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物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8 00:17: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稅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物回企業稅收調研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我國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舉,走資源綜合利用之路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項重要的戰略方針。其中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作為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環節,對于節約資源,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家為鼓勵創辦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以下簡稱物回企業),也對其實行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增值稅先征后返的通知》(財稅字[**]24號)規定,對實行先征后返70%的優惠政策,該政策一直連續到**年4月30日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廢舊物資回收經營業務有關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78號)規定,自**年5月1日起,對物回企業銷售其收購的廢舊物資免征增值稅。然而在鼓勵企業用足政策,享受優惠的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加強對物回企業的日常稅收征收管理,避免其鉆政策的空子,大肆避稅、逃稅、偷稅。在這方面興化市國家稅務局做了大量有益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運用信息化手段,開發物回企業電腦開票監控系統,有效堵塞了稅收漏洞

該局在不斷對物回企業加強日常征管的同時,注重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著力探索專業化管理的新思路。針對物回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組織開發了物回企業電腦開票監控系統,有效地堵塞了的漏洞。

在開發軟件之初,該局首先對興化境內所有的物回企業近幾年來的生產經營狀況進行了仔細的調查,并根據物回企業特點梳理出詳實的業務需求,經認真分析、研究,最終確定了軟件需求的三大功能:一是簡明實用的開票功能。物回企業安裝軟件后,可按程序中設置的發票開具功能,通過電腦進行正常開票、廢票、退票處理,并可根據發票類型、發票號碼、開票日期等資料查詢發票開具的詳細記錄。同時能打印出發票開具的明細信息、收入日報表、月報表和年報表等資料留存,以便納稅人和稅務機關進行對照檢查,這樣就解決了原來手工發票開具時普遍存在的“大頭小尾”現象。二是切實可行的監控功能。物回企業在使用軟件開具發票前,必須對銷售對象的事前設定,由稅務機關的專門人員將其經過市局有關部門核準,具備購銷合同、有真實業務往來的銷售對象(購貨單位)進行編碼(編碼為三位數,如“×××機械廠001”),再輸入軟件,企業開票時選擇相應編碼即可操作,而對事前未錄入編碼信息的單位,開票系統將拒絕執行開票命令。而且銷售對象(購貨單位)可根據實際進行增加、刪除,但同樣必須經過核準后由專門人員對編碼信息進行維護。從而有效地規范了物回企業的銷售對象發票,控制虛開、代開廢舊物資發票的現象。三是直觀有效的預警功能。市局首先根據企業的注冊資本、場地大小、實際經營規模等多項指標核定各個企業每個月開票金額的一個“預警線”,預先在開票系統設置好。當月開票金額超過核定數時,計算機將會發出“報警”提示:本月開票金額已滿,待下個月再操作。如果卻因需求旺、供給足而出現業務量超常攀升的情況,可由專門人員升級其“預警線”。這樣可以有效對物回企業經營進行監控,達到預警功能。

二、注重協調配合,強化物回企業基礎管理,出臺相關配套措施

一、取消手工版發票,統一啟用電腦版發票,嚴把發票領、用關。經請示上級有關部門同意,取消了原來的手工版發票,統一啟用了電腦版發票。電腦版發票多聯一次性打印完成,手寫無效,防止了“大頭小尾”、“涂改發票”“假票”、“廢票”的存在。同時對物回企業開具《收購發票》作出了嚴格要求:1、必須是屬于城鄉居民個人自己使用過的廢舊物品;2、《收購發票》必須是逐筆開具,不得匯總多個出售人開具;3、收購金額超過1000元的必須通過現金支票支付,并將出售人身份證復印件、過磅單、現金支票(存根聯)粘貼在《收購發票》的記帳聯后;4、《收購發票》必須是順號使用,出售人的地址、身份證號碼、開票人等內容填寫齊全真實,并有出售人簽字;5、非居民個人使用過的廢舊物品,由出售方(含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無證經營戶)開具普通發票,或到所在地國稅機關申請開具臨時經營普通發票,并按規定納稅。

查看全文

包裝物押金會計核算和稅收的關系

一、包裝物的四種處理情況

(一)作為產品的一部分出售,如啤酒產中使用的瓶罐等

由于其屬于產品實體的一部分,所以在生產領用時,其發生的成本直接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而不單獨再進行核算。

(二)隨同商品銷售但不單獨計價,如購買化護膚品時贈送給客戶的包裝盒

這類包裝物一般是作為企業促銷的一種手段,其成本不應計入產品的成本,而應計入“銷售費用”。

(三)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

查看全文

稅物局經濟發展工作計劃

從自治區北部灣辦獲悉,*年北部灣辦將緊緊圍繞“保增長、保封關、保重大項目”這根主線,迎難而上,全力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抓重大項目建設。抓好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168項重大項目,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09億元。加快推進中石油欽州煉油廠一期、欽州金桂林漿紙等一批續建重大產業項目加快進度,盡快投產達產。加快防城港鋼鐵、鐵山港林漿紙一體化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力爭中石油欽州煉油廠二期、防城港紅沙核電等一批重大項目獲得國家核準,實現開工。加快南廣鐵路、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出海3條高速公路,以及鐵山港、欽州港4個10萬噸級泊位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爭南寧至昆明鐵路新線、沿海鐵路擴能改造欽州至北海段、南寧外環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年內開工建設。

抓規劃體系完善。以《*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為統領,做好與自治區有關部門、各市的各類規劃銜接工作,形成統一協調的規劃體系。加快城鎮群規劃綱要、“三基地一中心”等一批規劃的修改完善和報批。啟動欽(防)組團、東興(憑祥)組團等一批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

抓保稅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欽州保稅港區建設,加快工程施工,加快招商引資,加快人員培訓,加快建章立制,加快管理機構的組建,確保一期工程12月底通過驗收,實現封關運作;加快推進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規劃建設,加快園區總體規劃及一期規劃建設方案編制報批;統籌研究憑祥綜合保稅區管理體制并督促設機構、拿方案、訂計劃。

抓重點產業園區建設。抓好“五區二園一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年14個已開工的項目,抓好*年30個項目的開工,完成投資40億元;圍繞園區重大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入園重大產業延伸產業鏈的研究和規劃編制,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制定《*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入園項目建設獎勵辦法》,對入園投資創業企業給予獎勵,鼓勵和推動園區經濟加快發展。

抓多區域開放合作。創新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形式和內容,辦好第四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聯合專家組務實開展工作,爭取建立泛北合作部際工作協調會議制度;修改完善《泛*灣經濟合作可行性報告》;配合組織好赴*等地舉辦*北部灣經濟區招商推介活動,進一步提高*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合作水平。

查看全文

稅物局重點抓經濟發展的工作計劃

從自治區北部灣辦獲悉,*年北部灣辦將緊緊圍繞“保增長、保封關、保重大項目”這根主線,迎難而上,全力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抓重大項目建設。抓好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168項重大項目,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09億元。加快推進中石油欽州煉油廠一期、欽州金桂林漿紙等一批續建重大產業項目加快進度,盡快投產達產。加快防城港鋼鐵、鐵山港林漿紙一體化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力爭中石油欽州煉油廠二期、防城港紅沙核電等一批重大項目獲得國家核準,實現開工。加快南廣鐵路、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出海3條高速公路,以及鐵山港、欽州港4個10萬噸級泊位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爭南寧至昆明鐵路新線、沿海鐵路擴能改造欽州至北海段、南寧外環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年內開工建設。

抓規劃體系完善。以《*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為統領,做好與自治區有關部門、各市的各類規劃銜接工作,形成統一協調的規劃體系。加快城鎮群規劃綱要、“三基地一中心”等一批規劃的修改完善和報批。啟動欽(防)組團、東興(憑祥)組團等一批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

抓保稅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欽州保稅港區建設,加快工程施工,加快招商引資,加快人員培訓,加快建章立制,加快管理機構的組建,確保一期工程12月底通過驗收,實現封關運作;加快推進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規劃建設,加快園區總體規劃及一期規劃建設方案編制報批;統籌研究憑祥綜合保稅區管理體制并督促設機構、拿方案、訂計劃。

抓重點產業園區建設。抓好“五區二園一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年14個已開工的項目,抓好*年30個項目的開工,完成投資40億元;圍繞園區重大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入園重大產業延伸產業鏈的研究和規劃編制,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制定《*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入園項目建設獎勵辦法》,對入園投資創業企業給予獎勵,鼓勵和推動園區經濟加快發展。

抓多區域開放合作。創新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形式和內容,辦好第四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聯合專家組務實開展工作,爭取建立泛北合作部際工作協調會議制度;修改完善《泛*灣經濟合作可行性報告》;配合組織好赴*等地舉辦*北部灣經濟區招商推介活動,進一步提高*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合作水平。

查看全文

稅物局重點抓經濟發展工作規劃

從自治區北部灣辦獲悉,今年北部灣辦將緊緊圍繞“保增長、保封關、保重大項目”這根主線,迎難而上,全力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抓重大項目建設。抓好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168項重大項目,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09億元。加快推進中石油**煉油廠一期、**金桂林漿紙等一批續建重大產業項目加快進度,盡快投產達產。加快防城港鋼鐵、鐵山港林漿紙一體化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力爭中石油**煉油廠二期、防城港紅沙核電等一批重大項目獲得國家核準,實現開工。加快南廣鐵路、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出海3條高速公路,以及鐵山港、**港4個10萬噸級泊位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爭南寧至昆明鐵路新線、沿海鐵路擴能改造**至北海段、南寧外環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年內開工建設。

抓規劃體系完善。以《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為統領,做好與自治區有關部門、各市的各類規劃銜接工作,形成統一協調的規劃體系。加快城鎮群規劃綱要、“三基地一中心”等一批規劃的修改完善和報批。啟動欽(防)組團、東興(憑祥)組團等一批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

抓保稅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保稅港區建設,加快工程施工,加快招商引資,加快人員培訓,加快建章立制,加快管理機構的組建,確保一期工程12月底通過驗收,實現封關運作;加快推進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規劃建設,加快園區總體規劃及一期規劃建設方案編制報批;統籌研究憑祥綜合保稅區管理體制并督促設機構、拿方案、訂計劃。

抓重點產業園區建設。抓好“五區二園一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14個已開工的項目,抓好30個項目的開工,完成投資40億元;圍繞園區重大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入園重大產業延伸產業鏈的研究和規劃編制,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制定《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入園項目建設獎勵辦法》,對入園投資創業企業給予獎勵,鼓勵和推動園區經濟加快發展。

抓多區域開放合作。創新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形式和內容,辦好第四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聯合專家組務實開展工作,爭取建立泛北合作部際工作協調會議制度;修改完善《泛灣經濟合作可行性報告》;配合組織好赴**等地舉辦北部灣經濟區招商推介活動,進一步提高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合作水平。

查看全文

稅物局重點抓經濟發展的工作計劃

從自治區北部灣辦獲悉,*年北部灣辦將緊緊圍繞“保增長、保封關、保重大項目”這根主線,迎難而上,全力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抓重大項目建設。抓好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168項重大項目,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09億元。加快推進中石油欽州煉油廠一期、欽州金桂林漿紙等一批續建重大產業項目加快進度,盡快投產達產。加快防城港鋼鐵、鐵山港林漿紙一體化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力爭中石油欽州煉油廠二期、防城港紅沙核電等一批重大項目獲得國家核準,實現開工。加快南廣鐵路、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出海3條高速公路,以及鐵山港、欽州港4個10萬噸級泊位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爭南寧至昆明鐵路新線、沿海鐵路擴能改造欽州至北海段、南寧外環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年內開工建設。

抓規劃體系完善。以《*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為統領,做好與自治區有關部門、各市的各類規劃銜接工作,形成統一協調的規劃體系。加快城鎮群規劃綱要、“三基地一中心”等一批規劃的修改完善和報批。啟動欽(防)組團、東興(憑祥)組團等一批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

抓保稅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欽州保稅港區建設,加快工程施工,加快招商引資,加快人員培訓,加快建章立制,加快管理機構的組建,確保一期工程12月底通過驗收,實現封關運作;加快推進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規劃建設,加快園區總體規劃及一期規劃建設方案編制報批;統籌研究憑祥綜合保稅區管理體制并督促設機構、拿方案、訂計劃。

抓重點產業園區建設。抓好“五區二園一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年14個已開工的項目,抓好*年30個項目的開工,完成投資40億元;圍繞園區重大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入園重大產業延伸產業鏈的研究和規劃編制,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制定《*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入園項目建設獎勵辦法》,對入園投資創業企業給予獎勵,鼓勵和推動園區經濟加快發展。

抓多區域開放合作。創新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形式和內容,辦好第四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聯合專家組務實開展工作,爭取建立泛北合作部際工作協調會議制度;修改完善《泛*灣經濟合作可行性報告》;配合組織好赴*等地舉辦*北部灣經濟區招商推介活動,進一步提高*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合作水平。

查看全文

稅物局重點抓經濟發展的工作計劃

從自治區北部灣辦獲悉,*年北部灣辦將緊緊圍繞“保增長、保封關、保重大項目”這根主線,迎難而上,全力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抓重大項目建設。抓好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168項重大項目,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09億元。加快推進中石油欽州煉油廠一期、欽州金桂林漿紙等一批續建重大產業項目加快進度,盡快投產達產。加快防城港鋼鐵、鐵山港林漿紙一體化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力爭中石油欽州煉油廠二期、防城港紅沙核電等一批重大項目獲得國家核準,實現開工。加快南廣鐵路、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出海3條高速公路,以及鐵山港、欽州港4個10萬噸級泊位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爭南寧至昆明鐵路新線、沿海鐵路擴能改造欽州至北海段、南寧外環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年內開工建設。

抓規劃體系完善。以《*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為統領,做好與自治區有關部門、各市的各類規劃銜接工作,形成統一協調的規劃體系。加快城鎮群規劃綱要、“三基地一中心”等一批規劃的修改完善和報批。啟動欽(防)組團、東興(憑祥)組團等一批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

抓保稅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欽州保稅港區建設,加快工程施工,加快招商引資,加快人員培訓,加快建章立制,加快管理機構的組建,確保一期工程12月底通過驗收,實現封關運作;加快推進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規劃建設,加快園區總體規劃及一期規劃建設方案編制報批;統籌研究憑祥綜合保稅區管理體制并督促設機構、拿方案、訂計劃。

抓重點產業園區建設。抓好“五區二園一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年14個已開工的項目,抓好*年30個項目的開工,完成投資40億元;圍繞園區重大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入園重大產業延伸產業鏈的研究和規劃編制,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制定《*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入園項目建設獎勵辦法》,對入園投資創業企業給予獎勵,鼓勵和推動園區經濟加快發展。

抓多區域開放合作。創新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形式和內容,辦好第四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聯合專家組務實開展工作,爭取建立泛北合作部際工作協調會議制度;修改完善《泛*灣經濟合作可行性報告》;配合組織好赴*等地舉辦*北部灣經濟區招商推介活動,進一步提高*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合作水平。

查看全文

稅物局經濟建設工作匯報

*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等功能新聞會暨保稅物流項目簽約儀式日前舉行,12家保稅物流企業與北海出口加工區簽訂了投資合同。

這個中國西部唯一臨海、最靠近東盟國家的出口加工區于今年1月獲準拓展保稅物流等功能,這意味著它將在原有單一的保稅加工制造功能上新增保稅物流以及研發、檢測、維修等功能,允許入園的企業范圍、企業的經營范圍、企業享受到的各方面的優惠政策都將得到擴展。

“這將對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北海市副市長*說,北海在加工區的硬軟件設施、招商、新區建設等各方面都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

和北海出口加工區一樣,*其他幾個保稅區的建設目前也正在加速推進,一個功能齊全、完善的*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正逐漸成形。

臨海的*灣經濟區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擁有發展保稅物流的天然優勢。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以及《*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國家支持北部灣經濟區在符合條件的地區設立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

從去年5月到今年2月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國務院就先后批準設立了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區也獲準拓展保稅物流功能。

查看全文

不良資產稅費過重現象案例研究

摘要:作為傳統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以物抵債”過程中涉及大量的稅費負擔,加重了商業銀行的處置成本,商業銀行主動實施的意愿較弱。本文以兩家商業銀行“以物抵債”過程中產生的具體稅費為例,重點就稅費成本對不良資產處置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以物抵債;不良資產;稅費;對策建議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持續“雙升”,且短期內具有繼續劣變的可能。如何快速、高效地處置不良資產成為目前商業銀行以及監管部門研究的重點。“以物抵債”是指以實物財產或權利財產抵償債權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借款人到期不歸還擔保貸款的,商業銀行依法享有要求保證人歸還貸款本金和利息或者就該擔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商業銀行因行使抵押權、質權而取得的不動產或者股權,應當自取得之日起兩年內予以處分”。因此,在不能收回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前提下,商業銀行經與債務人、擔保人或第三人協商同意,或經人民法院、仲裁機構依法裁決,商業銀行可以將債務人、擔保人或第三人的實物資產或財產權利作價抵償本行的債權。作為傳統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以物抵債”存在資產瑕疵較多,管理難度較大,處置成本較高等問題,難以起到風險處置的作用。特別是“以物抵債”過程中涉及大量的稅費負擔,加重了商業銀行的處置成本,導致商業銀行主動實施的意愿較弱,逐漸被商業銀行“拋棄”。

1“以物抵債”稅費過重案例

在日常實踐中,商業銀行的抵債資產大部分為房地產,根據現行稅收管理的有關規定,房地產在資產抵入和處置賣出兩個環節均需繳納多項稅費。商業銀行作為抵債資產的接收方和轉讓方,需要先后兩次辦理相關的過戶手續,并承擔兩次過戶的相關費用。稅費過重問題影響了“以物抵債”方式處置不良資產的經濟價值,有時甚至會給商業銀行帶來負面效應,嚴重制約了商業銀行通過“以物抵債”方式處置不良資產的積極性。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筆者所在地區的商業銀行采用“以物抵債”方式處置不良資產的比例僅占一成左右。1.1A農商行案例。A農商行于2013年12月向H公司發放了一筆3.37億元的貸款,以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提供抵押擔保,到期日為2016年12月,截至目前尚余0.98億元未還清。2017年9月,法院裁定將H公司名下的抵押土地及地上建筑物以2.83億元的價格抵償債務。A農商行已委托拍賣公司在多家平臺以2.85億元價格進行了推介,但未能成交變現。(1)資產持有環節。據A農商行測算,截至2019年6月末,H公司在抵債資產過戶前所欠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合計2009.55萬元,A農商行在抵債資產接收后應繳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合計994.9萬元。由于H公司難以支付上述稅費,商業銀行需要支付共計3004.45萬元。(2)資產接收環節。A農商行在接收H公司抵債資產過程中產生的增值稅(營業稅)、附加稅、印花稅、契稅、土地增值稅等約為7936.14萬元;其中,H公司需繳7113.14萬元,A農商行需繳823萬元。由于H公司難以支付上述稅費,在實際操作中,按照“先稅后證”的法律規定,如要過戶到A農商行名下,需A農商行先行墊付。(3)資產處置環節。如果A農商行將抵債資產二次轉讓,涉及的稅費約為5179.4萬元,其中買受人需繳720.54萬元,A農商行需繳4458.46萬元。綜上所述,該抵債資產從接收環節到處置環節產生的稅費和持有期間產生的稅費合計16119.59萬元;其中,需A農商行支付6276.36萬元,需A農商行代H公司墊付9122.69萬元,需二次轉讓買受人支付720.54萬元。A農商行要想順利處置抵債資產,稅費成本大概15399.05萬元,占抵債資產評估價格(2.5億元)的61.6%,在不計時間、人力成本下,大概能收回0.96億元,尚不能完全覆蓋債權,大大降低了實際受償金額。1.2Z銀行案例。2015年,Z銀行向法院啟動對被執行人T名下的房產評估拍賣,經司法三次拍賣和一次變賣程序均未能成功處置,最終司法裁定抵債價格為463.07萬元。2018年,Z銀行在辦理抵債資產過戶過程中,發現被執行人T欠繳了大量的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為盡快過戶,Z銀行繳納房產稅28.35萬元、滯納金16.48萬元、土地使用稅及印花稅等1.22萬元、契稅13.89萬元,合計59.94萬元后,才取得完稅憑據。上述案例中,Z銀行繳納各類稅費近60萬元,而被迫繳納應由被執行人T承擔的稅費高達34.45萬元,占總稅費額的57.5%,占司法裁定抵債資產價格的7.4%。

2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環保稅地方制度收入核算與啟示

摘要:文章將環保稅制度視為一個“單元”社會。假定在這個“單元”社會中制度規定的所有項目都只有單位數量,秉持“法有規定即核算”的原則,以環保稅法和地方核定征收管理辦法為依據,對晉冀魯豫陜的環保稅地方“制度收入”進行核算。結果顯示,組成環保稅“制度收入”的“稅法收入”與“文件收入”存在顯著省際間差異,且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單位稅額。同時,藉由在環保稅稅收收入的范疇內引入制度使用頻次指出,地方可從加強核定征收管理、充分發揮稅額功能和推進工業綠色轉型等方面建設環保稅制度。

關鍵詞:環保稅;制度收入;制度使用頻次

一、引言

自2018年立法以來,環保稅已在我國實施了三年有余。在此期間,環保稅的實施效果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尤其在地方層面上環保稅的政策設計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使得以地區為例探討環保稅的政策效應成為重要課題。晉冀魯豫陜作為重要的省份,對周邊資源具有較強的吸聚效應,在社會經濟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績。不過,在取得發展的同時,這些省份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極為突出。造成這些省份環境污染的原因除了地理位置等客觀因素外,還與資源稟賦利用、消費結構等存在密切的關系,所以要改善生態環境可以從這些因素著手,這也就為環保稅政策的介入提供了可能。借助環保稅的矯正功能,市場主體需要在經濟收益與環境污染間實現均衡,將資源稟賦利用、消費結構等調整到社會發展的合意狀態。然而,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受市場環境和政策執行力等的影響,環保稅的政策目標存在不能實現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對環保稅政策實施的環境與執行力等展開分析,而地方制度收入是其中一個不可回避的內容。作為環保稅的一個組成部分,地方制度收入是地方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基于自身實際制定法規所產生的收入。它的存在可以保障環保稅政策目標的實現,由于是地方制度,所以就會存在地區間的差異,也就可能產生不同的政策效應。

二、核算思路

制度作為規范社會成員行為的基本準則,其主要功能是節約社會成員間的交易成本,提高社會運行效率,所以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制度建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而作為制度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稅收制度自然也不例外。依托稅收制度的建設,不僅可以保障稅收收入的籌集,還能引導資源實現優化配置[1]。特別是在當前的地方稅制度建設中,由于地方缺乏稅收立法權和稅政管理權,且地方稅體系缺乏主體稅種,因此就更需要加強稅收制度的建設[2]。既然制度是對現實生活的一般性總結,那么其規定條文實質上可以構建一個“單元”社會。在這個“單元”社會中,制度規定的任何項目或行為都只有單位數量。于是,以制度為依據,在“法有規定即核算”的原則下這個“單元”社會的總收入就可以定義為是“制度收入”。而在“制度收入”下,又可以按制度等級將以法律法規為依據核算的收入稱為“法律收入”,以地方規章等為依據核算的收入稱為“文件收入”。應用到環保稅的制度收入核算上,可見圖1。依據環保稅的制度等級,可以將環保稅法律層面上規定的固體廢物、噪聲、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等核算的收入界定為環保稅“稅法收入”,而將環保稅核定征收管理辦法中涉及的項目核算的收入稱為環保稅“文件收入”。與環保稅“制度收入”并列的是制度使用頻次,它是環保稅稅收收入與“制度收入”相對比的結果,反映了環保稅制度在籌集既定稅收收入時的發揮情況。至此,核算環保稅地方“制度收入”的思路就已明晰,下文將基于制度梳理對晉冀魯豫陜五省的環保稅各類“制度收入”進行核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