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價格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3 03:04: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豬價格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豬價格調研報告
一、規模養殖繼續發展,母豬存欄量創三年新高
據有關部分統計,截止20*年7月底,20*年邢臺縣生豬累計出欄5.98萬頭,7月底生豬存欄量4.51萬頭,飼養總量10.49萬頭,其中1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61戶,占全縣飼養量66.6%,散養3500頭,占飼養總量3.34%。20*年上半年母豬存欄量5100頭,比07年底的4800頭增7%,比06年同期的4400頭,增16%。
二、豬價回落,肉價基本穩定
邢臺縣生豬價格7月30日6.9元/500g,比上月同期7.5元降9%,比今年上半年最高值8.7元降26%,仔豬價格22.3元/500g,比上月同期28元降26%;預測8月份豬價還有可能上漲。因為8月上市生豬是今年3、4月份補欄的仔豬,當時價格高達560-580元/頭,價格高,補欄量少。預計9月份生豬價格有可能降至6.5元/500g,肉價有可能降至10元/500g,因為據調查戶講,當前后備母豬量大,比年初增50%。
市場肉價基本穩定,當前豬肉價格11.75元/500g,與上月同期持平,比今年上半年價格最高時的下降7%。原因是:目前正值豬肉消費淡季,加上豬價和屠宰量下降,市場貨源基本滿足市場需求,價格穩定。
三、生豬養殖利潤下降,養母豬收益可觀
關于生豬價格的調查
據近日對*、*、*、*、*、*等地農村調查,我省生豬價格自去年8月下跌以來仍然低迷,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受到了較大影響。
一、生豬價格現狀。目前我省生豬收購價格為每500克3.3-3.7元,而去年同期價格為4.3-5元,下跌幅度為24%左右。由于生豬收購價已跌到近三年來的最低價格,農民養豬的收益減少,甚至賠本,以致今年春季補欄,部分農民已開始放棄養豬。同時由于今年農民養豬的數量減少,又導致了仔豬(15公斤以內的小豬)價格大幅下跌。目前我省仔豬價格已跌到了每500克3.4-4元,而去年同期的價格為6.5-10元,下跌幅度為50%左右,這對母豬養殖戶來講是個不小的損失,但對今年繼續養豬的農戶來講又是一件好事,因為今年養豬的仔豬成本下降了一半,如去年買一頭15公斤重的仔豬,按中等價格計算需240元,而今年只需120元。
二、生豬價格要達到多少,農民養豬才能有收益。我省是個農業大省,有家家戶戶養豬的傳統,而且養豬也是目前農民增收的一個主要途徑。那么生豬要達到多少價位,農民養豬才有收益?據我們調查,規模養豬,因數量多,品種優良,并講究科學養豬,生豬出欄周期短(一般4個月左右),成本相對較低,生豬價格達到每市斤3.5元可以保本,超過3.5元才能有收益。而對養豬的散戶來講,大部分養的是土雜豬,生豬出欄周期較長(一般8-11個月),成本相對要大,但有的成本卻又無法計算,如自家的碎米、統糠、豬菜等飼料,如果剔除這些成本,按目前的生豬價格計算,農民養一頭豬(豬重大約為110公斤左右)的收益大概是200元左右,如果計算自產的飼料,再加上購買仔豬的成本和購買其它飼料的成本,以及防疫方面的費用,目前散戶農民養豬基本上是賠本的,但對沒有其它收入的農民來講,他們還是會養豬,因為養豬能起到一個存錢的作用。
三、造成生豬價格低迷的原因。據調查,造成目前生豬價格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從供的方面來看,一是由于*年生豬價格大幅上漲,刺激了生豬生產的大力發展,生豬的養殖數量大增。二是省外生豬對我省生豬市場的沖擊。因飼料原料玉米主要產自北方,北方養豬的成本相對比我省低,因此生豬的價格也較低,每市斤要低0.1-0.2元。據*市生豬交易市場的負責人介紹,每當外省生豬大量進入我省市場時,生豬價格就會下跌。從求的方面來看,一是春節過后,城鄉居民家中還有不少腌制的肉魚還未消費掉,影響了當前豬肉的購買力。二是近幾年來,瘦肉型豬肉越來越多,但吃起來味道并不好,加上有些居民怕豬肉中含有瘦肉精而不敢買,因此,影響到了銷量。由于生豬總量上供大于求,所以生豬價格也就難以回升,只能在盈虧的平衡點上上下波動。
四、建議
今年中央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也就是要提高農民的收入。目前生豬養殖仍是*大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但生豬的生產和消費存在明顯的周期性波動,價格起落較大,給生豬養殖戶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影響了農戶養豬的積極性,為促進生豬養殖的持續、健康發展,同時提高農民養豬的收益,我們建議:
預防生豬價格波動促進生豬業健康發展
俗話說:“豬糧安天下”,生動地說明了生豬養殖業在我國民生中和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近期受生豬存欄量減少、散戶漸退、疫情嚴重和成本走高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生豬及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很多地區連續數周突破2008年的歷史最高點。在此次豬價波動中廣西同樣受到很大影響,穩定豬價已成為當前政府價格調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期國務院相繼出臺政策措施,以平抑豬價防止物價進一步走高。但由于信息鏈條傳導滯后等因素,豬價仍然保持高位運行。因此,有關部門應立即行動起來,按照保持政策措施連續性、穩定性,增強市場調控前瞻性、準確性、有效性的總體要求,盡快落實國務院出臺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向市場發出穩定信號;同時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豬生產周期性波動,實現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1當前生豬市場形勢
1.1生豬價格上漲創歷史最高水平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控中心提供數據顯示:豬價自2010年4月份谷底拐點,連續上升17個多月,于2011年6月14日突破18千克。特別是進人6月份后一直處于高位運行狀態,有望走到第四季度。2011年7月l7日全國各省生豬平均價格為19.23元/千克。據今年的畜產品價格定點監測,上半年我區瘦肉型肉豬平均價格l6.01千克,同比上漲48.5%;瘦肉型仔豬平均價格31.52千克,上漲42.2%;豬肉平均價格24.79千克,上漲43%。進入7月,一些地區瘦肉型活豬漲至20.4千克,創2008年以來的歷史高價,比上年6月平均價格上漲了近一倍,并且仍呈現出持續上漲的勢頭。生豬生產處于較好盈利狀態。據自治區物價部門監測,上半年豬糧比價始終保持在盈虧點l:5.52;上,平均豬糧比價為1:6.75。特別是6月后豬糧比價突破1-7,6月底達到1:7.41。按目前豬糧比水平,管理好的養殖戶每頭肉豬盈利在500元以上,與去年同期出欄一頭虧損100元一200元相比,養殖戶每頭豬同比增收650元以上。
1.2當前生豬價格居高的原因
當前生豬價格居高的主要原因:①母豬存欄減少。2010年國內生豬價格連續低價位運行,導致養殖戶嚴重虧損,進而縮減生豬養殖規模,從而整體影響今年上半年的生豬出欄。②疫病嚴重。近年來由于疫病發展變化快,疫病時有發生,很多養豬場聞“病”色變,周圍疫情稍有風吹草動,立即處理豬群,造成正常發展計劃受挫。2010年的幾個重要疫病、2011年第一季度的流行性腹瀉病相繼暴發,仔豬死亡率高,嚴重影響了生豬生產,導致后期市場上的生豬供求關系失衡。③飼料原料漲價。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傳導,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主要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飼料原料持續高位運行。經測算,由于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導致飼料成本增加150噸~200噸。另外,規模養殖的發展緩慢、人工成本上漲、養豬散戶的退出、物價上漲、區內生豬外銷量加大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區生豬的價格。
生豬價格調控方案
為建立生豬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穩定生豬生產,維護生豬養殖戶利益,根據省物價局等八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貫徹實施<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的意見》(價工農〔〕105號)和市物價局等六部門下發的《關于貫徹實施<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的通知》(價辦[]45號)精神,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實行會商機制。切實落實“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按照“市場主導、政府調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的原則,由縣政府分管物價工作的領導負責,建立由縣物價局、財政局、畜牧局、經濟商務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參加的生豬市場調控應急會商機制。各鄉鎮、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按照職能分工做好各項生豬市場調控工作。
二、明確調控目標。生豬收購價格與玉米收購價格、仔豬價格與屠宰企業出廠的白條肉價格等比價預警指標、預警區域和主要調控目標,按國家六部委制定的《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執行。我縣調控的輔助目標是生豬存欄不低于40萬頭;全縣能繁母豬存欄不低于3.5萬頭。各鄉鎮、各部門采取綜合調控措施,促使各項指標保持在合理范圍內。
三、搞好信息監測。物價、畜牧、經濟商務等部門要明確專人負責生豬市場信息監測工作。縣物價局每周一、四對生豬收購價格、玉米收購價格信息進行監測;縣畜牧局每周對仔豬價格、每月對生豬存欄量、母豬存欄量信息進行監測;縣經濟商務局每周對屠宰企業白條肉出廠價格、每月對生豬定點屠宰量信息進行監測。各部門要通過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做好信息互通與反饋工作。按部門分工對生豬市場信息數據統一發到:郵箱,由縣物價局匯總后再反饋給各部門。報送時間:為每周一報送上一周的數據,每月第一個工作日報送上一月的數據,每季度第一個工作日報送上一季度的數據。
四、落實工作責任。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加強飼料安全監管;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動物防疫監管,加強疫情監測,建立健全重大動物疫情預警機制;經濟商務部門加強屠宰環節病害豬(肉)無害化處理的監管。畜牧、經濟商務、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強化豬肉及其制品檢疫和檢驗制度,嚴禁未經檢疫、檢驗或檢疫、檢驗不合格的豬肉及其制品流入市場。經濟商務、工商等相關部門依法查處屠宰加工和銷售病害豬肉和注水肉等不法行為,規范生豬市場交易行為和流通秩序。物價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清理整頓在生豬飼養、運輸、屠宰和豬肉運輸、銷售等環節的不合理稅費。物價部門加強生豬市場價格行為監督檢查,維護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
五、強化工作措施。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各項日常工作,鼓勵生豬生產大戶與外地主銷區、養殖戶(場)與屠宰加工企業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落實各自職責范圍內的相關政策。當豬糧比價低于盈虧平衡點時,適時啟動調控應急會商協調機制,由縣物價局召集相關部門及時會商,密切關注預警指標變動情況,并向縣政府提出調控政策建議。根據需要經縣政府批準后,向上級上報我縣情況。
關于我省生豬價格的調查
養豬是我省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但今年我省農民養豬卻普遍境遇不佳。據近期調查,我省生豬價格自去年8月份走低以來,今年“五一”節過后,又繼續下跌,目前生豬價格為每500克3–3.2元,與去年每500克4.2–4.6元相比,下跌了30%左右;與4月份每500克3.4–3.5元相比,下跌了10%左右。生豬價格持續下跌,使生豬養殖戶已不堪承受。
據南昌縣向塘一生豬養殖戶反映,前幾年生豬行情看好,他向親戚朋友借錢投資十幾萬,租地五畝建了養豬場,目前共養母豬30頭,肥豬200多頭,頭兩年賺了十幾萬,但自去年下半年生豬價格走低后,他就開始賠本,5月份,他家出欄了100多頭肥豬,一次就虧了1.6萬多元。由于養豬虧本,目前資金又不足,他已決定減少養殖量。但不養又不行,因豬圈地是租來的,不養也要交租錢。該戶還盼望今年國慶節后生豬價格會慢慢回升,不然損失更大。
據6月9日對南昌縣佛塔生豬批發市場調查,該市場生豬價格已跌到每500克3元,即使良種豬也只有3.1–3.2元。南昌市佛塔生豬批發市場是農業部定點的生豬批發市場,也是華東六省最大的一個生豬批發市場,生豬日成交量最多時可達5000多頭,最低時也有2000多頭,生豬主要來源于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湖北等省和省內各地,其價格可以起到風向標的作用。據6月13–14日調查,由于5月份南昌佛塔生豬批發市場生豬價格超低下跌,外省生豬來我省交易的已明顯減少,從6月11日開始,南昌佛塔生豬批發市場的生豬價格略有回升,但據市場管理人員反映,這只是暫時現象,生豬價格稍有回升,外省的生豬又會大量流入我省,豬源一多,生豬價格又會降下來。
另據調查,由于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目前我省各地生豬養殖量已大大減少。如南昌縣佛塔村原有生豬養殖戶200多戶,目前已減少到100多戶,而且有的生豬出欄后就不再補欄了。由于生豬養殖量減少了,仔豬和母豬的價格也在大幅下跌。據6月12日對我省泰和、廣豐、樟樹、浮梁等農村調查,仔豬價格每500克分別為2.5元、2.8元、3.2元、3.5元,而去年同期的仔豬價格分別為6.2元、6.5元、8元、7.5元,分別下跌了60%、57%、75%、60%。另據南昌縣一養殖戶反映,前兩年買一頭35–40公斤重的母豬要花1200多元,現只要900多元,雖然便宜也不敢買,因生豬價格這么低,誰還敢養母豬。
據了解,目前生豬價格下跌是帶全國性的,而且有的省份的生豬價格比我省還低。其原因是: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全國豬肉價格大幅上升,養豬的利潤可觀,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養豬的熱情,生豬飼養量大幅增長。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生豬市場出現供大于求,加上去年四川發生生豬鏈球菌病,我國生豬出口受阻,致使生豬更加供過于求,價格一路下跌。
今年中央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也就是要提高農民的收入。目前,如何幫助我省生豬養殖戶走出困境,使我省生豬養殖業健康、穩定地發展,我們提出如下應對措施與建議:
縣當前生豬價格走勢和對策分析
*縣是山區農業大縣,畜牧業(主要是生豬產業)是主要的支柱產業。20*年10月,農業部將我縣列為生豬調出大縣(全國253個),今年1月,農業部又將我縣列入全國生豬生產優勢縣(全國437個),生豬產業在我縣具有明顯地區域比較優勢。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34.42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達16.9億元;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03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18億元,全年出欄生豬116.14萬頭。由于生豬產業產值占全縣畜牧生產總值的80%以上,因此,生豬產業發展的好壞直接攸關縣域經濟發展的好壞。做大做強這一支柱產業,對進一步深化我縣畜牧業結構調整,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加快資源轉化戰略實施,發展現代畜牧業,推進災后重建和經濟結構大轉型,統籌城鄉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我縣生豬價格走勢簡析:
據近期監測數據顯示:春節后,我縣市場生豬價格持續回落,生豬價格3月下旬為8.8元/公斤,較年初11.2元/公斤的價格環比下降21%,較去年同期15元/公斤的價格同比下降41%,創下了近20個月的新低;仔豬價格3月下旬為30元/公斤,較年初32元/公斤的價格環比下降6%,較去年同期50元/公斤的價格同比下降40%;豬肉(去骨一級)價格3月下旬為18元/公斤,較年初22元/公斤的價格環比下降14%,較去年同期26元/公斤的價格同比下降31%。
從全省的情況看,據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09年3月第3周,我省生豬價格繼續低走,但跌幅均較上周有所減緩。其中:出欄肥豬每公斤均價為11.44元,較上周下跌0.14元,跌幅為1.21%,較上周跌幅有所減緩,但最低已達8.70元/公斤。仔豬每公斤均價15.66元,較上周下跌0.37元,跌幅為2.31%,仍為跌幅最大的品種,與去年11月中旬接近,觀望情緒十分濃厚。豬肉每公斤均價19.27元,較上周下跌0.35元,跌幅為1.78%,較上周跌勢有所減緩,最低價為14.10元/公斤。本周豬糧比為6.83:1,高出國家規定的正常區(生豬的價格與玉米價格的比值,一般為5:1,又稱利潤平衡點)1.83個點,較上周下降0.04個點,下幅有所減緩,但距離國家規定的藍色預警區已不遠。本周從出欄肥豬到市場攤位的肉—豬價差為7.83元/公斤,為我省生豬監測預警以來最低位。
較之全省,我縣當前每公斤生豬價格低于全省均價2.64元,處于全省最低水平,豬糧比為5.18:1,已經位于國家規定的黃色預警區。每公斤仔豬價格高出全省均價14.34元,僅購買仔豬一項我縣廣大養殖戶養豬頭均成本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5元。每公斤豬肉價格與全省平均肉價基本持平。
從以上情況看,我縣當前的生豬生產形勢十分嚴峻,受價格、疾病和成本的影響,生豬養殖利潤不斷下滑,目前育肥的養殖戶已經進入虧損狀態,如果此種情況長期存在,既嚴重挫傷廣大養殖戶的養豬積極性,又對我縣的經濟發展和財稅收入形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面對于此,很多養殖戶表示應該減少出欄,壓縮存欄來控制風險。
仔豬價格調研報告
近期,通過對我市生豬、仔豬的市場價格、供求情況及后期價格趨勢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分析如下:
一、生豬市場價格調查情況
自20*年1--4月,生豬價格在4.6元/斤左右變化不大,但受前幾年生豬價格持續低迷、飼養成本不斷上升及部分地區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人們補欄的積極性不高,致使生豬飼養量下降,出欄量減少,使生豬相對供應不足。5月以后生豬價格開始穩步上升,到5月底價格上漲到6.3元/斤左右,并一直處在高位運行。隨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對促進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產生了重要作用,也大大加強了人們的補欄積極性,但生豬飼養量難以在短期內恢復和得到較大的增長。今年年初,生豬價格延續了去年價格大漲的走勢,1-2月部分縣區(蠡縣、雄縣)生豬價格為9元/斤左右,到3月達到8.7元/斤。4月中旬至5月中旬價格逐漸下降,穩定在8元/斤左右。
盡管今年以來我市及部分縣區生豬價格逐月下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還是很大。去年同期價格為每500克生豬5.0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44%。
二、仔豬市場價格調查情況
與生豬價格波動相比,仔豬價格則相對較平穩,20*年以來,由于受近幾年生豬價格持續低迷影響,加上飼養成本不斷上升,以及一些地區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仔豬供應量相對較少,加之人們補欄的積極性不高,部分縣區(定興、安新)20斤以下的仔豬價格在18元/斤左右變化幅度不大。比去年同期10元/斤上漲了44%。
生豬生產供應情況調查報告
根據總隊5月份市縣隊調查信息報送要點要求,縣調查隊就“生豬生產供應情況”,于2014年5月14日對縣農牧局、金地養豬場、村好奇養豬場進行了走訪調查,調查情況如下:
一、養殖規模比去年有些擴大。
截止調查時點,金地養豬場存欄1000余頭,其中母豬100頭,后備母豬50頭。比去年存欄800頭增加200頭,增幅為25%。2014年出欄4次共計300頭,平均每月出欄1次,每次出欄75頭。
好奇養豬場存欄400頭,其中能繁母豬50頭,存欄比去年增加100頭,增幅33%。2014年出欄4次共計200頭,平均每月出欄1次,每次出欄50頭。
二、生豬價格持續低迷。
根據兩家養殖企業介紹,2014年春節過后生豬價格一直徘徊在4.9元—5.3元/斤之間,比2013年10月份最高價7.8元/斤下跌32%—37%。截止2014年5月7日,生豬價格漲至6.9元/斤,依然比去年最高價7.8元/斤下跌0.9元,降幅12%。
生豬飼養情況調查報告
由于今年農產品市場價格起伏波動較大,為及時掌握我縣農產品價格水平和生豬飼養情況,根據市統計局安排部署,結合我縣實際,5月12日至14日,下在全縣12鄉鎮全面鋪開,通過縣鄉統計人員的共同努力,調查工作獲得圓滿成功,并達到預期效果。現就調查結果作如下報告:
一、農產品價格大幅回落
通過對12鄉鎮市場調查,農產品價格下跌嚴重。
(一)春茶生情況:全縣12鄉鎮茶葉無論是鮮葉還是毛茶價格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春茶鮮葉平均價格下跌最大的是涌寶鎮,下跌60%,最少的大寨鎮也下跌5%。春青毛茶價格下跌最大的是栗樹鄉,下跌33.3%,最少的是大朝山西鎮,下跌2.8%。按照全縣茶葉生產水平,我縣春青毛茶平均價格下跌21%左右。
(二)肥豬、仔豬、豬肉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肥豬價格下跌最大的是栗樹鄉和后箐鄉,分別下跌52.9%和52.5%;下跌最小的是忙懷鄉,下跌35.7%;全縣肥豬價格下跌46%左右。仔豬價格下跌最大的是漫灣鎮和涌寶鎮,同時下跌70%;下跌最小的是大朝山西鎮,下跌43%。全縣仔豬價格下跌62%左右。豬肉價格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后箐鄉,下跌45.9%,最小的是大寨鎮和幸福鎮,同時下跌30%;全縣豬肉價格平均下跌41%左右。
(三)牛肉價格略有上升。通過12鄉鎮調查,有7個鄉鎮牛肉價格上漲,兩個鄉鎮持平,3個鄉鎮下跌。總體上全縣牛肉價格略有上漲,上漲8.5%左右。
生豬飼養情況調查報告
由于今年農產品市場價格起伏波動較大,為及時掌握我縣農產品價格水平和生豬飼養情況,根據市統計局安排部署,結合我縣實際,5月12日至14日,下在全縣12鄉鎮全面鋪開,通過縣鄉統計人員的共同努力,調查工作獲得圓滿成功,并達到預期效果。現就調查結果作如下報告:
一、農產品價格大幅回落
通過對12鄉鎮市場調查,農產品價格下跌嚴重。
(一)春茶生情況:全縣12鄉鎮茶葉無論是鮮葉還是毛茶價格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春茶鮮葉平均價格下跌最大的是涌寶鎮,下跌60%,最少的大寨鎮也下跌5%。春青毛茶價格下跌最大的是栗樹鄉,下跌33.3%,最少的是大朝山西鎮,下跌2.8%。按照全縣茶葉生產水平,我縣春青毛茶平均價格下跌21%左右。
(二)肥豬、仔豬、豬肉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肥豬價格下跌最大的是栗樹鄉和后箐鄉,分別下跌52.9%和52.5%;下跌最小的是忙懷鄉,下跌35.7%;全縣肥豬價格下跌46%左右。仔豬價格下跌最大的是漫灣鎮和涌寶鎮,同時下跌70%;下跌最小的是大朝山西鎮,下跌43%。全縣仔豬價格下跌62%左右。豬肉價格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后箐鄉,下跌45.9%,最小的是大寨鎮和幸福鎮,同時下跌30%;全縣豬肉價格平均下跌41%左右。
(三)牛肉價格略有上升。通過12鄉鎮調查,有7個鄉鎮牛肉價格上漲,兩個鄉鎮持平,3個鄉鎮下跌。總體上全縣牛肉價格略有上漲,上漲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