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7 18:03: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泥混凝土路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應用斷裂力學、損傷力學和路面破壞的基本原理,重點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開裂過程進行分析,提出了混凝土路面開裂破壞的3個階段及其之間的關系,并闡述各個階段裂紋形成和板破壞的原因及機理。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傷斷裂疲勞破壞

現在我國公路建設正進行得熱火朝天,路面結構形式多樣,有泥結碎石路面、塊石路面、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在高等級公路建設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強度高、穩定性好、耐久性好、養護維修費用低、經濟效益高、有利于夜間行車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壞后修復困難也是限制水泥混凝土路面進一步推廣應用的主要障礙。關于混凝土路面的損傷斷裂,國內外學者作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從混凝土材料組成、力學機理及外界因素等各方面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斷裂破壞,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對混凝土路面斷裂處治提供了科學依據。

本文應用斷裂力學、損傷力學和路面破壞的原理,對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傷斷裂的產生、擴展直至破壞的全過程進行分析,指出每個階段混凝土路面裂縫形成的根本原因,以便對癥下藥,為混凝土路面抗裂研究和處治提供科學依據。

1.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傷斷裂微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

1.1板底微裂縫的產生

查看全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防治論文

1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耐久性好,養護費用少,經濟效益高和有利于夜間行車等優點。被許多城市道路選用。但是在隨著路面疲勞強度的降低,在重交通荷載的反作用下,路面產生了破損,其破壞現象有斷板、裂縫、錯臺、坑洞、唧泥及表皮脫落等,這已成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通病。

2路面斷板的原因

下面將早期開裂斷板與使用期開裂斷板的原因作以下分析:

2.1早期開裂斷板的原因

2.1.1原材料不合格

查看全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論文

1路面縱、橫縫啃邊與施工工藝的關系

路面縱、橫縫啃邊就是路面縱、橫縫處混凝土在汽車荷載作用下局部脫落。它是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見的病害,也是與施工工藝關系最密切的病害之一。它的形式有:塊狀脫落和鋸齒形脫落。

1.1塊狀脫落

經現場調查和從施工過程分析,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情況下,局部塊狀混凝土脫落形成啃邊,主要是由施工工藝造成的。它與施工拆模、面板養護、交通管制以及不正確的習慣做法有關。

1.1.1施工拆模因素。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時,由于鋼板數量有限,施工隊為了連續作業,通常在澆筑完12h左右就把模板拆掉,這時的混凝基本沒有強度,很容易受到損傷。雖然模板拆后不能明顯發現破損,但內部損傷的砼在汽車荷載作用后就很容易被破壞而形成啃邊病害。另外拉桿、傳力桿等未按水平安裝造成拆模困難,拆模工人沒耐心,隨意用大錘敲打鋼模造成拆模后直接缺邊,而缺邊、缺口未做任何特殊處理就直接補上,通車后必然形成啃邊。

1.1.2面板養護因素。目前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主要是采用覆蓋、澆水方式養護,也就是在澆筑好的面板覆蓋一層塑料地膜或舊麻袋澆水養護。這種養護方法本身不存在問題,但施工時常常是重視板中間的養護而忽視板邊養護,主要表現在覆蓋物未覆蓋到板邊側面,澆水時板邊水量不足,結果是板邊的養護不充分,板邊的混凝土強度明顯低于板中混凝土強度形成板邊應力集中,在重、超載車作用下產生啃邊。

查看全文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術探究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路段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為例。首先闡述了該工程的具體情況,然后對共振碎石化技術進行了簡單介紹,最后對該工程共振碎石化技術中的試驗段參數控制、設備選型及施工準備、破碎施工與碾壓、碎石化層的保護、碎石化后的加鋪等主要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合理運用共振碎石化技術可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共振碎石化

1工程概況

某工程路段舊線改造工程原按一級公路技術標準進行設計,設計為雙向四車道,車速80km/h,路基寬為3.8m人行道+0.5m硬路肩+2×3.8m行車道+0.5m中心雙黃線+2×3.8m行車道+0.5m硬路肩+3.8m人行道。該段舊線改造路段原為寬15m、厚25c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兩側土路肩各寬4.5m,在重型車輛長期輾軋下,路面出現嚴重破損。通過對該舊路路面狀況指數、斷板率、基層頂面回彈模量、路基等的調查發現,改造工程基層穩定,板體材料并未出現松散,土基CBR>5,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術細則》(JTG/TF31—2014)及《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術規范》(DB51T2430—2017)中規定的碎石化技術應用條件,故決定就該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采用共振碎石化施工技術[1]。

2共振碎石化技術概述

共振碎石化舊路改造技術主要是利用碎石震動設備帶動工作錘作用于舊路面,通過對工作錘錘頭共振頻率的調整,使其產生高頻低振幅的能量,將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整體破碎[2]。經過舊路面水泥混凝土結構碎石化處理后的材料能直接作為新路面結構的基層材料,若其強度和承載力滿足要求,還能直接加鋪路面層。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就地再生能有效避免舊路面清理工作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共振破碎沖擊施工的噪聲小、施工簡便、施工周期短且不用全部封閉交通,能有效防止反射裂縫的出現,綜合效益顯著。

查看全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斷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新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產生連續斷板,由于這次斷板處于夏季施工,且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一些特殊的施工方法,造成干縮、冷縮裂縫并形成斷板。對斷板產生的原因就當時的施工的各種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以后工作應注意的問題,以防止類似的現象的再次發生。

關鍵詞:高溫溫差干縮裂縫冷縮裂縫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夏季施工應根據氣候炎熱的特點,采取必要的施工技術措施,來進行施工。否則就容易使新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產生斷板,甚至是連續斷板。在一次夏季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一些斷板和連續斷板現象,筆者覺得很有特殊性和典型性。故對斷板產生的原因就當時的施工的各種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以后工作應注意的問題,以防止類似的現象的再次發生。

1.斷板產生的過程

1.1.施工時間及氣候條件

施工時間為2000年7月24日上午6:00-12:00;

查看全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原因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原因

論文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都有很大影響。產生裂縫原因很多,文章從施工材料、基層強度以及施工操作、道路排水等方面進行分析。

1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是一種極易發生的常見病害。它可造成板塊斷裂.致使地表水下滲而導致路面基層承載力降低,進而引起錯板、唧泥和混凝土路面板破碎,嚴重影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增加了行車的不安全因素。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壞后,修復難度大、養生期長、影響交通,而且維修費用高。因此,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出現有著重要意義。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產生的原因很多,也比較復雜。這里就幾個主要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2路面自身原因導致面板開裂

(1)原材料因素

查看全文

探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動工質量調控

目前,我國公路、市政道路、廠區道路,大部分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水泥漿為膠凝材料,以粗細骨料為強度剛架形成強度的一種高級路面。具有剛度大、強度高、耐磨性好、整體性與穩定性優等特點。

水泥混凝土路面受施工工藝、使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也會發生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主要的病害當屬裂縫,它會把路面板分為數塊,破壞路面結構的完整性,進而逐步喪失路面整體剛度,直至最后完全失去承載力而喪失使用功能。路面經受各種復雜的應力作用,因在輪載軸力作用下產生的荷載應力、由溫度變化引起的溫度應力、由濕度變化引起的濕度應力等。假如各種應力的不利組合綜合作用超過了混凝土的容許應力范圍,路面就產生裂縫。若要求混凝土路面在正常條件下安全工作,設計與施工均必須滿足混凝土面板的容許應力大于各種應力的最不利組合。因此,要求混凝土路面應有足夠的抗拉強度和抗彎拉強度,同時對各種不利應力進行控制。本文就引起混凝土路面裂縫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進行分析。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時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一般混凝土路面設計強度等級為C35,設計抗折強度為4.5MPa。由于施工的不均勻性、組成材料的質量(包括水泥、碎石與砂骨料材料的級配)不符合技術要求、施工工藝不妥、振搗不密實、過早通車、養護不規范、配合比不正確、施工時嚴重偷工減料等原因,往往使實際混凝土路面強度達不到設計強度。

混凝土路面板在車輪軸載的反復作用產生荷載應力與其它應力共同作用之下,當應力的不利組合達到或超過其強度應力時,便產生裂縫,如此繼續作用,將導致混凝土破壞。這類破壞的特點是:不通車不開裂;通車后,裂縫愈早出現,說明強度愈低。這是路面破壞的主要原因,屬施工質量問題。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技術、質量管理,嚴格按《路面施工規范》施工,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水泥、碎石、砂、水等原材料在使用前必須按《規范》規定,進行一系列的試驗與檢驗,不符合技術要求的、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2)進行配合比設計,嚴格按照正確的方法投料。

查看全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研究論文

摘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參考大量文獻資料,探討了如何作好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和優化是滑模攤鋪路面的關鍵技術,配合比設計時除滿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物理力學指標外,重要的是考慮混凝土的工作性和經濟性。因此對以下幾方面的內容要特別注意。

(1)水劑的選用。要配制出高抗彎拉強度、耐久性好的混凝土配合比,就要求混凝土的水灰比較小,因此必須采用高效減水劑,保證混凝土較好的工作性。

(2)礦料級配的組成原則。粗集料組成為最優曲線并略偏粗更有利于路面平整度的控制及抗彎拉強度的提高。另外,粗集料的含泥量一般不大于1%,砂的含泥量不大于2%,否則將嚴重影響路面的抗折強度和增大干縮變形。

查看全文

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研究論文

摘要:對于高等級公路選用何種類型的路面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因素,水泥砼這種水硬性材料對設計強度不足、超載很敏感,或者由于施工方面的原因而達不到設計的要求,一旦出現上述情況,破壞就會迅速發展,難以維護,就此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

1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與維修技術簡介

(1)行車道與硬路肩上的泥土和雜物,應經常予以清掃。

(2)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種接縫的填縫料出現缺損或溢出,應及時填補或清除,并應防止泥土、砂石及其他雜物擠壓進入接縫內,影響混凝土面板的正常伸縮。

(3)路基路面(包括路肩、中央分隔帶)排水設施,應經常檢查和疏通。

查看全文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處理探析

摘要: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處理不當會直接影響到“白改黑”后復合路面質量。依托寧德市福寧北路(蘭田至中科路)路面“白改黑”工程,從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情況調查入手,詳細介紹了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類型及處理措施,提出了罩面加鋪瀝青混凝土方案,以期為今后“白改黑”改造工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白改黑”;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路面;病害處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由于承載能力強、剛度大、利于夜間行車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成為我國公路與城市道路路面結構的主要形式之一,但隨著交通量的迅速增加,車輛荷載反復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極易發生裂縫、脫空、唧泥等病害導致路面破損,影響道路正常使用。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路面(白改黑)可以結合兩者優點,使改造后路面兼具剛性路面承載力高和柔性路面行車舒適的特點,以最少的時間和投資最大限度利用舊路路面結構,延長道路使用壽命?,F階段“白改黑”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處理也成為了現在道路交通建設方面研究的重點。

1工程概況

寧德市福寧北路(蘭田至中科路)路面“白改黑”工程位于福建省寧德市。福寧路是寧德市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四條縱向交通主干道之一,為城市主干路,設計速度為50km/h,紅線寬度為40~50m。本改造起點位于蘭田村處,接現狀瀝青混凝土路面,路線由南向北延伸,途中與金漳路、金灣路、疏港路、振興路、同德路、同心路、團圓路、興邦路平面交叉,于福寧大橋處上跨沈海高速,終點位于與中科路平面交叉處,終點樁號為K7+074.780,全長7.075km。本次改造段沿線現狀共有2條隧道,即福寧一號及二號隧道,一號隧道左幅長285m右幅長290m,二號隧道左右幅均為405m;有大橋1座,即福寧大橋,橋梁全長528m;有中橋1座,小橋1座。建設內容包括路面病害處治、加鋪瀝青混凝土路面、完善道路附屬設施、完善交通標線、雨水口與檢查井抬高等。設計路面改造寬度30~34m,不對人行道進行改造,僅對人行緣石坡道進行抬高。本文主要研究現有路面結構的改造,即對現狀非機動車及機動車道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病害處理后加鋪改性瀝青混凝土高等級路面結構。

2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調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