,烤煙種植面積穩定在20000——25000畝左右,煙農收入3000萬元以上,為鄉級財政創稅600萬元以上,其中2005年創稅突破1000萬元。20*年全鄉種植烤煙21986畝,收購煙葉310萬公斤,煙農交售煙葉產值總3017.132616萬元,創稅603.4萬元。20*年全鄉共收購煙葉300.91646萬公斤,完成合同量的86.72%,未完成合同量46.*354萬公斤,產值4106.04萬元,比20*年增加1*8.91萬元,增長36.09%,創稅8212.*萬元,均價13.65元/公斤,比20*年增加3.92元/公斤,種煙戶均收入7439元/戶,畝產值1662.36元/畝。今后五年,××鄉烤煙種植面積將穩定在25000——30000畝,煙農收入可達4000萬元以上,創稅800萬元以上。
二、烤煙生產成本情況及成本較高的原因
烤煙生產投入由兩方面構成,一是物資投入,二是勞動力投入。煙草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生產物資進行分補貼,由于各縣市生產水平、生產方式不同,各縣市補貼方向略有不同,但補貼標準相同;煙農則投入全部勞動力和大部分物資。近年來受投入增加、物價上漲,勞動力大量轉移等情況的影響,生產成本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以下是我鄉20*年和20*年兩年烤煙生產成本的調查情況:
1、烤煙用肥料費提高。20*年烤煙用肥料費為218.64元/畝,比上年增加36.64元,增幅達20.13%。
2、烤煙用燃料動力費增加。近年來,煤、柴油等燃料價格持續上漲,加之密集型烤房耗電量增大,因此畝均燃料動力費增加。20*年煤費為437.5元/噸,比上年增加了112.5元,增幅34.61%。每噸煤可以烘烤1.2畝的烤煙,也就是說在烘烤過程中每畝烤煙增加燃煤費用93.75元。
關于晚稻生產成本及收益情況
據對我省35縣(市)352戶調查戶晚秈稻生產成本、收益情況的調查,由于大面積遭受稻飛虱等病蟲害的侵襲、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糧食市場價格的下跌等諸多因素地影響,*年我省晚秈稻生產呈現“單產下降,種植成本增加,收益減少”的特點。
一、種植面積增加,單產下降
國家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及對種糧實行直補和給予良種補貼,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許多農戶挖掘潛力,提高復種指數,盡力擴大種植面積。全省糧食種播面積5250.3萬畝,較上年5124.3萬畝增長2.46%;總產量1854萬噸,較上年1803.4萬噸增長2.81%。但晚稻在生長晚期因持續高溫少雨,為病蟲害特別是稻飛虱的蔓延創造了有利條件,全省尤其是中北部地區普遍受災,致使單產下降,調查戶畝均產量為382.30公斤,較上年的416.6公斤減產34.30公斤,減幅8.23%。
二、生產費用增加,生產成本上升
全省每畝平均總生產成本*年為429.17元,比上年的418.70元增加10.47元,上升2.50%;其中物質與服務費用226.87元,較上年204.44元增加22.43元,增長10.97%。主要原因:一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化肥、農藥、種子價格均比上年有所上漲;二是石油產品價格的上漲使機械作業費和燃料動力費有所增加;三是我省施行全面免繳農業稅,減少了成本支出;四是農業生產有機構成逐步提高,勞動強度減弱,用工數量繼續下降,但勞動日工價提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大方面:
1、每畝化肥費用82.19元,比上年的70.96元增長15.83%。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及運輸費用的增加,化肥價格一路飚升。春播期間由于宏觀調控的作用,各級物價部門加強了對市場農資價格的監管,價格總體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下半年,化肥價格在生產、運輸成本提高的推動下再度上漲,晚秈稻在化肥用量減少的情況下,費用卻反而增加。據調查資料顯示化肥綜合平均價格較上年上漲21.17%。化肥價格攀升還有另一重要因素是質量監督部門加強了對農資市場的質量監管力度,對不按規定含量生產復合(混)肥的企業的從嚴處罰,使生產企業不得不下足原料,按規定配方生產,增加了生產成本,其價格也水漲船高。由于化肥價格不斷上漲,糧農減少了化肥的投入,今年每畝化肥用量19.08公斤(純量),較上年19.96公斤減少投入4.41%。其中,化肥價格上漲使糧農增加支出15.02元,化肥用量減少降低支出3.79元。
批量生產成本控制研討
摘要:電子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成本控制的好壞會對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產生影響,一定程度上對電子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也存在制約。而當前在我國現存的電子企業生產管理,尤其是單品小批量生產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成本問題,不僅對企業產生影響,對社會經濟也產生影響。文章對電子企業批量生產中的成本控制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單品小批量生產;成本控制;電子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生產管理
單品小批量生產具有自己的特點,制作周期相對來說比較長,生產效率比較低,質量難以保證。另外,單品小批量生產基本上都需要專用的生產設備,與大批量的生產相比,單品小批量生產不具備太大的量產規模,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其進行管理就相對來說比較困難。由于單品小批量生產主要是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來“特殊制訂”,所以對于原材料的選擇也大不相同,這樣在材料的采購方面就會造成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取得價格上的優勢,對企業的成本控制問題就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
1單品小批量生產成本控制現存的問題
1.1設計、研發沒有辦法滿足成本控制的整體需求
基于電子產品本身的特殊性,電子企業的產品精密性都相對比較高,這些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的工藝和技術也比較高,而工藝和技術的問題又會直接對產品的效率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最后的總成本。
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改進思考
[摘要]生產成本是制造型企業最主要的成本組成部分,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的生產成本控制不僅僅以成本的控制與降低為目的,更加需要符合新常態下企業戰略轉型等新發展需求。文章研究結合實踐工作,探討新常態下制造型企業的生產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探尋改進建議。
[關鍵詞]制造型企業;新常態;生產成本;成本管理
1制造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生產成本主營由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勞動力雇傭費用及其他相關費用組成。而在近年發展中,受到原材料、物流與勞動力成本的增長影響,制造型企業生產成本不斷增加。而行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大,企業只有不斷強化生產成本控制才能夠更好的實現盈利目標。但是,在近年來制造型企業生產成本控制過程中,成本控制效果并不理想,這就需要關注企業生產成本控制方案,了解其存在的具體問題。很多企業采用作業標準化、更新設備等手段進行生產成本控制,這對于改善效率和降低成本有利。生產作業由設計—采購—生產—檢驗四個環節組成,其中生產成本的控制核心在于生產環節,該項成本控制通過對生產中單位產品所需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指標設定,影響采購及檢驗程序,形成對作業鏈的整體成本控制。在制造型企業發展的不同生命周期,企業需要圍繞不同的生存發展特點對戰略進行調整,以確保成本管理的戰略符合實際需求,可以真正達成企業競爭力提高的目標。在最新階段,制造型企業必須面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一些新的問題,結合行業發展環境及企業自身的需求對戰略成本進行改進。
2新常態下制造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的目標與要點分解
經濟新常態下,國內主要制造行業發展變動非常顯著,以機械制造為例,我國市場經濟逐步進入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發展的轉換新常態,在這個前提下,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逐步呈現低增長、低收益、低價格和高壓力的特征。在這個背景下,國內的機械制造生產產量仍然增長,但是行業的主要投資仍然集中在大規模生產與固定資產方面,對于科技、環保等的創新投入不足。新常態下,機械制造企業都必須重新調整生產經營活動,注重抓技術、業態和商業模式的轉變,逐步實現對產能的調整、對成本控制的同時降低排放等的基本要求。新常態下制造型企業需要重新分析價值鏈、動因等:第一,在2015年12月之前,國內制造行業的總體虧損持續出現,并且截至3月25日,包括制造型企業在內的制造企業訂單不足而庫存激增的問題突出,一季度虧損已經確定。在這個背景下,必須明確成本管理已經不單單局限于生產過程,必須更多的協調解決訂單少、存貨多、虧損大的相關問題。第二,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需求的疲軟和產能過剩矛盾在制造市場仍然存在,并且由于鐵礦石價格下降等因素也會影響市場競爭。2015年及未來一段時間,制造行業的工業需求將必然下降,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開發等市場進展緩慢甚至停滯的情況下,這個問題會更加突出。減量發展將會成為制造行業的新常態。
生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研究論文
摘要:在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里,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產品成本是一個重要的途徑。成本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最主要的綜合性指標,只有把控制成本擺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企業才能適應市場要求,取得經濟效益。以最低的消耗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經營者所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成本;核算;控制;管理
1成本核算
1.1成本核算的定義
成本核算就是把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按其性質和發生地點,分類歸集、匯總、核算,計算出該時期內生產經營費用發生總額和分別計算出每種產品的實際成本和單位成本的管理活動。其基本任務是正確、及時地核算產品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提供正確的成本數據,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并借以考核成本計劃執行情況,綜合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1.2成本核算的內容
淺談關鍵節點成本控制降低生產成本
風城油田自2007年12月成立以來,到“十二五”末稠油年產量達到400萬噸,建成全國最大的超稠油生產基地。隨著近年來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震蕩,中國石油也陸續實施有質量有效益發展戰略,特別是近期油價逼近30美元的情況,油田單位控制成本、提高發展效益的愿景更加迫切。
一、關鍵節點成本控制管理模式的內涵
近年來,作業區按照公司“推進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管理提升要求,不斷加強成本控制力度,施行關鍵節點成本控制管理,即依據成本動因分析的結果,在優化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利用節點成本控制的方法劃分各個關鍵節點,將標準成本配置到業務流程的各個節點上,用對標指標對節點成本進行控制,并將對標的結果落實到考核指標上來。通過控制各關鍵節點的費用,控制整個流程的主要成本費用,實現了成本的過程管理,提高了成本控制水平。
二、關鍵節點成本控制管理模式的做法
1.明確目標方向綜合考慮成本管理多年的實踐,要想突破成本管理“缺少事前、過程控制”的瓶頸,實現生產性綜合變動成本百元產值消耗同比降低規定比例,就必須將財務與生產經營有機聯動起來,通過強化費用發生源頭和過程的有效管控,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細成本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2.建立組織機構為確保該項工作有序組織和持續推進,作業區成立了節點成本控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關鍵節點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日常組織協調和培訓指導。機關各職能科室作為各項業務的主管部門,負責所主管專業關鍵節點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節點成本的管理控制和按計劃如期推進。
生產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與核算分析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提質增效的新階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生產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與核算的重要性,然后指出了當前生產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與核算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對策建議,希望能為生產型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生產型企業;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生產型企業的成本核算存在一定問題,一個零件既能作為產品銷售,又能作為下一道工序的材料組成另一個產品,這給成本核算造成了較大困擾,也導致稅務部門對成本核算的真實性存有疑慮。對于上述問題,生產型企業必須采用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確保核算的真實性。
一、生產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與核算概述
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成本核算涉及產品成品和期間費用兩個方面,成品核算即對產品成本進行核算,也就是為了生產某一產品而產生的材料、人工、制造費用等成本,期間費用一般納入當期損益。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轉型發展和現代生產技術的廣泛應用,生產型企業的成本管理開始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轉變,企業必須運用各種技術和方法對成本產生的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和管理,以減少資源消耗與浪費。企業成本管理的起點是成本,落腳點則是效益,可以說,生產型企業的成本核算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手段和行為。
二、生產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與核算中的問題
梨園生產成本系列思考論文
摘要:通過對云和各山地梨園生產成本的調查,分析比較了構成山地梨園生產成本的各因素及其之間的關系,發現人工勞動力是山地梨園最大的生產成本;介紹了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即加強梨園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機械化水平和提高經營水平。
關鍵詞:山地梨園;生產成本;構成要素;降低途徑;浙江云和
云和縣地處浙江省西南部、麗水市中心。全縣土地構成以山地為主,自然地貌以中山廣布為其特點,屬中亞熱帶氣候,光、熱、水、氣條件適宜早熟梨生長,為我國早熟梨生產的最適宜區,全年平均氣溫17.6℃,年降水量1547mm,春季回溫早,雨熱同步,發展早熟梨有明顯的氣候資源優勢[1]。大規模雪梨開發在云和已有6~7年的時間,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山地、山壟田上建園,山地果園在技術措施、經營管理上與平地果園有著較大的差異[2-5],因而其生產成本構成與平地果園也不一樣。為了提高山地梨園的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云和雪梨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廣大梨農的效益,筆者對云和山地梨園的生產成本構成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就降低成本的途徑進行了簡單的探索。
1調查對象
云和縣經過6~7年的發展,全縣雪梨生產面積達到了1066.67hm2,其中核心示范基地約200hm2。對其中2個核心示范基地和3個面積2hm2以上的農戶以及2個面積在0.33~0.67hm2的農戶進行了調查,共計調查面積約153.33hm2。這些果園全部建在山地和山壟田上,梨樹樹齡在3~7年,大部分進入投產期。被調查果園生產過程按照云和雪梨標準化栽培、無公害生產技術標準進行,各項技術措施比較到位,經濟效益也比較明顯。
因為各個梨園的勞動力來源不一樣,其勞動力價格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大規模的梨園勞動力來源以雇傭為主,規模較小的梨園勞動力主要是業主本身,在忙的時候也雇傭一部分勞動力,各個雇傭勞動力的價格也存在很大差異。為了能夠進行比較和統計,把各個勞動力的日工資統一按市場價格30元/d計算,同時把業主自身的勞動也折算成工資。對于運輸等存在差異的成本,也綜合考慮,取平均值進行計算。
分析農業生物資產生產成本核算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了主導的地位,在經濟體制逐漸完善的趨勢下農業企業工作的運行與管理逐漸變得復雜,正常開展農業企業生物資產生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變得尤為重要。隨著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農業企業的涌現,其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成本核算管理作為農業企業管理的核心工作,應受到經營管理者與工作人員的重視。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我國農業企業生物資產生產成本核算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展開綜述,并提出部分解決措施,力求提高我國農業企業成本管理的效率。
一、生物資產概述及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生物資產是指企業對其進行經營管理,從而達到提高企業效益的目的,屬于經濟資源中的一種,但由于生物資產具有特殊性,生產周期、樣品種類等都與常規資產形式不同。對于農業企業生物資產的成本核算與管理來說,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將生物資產和生產成本進行分類并管理。
1.企業生產成本管理制度缺乏。目前我國農業行業競爭性較強,農業生產成本在不斷增高,為農業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我國農業企業大多數采用了家族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較為缺乏科技人才、經營人才,導致了企業的發展較為緩慢,無法跟上發展的潮流。由于我國農業企業在科技技術方面極為欠缺,除去少數龍頭企業,基本上依靠傳統技術和設備進行生產。而且,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農業企業面對融資等問題,生產的規模較小,土地等資源的使用多以租用為主,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我國大部分農業企業生產成本的管理制度是通過借鑒行內龍頭企業的制度而發展起來的,或是從財務會計準則的角度所制定的,缺乏針對自身行業的特異性和可行性。并且,他們認為成本管理制度只是為了針對財政、審計等部門的檢查所設立的,導致企業內部管理缺乏執行力。與此同時,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可能導致在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中過于融入自己的主觀思想,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成本管理需要制定一個目標和定位,并從根本上改善現狀,才能促進工作的有序進行。
2.高層及員工內控意識缺乏。農業企業管理人員一般較為重視資金的投入,而忽略了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和行業發展的需求,無法充分認識到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認為只需要將管理制度和要求傳達給企業員工即可,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對企業的效益甚至運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而且作為農業企業來說,需要具有較強的財務知識專業性,而企業經營管理者可能對財務知識了解較為缺乏,導致成本管理能力低下,使得企業效益虧空現象不斷涌現。
3.企業內部監督制度缺乏。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追求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忽略了企業內部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而且由于農業企業生產時業務較為廣泛,可能涉及到多種生產和種植,導致生產的場地、人員等無法進行有效的統一,不能對企業的成本管理進行有效的監督與控制,無法體現企業發展的特異性,加大了企業經營風險。
淺談森林采伐木材生產成本核算管理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木材實際經營狀況,浙江省也在不斷加強森林采伐木材管理。木材生產一直以來都是林業的中心,而木材生產成本核算也是林業企業會計核算的主體,而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森工企業生產經營也從逐漸轉移到生態建設中來,其木材生產作業方式和經營管理發生變化,傳統的木材生產生本核算方法和管理已經難以滿足當下木材生產成本核算,因此規范木材生產成本核算,加強木材生產生本核算管理勢在必行。
1 當前木材生產成本核算特點
隨著林業企業逐漸將木材生產重心轉移到生態建設軌道上,木材產量逐步調減,木材生產作業方式發生極大的改變,傳統的木材生產成本核算已經難以適應現代木材生產成本核算,因此其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1.1 以撫育擇伐為主的木材生產作業形式
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傳統的大面積皆伐的木材生產作業形式已經逐漸被摒棄,更多的是選擇撫育擇伐的形式進行,這導致了木材產量大幅度下降,呈現多而散的生產作業特點,大規模采伐、生產、運輸的形式逐漸消失。
1.2 勞動組織形式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