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17:08: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特點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寫作特點
職稱評審如何選期刊類型,以及對于這些論文在創作中要注意些什么問題,同樣的一篇論文寫的好都有哪些特點?是論文收錄發表中一個關鍵的方面,只有你的論文有價值內容,對于提出的觀點有創新發展的事項,并且你的論文的格式要求都符合相應的論文要求,那么論文被收錄發表的記錄就會增大。
論文要有創新,所謂的創新就是論文的研究方向、研究價值有創新,對于研究的領域來說有足夠的創新,并且對于這個領域的建設發展來說有新科技研究的價值等。當然了對于創新來說就要從: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研究對象、研究思路、研究結論等方面寫就好了!
論文的內容要充實有保障,所謂的充實保障來說,就是你的論文資料信息一定是真實的,并且論文的內容要有足夠的能力來證明你所研究的專業方向是值得的,對于你的研究有保障,用好的實例以及實驗來證明你的觀點,在各個例子上一定要有充足的材料就好!
綜上所述,對于一篇論文寫的好都有哪些特點?當然有很多方面的獨特,才能構成一篇論文的創作發表,同時論文的創作研究和管理要點都是對于論文價值的所在,并且論文的發表也是你職稱晉升評審的重要條件,在論文創作中任何問題,大家都可以來咨詢搜發表知識網在線編輯人員,他們會詳細的為你做介紹指導,小編預祝大家的論文早日發表成功!
一般的來說的論文在撰寫時要從:撰寫方法、論文觀點研究結果、論文觀點對象、論文撰寫思路、論文撰寫格式等等方面進行。而對于論文來說最好將以下這些方面做好:
1、題目應恰當、準確地反映本課題的研究內容。論文題目不應超過25字,原則上不得使用標點符號,不設副標題。
舞蹈美藝術特點
舞蹈美是客觀存在的舞蹈作品所具有的舞蹈美的藝術特征直接作用于人們的感官引起的一種愉悅、舒暢、振奮柔情等情感的心理反映。如果從美學的高度來審視舞蹈藝術,就會加深對舞蹈藝術的理解與領悟,從而有助于舞蹈創作與舞蹈表演。為此,筆者對舞蹈之美學特征,發表幾點小淺見,以就教于專家和同行。
一、情感的藝術
一種表情藝術,它的內在本質屬性就是抒情性。素有“藝術之母”之稱,同時,它又是人類表達情感的藝術的最高手段與最后手段,《詩•序》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詠)歌之,永(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見,人的情感表達手段是:語言→歌唱→舞蹈,舞蹈無法表達的情感,也就沒有其他表達手段了。因此,我們可以說,舞蹈的抒情性不是一般的抒情性,而是抒情的極致化。中外的藝術史與舞蹈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最早的舞蹈都與詩歌、音樂密切結合,成為“三合一”的共同體。在藝術發展更趨于分工精細化的進程中,三者才逐漸分離為各自獨立的藝術品種。但舞蹈抒情性之最強、最濃、最大、最烈,則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有人干脆給舞蹈下出這樣的定義“:舞蹈是情感的藝術。”的確,舞蹈以情感為動力,以人體為工具,以藝術化的人體動作為物質材料,在一定的空間內含著一定的時間連續不斷地運動,以外化人的思想感情與表達人的內心情感為主要的美學特征。舞蹈家在客觀生活中受到撞擊,產生自身的感受與情感,然后把這種感受到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作品之中,再通過舞蹈表演把這種情感表達給觀眾,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最終完成舞蹈創作任務。在這一藝術生產的全程中,情感自始至終是一條貫穿線。由此可見,舞蹈的抒情性是它首要的美學特征。
二、動作藝術
舞蹈沒有語言與歌唱,只有動作,是一種“啞劇”式的表演,所以也有人說“:舞蹈是動作的藝術。”動作就是舞蹈的“語言”,我們稱之為“舞蹈語匯”。舞蹈動作有著鮮明的直觀性特點,它把人物的內心情感變為有形的外化動作。從這一意義上說,舞蹈動作超出“啞語”手勢的解釋,而是表達情感的“啞劇”式動作。動作是舞蹈的核心元素,離開了藝術化了的人體動作,舞蹈便失去了物質材料,也就失去了它獨立存在的價值與可能。當然,舞蹈動作不同于雜技、武術的動作,就在于舞蹈動作是由人的內在的“心動”、“情動”去駕馭外部的“形動”的,也就是說,舞蹈的人體,是由心靈駕馭的人體;舞蹈的心靈,是由人體外化的心靈。身心一致,內外一體,這便是舞蹈動作的主旨與靈魂。
三、韻律藝術
黨思想特點報告
中國是一個小資產階級成分極其廣大的國家,中國共產黨又是長期處在農村環境中,并且吸收了大量的小資產階級中的先進分子加入黨內。如何把這樣的黨建設成為堅強的無產階級政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突破教條主義的建黨模式,把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同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實際相結合,提出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首位,從而成功地解決了在農村環境中把黨建設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的重大課題。
一
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來看,在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基礎上產生無產階級政黨,是普遍的規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亦是如此。但是,由于中國共產黨身處的特殊環境,使中國共產黨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建黨道路——即根植于農村,在農民與小資產階級的包圍中進行自身建設,為什么中國共產黨的建設道路是如此呢?“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1]
第一,黨的建設與中國革命道路的選擇緊密相關。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革命必須實行無產階級領導的暴力革命,只有暴力革命才能打碎舊的國家機器,而只有徹底摧毀舊的國家機器,才能解決革命的基本問題。在中國,革命的道路該怎樣走?基于對中國國情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得出結論:即中國與各資本主義國家不同,中國“不是一個獨立的民主的國家,而是一個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國家;在內部沒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壓迫。在外部沒有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壓迫。因此,無議會可以利用,無組織工人舉行罷工的合法權利。在這里,共產黨的任務,基本地不是經過長期合法斗爭以進入起義和戰爭,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鄉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2]即以革命的武裝反對武裝的反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然后奪取城市的道路。所以,當**年大革命失敗,革命的主力由城市轉移到農村后,中國共產黨也必須把工作重心放在農村,以農村為革命的基地。與此相適應的黨的建設和發展的重點也隨之以鄉村為主要陣地。
第二,黨的建設與革命任務緊密相聯。黨的建設必須緊密聯系革命的中心任務,才能抓住某一時期關鍵性問題。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中國現時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3]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封建主義,是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基礎,因此要埋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在中國的統治,必須徹底消滅封建主義這個敵人;而地主階級是“封建宗法性一切反動勢力根本源泉”,也是“一切反革命勢力發生的最后原因”。所以,進步的工人階級尤其是一切革命階級的領導,“然若無農民從鄉村中奮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階級特權,則軍閥與帝國主義勢力是不會根本倒塌的。”[4]所以,中國革命的實質是農民革命,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這也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把精力投入到農村去,發動農民、組織農民。
第三,中國社會階級狀況表明,要建設一個廣大的群眾性的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廣泛吸收農民及小資產階級中的先進分子,以壯大黨的隊伍。當時的中國,經濟落后,近代工業很不發達,產業無產階級在全國人口中占的比例極小,而最廣大的人民是占社會人口80%的農民。這表明黨在當時的無產階級基礎是不夠強大和廣泛的。尤其是**年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國共產黨逐漸轉向分散的農村游擊戰爭環境中。在這種社會條件下,按照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的建黨經驗來建設中國共產黨,是不可能把黨建設成為廣大群眾性的政黨。因此,必須把黨的建設的視野從只限于產業工人擴展到一切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使無產階級的隊伍不斷從農民及小資產階級中得到補充,從而使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而身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殘酷剝削和壓迫的廣大貧苦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中間蘊藏著強烈的革命性和反抗精神,他們“極易接受革命的宣傳”和“最聽共產黨的領導”,愿意投身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志在長征后到達陜北時與斯諾的談話中曾說到,“誰贏得了農民,誰就贏得了中國”。這是他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狀況進行客觀分析基礎上,得出的結論。
犯罪特點成因思考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大量基礎建設項目不斷上馬,但因工程建設市場體系還不夠完善,工程建設領域已逐漸成為腐敗的“重實質”,“工程上馬、干部下馬”的現象時有發生,發案率和受處理人數遠超出其他領域,工程質量下降,“豆腐渣工程”增多,給黨和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工程建設領域中的職務犯罪是一種最具危險性的權力腐敗,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真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本文著重就工程建設領域職務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對策作些探討。
一、工程建設領域職務犯罪的特點
1、賄賂行為具有團體性和半公開性。工程項目進入有形建設市場,實行招投標后,工程項目不是建設單位個別領導說了算,建設單位發包方的大部分權力轉移到組織招投標的管理部門的手中,賄賂腐敗的對象發生了變化,從集中個人變為多人。由于工程建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僧多粥少”,加上施工企業不同于工業型企業,不僅客戶少,而且施工周期長,只要能承接一兩項大型施工項目,就能滿足企業全年甚至幾年的生產任務,就能救活一個企業,所以,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部分施工企業的領導使出渾身的解數,采取各種或公開或隱蔽的手段進行項目攻關。因此出現了“工程一立項,攻關緊跟上,確保君滿意,成功才有望,一旦爭到手,墊資也要上”的不正當現象。如江蘇省交通工程總公司發生的窩串案件中,涉及包工頭張文藝行賄的就超過100萬元,他從事工程包工頭不到十年,成了千萬富翁,正是靠不正當的競爭手段。這種帶有賄賂性質的“攻關”行為,已具有半公開性,成為人人皆知的“秘密”。
2、行賄和受賄數額較大。由于一般建設工程造價少則幾百萬,多則數千萬甚至數十億元,企業為了拿到項目,不惜下大“賭注”。在相互競爭中,水漲船高數額驚人,否則,怕出手太小氣,起不了作用、還白白耗費了錢財和精力。如廣東省交通系統特大受賄窩案,涉嫌受賄人民幣1282.69萬元,港幣149.6萬元、美元2.1萬元。其中原交通廳副廳長李向雷個人收受賄賂62萬元人民幣和1萬美元。
3、職務犯罪具有隱蔽性。工程建設領域的賄賂、回扣等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名目繁多,如勞務費、信息咨詢費、茶水費等。而且權錢交易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過去主要發生在建設單位發包、材料設備采購等幾個重要環節,表現為送、收好處費、回扣等,實行招投標后則表現為濫用職權,違規操作、弄虛作假、接受賄賂等。上述現象大多數都是“一對一”的私下交易行為,有的還披著合法的外衣,隱蔽性較強。受賄者也精明地采取有第三者在場不收、不是熟人不收、物品無發票不收。有的還以請對方考察為名,游山玩水,吃喝玩樂,實行一條龍服務等等。
4、職務犯罪具有共生性。以被查處的職務犯罪案件看,開始從個體隱蔽作案,逐步向合伙作案轉化,互相勾結,團伙作案的現象增多。在查處案件中,往往會出現查處一案帶出多案、查處一人帶出多人、查處一般干部帶出領導干部,查處違紀的帶出犯罪的,拔出蘿卜帶出泥,窩串案也時有發生。如代號為“5·28”的廣東省交通系統特大受賄窩案,涉及公職人員89人,其中廳級干部4人、處級干部20人,牽涉30多個公路建設管理單位。
公文語言特點
語言是公文的基本要素,特殊的應用目的使公文的語言具有一系列特點。
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是:莊重、準確、樸實、精煉、嚴謹、規范。
莊重——指語言端莊,格調鄭重嚴肅。
準確——指語言真實確切,無虛假錯漏,褒貶得當,語意明確,符合實際。
樸實——指語言平直自然,是非清楚,明白流暢,通俗易懂。
精練——指語言簡明扼要,精當不繁,服從行文目的及表現主題的需要,當詳則詳,當略則略。
職務犯罪特點
一、當前職務犯罪的新特點
(一)大案要案急劇增多。十六大以來的近5年中,全國查處的貪官達20多萬人。過去貪污受賄數萬元可算為大案,而現在犯罪金額在幾十萬元、幾百萬元甚至上千百萬元的屢屢出現,金融界犯罪金額上億元的也不乏其案。如成克杰任職其間單獨或伙同他人收受賄賂款物4000多萬元。浙江第一貪官溫州王天儀收受賄賂180多萬元、美金1萬元、巨額財產來歷不明1400多萬元。
(二)從“高干”到“村官”一樣犯案。如已查處的案件中,有高級領導干部陳希同、王寶森、成克杰、胡長清等;僅2003年,就查處15個部級領導干部,平均每周有一個廳級干部落馬,每天有一個處級干部犯案。有湖南政府原副秘書長王道生,江西紙業集團公司姜和平以及棗陽市原土地局局長章大梁等廳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等案件,這些案件涉案金額均在幾百萬元至上千萬元,他們位高權重,所造成的破壞后果極為驚人。而過去被認為不入“官”流的“村官”也屢犯大貪案。如安徽省隆崗村守業賢參與私分公款31萬元,受賄1萬元。中國“村官”經濟型職務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2003年,浙江省長興縣檢察院立案查處了農村基層干部貪污挪用土地專項資金55件。
(三)窩案串案、團伙作案日增。表現為犯罪分子內部串通、內外勾結、合伙密謀、長期群體作案坑害國家。如廣東湛江走私案、廈門遠華走私案和福州陳凱特大販毒、走私、組織偷渡案中的貪污受賄以及中國華潤總公司下屬的鄒秀海、劉板、楊三合伙挪用公款2.4億元,受賄67.5萬元特大挪用公款案、窩案、串案觸目驚心。其中陳凱案件中的原福州市委常委秘書長方長明因收受巨額賄賂而造成國家的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之巨。
(四)經濟職務犯罪廣為蔓延。腐敗不但在經濟管理熱點行業,而且在科教文衛等“清水衙門”也不斷出現,教育部門已不再是一塊凈土,貪污、受賄呈現出惡劣蔓延趨勢。教育系統在基建發包、教學設備、物品采購、輔導資料印刷、發行、人事調動、干部任免等環節也屢屢發生職務犯罪。從2004年南京市檢察機關查處的南京中醫藥大學馮小龍受賄案,涉案金額102萬元;南京經濟學院基建辦方慕鈺受賄案,涉案金額155.9萬元,美金2000元;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劉代寧受賄案,涉案金額161.7萬元,美金3000元及實物字畫等幾起重大案件足以說明教育部門經濟職務犯罪的趨勢及其嚴重性。
(五)國企領導犯罪突出,國有資產流失嚴重。由于國企體制存在著深刻弊端,腐敗案件呈上升趨勢,領導利用職權貪污受賄,揮霍浪費,挪用公款,隱匿、轉移、私分國有資產等現象日益突出,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北京市豐臺區法院在分析2002年以來審理過的國家工作人員涉嫌貪污犯罪案,發現國企領導干部和財務人員犯罪現象突出,占被告人總數的76%,涉案金額達678萬元,占涉案總額的91.8%.據統計,2003至2004年8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查辦國企人員貪污賄賂犯罪25322人,國企改制過程中的職務犯罪造成了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北京市檢察機關的有關資料顯示,犯罪造成的損失從5年前的不足億元增加到了4.7億元。從已查的案件中,國有資產嚴重地隱匿、轉移、私分、流失嚴重,成為“最后晚餐”。如陜西西光電儀器廠原總經理劉某以隱匿手段把1300余萬元國有資產流入個人腰包;福建廈門市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某趁國企改制之機以轉移手段,侵吞公司股權及紅利3700余萬元。浙江金華市某飲食服務公司領導班子在公司改制時,集體決定將公司價值1700余萬元的房產不報評估,后變更產權共同予以貪污等等,足以說明其嚴重程度。
韓國喜劇影視特點
21世紀之初,韓國電影異軍突起。在這股電影韓流中,喜劇電影扮演了十分突出的角色,以《我的野蠻女友》《超速緋聞》等喜劇影片為先鋒,迅速地入主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各國。韓國喜劇電影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已經成為韓國新世紀以來商業電影的主流。韓國喜劇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快速發展,除去制作成本低廉、商業推廣成熟等原因外,探究其電影本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類型雜糅、風格類型混用
20世紀80年代以來,商業電影類型的多元化和雜糅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世界各國類型電影的發展都不可避免地附和著這個趨勢發展。韓國喜劇電影在其發展的起步時期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發展趨勢,在許多的韓國喜劇影片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喜劇類型元素,甚至可以看到動作、愛情等其他各類型電影元素。事實上,韓國喜劇電影呈現出的最大優勢便是和不同類型雜交與糅合,喜劇類型電影最能彰顯電影的娛樂化要求,和其他電影類型都有結合,形成了青春愛情電影、政治喜劇、歷史喜劇、黑幫喜劇、驚悚喜劇、家庭喜劇等電影類型。
在《我的野蠻女友》《我的老婆是大佬》《我的野蠻女教師》等這一系列“野蠻”電影中可以看到多種類型風格的混用。比如《我的野蠻女友》是“愛情片和浪漫喜劇的混合類型”。女友不論是如何的“野蠻”,其行為是如何的打破觀眾的固定思維方式,很明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女友的“野蠻”依舊來自于愛情(女友失去前男友之后一直沉浸在痛苦中無法擺脫,為了掩飾這種痛苦她用“野蠻”來偽裝自己),只是這種愛情的表達方式比較個性、獨特罷了,所以其歸根到底是一部愛情片。
然而從敘事策略上看,《我的野蠻女友》又并不是一部單一的愛情片,而是在愛情的進展過程中加入了其他的類型元素———浪漫喜劇元素。影片之所以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就是因為在這部喜劇中加入了諸多的浪漫元素,如男女主人公在公園漫步的橋段,“野蠻女友”發起小脾氣,突發奇想地讓男友和自己換鞋穿,最后又誘惑男友穿著自己的鞋,滿場飛奔,玩起了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當看著男主人公,穿著“野蠻女友”的高跟鞋,痛苦又幸福地追逐著女友,笑料百出的同時,又讓我們羨慕這對情侶的浪漫風情。
二、反傳統、反類型的敘事結構和敘事風格
廣東服務貿易特點
一、2004年上半年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特點
2004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的大環境下,中國對外服務貿易加速發展,對外服務收入增速明顯高于服務支出。特別是電影音像、廣告宣傳、咨詢、運輸、保險收支規模大幅上升,同比(下同)增長40%以上;國際旅游業擺脫了2003年上半年以來低速增長的狀況,收支增長了30%。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資料,2004年上半年,中國對外服務收支總規模達到586.5億美元,增長31%;其中,服務收入263.8億美元,服務支出322.7億美元,分別增長37%和27%,服務收支逆差58.9億美元,下降6%。對外服務收支總規模占同期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8%。
2004年上半年,中國對外服務貿易發展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1.服務貿易需求穩步上升
2004年上半年,中國國內對境外服務的需求回升,增速開始加快。運輸、旅游、其他商業服務和保險是中國服務貿易支出的主體,分別占總支出的36%、26%、11%和9%,合計占總支出的82%。在貨物貿易快速增長的帶動下,2004年上半年,運輸支出增長40%,達到114.9億美元,超過旅游支出30.9億美元,成為中國對外服務支出的最大項目。除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政府服務支出下降外,其余11項服務貿易支出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運輸、旅游、保險、其他商業服務和技術咨詢費支出增加較多,同比分別增加32.8億美元、11.1億美元、8.2億美元和6.2億美元;電影音像、廣告宣傳服務增幅最大,分別增長3.1倍和69%。
2.服務出口競爭力增強
壁畫藝術特點思索
傳統壁畫主要是強調運用繪畫、雕刻、鑲嵌等手段對墻壁進行裝飾。隨著環境藝術、公共藝術概念的形成,現代壁畫強調與建筑空間、環境、功能的和諧、融洽,壁畫的設計是建筑功能和空間環境意義上的延續。所以,現代壁畫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圍繞著建筑功能、建筑環境的風格及周圍景觀的色彩、形式等因素來進行的。因此,現代壁畫的設計勢必受到上述條件的限制。恰恰是由于這些因素的制約和限制,極大地引發了壁畫家的創造思維,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拓展材料和工藝技術,致力于視覺美感的創造、與建筑物及其環境有機的結合,表達包含社會功能和美學價值等更深層次的內容,使得壁畫顯示出獨立的形態和審美特征。
一、公共性現代壁畫的審美特征是以公共性的、社會化意識來體現的,而不同于畫廊、博物館中的藝術作品注重自我為中心,充分表現自己個人感受和個性的個體行為形式。它是一種將個體藝術語言與大眾審美需求結合,以滿足現代人類的視覺需求與心理需求的社會化文化形態,根據環境所需要的生理、心理的感受進行包含人文、科技和城市文化等綜合性的設計,注重作品的公共意識、環境的整體性、藝術與工程技術的結合以及人與場所空間的關系。
現代壁畫藝術活動的特征是社會性的,壁畫家往往以個人或社會法人地位的機構形式(如院校、企業、人等)作為設計方(乙方),與委托方(如政府部門、建筑監理部門、投資方構成的甲方)形成社會法律關系。從設計、制作、安裝、上墻是一個繁雜的過程,就壁畫設計者來說,要參與到與壁畫相關問題的洽談、設計表現、加工制作,直至落成等一系列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壁畫的完成常常需要采用集體性的工作方式來完成,有時壁畫家、設計者只是作為監制,由相關企業車間和作坊進行加工制作。在這樣一個過程中,資金投入的計劃、成本利潤的精打細算、效果的圓滿實現等等多位一體的創造性勞動,需要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財力、智慧與時間。
二、建筑性現代壁畫的審美是與建筑的結合來體現的。建筑的功能、造型與風格上的形態素質限定著壁畫的題材、內容和表現形式。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有住宅建筑、行業服務建筑、文化建筑、園林建筑、紀念性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造型風格,有民族風格、時代風格和流派之分。壁畫在建筑的內墻或外墻上,扮演著對其使用功能進行強化處理的角色,用符號或圖像對其做出限定的強調和文化意義上的暗示和升華。
蒲松齡俚曲的創作特點剖析
摘要:正如陳玉琛先生在《聊齋俚曲》一書中說:“聊齋俚曲乃是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的特點而又獨樹一幟,它不拘一格而又自成體,成就了用俗曲講唱大型故事的嶄新事業,成為集我國歷代說唱、戲劇之大成者。”俚曲是曲與詩相結合的文體,又是曲與戲劇融合一體的結晶,也是集歌、舞、樂于一身的妙筆華章。它在我國文學史、戲劇曲藝史上都是獨樹一幟的珍品,它值得我們繼承發揚與不斷研究。
關鍵詞:聊齋俚曲蒲松齡風格
聊齋俚曲是文人思維與民間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是文人思維與地方特色集于一體的獨特的藝術品種。在三百多年的流傳、發展過程中,它吸取了各種音樂文體的因素,又經過許多民間藝人的加工、豐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一書兼二體”,即兼說唱與戲劇的風格特點。
一、俚曲語言方面的風格特點
蒲松齡的15部俚曲作品全部都是運用白話及其家鄉山東淄川的方言土語寫成的,語言方面有著獨特的風格特點。在那個年代,文藝創作都是以文言創作的,像聊齋俚曲用方言俚語寫成的極其少見。聊齋俚曲音樂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其語言的大眾化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使俚曲成為深受普通百姓喜愛的藝術文體。正如其子蒲箬在《柳泉公行述》中說的:“使街衢里巷之中,見者歌,而聞者亦泣”,說明俚曲為人民接受的普遍性。時至今日,在每年的春節等節日,蒲氏家鄉淄川還有唱俚曲的傳統節目。俚曲語言有以下幾個特點:
1.通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