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節水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4 19:43: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施工節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施工節水

施工節水探討論文

1施工用水占居水資源的首位

在每項工程開工前所必須的“三通一平”中(即水通、電通、路通),首當其沖的就是“水通”。

施工工地用水可分為兩大塊:一是工程用水;二是生活用水。沒有水,工程施工無從談起,而在實際上,施工用水常常又大的驚人。

其實,用水量大得驚人并非都用到了正道上,有相當一部分都跑、冒、滴、漏浪費掉了。之所以如此,除了用水單位和個人的節水意識較差外,關鍵是水費用往往不是施工企業自己掏腰包,而是由業主墊付水費,業主為了讓工程盡快完工,即使水費多也是睜只眼閉只眼不計較了。

據有關部門測算,目前我國每平方米建筑施工大約用水1噸,若按去年全國施工面積5億多平方米來計算,用水為5億多噸,再看看施工現場的浪費水平,估計每年要浪費掉幾千萬噸水,足夠一個大城市居民一年的生活用水。為改變施工工地用水費用驚人的現狀,提三條建議:一是變自己用水他人掏錢為誰用水誰掏錢;二是對每項工程核定用水標準,超量提高收費標準并給予處罰;三是為從源頭控制,可對施工用水征收一定數額的附加費。

2建筑施工中節水措施

查看全文

建筑給排水施工節水節能技術研究

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規模不斷擴大,結合建筑工程給排水施工特點可以得知,通過運用先進的節水節能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夠延長各項設備的運行壽命。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建筑給排水施工現狀,例如供水方案不完善、管理體系不健全、給水設施出現滲漏等,提出節水節能技術在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當中的具體運用。

一、建筑給排水施工當中應用節水節能技術的現實意義

由于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能源意識逐漸提升,但是,因為資源的有限性,水資源仍然處于短缺狀態,同時,人口數量的逐年增加,推動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全面發展。在建筑給排水施工環節,通過運用節水節能技術,可以顯著減少資源的損耗與浪費。除此之外,在建筑給排水項目施工期間,運用節水節能技術,可以明顯提高給排水效率,確保水資源得到高效的利用,真正實現循環利用目標。結合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特點能夠得知,節水節能技術的良好應用,可以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全面發展,節省大量的能源與資源,避免出現嚴重浪費現象。

二、建筑給排水施工現狀

1.供水方案不完善。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期間,主要是利用自來水壓力,通常而言,城市當中的自來水壓力不超過0.3MPa,可以滿足六層以下建筑的生活與生產用水,因此,在六層以下時,無需使用加壓設備,可以直接利用自來水壓力,進一步降低能源損耗。在高層供水施工環節,一般需要使用加壓泵,因為用水的不均衡性,導致水泵自動啟停頻率特別高,如果施工人員忘記將水泵電源關掉,水泵長時間處于超負荷狀態,特別容易出現損壞,從而浪費大量水資源。2.管理體系不健全。建筑給排水施工過程當中,因為項目管理不完善,或者施工單位所制定的用水制度不健全,會浪費大量水資源。同時,因為管理體系不完善,嚴重影響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施工人員的節水節能意識較差。在具體施工環節,因為施工人員自身的節水與節能意識較差,建筑內部的衛生潔具長時間處于開啟狀態,浪費水資源。第二,材料質量不符合規定要求。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給排水施工成本,一些施工單位所采購的材料質量不達標,或者仍然使用傳統的給排水設備,導致建筑給排水建設成本不斷增加,工程自身的節能效果不斷下降。第三,沒有將生活與生產用水完全分開。在一些建設規模比較大的建筑給排水項目當中,因為生產與生活用水完全混合,會嚴重影響最終的節水與節能效果,浪費大量水資源。3.給水設施出現滲漏。因為建筑給排水工程中的用水設備和設施出現破損,長時間得不到更換和維修,使得用水設備出現大面積的滲漏水現象,浪費較多水資源。在建筑給排水項目施工環節,通常會建設較多的臨時管道,確保建筑給排水施工的順利進行。但是,因為這些設備長時間使用且沒有及時更換,管道容易出現滲漏現象,同時,部分零配件質量不達標,也會出現滲漏現象。

三、節水節能技術的具體運用

查看全文

施工節水重要性分析論文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缺少水資源,自然類、動物類乃至整個人類都將面臨著死亡。目前,水資源缺乏已成了嚴重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在城市用水大戶中,星羅棋布的施工地可以算是“佼佼者”,文章主要探討了如何做到施工節水。

關鍵詞:水;缺乏;施工節水

據專家預測,到2030年前后,中國用水總量將達到每年7000億至8000億立方米,而中國實際可利用的水資源量約為8000億至9500億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極限。由于水資源供給的穩定性和需求的不斷增長,使水具有了越來越重要的戰略地位。

1施工用水占居水資源的首位

在每項工程開工前所必須的“三通一平”中(即水通、電通、路通),首當其沖的就是“水通”。

施工工地用水可分為兩大塊:一是工程用水;二是生活用水。沒有水,工程施工無從談起,而在實際上,施工用水常常又大的驚人。

查看全文

節水灌溉工程冬季施工注意問題分析

摘要:技術人員通過多年工程實踐和摸索,在土方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砌體工程施工等方面采取多種技術措施,解決了冬季施工諸多問題。

關鍵詞:節水灌溉;冬季施工;問題;措施

建平縣位于遼寧省西部,無霜期較短,冬季氣候寒冷,時間延續較長,凍土層深達1.8m。節水工程建設由于夏秋季節田地里有農作物,無法進行管道開挖、井房施工等,一般是每年秋收后的10~12月和下一年的4~5月進行工程施工。由于低溫、施工期短等不利施工條件,容易造成工程質量事故,尤其混凝土施工、地埋輸水管路連接和地埋管道回填時最易出現事故。有些檢查井和泄水井經過冬天低溫凍脹后,到下一年春季使用時混凝土碎裂,導致檢查井塌陷。地埋管路施工過程中由于氣天氣寒冷,易發生連接件粘接不牢固,或未封閉管道出口,有老鼠等動物鉆進管道絮窩,造成管道堵塞。為避免問題發生,應采取如下技術措施。

1土方工程施工措施

1.1管道開挖。地埋管道應該邊開挖邊鋪設邊回填。管道有接口部位先不回填,要包裹一些草袋保溫。管道開挖要搶在降溫封凍前完成。如果氣溫突降,對于未開挖完的管道,防止土層凍結,可因地制宜采用翻松表土法、覆蓋保溫材料法等,給土壤保溫。管道開挖的深度要大于當地凍土層厚度。未安裝管路回填的管道為防止地基土受凍,要在底部預留10cm厚的松散土層,覆蓋草袋或玉米秸稈保溫。對于已經凍脹的土壤,在安裝管路時,必須將凍土層清理掉,或等春天凍土層融化后,再進行管道鋪設。1.2管路連接。地埋管路連接時采用粘接方式,應保證環境溫度在5℃以上,管材和管件存放倉庫保證溫度高于10℃,存放時間大于48h。如果在0℃以下溫度安裝管道,應采用承插式連接方式。為適應溫脹變形,管材的插口進入承口一頭,要在插口處劃一道深度記號,防止管材回彈承插不到位。1.3管路回填。管路回填前要清理干凈管道底部的雜物。第一步要用人工回填,管道底部均勻鋪土30cm左右。回填土工作應連續進行,防止基土或填土層受凍。回填土中如果有凍塊,粒徑不超過15cm,回填量不得超過總量的15%,要做到管溝底以上50cm范圍沒有凍土塊。1.4其他事宜。已挖完的管溝為防止牛羊等牲畜掉入,要在顯要位置設置警示牌。道路要在安裝管路時,對打洞或開挖的位置及時填埋,恢復原狀。

2混凝土工程施工措施

查看全文

節水增糧施工管理論文

1節水管理措施

(1)地埋式膜下滴灌系統管理。現在對于私人或是小型的農田,主要采取的就是地埋式膜下滴灌方式進行灌溉。這種灌溉比傳統的大水漫灌可以節約約百分之九十的水量。地埋式膜下灌溉方式的工程量比較大,需要一定量的管道,所以地埋式滴灌方式不太適合大規模的農業用地的灌溉。一個完整的地埋式膜下滴灌系統可以覆蓋幾十戶人家的農田。所以對于地埋式膜下滴灌系統的管理就需要結合覆蓋的大家進行管理。選出責任心較大的人員作為組長來監管,每個人家根據自家的農田范圍來決定管理的時間長短,而管理維修費用也根據畝數來平攤。同時,還需要建立一個用水監管部門,農田用水量必須經過這個監管部門來監督,不能出現浪費水的行為。

(2)中小型噴灌設備運行管理。我國現在運用比較廣泛的就是噴灌方式,我國大部分的草地與綠化地都是運用的噴灌。噴灌的技術比較簡單,設備也簡單易得。中小型噴灌方式不易受到地形地貌的影響,限制較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聯戶使用。對于中小型噴灌設備,可以通過村委會統一發放個各個農戶。再由專門的技術管理者進行設備的定時運行,平時的管理維修費用,運行設備與設備購買費用則由每個受益人統一交納。

(3)大型噴灌設備運行管理。大型噴灌設備的體積較大,操作也比較復雜,運行與設備成本較高。大型噴灌設備適用于大型的農業灌溉。大型噴灌設備的管理一般以集體進行管理,可以讓相應的技術指導去指導人們進行噴灌設備的鋪設。培養相關負責人員對設備進行日常的維修與管理。集中式對設備進行運行,對于由于個人原因造成的設備損失,必須嚴格的由個人負責。平常的費用由收益人們出資,這樣就可以保證有足夠的資金去實現設備的長久使用,也可以保證人們日常對設備的保護。

2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

(1)運行管理還未成熟。雖然我國一直在倡導節水增糧,可是在具體行動上我們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雖然我國的一些地方已經在實行節水增糧活動,可是在管理上的效果卻很差,還沒有形成一個長效機制。很多地方只是實行一段時間,但是就會因為管理的不當而導致設備及其運行的嚴重損傷,最終的后果就是讓相關行動不了了之。不僅沒有達到節水的目的,還浪費了很多的資源,特別是資金與勞動力上的浪費。

查看全文

節水灌溉施工技術特性探究論文

摘要:節水灌溉技術是此傳統的灌溉技術明顯節約用啦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總稱。是否節約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單位作物產量總耗水量(從水源算起直到田問)多少來衡量。或者,以單位耗水量所取得的產值多少來衡量。因為節水與否和高效與否,都是相對的概念,所以節水灌溉技術也是不斷發展,其效率也是不斷提高的。本文主要對節水德灌溉技術和一些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模式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節水;灌溉;技術;工程模式

現在我國采用過的和正在研究或推廣使用的節水灌溉技術有數十種之多。各種技術都各有利弊,各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只不過有些技術成熟一些,有些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有些技術優點更多些,適用范圍更廣些,而有些技術稍遜而已。

節水灌溉技術大致可分為灌水方法、輸水方法、灌溉制度和田間輔助措施等四大類別。

一、灌溉技術

節水灌水方法:灌水方法即田間配水方法,就是如何將已送到田頭的灌溉水均勻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動層中去。按灌溉水是通過何種途徑進入根系活動層,灌水方法可分為地面灌溉、噴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查看全文

農田節水示范活動實施工作方案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重點工作;市級活動安排;保障措施幾個方面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發展節水農業,有效增強耕地蓄水抗旱能力,是實現自然降水綜合利用,減輕水土流失,緩解水資源短缺約束,建立節約型社會,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農業用水生產效率和效益為核心。實現節約用水和高產高效雙重目標,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工作原則,整合資源、狠抓落實、以點帶面;重點工作,技術模式、示范作物、示范規模、示范標牌;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工作督導和技術服務、強化資金保障、強化信息宣傳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農田節水示范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農辦發〔2010〕4號)要求,我委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田節水示范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農業用水生產效率和效益為核心,立足田間節水,集中開展農田節水技術模式的集成示范;以主導產業為基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以糧油高產創建和旱作節水農業示范為重點,建設高標準農田節水示范區;以科技示范戶和種田大戶為紐帶,輻射帶動,全面普及農田節水技術,實現節約用水和高產高效雙重目標,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

根據我市自然條件、優勢作物布局、水資源特點和農田節水發展狀況,選擇有代表性的農田節水技術模式開展示范。各區縣分別建立1個示范區。通過示范區建設,降水復蓄利用指數3次以上,每畝蓄積補灌4方水以上,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玉米、馬鈴薯、水稻等作物單產提高1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

查看全文

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對策

摘要: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具有建設項目多、地點分散、任務量大、難度大等特點,建設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為了確保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質量,須對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過程中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本文針對張掖市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存在的工程建設難度大、施工人員專業水平較低、初步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有待提升、監理質量有待提升、運行管理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提出了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問題;對策

張掖地處黑河流域上中游,屬溫帶干旱氣候,年降水量100~250mm,年蒸發量1400~2700mm。境內可供開發利用的河流26條,年徑流量24.75億m3,與地表水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達1.75億m3,可利用水資源總量26.5億m3。人均水資源量1250m3,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7%,屬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尤其是山丹縣,人均水資源量只有600m3,水資源嚴重緊缺。近年來,張掖市立足市情水情,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水安全保障的決策部署,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自2012年實施河西走廊高效節水示范項目以來,張掖市以重點項目為支撐,加大水利項目申報和銜接力度,截至2021年底共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7.533萬hm2,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由2015年的0.55提高到2021年的0.61),年節水4億m3以上。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可實現對水土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保護,有效防范自然災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轉型升級[1]。

1張掖市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工程建設難度大

降水量較少、蒸發量較大的干旱半旱地區,在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了確保農業生產須進行水利工程基礎建設,通過發展節水灌溉擴大灌溉面積,提高用水效率,增強農業生產的抗旱能力。張掖市屬于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農田灌溉面積較大,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過程中部分工程較為分散,導致建設項目增多,建設任務加重。此外,張掖市的農業種植大多集中在3—4月,秋收大多集中在10月,因此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施工只能集中在春種前和秋收后,須在有限的時間段內組織力量集中施工,而招投標占用了近1個月時間,同時冬季施工還要克服寒冷氣候的影響,加大了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施工難度。

查看全文

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設計研究

摘要:在全球溫室效應下,我國多數地區開始出現降水不均勻的現象,并且發生了干旱與洪澇等問題,導致農業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因此,我國開始實行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項目,逐漸提升設計工作效率與施工質量,節省施工成本,促進我國農業事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設計;施工

在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實際設計與施工期間,相關管理部門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設計與施工制度,保證可以提升小型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設計與施工質量,增強其施工效果,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

一、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建設問題分析

舉例分析,如某農業地區由于干旱問題,經常會出現農業經濟損失現象,因此,相關部門開始實施小學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該區域氣候較為溫和,光資源、熱資源與水資源等都較為豐富,但是在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實際建設期間,還存在較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無法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具體問題表現為以下幾點:(一)缺乏完善的配套標準體系。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還沒有完善建設機制,不能優化其配套標準體系,難以提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在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實際建設期間,依舊在使用農民勞動方式建設,難以節省各類成本,無法促進現代化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的建設,從而導致出現各類無法解決的問題。(二)小型農田節水滴灌工程設備較為老化。在建設小型農田節水滴灌工程的時候,相關部門不重視各類設備的先進性與質量,不能定期檢查老化的設備,無法提升其生產效益與經濟效益,難以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三)缺乏完善的責任制度。在我國小型農田節水滴灌工程實際建設期間,相關部門還沒有制定完善的責任制度,不能利用責任制度優化小型農田節水滴灌工作項目,甚至會影響其工作效果。由于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缺乏責任制度,因此,在設計與施工出現問題的時候,無法明確工作職責,影響著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的有效建設。(四)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在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實際建設期間,相關管理部門還沒有建設完善的管理機制,部分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經常會出現重復建設的問題,導致出現資產流失的現象。[1]

二、小型農田水利節水滴灌工程設計措施

查看全文

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技術研究

摘要: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對建筑給排水設計與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視節水節能技術的運用,確保建筑給排水設計符合節水節能要求,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文章主要研究節水節能技術標準在建筑給排水設計與施工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筑;給排水設計;節水節能;技術標準;應用

1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節水節能技術標準應用重要性與現狀

1.1應用重要性。節水節能技術標準對建筑給排水設計、施工有著重要的影響,其既可以滿足用戶的需要,又可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與此同時,在建筑給排水設計過程中,通過節水節能技術標準的運用,可以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在施工過程中要注重節水技術的應用,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根據技術施工標準開展建筑工程施工,不僅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給排水設計、施工的質量與效果,而且可以促進建筑工程施工整體質量的提升。1.2應用現狀分析。節水節能技術標準中,仍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在全面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制訂出科學合理高效的解決措施。如針對給水系統設計、施工中的漏水問題等,施工人員要認真分析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解決方式,避免水資源的浪費。受管道與系統配件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建筑給水系統極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因此,建筑給排水設計環節中,設計人員務必要嚴格地遵循標準要求,防止出現各類問題。

2建筑給排水施工中節水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

2.1給水管道及相關配件出現磨損。經過長期的使用,管道與相關配件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導致出現水資源滲漏的問題,加上管道多埋設于地下,出現問題時不能被及時發現,加劇了水資源浪費的問題。2.2熱水循環中存在水資源浪費現象。在集中熱水供水系統運行中,熱水供應單位無法實行對熱水管道全程的保溫處理,所以每當用戶使用熱水時要先將管道中的冷水排除干凈,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2.3排水過程存在二次污染。由于排水系統規劃缺乏合理性,極容易造成排水系統出現二次污染的問題,實行對排水管道的科學化布局是解決二次污染問題的最佳方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