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1 10:09: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體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體外循環心臟復蘇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體外循環;溫血灌注;心臟復蘇困難
[論文摘要]目的:總結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后并行心臟復蘇困難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方法:對我院2004年1月~2008年7月心內直視手術18例心臟復蘇困難患者情況進行回顧分析,處理方法包括再次阻斷升主動脈溫血灌注、糾正酸堿電解質失衡、藥物輔助及反復電擊除顫等。結果:18例患者均順利脫離體外循環。結論: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中心臟復蘇困難的原因與心臟本身病變、氣栓、酸堿電解質失衡等因素有關。
我院2004年1月~2008年7月實施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術患者225例,其中復蘇困難18例(除顫3次以上),占總數的8%?,F就我院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復蘇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全組發生心臟復蘇困難病例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齡3~81歲;體重9~71kg。其中,9例為心臟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心肌肥厚;3例為先天性心臟畸形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室間隔缺損2例,室間隔缺損合并主動脈竇瘤破裂1例);4例術中出現嚴重高血鉀癥;2例出現冠狀動脈氣栓。
黃連不同炮制品的體外抑菌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黃連不同炮制品的體外抑菌效果。[方法]將黃連不同炮制品水煎液置于培養基中與細菌同時溫育,觀察藥物對細菌生長繁殖的影響,以此判斷藥物抑菌作用的強弱。[結果]以藥物最低抑菌濃度(MIC)顯示黃連不同炮制品均有抑菌作用,但作用強弱不同。[結論]黃連不同炮制品與生黃連一樣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但作用菌群有變化。
【關鍵詞】黃連;體外抑菌;實驗研究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nvitrobacteriostasiseffectofdifferentprocessedproductsofcankerroot.[Method]Putdifferentprocessedproductsofcankerrootdecoctionsinculturemediumandcultivatedwithbacteriainthesametime,observetheinfluenceofdrugsonbacteriagrowthtojudgethestrengthofbacteriostasis.[Result]ItshowsthebacteriostasisofdifferentproductswithMICbutindifferentstrength.[Conclusion]Differentprocessedproductsofcankerroothavethesamebateriostasisasrawcankerroot,butwithdifferentfunctionalbacteriagroups.
Keywords:cankerroot;bacteriostasisinvitro;experimentalstudy
黃連為常用中藥,臨床運用廣泛,其有效成分為小檗堿。據古書記載黃連能治“腸辟腹痛,婦人陰中腫痛”,“瀉心火,去中焦濕熱”,“治諸瘡,赤眼暴發”等。近代研究證明黃連和小檗堿均有明顯的體外抑菌作用,而且抑菌范圍廣[1]。然而黃連不同炮制品臨床應用也較常見,故筆者對黃連生品和幾種炮制品的水煎液的抑菌作用進行了體外實驗觀察,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實驗材料
黃連體外抑菌分析論文
1實驗材料
1.1藥材原料黃連購自杭州華東醫藥藥材公司,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的干燥根莖,根據《中國藥典》(2005版)鑒定為正品。其不同炮制品為:(1)生黃連:取原藥,成簇者掰開,除去泥沙等雜質,搶水洗凈略潤,切薄片,干燥。(2)炒黃連:取原藥,炒至表面棕黃色,微具焦斑時,取出,攤涼。(3)酒黃連:取黃連,與黃酒拌勻,稍悶,炒至表面色變深時,取去,攤涼。黃連與黃酒的比例為100∶12.5。(4)姜黃連:取黃連與姜汁拌勻炒至表面色變深時,取出,攤涼。黃連與姜汁的比例為100∶12.5。(5)萸黃連:取吳茱萸加適量水煎煮,煎液與凈黃連拌勻,待液吸盡炒干,取出,攤涼。黃連與吳茱萸的比例為100∶10。
1.2實驗菌種由杭州市桐廬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微生物實驗室提供。
2實驗方法
2.1水煎液的制備稱取黃連生品及各炮制品飲片10g,分別加10倍量蒸餾水浸20min后,加熱煮沸1h過濾,在藥渣中再加5倍量蒸餾水煮沸半小時后過濾,將兩次濾液合并,在沸水浴上濃縮成1g/ml濃度的水煎液備用。
2.2抑菌試驗采用混合法進行,將各炮制品水煎液的原液,分別用無菌蒸餾水作等倍稀釋(1/2~1/32),加入雙倍營養瓊脂混合,傾注成平板。分別接種一定菌齡(12~16h)及一定濃度(80萬/ml)的實驗菌液,置37℃溫箱培養,經24h后觀察各細菌在不同藥物濃度中能否生長,不生長的藥物最低濃度,即為該藥物最低抑菌濃度(MIC)。
體外肝代謝系統研究論文
摘要:肝藥酶在藥物代謝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肝藥酶的研究方法中,以動物肝臟或肝細胞為基礎,構建體外肝代謝系統是體外代謝研究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對體外肝代謝的研究,主要是利用肝微粒體、基因重組CYP450酶系、肝細胞培養、肝組織切片及離體肝灌流系統等方法。本文綜述近年國內外所應用的不同體外肝代謝系統,并對各體外代謝研究方法進行比較,指出根據各系統的特性、不同的實驗要求和目的,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關鍵詞:細胞色素P450酶;肝微粒體;肝細胞培養;肝組織切片;離體肝灌流
藥物代謝(drugmetabolism)一般是指藥物的生物轉化(drugbiotransformation)。藥物經生物轉化后,可引起藥物的藥理活性或∕和毒理活性的改變。因此,研究藥物的生物轉化,明確其代謝過程,對新藥開發、新劑型設計及制定合理的臨床用藥方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肝臟是藥物生物轉化的重要器官,含有參與藥物代謝重要的酶系(細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P450,CYP450),該酶系參與藥物及各種內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CYP450酶系由三十多種同工酶(亞型)組成,主要有CYP1、CYP2、CYP3三大家族[1]。本文所介紹的各種體外代謝系統均含有一種或多種CYP450酶的同工酶,為研究藥物體外代謝提供了研究的對象和基礎。動物肝體外代謝研究可以較好地排除體內因素干擾,直接觀察酶對底物代謝的選擇性,為整體試驗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以肝臟為基礎的體外代謝系統主要包括肝微粒體、基因重組CYP450酶系、肝細胞、肝組織切片及離體肝灌流。
1肝微粒體
1.1肝微粒體的制備
多數采用差速離心法[2],通過高速離心使微粒體與其他成分分離,操作簡單,無需其他試劑輔助。但較耗時,設備要求高,使該法的普及和深入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針對這些情況,可采用試劑輔助分離的方法[3],在離心前額外加入一定比例的PEG6000或CaCl2,促進微粒體沉降。此法對設備要求降低,并縮短了實驗周期。肝微粒體的制備過程均應在4℃下進行。正確、合理地選擇緩沖液,能起到良好介質的作用,按比例加入后進行肝組織的破碎和勻漿,才可有效分離肝微粒體和避免細胞器受損。
胚胎早期發育體外共培養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共培養體系中體細胞對胚胎早期發育的影響及比較2種常用共培養體系的優劣。方法實驗分3組:同種不同類型體細胞,受精卵分別在含顆粒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M199培養液中培養;異種同類型體細胞,受精卵分別在含牛顆粒細胞和小鼠顆粒細胞中M199培養液中培養;2種共培養體系比較,受精卵分別在“M199+顆粒細胞”和“B2+Vero細胞”的共培養體系中培養。結果顆粒細胞組較成纖維細胞組囊胚率高(P<0.05);牛顆粒細胞組和小鼠顆粒細胞組在卵裂率和囊胚率方面差別無統計學意義;“M199+顆粒組”在卵裂率和囊胚率方面與“B2+Vero組”差別無統計學意義,但囊胚細胞數較少(P<0.05)。結論在一定的條件下,共培養體系中體細胞對胚胎早期發育有一定影響;“B2+Vero細胞”的共培養體系優于“M199+顆粒細胞”的共培養體系。
【關鍵詞】胚發育共培養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somaticcellcoculturesystemontheearlybovineembryodevelopmentandcomparisonoftwodifferentcoculturesystems.MethodsExperiment1:thesomaticcellswereofthesamebreedbutdifferenttypes(granulecellgroupandfibroblastgroup);experiment2:thesomaticcellswereofthesametypebutdifferentbreeds(bovinegranulecellgroupandmousegranulecellgroup);experiment3:comparetwococulturesystem(M199+granulecellgroupandB2+Verocellsgroup).ResultsInexperiment1,granulecellgroupwassimilartofibroblastgroupincleavageratebuthigherinblastocystrate;inexperiment2,therewasno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incleavagerateandblastocystrate;inexperiment3,therewasno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incleavagerateandblastocystrate,buttotalcellnumberofblastocystsinB2+VerocellsgroupwashigherthanthatofM199+granulecellgroup.ConclusionSomaticcellcoculturesystemmayhaveaneffectontheearlyembryodevelopmentsomeconditions,andthecoculturein“B2+Verocells”isbetterthanin“M199+granulecells”forbovineearlyembryodevelopment.
KEYWORDS:embryo;development;coculturesystem
目前,胚胎早期發育體外培養體系可以分為合成液培養體系和共培養體系。合成液培養體系是利用成分確定的合成培養液,該體系成分明確,便于研究胚胎發育過程中每一種物質對胚胎的作用機制,但桑椹胚和囊胚發育率不高。胚胎體外共培養體系是指胚胎與體細胞一起在培養液中共同培養以促進胚胎的體外發育。共培養體系可以獲得較高的囊胚發育率,而高囊胚發育率是許多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所追求和必需的。
為探索胚胎早期發育最佳的體外培養體系,特別是胚胎與體細胞共培養體系,人們已取得一定成果[1],但仍有許多問題尚不明確。本研究以奶牛胚胎為受試對象,探討共培養體系如何提高胚胎的囊胚發育率,體細胞的效應有無種間差異及不同類型的同種體細胞有無差異。
厚樸體外抑菌作用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厚樸的體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紙片擴散法。100%厚樸浸出液濾紙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球菌抑菌作用進行研究。結果厚樸對以上細菌均有明顯抑菌作用。結論厚樸在體外有明顯的抑菌作用。
【關鍵詞】厚樸體外抑菌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nvitrogrowth-inhibitoryeffectofMORonbacteria.MethodsK-Bpaperdispersionmethodwasusedandthepaperwaspresoakedwith100%MORwaterextract.WeobservedtheinhibitoryeffectofcircularfilterpaperpiecesofMORonStaphylococcusaureus,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P.aeruginosa,E.coli,S.typhi,α-hemolyticstreptococcus,β-hemolyticstreptococcus.ResultsTheherbhadobviouseffectofgrowthinhibitiononbacteria.ConclusionMORhassignificanteffectofgrowthinhibitioninvitroonbacteria.
KeywordsEuphorbiahumifusaWilld.(MOR);Invitrogrowthinhibition
厚樸為木蘭科落葉喬木植物厚樸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葉厚樸M.officinalisRehd.etWils.var.bilobaRehd.etWils.的干皮、根皮及枝皮[1]。主產于四川廣元、滎經、豐都、城口,湖北恩施、宜昌、利川,浙江龍泉、遂昌,福建浦城、松溪,湖南衡陽、彬縣等地,江西、廣西、甘肅、陜西等地也有出產,以四川、湖北所產者量大質優,野生與栽培均有。主要功效:行氣,燥濕,消積,平喘。為觀察中藥厚樸的體外抑菌作用,對其進行了相關的抑菌實驗研究,旨在為臨床應用厚樸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
深究體外培養人牙周膜細胞方法
摘要:目的:研究如何提高體外培養人牙周膜細胞(hPDL)的成功率,為簡便、快速地獲得大量成活率高的hPDL膜細胞,建立體外細胞模型提供一定的實驗方法。方法:利用3種不同方法(組織塊法、酶消化組織塊法、全牙消化法)進行牙周膜細胞的原代培養,用形態學、免疫細胞化學染色等方法鑒定細胞來源;通過生長曲線的測定研究體外細胞生長特性。結果:3種方法獲得的細胞形態和生物學行為大致相同;波絲蛋白抗體染色陽性,角蛋白抗體染色陰性。組織塊法培養的細胞同源性好,但初代培養時間長;全牙消化法的原代培養成功率高于其他2種方法。結論:通過對牙周膜細胞培養方法的改良,可以顯著提高hPDL原代培養的成功率。
關鍵詞:牙周膜細胞培養免疫組織化學
細胞體外分離培養是研究復雜的生物系統的重要手段,細胞培養條件下,將細胞從復雜的體內環境轉移到較為簡單的體外環境,可對細胞學研究中的變量進行分離和控制。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國外學者對牙周膜細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分離純化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且成功地從猴、豬、人等牙周膜分離培養出牙周膜細胞[1~3]。人牙周膜細胞(hPDL)分離培養主要有酶消化法和組織貼塊法[4]。國內外學者對這2種方法評價不一,并且在這2種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出了酶消化組織塊法和全牙消化法[5]。對組織塊法、酶消化組織塊法和全牙消化法這3種方法做了一些比較,以尋求hPDL體外培養的最佳方法。
1、材料和方法
1.1試劑及主要實驗儀器設備
α-MEM培養液(Hyclone,USA),膠原酶(TypeI,Sigma,USA),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胰蛋白酶(配成0.25%,過濾分裝,冷凍保存),青霉素100U/ml,鏈霉素100mg/L;SABC免疫組織化學試劑盒(武漢博士德),角蛋白抗體及波絲蛋白抗體(武漢博士德),二氧化碳恒溫培養箱,倒置相差顯微鏡,血球計數板。
坡橋體外預應加固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大劉坡橋位于天津寶坻縣境內九園公路的潮白河上。橋全長790.3米,橋面寬度9米(即1+7+1),上部結構為56孔、5片跨徑14.1米的普通鋼筋混凝土T型簡支梁橋,橫橋向有3道橫隔板。橋面鋪裝為鋼筋混凝土(7.5~11~7.5厘米)和3厘米瀝青混凝土面層。每8孔為一道伸縮縫,其間為橋面連續鋪裝。
關鍵詞:體外預應力加固T梁橋
大劉坡橋位于天津寶坻縣境內九園公路的潮白河上。橋全長790.3米,橋面寬度9米(即1+7+1),上部結構為56孔、5片跨徑14.1米的普通鋼筋混凝土T型簡支梁橋,橫橋向有3道橫隔板。橋面鋪裝為鋼筋混凝土(7.5~11~7.5厘米)和3厘米瀝青混凝土面層。每8孔為一道伸縮縫,其間為橋面連續鋪裝。舊T型梁外形(如圖1)。舊梁設計荷載等級:汽-13、拖-60。
下部結構墩柱及蓋梁是在原橋位上游側95年重新設計建造的,為單排雙樁(柱)式,荷載等級:汽-20、掛-100。受公路發展公司委托,我院于4月12~13日對該橋進行了檢查。由于原有公路的技術標準低(汽-13、拖-60),通行能力差,加之目前交通量的增加和汽車載重的增加,上述舊橋是不能滿足承載力要求的。受資金和材料資源及斷交時間的限制,也不可能全部拆除并新建,只能考慮投資較少,工期時間短且能增加承載力的各種橋梁加固技術予以改造。這其中采用體外預應力鋼筋加工技術,確為一種簡單易行且能與新建下部結構荷載(汽-20、掛-100)看齊的有效方法。
體外預應力加固方法的實質是以粗鋼筋、鋼絞線或高強型鋼等鋼材做為施力工具,對橋梁上部結構施加體外預應力,以其產生的反彎矩抵消部分外荷載產生的內力,從而達到改善舊橋使用其性能并提高其極限承載力的目的,本橋只涉及粗鋼筋的體外預應力加固提高荷載方案。
一、體外預應力構造: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
藥學畢業論文:甘露醇和體外循環
由于在體外循環過程中需進行一定程度的血液稀釋,尤其是近年來臨床廣泛使
用的中度和深度血液稀釋,更要求在體外循環過程中排除大量的水分,保持患者體
內液體、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因此利尿劑在體外循環中的使用是相當廣泛的。甘露
醇作為一種滲透性利尿劑問世以來,在醫學界受到廣泛的關注并應用于臨床的各個
領域。根據以往的文獻,在體外循環轉流中,甘露醇主要作用于患者的腎臟,新的
研究結果表明,甘露醇對腦、肺、心、胃腸道、紅細胞及自由基、一氧化氮也有一
尿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護理論文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5年3月~2008年5月我科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治療泌尿系結石患者1860例,其中男1193例,女667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11歲,平均37歲。結石部位:腎結石1080例,輸尿管上段結石336例,輸尿管中段結石324例,輸尿管下段結石120例。
1.2方法
體外沖擊波碎石與腎鏡、輸尿管鏡碎石加置管對186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進行綜合治療、精心護理,并觀察療效。
2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