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政策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8 05:49: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政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政策

印度國家水政策(下)

2007世界水日

移民和重建

10水資源的優化利用需要建設蓄水設施,必然會導致人口搬遷和家園重建。因此,國家必須制定移民和重建政策以使受到項目影響的居民可以通過適當的重建從項目中獲益。各邦應該在考慮到當地條件的情況下研究制定詳細的移民和重建政策。詳細的規劃是必須的,以保證項目建設和移民重建活動可以同時和順利地進行。

財務可持續性

11除了為不同的用途建設所需的額外水利設施外,需要重點考慮現有水利設施的財務可持續性。因此,這需要對不同用水進行收費,而且水費應該至少回收提供服務所需的運行和維護費用,以及一部分建設投資。水價應該與服務質量直接關聯。對社會弱勢和較貧困人口,應該對水費進行補貼,而且補貼應是透明的。

水資源管理中的共同參與

查看全文

印度國家水政策(上)

2007世界水日

國家水政策的必要性

1.1水是一種基本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是一種寶貴的國家財產。水資源規劃、開發和管理需要從國家的高度進行治理。

1.2根據最新的水資源評價結果(1993年),印度降水總量(包括降雪)約40000億m3,可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總量18690億m3。因為地形和其他因素的限制,約60%的可以水量,也就是6900億m3的地表水和4320億m3的地下水,可以用于有益的用途。可用水量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布是非常不均的。一年內的降水一般都集中在3個或4個月內,水量從拉賈斯坦邦西部的100mm到東部地區的10000mm。作為一種資源,水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降雨、河流水、地表池塘和湖泊水、地下水都是這一系統的組成部分。

1.3水是一個較大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認識到淡水資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它可以被認為是所有生命形式能夠存在的一個必要環境。

1.4水是一種稀缺和寶貴的國家資源,水資源的規劃、開發、保護和管理應建立在綜合和環境友好的基礎上,同時關注國家和社會-經濟方面的需求。水是發展規劃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國家已經進入21世紀,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開發、保護、利用和管理這一重要的資源,必須在國家的指導下進行。

查看全文

印度國家水政策(下)

2007世界水日

移民和重建

10水資源的優化利用需要建設蓄水設施,必然會導致人口搬遷和家園重建。因此,國家必須制定移民和重建政策以使受到項目影響的居民可以通過適當的重建從項目中獲益。各邦應該在考慮到當地條件的情況下研究制定詳細的移民和重建政策。詳細的規劃是必須的,以保證項目建設和移民重建活動可以同時和順利地進行。

財務可持續性

11除了為不同的用途建設所需的額外水利設施外,需要重點考慮現有水利設施的財務可持續性。因此,這需要對不同用水進行收費,而且水費應該至少回收提供服務所需的運行和維護費用,以及一部分建設投資。水價應該與服務質量直接關聯。對社會弱勢和較貧困人口,應該對水費進行補貼,而且補貼應是透明的。

水資源管理中的共同參與

查看全文

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水平政策研究

【摘要】政策性農業保險對于防范和化解農業風險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介紹了近年來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總體情況和承保理賠相關情況,分析了廣西農業保險賠付水平與全國平均賠付水平的差距,并結合實際從多個角度提出相關建議,以促進廣西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

【關鍵詞】廣西;農業;政策性農業保險

2019年10月,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印發經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農業保險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廣西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2020年4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財政廳、農業農村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廣西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2年乃至2030年的任務目標、發展重點、政策措施、工作要求等,為今后廣西農業保險發展提供了方向。由此可以看出,從中央到地方都特別強調,農業保險要讓農民得實惠。可見,農民從農業保險中獲得賠償已上升到政策高度。廣西農業保險近年來的發展成效顯著,保險金額、保費規模、保險深度、保險密度明顯提升,在全國的排名進入中上水平。農業保險是要讓農戶受益,要讓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得到彰顯。目前,廣西農業保險在理賠方面還存在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農戶獲得感還需要進一步增強[1]。

1農業保險理賠追求的目標

從相關數據來看,農業保險賠付率應該達到這樣一種水平:農業保險承辦機構在保本微利、可持續經營的前提下,農業保險的財政保費補貼資金基本應當賠付給農戶。在廣西目前的農業保險保費中,財政保費補貼資金約占總保費的75%,即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中有75%的資金賠付給農戶,簡單賠付率達到75%應當是農業保險賠付率追求的目標。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每年的賠付率要達到75%。實際情況是,農業生產面臨的風險在年度間的差異較大,簡單賠付率75%是從長期來看應當達到的一個水平,不應當是短期內的目標。

2近年來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總體情況

查看全文

水政策流域研究分析論文

水政策,就是國家機關為解決水問題和調整水事關系而制定、實施的相關行為規范。廣義的水政策,不僅包括一般性水行政行為規范,還包括各種法規形式的行為規范。因為政策與法規,都是國家機關制定和執行的行為規范,其行為規范的本質內涵是同一的;區別在于,二者法律規范的形式不同,約束力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在長江水利現代化進程中,水政策的規范和導向作用越來越明顯,水政策在各項水利事業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其一,政策措施能夠解決工程措施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如防洪保險),從這個意義上講,“水政策”是“水工程”的必要補充和重要延伸;其二,社會現代化程度越高,經濟實力越強,對水利現代化的要求越高,就越需要相應的政策措施來推進和保證水治理、水開發、水保護等水利建設的快速發展;其三,在水治理、水開發的歷史性任務基本完成之后,在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之后,當水管理的任務成為水利戰線的中心任務時,“水政策”就成為全部水利工作的重心。

如同“水工程”建設需要規模宏大的“前期工作”一樣,“水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需要相當規模的“前期工作”——水政策研究。特別在當前條件下,為了推進長江流域的水利現代化,促進水資源的最佳配置和可持續利用,實現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高度認識水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加強水政策研究的“前期工作”。要在專職人員、研究經費、課題項目、設施條件等方面保證水政策研究的實際需要。

新世紀長江流域的水政策研究,大體有如下幾類重要的歷史性任務。

1長江流域水管理體制研究

廣義的“水管理體制”包括“水治理體制、水開發體制、水保護體制、水管理體制”諸多內容,并不局限于嚴格意義上的水管理范圍。以防洪為重點的水治理體制,以水庫開發為龍頭和以水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的水開發體制,以水環境和水生態建設為重點的水保護體制,都是水管理體制研究的范疇。長江流域水管理體制研究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有:國外水管理體制研究,中國水管理體制研究,流域水管理體制研究,長江水管理體制研究等。對于流域機構來講,研究的重點是“中外流域水管理體制”和“長江水管理體制”的相關內容。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TVA模式研究”、“泰晤士河務局模式研究”、“羅納河公司模式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啟示作用,對于揭示長江流域水管理體制發展的特殊本質和特殊規律,以便推薦和選擇最佳的長江流域水管理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應當下大力氣全面系統地展開這方面的資料積累和科學研究。

查看全文

農業補貼政策對種植水稻影響

糧食生產一直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提高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是國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自2004年起,在全國不斷強化農業投入、加大農業補貼政策背景下,作為經濟大省和人口第一大省的廣東省也對水稻種植實施了一系列補貼政策,以促進廣東水稻的生產。然而,從近幾年來的數據觀察,廣東省水稻生產卻一直呈現下降趨勢:一方面,在播種面積上,2010年廣東省水稻播種面積比2000年減少了46.26萬hm2(圖1),2007年水稻播種面積更是降至193.90萬hm2、是廣東省30年來水稻播種面積最少的一年;另一方面,從產量情況分析,廣東省水稻的單產與總產出現了增長停滯的現象,2005—2010年水稻單產增幅緩慢,總產量降幅明顯,2008年廣東省水稻總產量僅為1003.3萬t、比1998年減少685.23萬t、降幅近41%(表1)。為什么廣東省實施農業補貼政策之后,水稻播種面積仍在減少?水稻產量不增反降?政府對農民實施的補貼政策是否真正起到鼓勵農民種植水稻的作用?農民領到補貼之后是否真正投入到水稻種植中?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深入農村基層開展了調查分析。調研組分別走訪了江市徐聞縣龍塘鎮、韶關仁化縣丹霞鎮和樂昌市、梅州市梅縣和五華縣、廣州市花都區等地的農戶,對水稻播種面積、種糧成本、單產、補貼數額等項目進行調查統計,同時對比往年相關數據,分析了各項政策對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影響,針對出現的問題,結合農村現狀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1廣東省水稻種植及補貼情況

1.1水稻種植現狀

粵北韶關等地的農業生產一直以水稻為主,水稻種植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72%以上;而在廣州花都等珠三角地區,農民主要種植蔬菜等收益較高的經濟作物,水稻種植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相對較小,一般在45%~50%左右。調查發現,除個別地區外,水稻種植比例逐年縮小也是一個普遍現象。在粵西湛江徐聞縣調查的58戶農民中水稻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60%以下的有41戶,粵北韶關樂昌市調查的30戶農民中有22戶水稻種植面積低于耕地面積的60%,而在2000年,兩地70%以上的耕地用于種植水稻(表2)。

1.2水稻種植補貼情況

在補貼種類方面,廣東省農業補貼項目大體包括良種補貼、種糧直補、購買農機具補貼、綜合直補等,但是大多數農戶只能領到其中的1~2項補貼。調查發現,大部分農民可以領到面積補貼和良種補貼,而農機具補貼等有資格要求的項目領取的人數甚少、在農民中的適應范圍小。在補貼數額上,各個地區因地制宜,略有不同,每667m2大多在100~130元之間,其中徐聞縣和花都區補貼較高、分別為122.5和117.0元,五華縣最低、平均為106元(表2)。

查看全文

水電激勵政策框架管理論文

政策是促進我國小水電事業發展的重要行政手段。對小水電的宏觀經濟政策環境及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制約其發展的問題及原因,制定出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政策框架及運行機制,從而推動小水電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1小水電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

在我國小水電定義為電力裝機50MW及以下的水電站。小水電是一門比較成熟的發電技術。它的主要特點是:

1)資源豐富。我國小水電可開發量為8700萬kW(80年代水能資源普查結果),占全國水電資源可開發總量的23%,位居世界首位。

2)分布廣泛。可開發的小水電資源廣泛分布在全國1573個縣(市)。西部地區為5828萬kW,占全國可開發量的67%;中東部地區為2872萬kW,占33%。小水電資源分布較之煤炭、油氣等其它能源資源分布更具普遍性,尤其對西部地方經濟有更好的可及性和親和性。

3)開發靈活。小水電可以分散開發、就地成網、分布供電。開發容量根據需要,從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千瓦到上萬千瓦。能為戶、村、鄉(鎮)及縣(市)提供所需電力,具有極強的適用性和輻射性。此外,小水電規模小,資金量也相對少,開發技術成熟,工期短,見效快,維護方便,運行費用低。經濟貧困地區開發小水電較之開發大中型水火電更具技術經濟上的可行性。應該說,在國家集中資金開發大型發電工程時,地方政府最適于組織小水電的開發。

查看全文

飲水安全工程稅收政策分析

1前言

為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鞏固提升,經國務院批準,繼續對飲水工程的建設、運營給予稅收優惠。

2開封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總體情況

2.1開封市農村飲水工程現狀。開封市日供水100m3或供水人口在1000人以上農飲工程數量,2016年166處,工程受益人口202.92萬人;2017年172處,工程受益人口203.04萬人;2018年174處,工程受益人口206.44萬人;2.2開封市2016-2018年建設情況。2.2.1尉氏縣飲水工程現狀。尉氏縣轄19個鄉鎮區,517個行政村,總人口92.7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4.53萬人。全縣共建有以地下水為供水水源的農村集中供水工程116處,其中中央投資19866萬元,地方投資13244萬元。解決農村居民人口數為80.08萬人,農村總人數的94.73%。2.2.2祥符區飲水工程現狀。祥符區2016年農村飲水安全結余資金工程建設涉及全區的八里灣鎮、半坡店鄉、杜良鄉、陳留鎮、仇樓鎮、羅王鄉、西姜寨鄉、興隆鄉等8個鄉鎮的11個行政村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入口2.01萬人;工程建設內容為:新建備用水源工程2處即:興隆鄉大牛寨供水站、八里灣鎮于寨供水站。鑿井8眼即:興隆鄉大牛寨供水站1眼、八里灣鎮小寨供水站1眼、杜良鄉大康寨供水站1眼、西姜寨鄉劉莊供水站1眼、仇樓鎮畢橋供水站1眼、仇樓鎮孫營供水站1眼、羅王鄉月林供水站1眼、西姜寨鄉二中1眼)。管網延伸11處即:(半坡店鄉的半坡店、韋政崗、高莊、黨店、趙千寨;八里灣鎮毛寨、王來、朱寨;杜良鄉三李寨、亂莊;陳留鎮馬莊;)。工程總投資1140萬元;其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結余資金1020萬元,群眾自籌資金120萬元。祥符區2017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涉及我區朱仙鎮的徐寨、范村鄉的赤倉、萬隆鄉的華陽寺、劉店鄉的西租良、袁坊鄉的毛莊和付寨(付東、付西)等5個鄉鎮的7個行政村,計劃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1.21萬人,其中:涉及2017年預脫貧困村6個,預脫貧困人口2686人。工程建設內容為:新建工程6處,即:范村鄉赤倉供水站、萬隆鄉華陽寺供水站、劉店鄉西租良供水站、袁坊鄉毛莊供水站、袁坊鄉付寨(付東、付西)供水站、朱仙鎮徐寨供水站。工程總投資1254.00萬元。其中:市財政補助資金296萬元(投資計劃已下達),需區財政配套901.50萬元,需群眾自籌資金56.50萬元(人均60元/人,貧困人口除外)。2.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營管理。各縣區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成立了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管理站),制定了工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辦法和應急預案,建立了縣級維修養護基金。供水水價按照各縣區發改部門確定的標準,由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管理站)負責收取。同時全市結合實際,主要采用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道延伸覆蓋解決,對“千噸萬人”集中供水工程,實行縣級飲水安全辦公室統一管理,采取“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運作”的管理模式,對單村小型供水工程,實行用水戶協會“自我維護、自我發展”的管理模式。

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營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情況

3.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營稅種和繳納標準。按照財稅(2016)19號文件要求,開封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及運營階段涉及的稅費主要有印花稅,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等。例如尉氏縣2017年新建一處水廠的工程施工合同免征印花稅,該工程投資額500萬元,免征印花稅1500元,2016-2018年對于向農村居民的供水沒有繳納增值稅。祥符區2016年以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營階段涉及用電,電費征收標準1.08元/度,沒有繳納印花稅、增值稅。3.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營稅費征收情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及運營階段涉及的稅費主要有印花稅,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等。因各縣區的水廠和供水站都地處農村,所用土地均為租賃性質,所以不涉及契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主要征收增值稅。按照財稅(2016)19號文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繼續實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營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要求,開封市2016年免征增值稅53.49萬元,2017年免征印花稅和增值稅53.81萬元,2018年1-8月份免征增值稅36.60萬元。3.3政策執行情況。開封市各縣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16年供水2716.30萬m3,實收水費3786.50萬元,免征增值稅53.49萬元;2017年供水2758.80萬m3,實收水費3883.80萬元,免征增值稅53.81萬元。2018年1-8月份供水1960.80萬m3,實收水費2748.10萬元,免征增值稅36.60萬元。因為目前水價偏低,水廠處于虧損狀態,2016年虧損198.12萬元,2017年虧損198.75萬元,2018年目前虧損135.56萬元。沒有繳納企業所得稅。按照上級部門要求,以上稅收優惠政策均執行到位。

查看全文

農村小水電政策管理論文

一、行政與市場手段對小水電發展的作用

從經濟學的觀點看,計劃與市場都是資源配置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復雜的經濟活動中,運用不當都會出現生產與消費的偏離,失去資源優化配置的調控作用。現實社會中,市場往往不能正確反映生產與消費活動中的環境及社會外部性因素,有必要科學合理的運用行政手段及時進行調節。兩種手段互為補充可以有效起到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

目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充足、清潔和安全的電力供應。國家“十五”計劃電力發展方針將優化發展火電、優先發展水電作為能源戰略調整重點。火電將在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的條件下實現清潔發展。水電的清潔性和可更新性日益受到鼓勵。國家將加強環境與能源資源領域的保護及干預,利用市場機制,通過行政和市場手段如配額制、電價補貼等政策有效促進水電快速健康的發展。

二、國外可再生能源政策及經驗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加快能源戰略和結構調整,出臺了一系列有關能源與環境的政策措施,其基本目標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大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逐步替代化石能源。

目前國際能源與環境政策不斷創新,可再生能源發展非常迅速,預計到2050年世界總能源供給60%的電力和40%其他能源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縱觀世界各國已經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可將這些政策劃分為行政命令、經濟激勵、創建市場、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四個類型。由于能源與環保經濟活動的復雜性,這些政策在大多數國家實際上是被綜合使用。

查看全文

水庫移民扶持政策實施方案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水利水電建設快速發展,在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水庫移民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截至20*年*月*日,我省境內共修建大中型水庫82座,加上樞紐不在我省的三門峽庫區和寶珠寺寧強庫區,涉及我省移民的大中型水庫共有84座,庫區范圍涉及全省10個設區市的59個縣(市、區)。根據《關于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見》(國發〔20*〕17號,以下簡稱《意見》),結合我省實際,特制訂《*省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堅持開發性移民的方針,完善扶持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改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建立促進庫區經濟發展、水庫移民增收、生態環境保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長效機制,實現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近期目標:從20*至2010年,重點解決全省水庫農村移民的溫飽問題以及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薄弱的突出問題,改善農村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農村移民自我發展能力,農村移民穩定解決溫飽問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