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愛心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9 22:36: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送愛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送愛心

送愛心活動個人小結

有點吃驚,剛走進敬老院。因為我發現在敬老院中居住的不僅僅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有智障的大叔及害羞到見人就躲的小孩。剛去時,臉并非我想象中一樣露著歡迎的欣喜的笑容,而是那快要溢出的好奇。也許,初次見面都是這樣吧。敬老院后,便立馬忙了起來,擦桌子、凳子、玻璃、墻壁,一些同學忙著澆菜,其余的同學則分別陪老人聊天,院中的寂靜一下子便被打破了歡笑將其填充。

茫然或木然,臉上唯一的表情,一個人坐著,呆呆的不與身旁的老人交談。那時,還不太了解他情況;方案''''范文,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位智障大叔和那個非常可愛但卻一直不敢說話或羞于說話的小女孩。這位大叔在第一次見他時。庫.為您.搜集-整理/只認為他有比較難接觸的對象,并且又忙著擦桌子、凳子,也就沒特別在意,只知道不管同學們怎么跟他說話,都不會回復也沒有表情。擦完扶手后,一位奶奶把她外孫女托給我讓她和我玩。就是那個可以稱得上非常害羞的女孩。大概有5歲了但剛相處時,交談模式卻一直是問,或說教她做游戲,但她一直埋頭,以輕微的搖頭或點頭作答。這里我很想說一下我當時的感受,那是一種憐惜混著無奈與憤怒的感情,為什么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卻一直害羞地在四十多分鐘的陪伴中連一句話都不說,微笑,哪怕一個微笑都沒有,只是埋頭!一個本該天真活潑的孩子卻有著與其年齡遠遠不符的沉默。慶幸的后來的接觸中她終于說話了還記得她說的第一句是嗯”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個字,但我很知足。知道,心門一打開一個縫隙了也許我和她有緣吧,雖然這樣說很俗,但我還是相信,因為我聽到說話了聽到笑了想四五歲孩子一樣純真地笑,而那位大叔在和小女孩接觸過程中,旁觀者,表情由木然到不停的笑。雖然依舊不和他人交談卻一直在笑,很高興得笑…最讓我難忘的要走時,那個羞澀的女孩擠在一位老奶奶身后,不停的看著我而那位大叔,則笑著用手不停的摸著剛被我擦過的桌子、凳子,好像在說:很高興這樣。

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知足的心,只想說:有人說到敬老院不僅要幫老人們干活還要受他氣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這里你才會發現人要快樂其實很容易。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的心靈也會被凈化,會發覺:其實你很幸福!

稱不上是幫助她準確說應該是幫助我走出心靈的陰影,這次活動是市之后的第一個幫助他人的集體活動。其實。幫我凈化心靈的。

查看全文

黨員干部進萬家送愛心活動報告

連日來,苗族自治縣千名黨員干部紛紛走出機關大院,深入全縣28個鄉鎮的千家萬戶,扎扎實實訪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認認真真幫民富,踏踏實實保民安,一方面深入調研,一方面服務“三農”,真正實現了“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要求。

一、送關懷,送溫暖,解民憂

該縣四大班子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深入基層第一線,自費住在農村,吃在農民家里。對調研和走訪過程中收集到的群眾對上學、就業、醫療、養老、拆遷、出行、飲水、安全等熱點難點問題的反映,堅持現場解決,現場不能解決的就與當地有關部門協調限時解決,真正做到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優先解決突出問題。該縣縣委書記龍海一行冒著酷暑來到孟溪鎮寨桿村,走進寨桿村農戶中,與村干部們交談,了解該村的生產發展、文明風俗、村容村貌等,詢問存在的問題困難,就落實該鎮新農村示范點問題進行深入的走訪調研,現場解決困難問題6個。

在敬老院活動室,該縣組織部長楊德振、副部長楊光清等10多名縣級領導與老人們親切交談,大家走進敬老院食堂餐廳,了解老人們的飲食進餐情況,查看杯碗、筷子等餐具是否消毒,食物營養搭配是否合理,當了解到餐廳有消毒柜、餐餐菜食有肉時,大家滿意地說“好!”,并對敬老院工作人員提出了工作要求,老人們感動地說:“感謝領導們的關心,我們在敬老院生活得很幸福!我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二、送政策,送愛心,幫民富

廣大黨員干部在下基層時,在做好對中央各項惠農政策的宣傳講解的同時,另一方面幫扶群眾搞好就業創業、新農村建設等。該縣1298名黨員干部組成了30多個幫扶小分隊,進村入戶,通過免費舉辦科普講座、發放科技書籍、贈送科技光碟等多種形式,為農民答疑解惑,積極與困難群眾結成“1﹢1”幫扶對子,為困難農戶免費送農資、送技術等。對確定的群眾創業項目,采取“保姆式”、“一站式”服務,幫助協調貸款、場地、辦理有關手續、提供政策優惠等,切實解決農戶創業中的各種難題,為群眾創業提供優質的服務環境。同時,采取整合各類幫扶項目資金,對創業群眾優先項目支持、優先資金扶助,僅縣農村信用合作社就為農村創業能人發放貸款8000多萬元。通過互聯、互動、互幫,許多群眾在黨員干部的引領下實現了創業致富。在幫扶過程中,實行“一三二”崗位聯系責任制,每名黨員干部包一個貧困戶,三年脫貧;聯系兩個計生特困戶,兩年成為科學致富示范戶。并實行干部職位包扶責任制,對崗不對人,干部變動后,貧困戶仍由原職位的新任干部繼續包扶,以保持幫扶工作的連續性。該縣黨員干部在幫扶工作中采取“四到位”工作法服務群眾。即政策宣到位、意見聽到位、情感聯到位,幫扶做到位。真正做到解民難、幫民富。公務員之家

查看全文

超市店慶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XX店周年慶,歷來是XX店創銷售的一個重大節日。本次店慶緊接春節銷售高峰,所以店慶的提前舉行,為春節做好提前預熱的工作。整個店慶圍繞拉長春節銷售高峰期來策劃與安排,在前幾年店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加深我們與顧客間的友誼,真真切切去關心社區朋友,為有需要的人們獻一份愛心。此次店慶推出“情定四周年愛心大行動(或愛心滿XX)”的主題。圍繞主題,店慶活動分懷舊情節、瘋狂情節、互動情節三大塊展開。具體如下:

瘋狂情節

一、主題活動

1、主題:激情從此開始

2、活動時間:2003.12.15--31

3、內容:購物滿100元,獻愛心1元送當令生鮮商品一份(價值5元左右),團購不參加,單張小票限送二次。

查看全文

畢業生捐書捐物活動策劃方案

“書送希望”——畢業生捐書捐物獻愛心活動策劃方案

為倡導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畢業文化”,摒棄不良行為,引導畢業生平穩度過大學生活,順利走向社會,為給學校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精神上的關愛和物質上的幫助,為給廣大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師生提供奉獻愛心的平臺,同時為節約資源、物盡其用、建設互助和諧的校園,我院在校團委的領導下特發起“書送希望”——畢業生捐書捐物獻愛心活動。

捐書捐物的活動流程

(一)收集重點

以“傳遞愛心火炬,建設和諧貴大”為主題,本著“愛滿校園,真情無限”的信念,號召全校應屆畢業生同學踴躍捐獻書籍、物等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要求所捐書物整潔干凈、無明顯破損毀壞。

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1)書籍及學習用品:①專業教材類,包括專業教科書、公共課教材、選修課教材、各科輔導資料、學術科研書籍等;②課外書籍類,包括文學類、歷史類、藝術類書籍等;③報刊、雜志類,包括學術科研報刊、新聞報刊、文化娛樂報刊、英文報刊等;④工具書類,包括專業辭典、外文詞典等;⑤學習用品類,包括磁帶、CD等相關視聽物品,復讀機、電子詞典等相關學習用具等;⑥其他內容健康向上的書籍及學習必需品。(2)衣物及生活用品:①衣物類,包括各季節的外衣、鞋子,圍巾、手套等;②被褥類,包括蓋被、墊被、枕頭、席子、床單被套等相關床上用品;③生活用品類,包括臺燈、衣架、水瓶、背包、傘等各類生活必需品;④其他生活用品。(3)其他學習生活所需要的物品。

查看全文

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一、"心連心·手挽手"愛心互助活動的發起

頤中公司青島卷煙廠現有駐省外銷售人員77人,遍布祖國的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為卷煙的省外銷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于市場銷售形勢的需要,駐外人員每年只能返青探親兩次,因為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所以他們在外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非常人所能理解。

為了解決駐外人員的后顧之憂,2001年元月份,青島卷煙廠團委發起了"心連心·手挽手"愛心互助活動,發動團員青年利用業余時間走訪駐外人員家屬,并形成"一對一"的幫扶對象。此活動一經提出,原創:就得到了廣大職工和團員青年的熱情支持,大家爭相報名,不到兩天的時間,報名人員就超過了計劃要求,團委根據家庭住址就近的原則,為每位駐外人員的家庭安排了一名愛心互助人員,共結成互助對子53對。

二、"心連心·手挽手"愛心互助活動的宗旨

"心連心·手挽手"愛心互助活動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確定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構筑企業與駐外人員家屬之間的"愛心橋",定期走訪駐外人員家屬,將駐外人員和企業的情況傳達給他們,讓他們及時了解親人的工作情況,并將他們的需求及時反饋到企業,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從而解決駐外人員的后顧之憂。

查看全文

社區扶貧幫困實施意見

為了進一步明確幫扶工作目標,將幫扶工作推向深入,建立扶貧幫困長效機制,經社區幫扶工作組及社區黨支部研究,建立幫扶單位與社區協同幫扶的好機制,廣泛開展領導干部、社區干部、社區工作組、黨員與困難群眾“*”結對,“幫立志、送服務;幫培訓、送技能;幫就業,送崗位;幫困難,送愛心”的“*”主題實踐活動。為此,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幫扶目標

將先進性教育成果與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緊密結合起來,對困難黨員、困難群眾,開展“一幫一”結對幫扶活動,既讓他們體會到黨組織的溫暖,又達到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目的,使先進性教育活動真正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二、幫扶對象

村境內孤寡老人、五保戶、退伍傷殘軍人、因災、因病致貧以及其他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困難戶。

三、幫扶途徑

查看全文

打造愛心直通車工作匯報

的士作為直接服務群眾的交通工具,和群眾朝夕相處,距離最近。市交通運輸局組織黨員的士司機立足崗位創先進、服務乘客爭優秀,著力打造惠及乘客的愛心直通車。

每年月初,的士都會貼上“高考考生免費接送車”字樣,參加免費接受考生的愛心活動。只需要打一個電話或者出示一個學生證,的士都會把考生免費、安全、準時送抵考場。市交通運輸部門資料顯示,近年來,的士免費接送考生已達8000余人次。每逢重陽節,的士還會開展免費接送孤寡老人游、退休干部參觀酒業、三寧化工等企業活動,讓更多的人感受經濟社會發展變化。

的士“愛心車”好似一股清風,迎面撲來。車身整潔漂亮,車內環境舒適,空氣清新,給乘客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隨車必備清涼油、人丹、救心丸等藥品,以便為乘客提供應急服務。炎熱夏季,乘客享受著一路清涼;寒冷冬天,車內暖氣讓人如沐春風;漆黑深夜,的士照亮著乘客回家的樓梯;滂沱大雨,成為乘客遮風避雨的港灣。背街小巷多送乘客一程,深夜車燈多為乘客亮一會,急事難事多幫乘客一把,已成為的士司機的一種自覺習慣和職業準則。

年月10日,“全省文明出租汽車駕駛員”在營運途中副駕駛座位上拾到一個包,內有現金二萬余元和相關證件,主動將包交還失主,受到多家媒體集中報道和市民稱贊。“全市文明誠信出租車”駕駛員袁紅軍,主動把自己的出租車申報為治安巡邏車,參加治安巡邏,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諧穩定。2011年8月的一天,袁紅軍和愛心車隊其他隊員協助市公安局治安大隊抓獲一名省級通輯犯,成為一段佳話廣為流傳。

如今,愛心車隊組建已兩年,擁有的士30多輛、成員40多名,穿梭于大街小巷,發揮著城市名片不可替代的作用。

查看全文

會長在敬老大會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老同志:

大家好!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慈善敬老大會暨向48家老年協會贈書儀式。在第24個老人節即將到來之際,我首先代表市慈善總會向老年朋友表示節日的問候,同時也對我市慈善敬老工作作出貢獻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向大家匯報一下我會成立以來的慈善敬老工作情況以及今年第三屆“9.9慈善敬老月”的活動安排。

自成立以來,市慈善總會始終堅持以“扶貧濟困”為宗旨,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力量,籌備慈善資金,開展社會救助,扶助弱勢群體。老年群體作為弱勢群體,一直是我會的主要扶助對象之一,尤其在2007年以后,市慈善總會在營造全民敬老愛老氛圍,提高特困老人生活質量、豐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造氛圍,籌資金,夯實敬老工作基礎

為更好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我會從2009年開始,每年精心策劃組織以“全民慈善,關愛老人”為主題的“9.9慈善敬老月”活動。敬老月中,我們組織慈善義工開展敬老巡回義演,同時與主要媒體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報紙、雜志、電視、電臺、網絡等媒體的優勢,集中精力宣傳敬老愛老理念,并對尊老愛老的典型事跡進行跟蹤報道,在全市營造了較好的慈善敬老氛圍。

在此基礎上,總會2007年設立了慈善敬老專項基金。當年,該基金就接收到到悅華投資有限公司300萬元的慈善捐贈,為全市慈善敬老工作的開展開了一個好頭。近年來,該基金還陸續收到臨亞集團、正特接團等公司的捐贈,總會每年也會從創始基金增值中撥入50萬元。截止目前,敬老基金已累計接收善款600多萬元,為全市慈善敬老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查看全文

青年綠絲帶抗旱行動倡議書

編者按:龜裂的土地、絕收的莊稼、干涸的水庫、枯死的野草,魚米之鄉變成荒原,殷實河流變成淺灘,這一幕幕讓人痛心的景象,正在我們的家園。旱災無情人有情,災情牽動心弦,愛心傳遞溫暖,全國各地迅速投入到了抗旱救災戰斗中。積極投身“綠絲帶”送愛心活動。一是加入“綠絲帶”青年抗旱志愿服務隊;二是參與“我為災區捐瓶水”活動;三是參與“保苗助耕”行動;四是參與“節水節能”活動;讓我們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積極向災區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為災區群眾奉獻愛心。具體材料請詳見:

青少年朋友們:

龜裂的土地、絕收的莊稼、干涸的水庫、枯死的野草,魚米之鄉變成荒原,殷實河流變成淺灘,這一幕幕讓人痛心的景象,正在我們的家園——*真實地上演著。2010年以來,由于持續干旱少雨,長江、嘉陵江、烏江等*主要河流水位持續下降,歷史罕見的旱災肆虐,不僅春耕生產和夏收農作物生長受到極大影響,甚至*部分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用水也出現嚴重困難。

旱災無情人有情,災情牽動心弦,愛心傳遞溫暖,全國各地迅速投入到了抗旱救災戰斗中。日前,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地各單位做好抗旱救災工作,團中央和全國少工委也聯合下發通知,號召廣大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投身抗旱救災斗爭。共青團*市委倡議發起“綠絲帶”青年抗旱行動,呼吁全市廣大青少年積極行動起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共同投身到“綠絲帶”青年抗旱行動中來,為奪取抗旱救災的全面勝利做出應有貢獻。為此,我們倡議:

積極投身“綠絲帶”送愛心活動。一是加入“綠絲帶”青年抗旱志愿服務隊,在抗旱救災工作中做好捐水捐物、科技幫扶等工作;二是參與“我為災區捐瓶水”活動,每人向災區捐一瓶飲用水,并積極向所屬團組織繳納特殊團費;三是參與“保苗助耕”行動,熟悉農業種植的青年深入農村宣傳科學抗旱,指導和幫助農戶調整種植結構,推廣旱作農業,搶種補種農作物,千方百計保春耕;四是參與“節水節能”活動,從身邊做起,帶動身邊的青少年共同投身抗旱救災,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

血脈相連,患難相扶,親愛的青年朋友們,讓我們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積極向災區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為災區群眾奉獻愛心,讓我們用愛心填滿每一個干涸的水窖,滋潤每位災區人民的心靈。

查看全文

工商局三送工作先進事跡材料

一次次幫扶,讓很多家庭走出困境;一件件實事,讓一個村莊華麗轉身;一次次貼近,讓百姓對未來的憧憬有了力量。縣工商局駐鄉良和村“三送”工作隊貼近群眾、真情幫扶、為民辦實事,讓這個昔日貧困村換新顏、展新貌,受到了群眾的真心歡迎和稱贊。

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2012年3月,縣工商局“三送”干部在走訪中發現,良和村經濟薄弱,村部小學破舊屋頂經常漏水,學生不能正常上課,而且在村部上學的近30名學生中,大多數為“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孩子,由于條件有限,孩子們吃的是干菜、腌菜,一般早上帶飯中午在校吃,中午從未吃過熱呼呼的飯菜。8歲和年邁的奶奶住在組,由于家離學校6公里多,每天上學來回要花費近3個小時,中午和同學們一般在學校吃早上奶奶煮好的腌菜飯。聽了“三送”工作隊的匯報,3月18日,縣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在副局長、“三送”工作隊長和鄉老干辦主任莊上龍的陪同下,親自前往良和村進行調研,破解束縛孩子們健康成長難題。

3月29日,在工商系統黨組的倡議下,工商發起了愛心不分大小,參與就好的“奉獻工商愛心”捐贈活動;4月11日,“三送”工作人員將全系統干部職工捐贈的5900元、縣工商局捐贈的2000元善款送到了學校,解決了孩子們的營養午餐問題;“三送”工作隊長四進縣教育局,和村名譽書記一道積極協調,為良和村小學爭取申報校舍危房改造項目資金8萬,拆舊建新解決了村小學教學樓存在的嚴重缺陷及安全隱患,如今,水泥封頂墻面雪亮的村小呈現在大眾面前,村民曾慶梅贊嘆:村小改建變得好靚,又有免費的愛心午餐,以后我家細伢子就在村小讀書啦!

讓鄉親住上暖心房

良和村共有364戶村民,其中近80%村民居住在土坯房,而且不少是受地理條件的限制依山而建,山體地質構造極不穩定,部分村民土坯房年久失修,已成危房。2012年6月23日,良和村遭遇五十年一遇的暴雨襲擊,山體滑坡6處,土坯房受損或半倒塌4戶。“三送”干部頂風冒雨奮戰在第一線,巡回檢查、排查地質災害安全隱患,發生險情有序應對,帶領群眾防災避險。“三送”干部和鄉村干部向每家每戶發放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宣傳資料,并幫助2戶極易發生危房倒塌的群眾轉移到安全地點。6月24日凌晨,村民郭有章房屋后發生山體滑坡,滑下的泥土掩埋了郭有章部分房頂,正在巡回檢查的“三送”干部迅速組織人員對郭有章財產進行轉移,并協調安排其在村干部沈敦蓮家暫住,確保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