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5 13:53: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危重病人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危重病人鎮痛合理用藥論文
摘要:本文從病理生理學角度,討論了在危重病人進行適當鎮靜鎮痛治療的必要性,并簡要介紹了此類病人鎮靜鎮痛的臨床藥理學特點和用藥原則。
關鍵詞:危重病人鎮靜鎮痛
一、危重病人鎮痛鎮靜的必要性
1.1危重病人對鎮靜的需求
近來,圍術期危重病人應激反應及其影響因素已引起人們的重視,這是因為危重病人在診治過程中常見的焦慮、恐懼和躁動等應激反應的發生過程及其臨床調控程度直接關系到病Bion和Ledingham對ICU病人的調查表明:焦慮和疼痛是其所經歷的最常見的不愉快的記憶。對此類病人給予必要的鎮靜治療可以:①提高病人的舒適程度;②減少病人的應激反應;③便于進行特殊治療操作。鎮靜的指征包括:①機械通氣;②昏迷病人;③ICU躁動綜合征;④誘導睡眠等。
1.2危重病人對鎮痛的需求
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意見
為認真貫徹實施《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國務院第381號令),切實保障流浪乞討人員的基本生存權利,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渝辦發〔2006〕144號)精神,現就進一步做好全縣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規范對象,確立標準
救治對象:一是有生命危險的、必須搶救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中的危重病人(含病殘棄嬰)。二是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中的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形象的精神病人。以上統稱流浪乞討病人。
救治標準:一是對有生命危險的、必須搶救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中的危重病人,應采取急救治療,以控制病情發展。二是對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中的危及他人生命安全和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的精神病人,應采取控制和穩定病情所必須的強制治療。三是對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中嚴重影響社會形象的精神病人,應送大足縣精神病醫院處置。
二、堅持原則,嚴格程序
(一)救治原則:一是屬地管理原則。各街鎮鄉境內出現的流浪乞討病人的救治工作,由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負責。二是就近定點救治原則。對已發現的流浪乞討病人應送離本行政區域最近的定點救治醫院救治。三是救危救重為主的原則。對流浪乞討人員必須及時救治。四是先救治后結算的原則。定點救治醫院對送來的流浪乞討病人必須先行救治,后由有關部門按規定結算醫療費用,不得以先付款后治療為條件拒收流浪乞討病人。
危重病人壓瘡護理措施論文
摘要:近十余年,國內外對危重病人壓瘡的認識和防治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對發生壓瘡的觀點及預防的重點存在某些差異。我國護理資源不足,常常在病人出現壓瘡時才采取護理措施,而不是運用護理程序去發現和解決病人問題。如何根據我國現狀,提高預防危重病人壓瘡的有效性是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加之長期臥床,極易發生壓瘡[1]。為更好地以科學態度和方法解決壓瘡的防護問題,特將部分觀點綜述如下。
關鍵詞:危重病人壓瘡護理
一、對壓瘡的認識
壓瘡最早稱為褥瘡,來源于拉丁文“decub”,意思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誤解為壓瘡是由躺臥引起的潰瘍。實際上,壓瘡常發生于躺臥或長期坐位(如輪椅)的病人,而并非僅由躺臥引起。引起壓瘡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壓迫而造成的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故稱為“壓力性潰瘍”更妥當。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受壓過久或者長期物理化學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經營養紊亂及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營養不良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缺損和破壞。壓瘡是臨床常見的并發癥,不是原發病,它大多是因其他的原發病未經很好的護理而造成的損傷。一旦發生壓瘡,不僅給病人帶來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經濟壓力,也會增加護士的工作負擔,嚴重時可繼發感染引敗血癥而危及生命。絕大多數圧瘡是能夠預防的,但并非全部。例如嚴重負氮平衡的危重病人,因營養不良,損傷后自身組織修復較困難;急性期大量腦出血的危重病人,需嚴格限制翻身,用現有的護理手段難以預防壓瘡的發生,造成難免壓瘡。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壓瘡都歸咎于護理的不當。危重病人的壓瘡護理質量可直接反應一個科室,一個醫院的管理水平和護理專業水平。危重病人是院內發生壓瘡的高危人群。
1.1受壓對病情危重的病人需給予各種治療和儀器進行監測及治療,這些治療性管道和檢測導線可能限制病人軀體活動和體位變化,使病人活動能力下降,造成病人皮膚長期受壓。壓瘡不僅可由垂直壓力引起,也可由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通常是2~3種力聯合作用所致。
危重病人護理質量安全管理研究
神經外科不同于其他科室,患者病情復雜多變且系統功能不穩定,容易發生意外事件從而導致患者失去生命,因此臨床護理在神經外科危重病人的治療中占據重要地位[1]。由于神經外科危重病人的特殊性,在臨床護理中應當有效結合患者的疾病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掌握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落實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預防[2],我院于2016年開展改良優化護理質量安全管理,通過對比落實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前后的護理質控評分來分析其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我院神經外科2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女性之比為1:19,護士年齡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別為42歲、21歲,選取護士年齡的平均值為(27.5±3.3)歲,包含主管護士3人,護士17人。取落實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前后入院就診的患者各40例,所選取患者倫理委員會知曉,排除標準:(1)排除年齡在18歲以下缺乏自主選擇能力的患者;(2)排除入住神經外科監護室前存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排除血液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4)排除知曉本次研究具體內容但不愿成為研究對象的患者。1.2方法。護理安全管理的相關策略遵從2016年初于神經外科護理會議上提出的相關內容,如下所示:(1)增強護理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護理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是護理質量安全管理順利開展的基礎,因此應當加強護理安全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工作,幫助護理工作人員更好的認識到護理安全的重要性,從而主動提升自身應對臨床變故的能力,預防各類不安全事件的發生。(2)完善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由于神經外科危重病人的特殊性,應當制定完善的質控管理項目,每個質控項目至少安排一名主管護士,質控員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質控效果評測,將質控結果記錄到護理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評估中。選用金字塔型的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分級較低的聽從分級較高的護理工作人員,通過分層級的方法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安全管理積極性。定期開展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探討活動,共同探討在護理中出現的問題。(3)細節管理護士長作為護理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主動深入到危重病人病房中,向護理工作人員介紹危重病人的護理難點以及護理重點,從而避免不良護理操作的出現。護理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及時與患者家屬取得聯系,告知患者家屬患者的基本情況,緩解患者家屬擔心、焦慮的情緒,從而預防糾紛事件的發生。1.3觀察指標。選取患者護理結束后,由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完成護理質控評分表,根據護理質控評分表得分情況分析護理質量。護理質控評分表包括病房管理、基礎護理、危重患者護理、健康教育、文件書寫等五個方面,每項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好。1.4統計學方法。在對得到的數據進行醫學統計軟件SPSS17.0的統計,計量數據以表示,t檢測,若取得數值P<0.05,則表明數據間存在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開展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后各項護理質控評分均明顯高于開展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前(P<0.05),詳情如表1所示。
3討論
簡析危重病人壓瘡認識及護理論文
摘要:近十余年,國內外對危重病人壓瘡的認識和防治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對發生壓瘡的觀點及預防的重點存在某些差異。我國護理資源不足,常常在病人出現壓瘡時才采取護理措施,而不是運用護理程序去發現和解決病人問題。如何根據我國現狀,提高預防危重病人壓瘡的有效性是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加之長期臥床,極易發生壓瘡[1]。為更好地以科學態度和方法解決壓瘡的防護問題,特將部分觀點綜述如下。
關鍵詞:危重病人壓瘡護理
1對壓瘡的認識
壓瘡最早稱為褥瘡,來源于拉丁文“decub”,意思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誤解為壓瘡是由躺臥引起的潰瘍。
實際上,壓瘡常發生于躺臥或長期坐位(如輪椅)的病人,而并非僅由躺臥引起。引起壓瘡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壓迫而造成的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故稱為“壓力性潰瘍”更妥當。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受壓過久或者長期物理化學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經營養紊亂及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營養不良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缺損和破壞。壓瘡是臨床常見的并發癥,不是原發病,它大多是因其他的原發病未經很好的護理而造成的損傷。一旦發生壓瘡,不僅給病人帶來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經濟壓力,也會增加護士的工作負擔,嚴重時可繼發感染引敗血癥而危及生命。絕大多數R瘡是能夠預防的,但并非全部。例如嚴重負氮平衡的危重病人,因營養不良,損傷后自身組織修復較困難;急性期大量腦出血的危重病人,需嚴格限制翻身,用現有的護理手段難以預防壓瘡的發生,造成難免壓瘡[2]。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壓瘡都歸咎于護理的不當。危重病人的壓瘡護理質量可直接反應一個科室,一個醫院的管理水平和護理專業水平[3]。危重病人是院內發生壓瘡的高危人群。
病人鎮靜鎮痛的臨床藥理學特點和用藥原則論文
摘要:本文從病理生理學角度,討論了在危重病人進行適當鎮靜鎮痛治療的必要性,并簡要介紹了此類病人鎮靜鎮痛的臨床藥理學特點和用藥原則。
關鍵詞:危重病人鎮靜鎮痛
一、危重病人鎮痛鎮靜的必要性
1.1危重病人對鎮靜的需求
近來,圍術期危重病人應激反應及其影響因素已引起人們的重視,這是因為危重病人在診治過程中常見的焦慮、恐懼和躁動等應激反應的發生過程及其臨床調控程度直接關系到病Bion和Ledingham對ICU病人的調查表明:焦慮和疼痛是其所經歷的最常見的不愉快的記憶。對此類病人給予必要的鎮靜治療可以:①提高病人的舒適程度;②減少病人的應激反應;③便于進行特殊治療操作。鎮靜的指征包括:①機械通氣;②昏迷病人;③ICU躁動綜合征;④誘導睡眠等。
1.2危重病人對鎮痛的需求
神經內科危重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和處理
【摘要】目的探究神經內科危重患者存在的護理風險管理和護理對策。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經內科危重患者100例為分析對象,對其護理風險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床旁護理實踐中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處理進行有效分析。結果100例患者未出現不良事件,無死亡病例發生。結論神經內科危重病人護理過程中要堅持床旁護理風險管理,做到風險管理早識別、早評估和早防范,降低不良實踐發生率。
【關鍵詞】神經內科;危重患者;護理風險評估
神經內科危重患者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病癥變化快,病情比較嚴重[1],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必須要做好護理過程中風險的評估,做好風險識別、評估和處理,提升護理的質量,為危重患者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環境。本次調查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經內科危重患者100例為分析對象,對其護理風險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經內科危重患者100例為分析對象,對其護理風險進行回顧性分析。100例患者中,56例為男性,44例為女性,年齡最小的51歲,年齡最小的78歲,平均年齡59.2±1.2歲患者中腦梗死46例,腦出血48例,其他6例。1.2護理評估和處理方法。神經內科危重病人護理風險識別、評估和處理主要分為四項內容。①危重病人病癥變化。神經內科病人病癥變化快,潛在風險主要是猝死、出血、昏迷等病癥,根據這些情況,應制定具體的防范措施:護師應嚴格按照分級護理的制度,對神經內科重點觀察病人進行生命體征的檢測,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嚴格按照科室規定記錄危重病人生命體征,防止出現病歷修改的問題。對患者病癥變化要堅持責任心,做好病情的研判,對生命體征發生明顯變化的患者應及時與主治醫師進行溝通,同時上報給值班醫師。在護理治療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查對,與醫師進行醫囑的溝通,對模糊醫囑進行查對,嚴格按照醫囑進行護理和醫療操作,做好交接班的工作,在對為危重病人交接班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床旁交接班制度,除一般性交接內容外要對患者病情和潛在風險、治療和護理等進行交接,同時落實簽字制度,誰觀察、誰執行、誰簽字。此外對突發性的病情,護士應在通知醫生的同時做好各種搶救措施,如靜脈通道等,搶救措施要在醫生配合下進行,同時在醫生到場后治療過程中,要進一步核實醫囑,復述得到醫生的確認,防止因模糊醫囑造成的護理不當,引發矛盾和糾紛。②患者并發癥護理。神經內科危重患者容易出現并發癥,包括泌尿系統、褥瘡和口腔炎等。對患者的口腔護理時要注意動作輕柔,防止在口腔清洗過程中出現誤吸現象,對牙關緊閉的患者可以采用開口器進行處理,同時要制定個性化的口腔護理方案,根據口腔炎具體情況進行漱口液的選擇。此外要對患者的病房定期進行消毒,保持通風,做好病房的基礎護理工作,調整好病房的溫度和濕度,同時做好褥瘡的護理工作,對危重患者每兩個小時翻身一次,防止褥瘡的發生,同時要做好排尿工作,定期更換危重患者的尿袋和尿管。③做好患者病床護理安全,防止出現跌倒、墜床、誤吸等現象,做好保護性的約束。在護理過程中要加強巡視和看護,做好病房護理工作,加床欄防止患者跌落,同時做好患者移動過程中的護理,評估導管安全性,防止發生導管滑落。
2結果
護理風險管理在患者入院途中的運用
摘要:目的加強對急重癥病人院內轉運風險的評估,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急救防范措施,減少病人在住院前的危險,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方法在轉運前充分評估病人的病情,并在轉運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同時根據病情的需要進行有效的防范護理。結果在病人轉運的過程中對其實施有預見性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規避危險因素,減少意外的發生。結論對于危重病人在轉運的過程中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病人病情的評估,做好入院到住院期間的搶救護理工作,能夠大大降低風險,提高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院內轉運;風險;措施
住院處是接診各類病人的前沿窗口,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各種急癥和意外事故不斷上升,安全、及時地為病人辦理住院手續,對病人院內轉運途中的風險進行評估,已成為保證護理安全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將本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427例住院處危重病人院內轉運情況進行了匯總。對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1轉運存在的風險
1.1病人病情危重,在入院前的轉運中有出現生命體征變化的情況,其中主要表現為心跳驟停、呼吸急促至停止等。1.2病人情緒不穩,行為躁動,導致各種引流管滑脫或是堵塞,引發各種意外的出現。1.3病人在轉運的過程中由于多種原因可能出現嘔吐,處理不及時或不當導致病人窒息。
2措施
醫院急診科進修學習個人體會
時間真的過的很快,兩個月的外出學習就這樣結束了,我非常感謝醫院和科室給了我這么一次好的機會,能夠到杭州大醫院去學習,雖然兩個月的時間很短暫,上班很忙,很累,夜班上的也很多,但這短短的兩個月,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收獲很大。
市中醫院的急診主要分四塊區域,包括搶救室、輸液室、急診病房和監護室,我主要在搶救室和輸液室上班,就談一下這兩塊的工作流程和好的方面。
一、搶救室工作情況
1、先預檢分診給予掛號牌后掛號,對入院病人做到認真、細致的分診,對急、危、重癥患者能迅速及時處理。
2、進搶救室的病人,根據情況一般都進行心電監護、吸氧、測血糖、開通靜脈通路等措施。
3、搶救病人填寫急診重癥病人護理記錄單,保證搶救記錄的完整、及時、準確。
民政部門規范醫療救助管理意見
為進一步合理安排使用財政醫療救助資金,規范突發事件醫療救助行為,切實解決突發事件中救助傷病人的醫療保障問題,現根據有關規定,并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意見。
一、明確救助對象
突發事件醫療救助指國家政府機關實施公共權力、社會重大事故和社會突發重大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中急需醫療救治的突發病人和意外傷殘人員,城市流浪乞討人員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以及交通事故中肇事負責人逃逸后留下的無責任主體且無承擔醫療救治經濟能力的無主傷病人員。
二、明確救助責任
(一)對國家政府機關實施公共權力行為造成的需要醫療救治的突發傷病人員,由公權實施主體單位負責醫療救助責任。
(二)對重大安全事故、社會突發重大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中需要醫療救治的傷病人員,由縣人民政府應急辦公室負責牽頭落實醫療救助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