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7 15:46:11
導(dǎo)語:這里是公務(wù)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jīng)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五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中藥五味
1五味學(xué)說的積極意義
1.1藥物五味可以部分地反映藥物的功效特點
五味是藥物基本屬性之一,它是用來闡述藥物功用的一種理論框架,如《內(nèi)經(jīng)》云:“甘緩”“酸收”“苦燥”“苦泄”“辛潤”等。辛能散、能行,甘能補、能緩、能和,苦能泄、能燥,酸與澀都能收能澀,咸能軟能下,淡能滲能利。雖然藥物的味與功效特點不是絕對和完全地符合,在古代功效尚未較好地總結(jié)出來之前,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地反映藥物的功效特點,因此對當(dāng)時指導(dǎo)臨床用藥有著積極的意義。由于人們首先了解藥物的主治,然后才逐步總結(jié)出功效,早期的本草均基于這種實踐,主要記載各藥的主治病癥。在認識藥物的功效以前,如果掌握了該藥的五味特點,可以增強臨床用藥的準(zhǔn)確性。《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主治“咳逆上氣”藥物有二十余種,卻未指明這些藥物以什么樣的作用治療咳逆上氣。不弄清這些藥物的五味,就是不了解其作用特點,臨床選用藥物只能是襲其用而用,無異于按圖索驥。而古人認識這些藥的五味之后,就可能用辛散者去治療外邪郁閉引起的咳逆上氣,用甘補者去治療肺虛引起的咳逆上氣,用酸收者去治療肺氣不斂引起的咳逆上氣。因此在功效尚未較好地總結(jié)出來之前的特定歷史時期,結(jié)合五味治療疾病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用藥的盲目性。
1.2五味配伍法在方劑中的應(yīng)用
隨著中醫(yī)藥理論和臨床的發(fā)展,藥物的五味由最初只是孤立理解和運用單個藥物的味發(fā)展為五味之間的配伍運用和五味配伍理論。將藥物五味的基本屬性融匯貫通于臨床組方配伍中,創(chuàng)立了很多五味配伍法[1],對臨床有著重要指導(dǎo)意義。
1.2.1辛開苦降甘調(diào)法
五味子的營養(yǎng)成分
1五味子的營養(yǎng)成分及含量
據(jù)測定,五味子每100g鮮果中含蛋白質(zhì)1.6g、脂肪1.9g、可溶形固性物8~14g、有機酸6~10g(其中酒石酸3%、檸檬酸52%、蘋果酸40%、琥珀酸4%和微量草酸)、果膠4g、Vc21.6mg,胡蘿卜素32μg、熱量100J;五味子果實中含有17種氨基酸(1L汁液含971mg),其中人體必需的7種氨基酸占17.7%,無機元素按含量順序為:鉀、鈣、鎂、鐵、錳、鋅、銅,此外還含有鎳、鈦、銀、鉛等。五味子的嫩葉中所含營養(yǎng)也非常豐富,每100g嫩葉中含蛋白質(zhì)3.9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13g、鈣363mg、磷22mg、鐵6.6mg、胡蘿卜素5.08mg、V■0.09mg,V■0.02mg,Vpp1.5mg,Vc22mg,還含有16種氨基酸,其中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占總量的28.87%~34.02%,礦物質(zhì)含量2.21%~3.08%,木脂素含量0.014%~0.028%,以上各種成分在6~7月五味子花芽分化期含量最高。其果實含揮發(fā)油0.89%,主要成分為檸檬醛、α-依蘭烯、α-恰米烯、β-恰米烯和恰米醛等,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但有安定作用,而且還有抗驚蕨作用。木脂素是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甲、醇乙、五味子酯甲、酯乙、酯丙、酯丁等20余種成分。以上成分在根、莖、果實中均有分布,其中果實中含量最高為19.2%、莖為10.25%、根為12.4%。
2五味子的價值
2.1食用價值
五味子的花、果、葉、莖蔓均有較高的食療作用,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較一般水果高,其幼芽嫩葉具有檸檬香氣,現(xiàn)已列入上品野菜,在高級賓館、飯店也很多見;也可將其制作成茶葉,作為日常飲品;莖葉和種子可提取食用香精、色素,在食品調(diào)料和防腐方面應(yīng)用廣泛。專家認為:以五味子為主要原料研制的高級補酒、飲料和保健品,具有滋補強身、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和延年益壽的功效。
2.2藥用價值
中藥五味分析論文
1五味學(xué)說的積極意義
1.1藥物五味可以部分地反映藥物的功效特點
五味是藥物基本屬性之一,它是用來闡述藥物功用的一種理論框架,如《內(nèi)經(jīng)》云:“甘緩”“酸收”“苦燥”“苦泄”“辛潤”等。辛能散、能行,甘能補、能緩、能和,苦能泄、能燥,酸與澀都能收能澀,咸能軟能下,淡能滲能利。雖然藥物的味與功效特點不是絕對和完全地符合,在古代功效尚未較好地總結(jié)出來之前,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地反映藥物的功效特點,因此對當(dāng)時指導(dǎo)臨床用藥有著積極的意義。由于人們首先了解藥物的主治,然后才逐步總結(jié)出功效,早期的本草均基于這種實踐,主要記載各藥的主治病癥。在認識藥物的功效以前,如果掌握了該藥的五味特點,可以增強臨床用藥的準(zhǔn)確性。《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主治“咳逆上氣”藥物有二十余種,卻未指明這些藥物以什么樣的作用治療咳逆上氣。不弄清這些藥物的五味,就是不了解其作用特點,臨床選用藥物只能是襲其用而用,無異于按圖索驥。而古人認識這些藥的五味之后,就可能用辛散者去治療外邪郁閉引起的咳逆上氣,用甘補者去治療肺虛引起的咳逆上氣,用酸收者去治療肺氣不斂引起的咳逆上氣。因此在功效尚未較好地總結(jié)出來之前的特定歷史時期,結(jié)合五味治療疾病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用藥的盲目性。
1.2五味配伍法在方劑中的應(yīng)用
隨著中醫(yī)藥理論和臨床的發(fā)展,藥物的五味由最初只是孤立理解和運用單個藥物的味發(fā)展為五味之間的配伍運用和五味配伍理論。將藥物五味的基本屬性融匯貫通于臨床組方配伍中,創(chuàng)立了很多五味配伍法[1],對臨床有著重要指導(dǎo)意義。
1.2.1辛開苦降甘調(diào)法
簡談五味子提煉外抑菌的用途
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別名北五味子、遼五味子、山花椒、烏梅子、軟棗子等,為木蘭科五味子屬植物。多年生落葉木質(zhì)藤本,以野生為主,為常用中藥材。主要以果實入藥,因有甘、酸、辛、苦、咸五味而得名,有斂肺、滋腎、止汗、生津、止瀉、澀精等功能。可以治療咳嗽、哮喘、口渴自汗、盜汗、遺精、久瀉、神經(jīng)衰弱等癥,也是很好的果酒和飲料的原料[1],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是一種新型的“藥食同源”功能性保健食品,其果實在國際上已成為一種新興食品工業(yè)的重要原料[2,3]。本實驗采用濾紙片法和二倍稀釋法,研究了五味子提取物對4種常見污染菌的抑制作用,為其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菌種與培養(yǎng)基試驗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氏菌、綠膿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由浙江省臺州醫(yī)院微生物實驗室友情贈送。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按文獻[4]自制,PH為6.0(用PBS配制[5])。
1.2五味子提取物的制備五味子飲片購自臨海市醫(yī)藥有限公司,經(jīng)70℃烘干后研成粉末。取粉末10g用75%乙醇在超聲波清洗器中提取,反復(fù)多次,直至浸出液色淡。將浸出液濃縮,并定容到10ml,即1ml提取液為1g五味子的提取物[6]。提取液過0.22μm濾膜除菌,4℃貯存?zhèn)溆谩?/p>
1.3抑菌試驗
1.3.1抑菌效力的測定將供試菌從斜面轉(zhuǎn)接到5ml液體培養(yǎng)基,30℃培養(yǎng)24h,吸取50μl到5ml液體培養(yǎng)基,30℃培養(yǎng)6h后取100μl菌液均勻涂布到平板上;再貼上濾紙圓片(φ6mm,提取液浸24h后風(fēng)干),每皿4片,重復(fù)3次。37℃倒置培養(yǎng)24h后測定抑菌圈大小,用無菌水作空白對照,確定抑菌效果。
北五味子多糖提取論文
【摘要】目的建立提取和測定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測定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結(jié)果測得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為6.57%,平均回收率為99.78%,RSD=1.54%。結(jié)論該方法簡便、精密度及重現(xiàn)性均較好,結(jié)果令人滿意。
【關(guān)鍵詞】北五味子多糖提取含量測定
ExtractionandDeterminationofPolysaccharidefrom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Fruit
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amethodfortheextractionanddeteminationofpolysaccharidefrom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Fruit.MethodsPolysaccharidein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FruitwasdeterminedbythemethodofSpectrophotometry.ResultsThepolysacharidesinSchisandrachinenisis(Turcz)BaillFruitwas6.57%,theaveragerecoverywas99.78%,RSDwas1.54%.ConclusionThismethodissimple,theresultisstable,reproducible,andsatisfactory.
Keywords: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Polysaccharide;Extraction;Determination
北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Fruit是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是著名的滋補性中藥,因其果實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具有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之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五味子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均有興奮作用,亦能促進肝糖原異生,加快肝糖原分解,在治療神經(jīng)衰弱、肝炎等的藥物中應(yīng)用十分廣泛。五味子有南北之分,據(jù)《本草綱目》記載“五味子南產(chǎn)者紅,北產(chǎn)者黑,入滋補藥,必用北者為良”,北五味子的化學(xué)成分主要為五味子木脂素、揮發(fā)油、五味子醇、多糖等[1]。近年來對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方法很多,如熱水浸提法、稀堿液浸提法、稀酸液浸提法。但多糖是由單糖基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化合物,在稀酸、稀堿條件下,易使多糖發(fā)生糖苷鍵的斷裂,部分多糖發(fā)生水解而使多糖的提取率減少,因此本文采用熱水浸提法,用苯酚-硫酸法測定北五味子多糖的含量,得到滿意的結(jié)果。
五味子栽培技術(shù)管理論文
論文關(guān)鍵詞遼五味子;育苗;定植;田間管理;整形修剪
論文摘要介紹了遼五味子的栽培技術(shù),主要包括育苗、選地與栽植、田間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內(nèi)容,以期為遼五味子的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提供技術(shù)參考。
遼五味子為林蘭科植物(SchisandgaChinensisBaill)。因果實具有甘、酸、辛、苦、咸五味而得名。果實既可入藥也可用于釀酒、制汁生產(chǎn)飲料,具有滋肺、澀精、止汗、止瀉、生津、益智、安神之功效。遼五味子天然分布于我國東地區(qū)的混交林及灌木叢中,為落葉木質(zhì)藤本野生果樹。遼五味子是一種抗寒性很強的植物,芽眼萌動比一般樹木早,能耐受住早春寒冷的氣候而正常生長。5月上旬展葉,5月下旬至6月初開花,花期12d左右,單花6d開完,開花的臨界溫度0~1℃。8月末至9月下旬果實成熟。現(xiàn)經(jīng)人為馴化可擴展到東北、遼南以北栽培,這對遼五味子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1育苗
繁殖五味子苗木,一般有播種、扦插和壓條等方法,因目前優(yōu)良品種較少,生產(chǎn)用苗仍以實生苗為主。培育五味子苗木,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宜方法。
1.1實生繁殖
五味子有效成分研究論文
【摘要】五味子為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之一,具有多種藥用功效,該文對近些年來五味子多種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做一綜述,以利進一步的研究與開發(fā)利用。
【關(guān)鍵詞】五味子有效成分提取與分離
AdvancesontheExtractionandSeparationTechnologiesofEfficientComponentsin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
Abstract: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ison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Ithasbeenfoundtopossesssomebeneficialpharmacologicaleffects.Forfurtherresearchandapplication,thispaperreviewedthedevelopmentoftheextractionandseparationtechnologiesofefficientcomponentsin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
Keywords: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Efficientcomponents;Extractionandseparation
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為木蘭科多年生落葉植物,因果實具有甘、酸、辛、苦、咸五味而得名,具有斂肺生津、益胃養(yǎng)心、收斂固澀、滋補、強壯等功效,是常用中藥之一[1]。五味子中含有木脂素、多糖和三萜酸等多種有效成分,其中木脂素類具有保肝、降酶、抗艾滋病等多種活性。本文對近些年來五味子及其莖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離方法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以利進一步的研究與開發(fā)利用。
透析五味保肝丸定性定量實驗
摘要:目的建立五味保肝丸定性定量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方法薄層色譜法定性鑒別五味子和丹參的存在,高效液相色譜法確定降酶丸中五味子甲素含量。結(jié)果定性鑒別五味子和丹參,方法簡便,圖譜清晰;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jié)果準(zhǔn)確,陰性無干擾。結(jié)論該實驗方法可作為降酶丸的定性定量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指標(biāo)。
關(guān)鍵詞:五味保肝丸;薄層色譜;高效液相色譜;五味子甲素
五味保肝丸由五味子、丹參等中藥組成,是我院傳統(tǒng)中藥自制制劑(魯衛(wèi)藥制字Z02080175),具有斂陰、活血、降酶功效,用于乙型肝炎、轉(zhuǎn)氨酶升高等病癥,臨床應(yīng)用近30年,療效確切。為控制該制劑質(zhì)量,除常規(guī)檢測項目外,實驗研究五味子、丹參兩味藥的薄層色譜法鑒別方法,以及該制劑主要藥效成分五味子甲素含量范圍,為該制劑質(zhì)量控制指標(biāo)提供定性定量實驗依據(jù)。
1主要儀器、試劑與藥材
1.1主要儀器
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JA2003型電子分析天平(上海),KQ100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
五味子營養(yǎng)成分分析論文
論文關(guān)鍵詞五味子;營養(yǎng)成分;食用價值;藥用價值;保健價值
論文摘要五味子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成分,詳細介紹了五味子的食用、藥用和保健價值,指出五味子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近年來,我省許多地區(qū)都大量栽種五味子,但由于大多數(shù)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對其藥理、藥性及保健功能知之甚少,使其開發(fā)利用受到限制,從而影響五味子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筆者現(xiàn)將五味子的營養(yǎng)成分及其價值介紹如下。
1五味子的營養(yǎng)成分及含量
據(jù)測定,五味子每100g鮮果中含蛋白質(zhì)1.6g、脂肪1.9g、可溶形固性物8~14g、有機酸6~10g(其中酒石酸3%、檸檬酸52%、蘋果酸40%、琥珀酸4%和微量草酸)、果膠4g、Vc21.6mg,胡蘿卜素32μg、熱量100J;五味子果實中含有17種氨基酸(1L汁液含971mg),其中人體必需的7種氨基酸占17.7%,無機元素按含量順序為:鉀、鈣、鎂、鐵、錳、鋅、銅,此外還含有鎳、鈦、銀、鉛等。五味子的嫩葉中所含營養(yǎng)也非常豐富,每100g嫩葉中含蛋白質(zhì)3.9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13g、鈣363mg、磷22mg、鐵6.6mg、胡蘿卜素5.08mg、V■0.09mg,V■0.02mg,Vpp1.5mg,Vc22mg,還含有16種氨基酸,其中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占總量的28.87%~34.02%,礦物質(zhì)含量2.21%~3.08%,木脂素含量0.014%~0.028%,以上各種成分在6~7月五味子花芽分化期含量最高。其果實含揮發(fā)油0.89%,主要成分為檸檬醛、α-依蘭烯、α-恰米烯、β-恰米烯和恰米醛等,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但有安定作用,而且還有抗驚蕨作用。木脂素是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甲、醇乙、五味子酯甲、酯乙、酯丙、酯丁等20余種成分。以上成分在根、莖、果實中均有分布,其中果實中含量最高為19.2%、莖為10.25%、根為12.4%。
2五味子的價值
五味子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菌種與培養(yǎng)基試驗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氏菌、綠膿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由浙江省臺州醫(yī)院微生物實驗室友情贈送。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按文獻[4]自制,PH為6.0(用PBS配制[5])。
1.2五味子提取物的制備五味子飲片購自臨海市醫(yī)藥有限公司,經(jīng)70℃烘干后研成粉末。取粉末10g用75%乙醇在超聲波清洗器中提取,反復(fù)多次,直至浸出液色淡。將浸出液濃縮,并定容到10ml,即1ml提取液為1g五味子的提取物[6]。提取液過0.22μm濾膜除菌,4℃貯存?zhèn)溆谩?/p>
1.3抑菌試驗
1.3.1抑菌效力的測定將供試菌從斜面轉(zhuǎn)接到5ml液體培養(yǎng)基,30℃培養(yǎng)24h,吸取50μl到5ml液體培養(yǎng)基,30℃培養(yǎng)6h后取100μl菌液均勻涂布到平板上;再貼上濾紙圓片(φ6mm,提取液浸24h后風(fēng)干),每皿4片,重復(fù)3次。37℃倒置培養(yǎng)24h后測定抑菌圈大小,用無菌水作空白對照,確定抑菌效果。
1.3.2最低抑菌濃度(MIC)的測定采用二倍稀釋法[7]測定提取物對供試菌的MIC。取7支試管,第1支加入10ml提取液,其余6支各加入5ml無菌水,從第1支吸取5ml提取液移至第2支,混勻后,再吸取5ml至第3支,以此類推,最后1支試管取出5ml棄去,每一試管的濃度分別為1000、500、250、125、62.5、31.3和15.6mg/ml。分別將5ml上述各濃度的提取物與20ml牛肉膏固體培養(yǎng)基混勻,制成提取物的濃度分別為200、100、50、25、12.5、6.3和3.2mg/ml(w/v)的平板,接種菌液后倒置培養(yǎng)24h觀察,以沒有供試菌生長的最低濃度為提取物的MIC。
精品范文
1五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