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7 03:40: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蔬菜基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蔬菜基地

商品蔬菜基地建設方案

為進一步加快我縣蔬菜產業發展,保障“菜籃子”產品長期穩定供給,提高*縣城區本地蔬菜的市場占有率,促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六*水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商品蔬菜基地建設的意見》(市府發〔2007〕22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全縣商品蔬菜基地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要求,以保障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勞動力就業為目標,遵循價值規律和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實現全縣蔬菜產業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產品優質化和市場多元化;積極發展訂單生產,開發無公害蔬菜和綠色蔬菜基地,加大對專業村、專業戶扶持力度;依靠科學技術,穩步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增加本地蔬菜的市場占有率,促進全縣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2009年全縣新增商品蔬菜基地5000畝,其中:紅果鎮1500畝;西沖鎮2500畝;板橋鎮500畝;雞場坪鄉500畝。蔬菜基地優先布局在基礎條件好、交通方便、相對集中連片的區域,切實解決好*縣主要城區蔬菜供給不足的問題。

二、主要措施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與新農村建設項目有機結合。全縣新增商品蔬菜基地要以縣中心城區城郊為重點,著重發展城郊精細蔬菜品種,開展直銷直供,連鎖配送,減少流通成本,提高競爭力。近郊和遠郊區要依托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立足本地,放眼省內外市場,制定本地區蔬菜優勢區域發展規劃,重點發展一批規模適度的季節性商品蔬菜和特色產品。在布局上要切實與新農村蔬菜基地建設項目有機結合,統籌資金,擴大面積,形成相對連片的規模蔬菜基地。

查看全文

蔬菜基地建設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加強蔬菜基地的建設、保護和管理,穩定蔬菜基地面積,保證蔬菜有效供給,根據《浙江省蔬菜基地建設保護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蔬菜基地,是指市人民政府根據城市人口對蔬菜的需求和建設用地發展趨勢的預測而批準建立的常年蔬菜基地。

第三條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市土地管理部門和市農業綜合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蔬菜基地的建設、保護和管理工作。

第四條蔬菜基地建設規劃應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統一布局,合理安排,實行長期保護。

第五條市蔬菜基地的面積按市區常住人口人均面積不少于零點零二五畝的標準確定,由市人民政府下達給有關區人民政府實施。

查看全文

特區蔬菜基地建設視察報告

2012年9月29日,市政協副主席率駐特區市政協委員對特區蔬菜基地建設情況進行了視察,視察組實地察看蔬菜基地,聽取了特區人民政府關于特區蔬菜基地建設情況的通報和鎮關于蔬菜基地建設情況的通報,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蔬菜基地建設情況

2012年,特區蔬菜基地建設按照“一片兩線”的產業發展布局,抓引導、建基地、創品牌、促銷售,初步形成基地為支撐、大戶為主體、村為基礎的蔬菜產業發展格局。2012年計劃完成商品蔬菜基地建設1.5萬畝,其中新增市級商品蔬菜基地0.3萬畝;面上蔬菜種植穩定在6萬畝以上。截至目前,完成商品蔬菜基地建設1.5035萬畝,其中新增市級商品蔬菜基地完成0.302萬畝,占任務數的100.2%;面上蔬菜種植完成4.9萬畝,其中區域性特色蔬菜達2.2萬畝。興辦高標準示范點9個,面積2800余畝,主要種植西紅柿、辣椒、茭瓜、綠葉菜類、豆類、早玉米、蔥蒜等品類。

二、意見建議

委員們認為,特區蔬菜基地建設在2011年的基礎上實現了新的發展,成績明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薄弱方面,特別是在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品種結構調整、技術服務、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仍然有待加強。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要抓緊配套建設基地灌溉、排澇設施,提高基地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效防止旱澇災害的發生;要盡快建設蔬菜基地育苗中心、蔬菜貯藏保鮮設施、批發市場等,促進蔬菜基地的良性發展;要加強機耕道、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蔬菜基地生產經營效率。

查看全文

蔬菜基地建設保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市蔬菜基地的建設和保護,穩定蔬菜基地面積,保障城市蔬菜供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蔬菜基地,是指*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專業菜地及其附屬設施和*市人民政府批準,規劃作為補充專業菜地的耕地。

第三條本辦法由*市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市蔬菜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市蔬菜基地的建設和保護工作,土地、規劃、農業、環保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本部門職責,協同做好蔬菜基地的建設和保護工作。

區、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領導本轄區內蔬菜基地的建設和保護工作。

查看全文

市蔬菜基地建設保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市蔬菜基地的建設和保護,穩定蔬菜基地面積,保障城市蔬菜供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蔬菜基地,是指*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專業菜地及其附屬設施和*市人民政府批準,規劃作為補充專業菜地的耕地。

第三條本辦法由*市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市蔬菜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市蔬菜基地的建設和保護工作,土地、規劃、農業、環保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本部門職責,協同做好蔬菜基地的建設和保護工作。

區、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領導本轄區內蔬菜基地的建設和保護工作。

查看全文

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思考

*鎮無公害蔬菜基地位于*鎮新興村,全村600多戶,是哈市西郊著名的蔬菜基地,從一九九六年起,,在鎮政府,村委會的幫助下,重新調整蔬菜種植結構,向無公害蔬菜及綠色蔬菜方向發展,現在,全村共有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3000畝、綠色蔬菜種植面積200畝,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嚴格按照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規程進行操作,不施用一粒化學肥料,不噴施一滴化學農藥,保證從源頭上杜絕化學制品的使用,發展生產無公害蔬菜的可持續生態型農業。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飲食成了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農業部門的有關專家在無公害蔬菜生產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也為人們的飲食文化提供了技術保證,而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設,有力的推動了無公害蔬菜的產業化進程。過去,菜農一味地注重蔬菜的產量,而忽略了蔬菜的品質,致使人們對蔬菜產生了畏懼心理,吃菜無味,吃菜不香,成了人們的共識。菜農又重新重視起有機肥料的使用。再回到從前,使用人、畜糞便作為蔬菜田的肥料,以此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提高地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促使團顆結構的形成。提高蔬菜的品質,蔬菜的色、香、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鎮的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還有以下三方面在問題。

①無公害蔬菜基地的配套還遠遠不夠,水利設施落后,田間道路建設等問題制約著無公害蔬菜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②無公害蔬菜的營銷渠道不暢,無公害乃至綠色蔬菜生產出來了,但銷路又限制了菜農沒有蔬菜深加工企業蔬菜不能進行深加工處理。

③菜農的栽培技術水平高低不齊。菜農的科技水平直接影響著蔬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無公害蔬菜的發展。

查看全文

城鎮蔬菜基地建設發展論文

摘要: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步增強以及國內外蔬菜貿易中各種準入制度的相繼出臺,廣大消費者越來越注重蔬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因此,盡快組織實施“衡陽市蔬菜產業升級工程”,不斷提高衡陽蔬菜產品的質量、衛生和安全水平,積極適應蔬菜產業發展的新形勢,盡快建立符合國際規范和食品安全要求的菜籃子產品生產營銷體制,在大力發展蔬菜標準化生產的基礎上,打造衡陽無公害蔬菜名牌,促進蔬菜產業升級,讓廣大消費者吃上衛生、安全的放心菜,讓更多的農民從發展優質無公害蔬菜產業中得到實惠。

關鍵詞:衡陽市;蔬菜產業升級;無公害蔬菜基地;問題;對策

1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衡陽市專業性蔬菜基地建設有了新起色,區域化種植出現了新亮點,科技興菜取得了新成效,質量安全監管有了新進展。目前衡陽市已建成十多個有一定規模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祁東縣黃花菜基地10.7千公頃、檳挪芋基地4.0千公頃,三塘鎮前進、龍喚村的絲瓜基地0.3千公頃。湘江鄉、郁湖鄉的辣椒基地0.2千公頃,金甲嶺大白菜、辣椒、土豆、豆角、面薯、蘿卡基地0.53千公頃等,以上基地均已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和部分產品認證,同時,基地都在逐步向周邊鄉鎮擴展,規模不斷擴大。采用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形成了一套具有衡陽特色的栽培制度,精耕細作,合理間套輪作,土地利用率較高,一年可達3,4茬以上。逐步重視本地的蔬菜基地的規劃和建設,新建一批專業性蔬菜基地,特別是珠暉區已經建成白鷺湖無公害蔬菜基地、東陽渡鎮的秋豆角基地、夸市芹菜基地、花園無公害蔬菜基地、城壕大棚基地等5個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酃湖鄉、和平鄉和茶山均鎮7蔬菜種植面積3.2萬畝,年蔬菜產量達14萬噸,占全市本地蔬菜60%以上,城區20%的蔬菜由珠暉區提供。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還應該看到,目前的蔬菜種植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蔬菜基地面積銳減,專業性蔬菜生產滑坡。如衡陽金甲特色農業有限公司市是衡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注冊資本178.8萬元,是集開發、種植、加工、銷售出口食品經營于一體的民營企業,其“珠暉”牌食用筍已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公司現有以食用竹筍為主的無公害生產基地10000畝,年產鮮竹筍30000噸,其他無公害蔬菜10000噸,年加工“珠暉”牌干筍1250噸。但目前沒有無公害蔬菜深加工生產線,種植面積處于萎縮狀況,蔬菜大量依靠從外地調進,這些蔬菜的質量達不到標準,農藥殘留量超標,嚴重損害了市民的身體健康。

(2)資金投入不足,蔬菜基地基礎設施老化陳舊。近年來,蔬菜基本設施的建設項目上的不多,加上招商引資難度較大,農民自籌資金困難,農村金融組織對農業投入的扶持力度減弱等因素,使蔬菜生產的資金技入不充足,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明顯落后,例如設施栽培建設、水利排灌設施、渠溝、路,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由于建設投入及設施配套投入不足,大大的影響了蔬菜生產的產出效益和發展后勁。另外還有許多設施是蔬菜生產中的關鍵,如設施環境因子的調控、病蟲害綜合治理、連作障礙的克服等,還有待深入研究。

查看全文

商品蔬菜基地構建工作意見

為從根本上解決我縣蔬菜供需矛盾,平抑蔬菜市場價格,規范市場管理秩序,根據縣政府第30次常務會議精神,現就加快城郊商品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要求,把城郊商品蔬菜生產作為“菜藍子”工程和民生工程來抓,積極開發一批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蔬菜基地,穩步擴大城郊商品蔬菜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改善品質,建立規范有序的蔬菜生產和市場銷售機制,切實保障城區居民蔬菜供應,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二、目標任務

從2010年至2012年在等鄉鎮新建常年性商品蔬菜基地1200畝,其中大棚蔬菜基地300畝,全縣基本實現蔬菜自給。

三、主要措施

查看全文

蔬菜基地建設安排預案

狠抓落實。市政府成立以市長穆為民為組長,六)加強領導。副市長朱長青、姚龍其為副組長,市政府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市人民政府菜籃子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市區也要成立以縣市區長為組長的菜籃子”工作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層層負責,狠抓落實,切實抓好我市“菜籃子”工作。

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國發〔2010〕26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發〔2010〕26號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豫政明電〔2010〕9號)根據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市政府第28次常務會議(宛政紀〔2011〕2號)精神,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保證鄉村蔬菜供應、穩定蔬菜價格為目的以設施蔬菜建設為突破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新發展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優化產業結構,大力培育發展蔬菜集中示范區和專業鄉(鎮)村,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基地裝備水平,增強蔬菜綜合生產及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提高蔬菜產量和質量,推進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查看全文

市加強蔬菜基地建設工作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市政府各部門:

“菜籃子”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把年內建成萬畝市屬蔬菜基地列入年為民辦實事目標任務書。為圓滿完成這一目標,搞好“菜籃子”工程建設,切實保障民生需求和城市供給,現決定于年度在全市集中組織開展蔬菜基地建設工程,并提出如下意見:

一、認真落實“菜籃子”市(縣)、區長負責制

(一)建立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穩定和提高城市蔬菜自給能力

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進一步增加投入,穩定蔬菜種植面積,保護和調動菜農種菜積極性,切實提高本市蔬菜自給能力。要認真制訂實施蔬菜基地建設發展規劃,實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全市常年蔬菜面積穩定在萬畝以上,其中市區保有面積應穩定在萬畝。要重點保障葉菜種植,在田面積比重不低于1/3(具體菜地保有量任務分解見附表)。

(二)開展蔬菜基地保護區劃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