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師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23:18: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舞蹈教師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師舞蹈隊長述職報告
一、園務工作,積極配合提升效率
從*年至今,我已擔任嘉幼教師舞蹈隊隊長一職四年多了,首先我要感謝園領導對于我工作地幫助與指導,感謝各位教師的付出、支持與積極的配合,才會有舞蹈隊的今天,但是我卻沒有執好這班勤、沒有站好這班崗。工作中我一直是以大型活動而開展舞蹈隊的工作,并沒有真正將教師舞蹈隊的工作做到實處,將教師的娛樂生活及專業水平的提高作為舞蹈隊的宗旨。這與我本人對待這項工作的態度及工作能力有直接的關系,為什么這樣說呢,可以從每天的晨練看出某些問題。首要我要自我批評一下的是,從晨練情況來說,我也算是遲到的榜首,不管是什么理由,做得不好就是不好。請大家原諒。同時我也要提到的是,本學期我們有了一位舞蹈專業性的人才——張玲玲,她的到來不僅使我們的舞蹈隊有了專業性的指導,還使我們的專業化素質得到了提升,由張玲玲老師指導排練的晨練舞蹈《西域風情》、《洛桑花》及傣族舞蹈組合等,更是讓我們的晨練有了生機與活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完善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及時與專業化教師溝通交流,并廣泛征求教師們的意見,不斷改進舞蹈隊的機制與制度,不斷將嘉幼教師舞蹈隊的工作做到更好
二、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在本學期中,我積極參加各項時事、政治、業務、教研等學習,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并始終堅持做到以身作則、勤勤懇懇,同班內其他教師共同學習、共同奮進、團結一致地做好班級工作,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隊精神充分地體現出來。在常規中,真正做到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使班內的吃飯常規、整理床鋪、椅子擺放整齊等常規初見成效,從而促進了班級的保教質量。
三、勇于創新,敢于嘗試不同領域的教學
在園內組織的觀摩活動中,能夠積極參加并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在立足本班幼兒的特點,積極開展與時代相輔相成的教育活動,建立有利于本班幼兒發展的活動。如:“甲流并不可怕”的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影像資料、圖片等,并結合當前形勢,利用社會、幼兒園、家長資源,使活動開展得更為形象與具體,雖然活動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但對于我來說又向成功邁進了一小步。
原生態舞蹈對舞蹈教師的啟示論文
摘要:通過對中國民間舞蹈文化進行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和“劇場”民間舞蹈文化兩個維度的文化分析、風格闡述和事實舉例,結合民間舞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和當前民間舞專業教育的現狀提出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對民間舞教師的啟發和幫助,并提出民間舞教師獲取所述啟發與幫助的實地采風、經典研究、理論學習等途徑。
關鍵詞: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民間舞教師;啟發與幫助;原生態;基本途徑
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追溯至人類社會的初始階段。它是人們表達情感、描摹生活、探討人與自然關系地重要工具和自發行為之一。中國彝族、藏族等的民間舞蹈文化,往往還蘊涵著本民族的歷史與傳說,有著舞蹈藝術之外的,更加廣闊的社會價值和重要意義。而把民間舞作為課程搬到課堂,是在新中國成立后,舞蹈藝術教育發展過程中才逐漸出現的。所以,豐富駁雜的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既是民間舞教師最直接的教材,也是需要民間舞教師進行不斷研究、揣摩的素材。其豐富性決定了民間舞教師在處理方法上的多樣性、選擇性和研究性。但首先可以斷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民間舞教師,科學地了解和研究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是廣大民間舞教師的必備環節之一。
一、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一)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是指中國各民族、各地域子文化系統中存在的獨立的舞蹈亞文化系統的總和。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可以最簡明地分為“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和“劇場民間舞蹈文化”。
1、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所謂“原生態”舞蹈,是古代各民族先民們“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產生的,是較少受到“現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頭”意義的民間舞蹈。自然性,是其最本質的特征。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是劇場民間舞蹈文化的母體。
體育舞蹈教師的職業教養研究
一、專業精神
下面的場景和我們討論的體育舞蹈教師專業素質中專業教育思想有關。在學校里把比賽成績作為一項考核內容,學生的比賽成績就是老師的業績,因此,老師只注重那些容易出成績的學生,在課堂上老師會花更多的時間關注他們,糾正他們的動作;而那些被忽視的學生要么跟這大部分學生隨波逐流,要么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只有私下上老師的小課。這樣的情境,大概在當前的學校中并不少見。教師作為道德和人格上的模范和引領者的角色腐化,甚至消失。當然,這種腐化的的狀況不能單單只怪罪在任課老師的頭上,它是各種因素長期影響下逐漸形成的。
1.優秀的人格品質及高尚的趣味
我們必須承認體育舞蹈教學并不僅僅只是一份一般意義上的職業,不僅僅為了傳授知識和技能而上課,更是為了使學生成為一個社會人。這就要求體育舞蹈教師擺脫低級趣味,擁有自愛、自尊、自重、自律的優秀人格品質;體育舞蹈教師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和高超的舞蹈技藝,更重要的是他應該還應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健康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這樣才能成為學生的楷模,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思想魅力感化學生,引領學生適應社會環境、參與社會生活動、學習社會規范、履行社會角色,逐漸使學生認識自我。
2.忠于體育舞蹈事業的精神
正是由于許許多多體育舞蹈人對事業的忠誠和辛勤的奉獻,體育舞蹈傳入中國短短20多年的時間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當前體育舞蹈面臨這種種挑戰,這就要求教師忠于體育舞蹈事業,有顆對體育舞蹈熾熱的紅心,這樣才能使教師在行動上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積極的去探索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有效的創新教學方法。體育舞蹈教師比普通教師辛苦得太多,不僅要像普通教師那樣畫同樣的時間去整理教材、去備課、去授課、去測評;還要畫更多的時間去堅持專業進修,甚至忍著身體的疼痛,堅持身體訓練。體育舞蹈教師是身體力行,手腦并用的;沒有對舞蹈事業的忠誠和堅韌的毅力,是完不成自己的教學任務的。
幼兒舞蹈教學教師語言藝術探討
摘要:幼兒舞蹈的教學因其特殊性而需要特定的教學語言藝術。舞蹈是一種肢體語言,也是幼兒教學中特殊的語言藝術。本文從語言藝術的兒童化、激勵化、節奏化、情感化四個方面論述幼兒舞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幼兒教學;舞蹈教學;語言藝術
舞蹈主要以動作表達為主,而在幼兒教學中,肢體語言的理解與掌握仍然是一個難題。因此,幼兒舞蹈教師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通過在教學中轉化語言、控制節奏來實現舞蹈教學的適用性,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錘煉幼兒舞蹈教學的語言藝術。
1兒童化,激發共鳴
幼兒舞蹈教師面對的是低年齡段的兒童,他們在各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在文化課的課堂上,教師的語言都應該貼近兒童,易于兒童理解;在專業性稍強的舞蹈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更應該兒童化,以此引起學生的共鳴。如果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那么就需要淡化“老師”的身份。如果幼兒教師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管理者,就會引起幼兒的畏懼心理,從而知識傳遞的通道就“窄”了許多。相反,幼兒教師需要融入小朋友的世界中,成為他們的朋友,這樣教學工作就會順利許多。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教師想要和幼兒保持在同一頻率,就需要使用兒童化的語言。在比較嚴肅的課堂上,兒童的活潑天性反而成為一個缺點,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此時要想順利地進行教學工作,就需要針對兒童的天性將教學內容、舞蹈語言兒童化。從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來看,幼兒喜歡的語言形式是具體的、生動的,而在舞蹈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動作的術語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涉及動作的準確性。兒童化的語言包括動作本身的描述方式,如需要幼兒做“前滾翻”“后滾翻”的動作時,就可以說“小朋友們聽好啦,我們現在變成了一個胖胖圓圓的小貓啦,然后團起身子變成一個小球球向前滾。好,再向后滾球球。對,就這樣,小朋友都很棒”。這只是一個例子,對于不同的幼兒群體可能會有不同的語言習慣,教師一定要在平時多聽、多觀察,只有了解了孩子們的說話方式和思維習慣,才能對癥下藥。教學用語兒童化有兩個主要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易于理解,二是在課堂上讓學生的肢體語言和理解能力得到加強。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梁,教師教學語言適當兒童化,可以做到真正的師生零距離,從而在心靈上形成共鳴。
2激勵化,健身悅心
幼兒教師舞蹈欣賞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幼兒舞蹈欣賞作為幼兒舞蹈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幼兒園藝術教育之一。舞蹈的感染力非常強大,且具有振奮和鼓舞人心的作用,對幼兒思想境界與高尚情操的提升培養至關重要,也是幼兒發現美、享受美最直接的途徑。對幼兒而言舞蹈欣賞是其最能理解并接受的一種美育形式之一,能夠有效促進其全面發展。故,本文將主要探討幼兒舞蹈欣賞活動的模式。
關鍵詞:幼兒教育;舞蹈欣賞;活動模式
舞蹈欣賞既是審美活動,也是以舞蹈領悟世界的思維活動,其作為組成幼兒園舞蹈活動的重要部分,更是幼兒實現舞蹈鑒賞、理解等方面的過程。由于,幼兒園舞蹈活動一味強調模仿動作和韻律活動,不注重舞蹈欣賞活動,僅以老師教、幼兒練的方式學習幼兒舞蹈,造成幼兒興致怏怏,創編舞蹈時缺乏動作語匯等問題。為此,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開展幼兒舞蹈欣賞活動,通過舞蹈欣賞提高舞蹈教學效率。
一、幼兒舞蹈欣賞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舞蹈選擇不合理。要充分理解舞蹈,最理想的途徑就是選擇合適的舞蹈。對于幼兒來說,只有完完全全理解舞蹈,才能用身體語言將其表現出來。故而,在幼兒舞蹈欣賞中最關鍵的問題是合理選擇舞蹈,但從實際教學中可知,往往教師對舞蹈選擇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問題。二是,過分強調模仿,忽略想象。眾所周知,幼兒匱乏生活經驗,思維方面存在較大局限性,善于模仿。故此,日常舞蹈教學中時常可見,幼師單一說教,幼兒一味模仿的教學現狀,由于遵循教師思維學習舞蹈,只會降低幼兒主動參與舞蹈的積極性,造成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
二、幼兒舞蹈欣賞活動有效開展策略
幼兒舞蹈教師教學方法分析論文
1.小班應以我國漢族、北方民族舞蹈為主,且內容多是與幼兒生活情趣吻合的
以兒童民間游戲為主的舞蹈,如“跑竹馬”、“花狐貍”、“霸王鞭”、“舞獅子”等;中班則以我國的漢族民間舞蹈為主,如“高蹺”、“跑旱船”、“龍舞”等,但也欣賞一些江南地區的民族舞蹈,如“采茶舞”等;而大班則以我國少數民族舞為主,如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朝鮮族、藏族等民族舞蹈,同時還欣賞部分世界上典型的民族舞蹈,如西班牙舞、印度舞等。
2.教學內容必須閃爍幼兒的心靈,充滿童趣
我們每天生活在幼兒中間,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學習同游戲,生活會給我們啟示,只要我們用敏銳的眼光去觀察、體驗、研究他們美麗的內心世界,就可以在他們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尋找他們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教學內容。如:帶幼兒到戶外散步時,教他們一些有關美麗大自然的小舞蹈,《可愛的太陽》、《樹葉飄飄》、《風吹大地》等。又如在進行勞動以后,教他們《洗手帕》、《種樹、澆水》等。這些舞蹈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以及周圍熟悉的環境,因此他們很容易理解接受。經常利用短小、生動形象、動作性強的舞蹈來吸引幼兒的興趣,不僅使他們感到親切可信,易學易記易模仿,而且也能為他們今后創作舞蹈動作打下基礎。
3.教學過程需貫穿生動、活潑、童趣盎然的氣氛,讓幼兒在游戲中學,使他們忘記訓練的疲勞和痛苦
在教學中要創設意境,讓幼兒展開聯想的翅膀,教師在游戲中教,幼兒在游戲中學。例如律動《小鳥兒》,我和幼兒分別扮演角色鳥媽媽和小鳥兒,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創設“藍天白云”的意境:“在一片蔚藍的天空里,鳥媽媽帶著小鳥們學飛。”幼兒聽著音樂,跟著我有時學小鳥飛,有時學小鳥跳。在練習的過程中,看到某幼兒手的動作不對就說:“哎呀,我的小鳥怎么啦?翅膀抬不起來,飛不動了?”這時幼兒就知道自己手的動作不對,很快就自覺改過來了。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我沒有重點講究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過游戲與聯想,使幼兒身臨其境,從中獵取情趣和美感。游戲不僅使幼兒學會舞蹈,還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
提高幼兒教師舞蹈創編能力策略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舞蹈編創與教學活動是學前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提高舞蹈編創與日常教學的實踐性、職業性與活動性特征,才能學前教育工作的需求,不斷提高學前教育工作有效性和科學性。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編創;教學策略
舞蹈編創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兒童的舞蹈靈感,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舞蹈游戲、舞蹈活動等實踐當中。教師只有把相關理念與學生生活結合,尋找趣味性的舞蹈素材,才能達到舞蹈教學目標,創編舞蹈幼兒心理需求的舞蹈。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編創教學現狀
1.教學理念相對陳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編創教學是幼兒舞蹈教育的重要內容,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創新普遍重視舞蹈創新的主題性,但是忽略了舞蹈作品的趣味性,沒能圍繞著幼兒的需求進行有效創編。不能從舞蹈審美、藝術靈感方面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教學模式單一問題。舞蹈編創教學的關鍵在于促進幼兒積極投入舞蹈活動,并且能夠激發幼兒舞蹈編創靈感,同時給幼兒提供豐富的展示機會與實踐參與平臺,從而提高幼兒參與舞蹈活動積極性。但是,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編創教學沒能與教學方法有效結合,不能采用互動合作教學的模式,單純的理論指導與模仿練習的方式沒能有效調動學生的靈感,不能在學生群體的碰撞中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舞蹈教師工作總結
彈指一揮四個月已毫無聲息的流逝,就在此時需要回頭總結之際才猛然間意識到日子的匆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充實而又忙碌的工作中,使我真正體會到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辛苦和做一位舞蹈老師的樂趣以及責任,使我的教學經驗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原先頗感忸怩的離開大學的圍城生活,現在已經漸漸變得順其自然了,回顧這幾個月的工作,既緊張,又新奇,收獲也很多。
舞蹈是一門形體藝術,是以人體為手段,以人體的動作、姿態為語匯,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的動態的、表情的、表現性藝術。少兒舞蹈它包含青少兒的“童心”與“童趣”,蘊含著孩子們對于“美”的感受與親和力.少兒舞蹈教育對少兒的智力發展、道德養成、意志品質的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審美能力的培養等,具有課堂教育所無法代替的積極作用.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后更好的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舞蹈基礎訓練部分。首先,從低年級的舞蹈基礎訓練課程開始就加進一些基礎練習元素和律動,降低部分訓練難度,使原本較為枯燥的基礎強化訓練變得更為輕松活潑,及更為實用也更方便學生的掌握。并在音樂上也采用一些少兒律動性較強的音樂,使學生對今后學習、編排幼兒舞蹈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和理解。其次,為了從整體上訓練學生克服身體的自然狀態,獲得正確的直立感,發展舞姿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節奏感。在以往較為單一,更為注重學生動作完成質量的訓練基礎上,在組合中更多的加進一些方位、節奏變化的訓練,來強化學生的整體適應能力和表演能力。第三,為了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改變傳統授課模式中一個動作或一個組合正反方向都教的細化教學,在授課時只教動作或組合的一個方向,讓學生自己把反方向動作或組合做出來,使學生較快的掌握舞蹈規律。既提高學生的舞蹈實際接受能力,又增強了課堂的教學互動性。使教學效果
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民族民間舞部分。有選擇的對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的基本動律及其民族韻律特點進行編排整理、組合,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掌握舞蹈動作素材,拓寬舞蹈知識面,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表現力,為今后的舞蹈教學和幼兒舞蹈創編開闊思路。同時,除了注重民間舞課程難易和實用的選擇外,在對學生良好氣質的培養上也加進了對學生不同氣質舞蹈的訓練,通過學習感受具有不同氣質特征和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如通過粗獷豪放的藏族和蒙族;細膩柔美的傣族;熱情奔放,歡快活潑的維吾爾族等不同舞蹈氣質特征的學習、掌握,來改變自身氣質的不足一面。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所具有的潛能,使學生能有一個健康良好的氣質。
三、課后作業監督措施。在本學期中,我采用了作業監督措施。比較注重監督學生復習的回課情況,要求她們課后要把我課上所講的舞蹈動作要領、重點要求和組合順序記成筆記,并熟練的掌握課堂作業,規定每星期全班同學的復習次數不能少于兩次。我在課堂上也會不定期進行抽查和小測,以此督促學生自覺的復習掌握每節課的教學進程。畢竟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學生掌握的熟練程度有限,需要學生課后花時間消化、練習。因此這些教學措施的實施,使學生的舞蹈基礎較為扎實,舞蹈動作較為熟練規范,課堂的“教”與“學”相互促進,良性的循序漸進,收到了較好成效。
學校舞蹈教師實結
兩個月的磨刀練陣,按理說,自己到底是寶刀還是銹鐵應該可以從這些日子的點滴表現中露出應有的光澤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卻對自己這些許的光澤沒有信心,因為我欠缺的東西還很多,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在此,我將工作上最大的不足總結如下:
(一)辦公方面:
1、缺乏基本的辦公室工作知識,在開展具體工作中,常常表現生澀,甚至有時還覺得不知所措;
2、對實習單位各部門的工作情況缺乏全面具體的了解,從而影響到相關公文寫作的進行;
3、對電腦知識的掌握度較低,這直接影響到相應的工作質量;
4、工作細心度不夠,經常在小問題上出現錯漏;
小學舞蹈教師培訓心得匯報
首先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參加了這個**市小學舞蹈教師培訓。
當時張主任通知我參加這個培訓的時候,我一聽是舞蹈培訓就特別緊張,因為從我讀書開始就一直對舞蹈存在嚴重的畏難情緒,覺得舞蹈訓練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在一年半的工作實踐過程當中,我也意識到小學音樂基礎教育是需要我們擁有全面的專業知識技能,包括音樂理論,包括舞蹈、聲樂、鋼琴、器樂等等甚至更多,缺一不可。就這樣,我一方面覺得像這次這樣的舞蹈培訓對我來說是不能錯失的一個大好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面我又擔心自己跟不上像這樣的專門的針對性這么強的學習。著實是矛盾了好長一段時間。我記得我后來是反復地問過王老師,看我自己能不能跟得上這種培訓的程度,每一次王老師都安慰我鼓勵我說“可以的”“沒問題的”。就是這樣我才下定決心去參加這次培訓,好好學習。
這個為期五天的小學舞蹈教師培訓的培訓內容安排得非常緊湊,既有實踐型的學習,其中包括:藏族舞蹈組合、東北秧歌組合等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以及對日常有用的少兒成品舞蹈的學習。然后又有舞蹈理論方面的課程,包括:少兒舞蹈編排、少兒形體訓練的方法和保護措施、還有教師師德修養與職業心理健康等課程。
培訓的那一個星期,我每一天都覺得很辛苦。因為平時運動得很少,突然像這樣整天練啊、跳啊……我每一天渾身都痛得不行。但即便是這樣,后來培訓結束的時候,我的心里面暗暗地想:幸虧我來了!因為通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收獲很多。對舞蹈和舞蹈教學都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體會。
一、舞蹈是什么
舞蹈,是一門身體語言的藝術。是最本真,發自內心,而無法掩飾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是關于一個經典的海南黎族舞蹈劇目《三月三》。三月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因為每年到了農歷三月三的時候,不管是結婚了還是未婚的,所有黎族同胞都要從四面八方回去,和自己的情人共同度過。所以三月三又稱愛情節、談愛日。當時作者要創作這個舞蹈的時候,就去到黎族當地去體驗生活。她剛剛到那的時候,發現黎族女性有一個很有意思很美的動作:當她們與人對面相遇的時候,她們總是半側身,前面的一條腿微微彎曲,兩手輕輕地搭在大腿上,整個身體呈現一種非常優美的S線條。作者就一直不明白黎族女性為什么會有這個動作。一直到作者跟黎族同胞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跟他們一起歡慶三月三這個節日,被當地黎族小伙拉到小樹林里的的時候,她才明白,黎族女性的裙子底下是沒有穿任何其他東西的。所以她們的那個動作其實是源自于內心的一種對陌生人的防備和自我保護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