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8 02:42: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夏大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夏大豆

夏大豆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選用高產、抗病、優質品種,如巨豐、中黃13號、皖豆24、豫豆25號、中豆20號等。巨豐大豆在江淮丘陵地區已種植多年,其植株高大,根系發達,耐水肥,生育期比其他大豆品種略長,莖桿粗壯,高抗倒伏;莢果飽滿緊湊,皮色微黃透明,種臍色淡,商品性較好,作為夏大豆種植產量一般為2625~3375kg/hm2。中黃13號也是較好的夏大豆品種之一,不僅單位面積產量高,出油率也較高,可以在我地擴大種植。

2科學施基肥

播種前結合整地,做到普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補施氮肥,一般大豆產量3000~3750kg/hm2,要求施土雜肥30.0~37.5t/hm2。大豆雖然屬豆科作物,但要高產還應在苗期補充適量的氮素肥料,生產上一般施磷酸二銨150kg/hm2、鉀肥150kg/hm2、硫酸鋅15kg/hm2、硼肥15kg/hm2作基肥。播種前1kg種子用1~2g鉬酸銨拌種或用0.05%~0.10%鉬酸銨溶液在苗期至開花前噴施。

3搶茬播種,確保全苗

夏大豆全生育期短,適播期易受干旱或連陰雨天氣影響,往往不能按時播種下地。因此,前茬收獲后要盡快整地、施肥、播種下地,干旱時要抗旱搶種,連陰雨天氣抓住降雨間隙搶種,爭取6月上旬一播全苗,搶茬播種,確保全苗。

查看全文

夏大豆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選用高產、抗病、優質品種,如巨豐、中黃13號、皖豆24、豫豆25號、中豆20號等。巨豐大豆在江淮丘陵地區已種植多年,其植株高大,根系發達,耐水肥,生育期比其他大豆品種略長,莖桿粗壯,高抗倒伏;莢果飽滿緊湊,皮色微黃透明,種臍色淡,商品性較好,作為夏大豆種植產量一般為2625~3375kg/hm2。中黃13號也是較好的夏大豆品種之一,不僅單位面積產量高,出油率也較高,可以在我地擴大種植。

2科學施基肥

播種前結合整地,做到普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補施氮肥,一般大豆產量3000~3750kg/hm2,要求施土雜肥30.0~37.5t/hm2。大豆雖然屬豆科作物,但要高產還應在苗期補充適量的氮素肥料,生產上一般施磷酸二銨150kg/hm2、鉀肥150kg/hm2、硫酸鋅15kg/hm2、硼肥15kg/hm2作基肥。播種前1kg種子用1~2g鉬酸銨拌種或用0.05%~0.10%鉬酸銨溶液在苗期至開花前噴施。

3搶茬播種,確保全苗

夏大豆全生育期短,適播期易受干旱或連陰雨天氣影響,往往不能按時播種下地。因此,前茬收獲后要盡快整地、施肥、播種下地,干旱時要抗旱搶種,連陰雨天氣抓住降雨間隙搶種,爭取6月上旬一播全苗,搶茬播種,確保全苗。

查看全文

夏大豆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選用高產、抗病、優質品種,如巨豐、中黃13號、皖豆24、豫豆25號、中豆20號等。巨豐大豆在江淮丘陵地區已種植多年,其植株高大,根系發達,耐水肥,生育期比其他大豆品種略長,莖桿粗壯,高抗倒伏;莢果飽滿緊湊,皮色微黃透明,種臍色淡,商品性較好,作為夏大豆種植產量一般為2625~3375kg/hm2。中黃13號也是較好的夏大豆品種之一,不僅單位面積產量高,出油率也較高,可以在我地擴大種植。

2科學施基肥

播種前結合整地,做到普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補施氮肥,一般大豆產量3000~3750kg/hm2,要求施土雜肥30.0~37.5t/hm2。大豆雖然屬豆科作物,但要高產還應在苗期補充適量的氮素肥料,生產上一般施磷酸二銨150kg/hm2、鉀肥150kg/hm2、硫酸鋅15kg/hm2、硼肥15kg/hm2作基肥。播種前1kg種子用1~2g鉬酸銨拌種或用0.05%~0.10%鉬酸銨溶液在苗期至開花前噴施。

3搶茬播種,確保全苗

夏大豆全生育期短,適播期易受干旱或連陰雨天氣影響,往往不能按時播種下地。因此,前茬收獲后要盡快整地、施肥、播種下地,干旱時要抗旱搶種,連陰雨天氣抓住降雨間隙搶種,爭取6月上旬一播全苗,搶茬播種,確保全苗。

查看全文

大豆倒青預防措施

1發生原因

1.1氮磷比例失調

大豆生長所需要的氮素包括從土壤中吸收無機氮和根瘤菌固定的生物氮,這2種氮在大豆生長過程中起著不同的作用,生物氮起著均衡大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作用,而無機氮則以促進大豆的營養生長為主,且生物氮具有無機氮不能代替的作用[2]。近年來,小麥的施肥水平大大提高,特別是氮肥用量加大,而磷肥用量不足,致使土壤中氮磷比例失調。土壤中無機氮素肥料多,抑制了根瘤菌的繁殖活動,降低了固氮能力,造成了苗期徒長;即使開花結莢,由于干物質積累、轉運、儲藏得少,最后導致鼓粒困難,貪青秕莢不實。

1.2品種選用不當

大豆結莢習性不同,倒青現象發生的程度也不同。無限結莢習性的品種,倒青現象發生程度重于有限結莢習性的品種。據1992年調查資料,有限結莢習性的躍進5號、齊黃5號倒青及秕莢率分別為12.1%和15.0%,而無限結莢習性的品種徐豆1號、豐收黃則分別為50.0%、60.0%,有的甚至達100%。因為有限結莢習性的品種營養生長達到一定程度后即轉入以生殖生長為主,而無限結莢的品種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在條件適宜、氮肥偏多的情況下易發生倒青。

1.3病蟲防治不及時

查看全文

高產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徐豆13號;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簡述了徐豆13號的特征特性,同時從增施底肥、適期早播、足墑播種、合理密植、生育期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徐豆13號的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指導。

徐豆13號是江蘇省徐州農科所1993年用徐豆139號作母本,徐豆8618-4品系(徐豆7號×泗豆11)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雜交后代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2005年經全國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審定。2006年渦陽縣引進該品種試驗示范,2007年大面積推廣。

1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亞有限結莢習性。生育期102d,株高85cm,株型直立,主莖節數17節左右,有效分枝1~2個。葉片卵圓形、綠色,白花,棕毛。每莢粒數2粒,莢棕黃色,底莢高12cm左右。籽粒扁橢圓形,種皮黃色,有光澤,臍褐色,百粒重21.5g左右。

(1)產量高。在品比試驗中徐豆13號平均產量為2739kg/hm2,比徐豆10號增產7.8%,2007年在渦陽縣大面積種植,平均產量為2673kg/hm2,其中牌坊鎮333.3hm2種植基地,平均產量為2800.5kg/hm2,最高田塊達4288.5kg/hm2。

查看全文

大豆倒青原因分析論文

1發生原因

1.1氮磷比例失調

大豆生長所需要的氮素包括從土壤中吸收無機氮和根瘤菌固定的生物氮,這2種氮在大豆生長過程中起著不同的作用,生物氮起著均衡大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作用,而無機氮則以促進大豆的營養生長為主,且生物氮具有無機氮不能代替的作用[2]。近年來,小麥的施肥水平大大提高,特別是氮肥用量加大,而磷肥用量不足,致使土壤中氮磷比例失調。土壤中無機氮素肥料多,抑制了根瘤菌的繁殖活動,降低了固氮能力,造成了苗期徒長;即使開花結莢,由于干物質積累、轉運、儲藏得少,最后導致鼓粒困難,貪青秕莢不實。

1.2品種選用不當

大豆結莢習性不同,倒青現象發生的程度也不同。無限結莢習性的品種,倒青現象發生程度重于有限結莢習性的品種。據1992年調查資料,有限結莢習性的躍進5號、齊黃5號倒青及秕莢率分別為12.1%和15.0%,而無限結莢習性的品種徐豆1號、豐收黃則分別為50.0%、60.0%,有的甚至達100%。因為有限結莢習性的品種營養生長達到一定程度后即轉入以生殖生長為主,而無限結莢的品種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在條件適宜、氮肥偏多的情況下易發生倒青。

1.3病蟲防治不及時

查看全文

大豆食心蟲防治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豆食心蟲;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化學防治

論文摘要大豆食心蟲是黃淮夏大豆產區的主要害蟲,化學藥劑防治是最有效和最主要的方法,主要通過蟲情測報,確定防治時期;根據防治指標,確定防治措施。

大豆食心蟲,又名大豆蛀莢蛾、豆莢蟲等,屬鱗翅目小卷蛾科。它食性單一,寄生植物種類較少,主要為害大豆,是黃淮夏大豆產區的主要害蟲。它以幼蟲蛀食大豆粒,造成出口破瓣,降低大豆產量和品質。近年來,隨著大豆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其為害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據調查,大豆蟲食率一般年份為15%~20%,嚴重年份達35%~40%。

1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5~6mm,翅展12~14mm,暗褐色或黃褐色,雄蛾色較淺,腹末較鈍,雌蛾腹末較尖。卵長約0.5mm,卵橢圓形,稍扁平略帶光澤,初產時乳白色,后變桔黃色,孵化前呈橙褐色。老熟幼蟲體長8~10mm,略呈圓筒形,鮮紅色,非骨化部分淡黃或橙黃色。蛹體長約7mm,長紡錘形,紅褐或黃褐色,羽化前呈黑褐色。

2發生規律

查看全文

大豆倒青原因探析論文

1發生原因

1.1氮磷比例失調

大豆生長所需要的氮素包括從土壤中吸收無機氮和根瘤菌固定的生物氮,這2種氮在大豆生長過程中起著不同的作用,生物氮起著均衡大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作用,而無機氮則以促進大豆的營養生長為主,且生物氮具有無機氮不能代替的作用[2]。近年來,小麥的施肥水平大大提高,特別是氮肥用量加大,而磷肥用量不足,致使土壤中氮磷比例失調。土壤中無機氮素肥料多,抑制了根瘤菌的繁殖活動,降低了固氮能力,造成了苗期徒長;即使開花結莢,由于干物質積累、轉運、儲藏得少,最后導致鼓粒困難,貪青秕莢不實。

1.2品種選用不當

大豆結莢習性不同,倒青現象發生的程度也不同。無限結莢習性的品種,倒青現象發生程度重于有限結莢習性的品種。據1992年調查資料,有限結莢習性的躍進5號、齊黃5號倒青及秕莢率分別為12.1%和15.0%,而無限結莢習性的品種徐豆1號、豐收黃則分別為50.0%、60.0%,有的甚至達100%。因為有限結莢習性的品種營養生長達到一定程度后即轉入以生殖生長為主,而無限結莢的品種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在條件適宜、氮肥偏多的情況下易發生倒青。

1.3病蟲防治不及時

查看全文

徐豆高產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徐豆13號;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簡述了徐豆13號的特征特性,同時從增施底肥、適期早播、足墑播種、合理密植、生育期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徐豆13號的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指導。

徐豆13號是江蘇省徐州農科所1993年用徐豆139號作母本,徐豆8618-4品系(徐豆7號×泗豆11)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雜交后代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2005年經全國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審定。2006年渦陽縣引進該品種試驗示范,2007年大面積推廣。

1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亞有限結莢習性。生育期102d,株高85cm,株型直立,主莖節數17節左右,有效分枝1~2個。葉片卵圓形、綠色,白花,棕毛。每莢粒數2粒,莢棕黃色,底莢高12cm左右。籽粒扁橢圓形,種皮黃色,有光澤,臍褐色,百粒重21.5g左右。

(1)產量高。在品比試驗中徐豆13號平均產量為2739kg/hm2,比徐豆10號增產7.8%,2007年在渦陽縣大面積種植,平均產量為2673kg/hm2,其中牌坊鎮333.3hm2種植基地,平均產量為2800.5kg/hm2,最高田塊達4288.5kg/hm2。

查看全文

淺談大豆臨豆九號新種培育技術

摘要:為了更全面詳細地了解大豆新品種臨豆九號的生產特性,以2007年黃淮南片(A組)夏大豆區域試驗結果為依據,通過產量、變異系數、高穩系數和回歸系數分別對臨豆九號和對照品種徐豆九號的豐產性、穩定性和適應性進行比較、分析,以促進該品種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結果表明,臨豆九號豐產性能高、穩定性能好、適應范圍廣,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高產大豆新品種。

關鍵詞:大豆;臨豆九號;豐產性;穩定性;適應性

前言

臨豆九號系**省臨沂市農業科學院采用有性雜交,經多年系圃選育成功的高產大豆新品種,組合為長葉18×臨145。2008年3月通過**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魯農審2008028;同年9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國審豆2008006;2007年11月通過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申請,保護權號為CNA004507E。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08d,屬中晚熟夏大豆品種。株高74.7cm,卵圓葉,白花,棕毛、落葉、不裂莢,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主莖15節,有效分枝3.0個,單株有效莢數44.1個,單株粒數80.9粒,單株粒重13.7g,百粒重20.3g,籽粒橢圓形、黃色、無光、褐色臍。接種鑒定,中抗花葉病毒病SC3株系,抗SC7株系;中抗大豆孢囊線蟲病1號生理小種。粗蛋白質含量43.80%,粗脂肪含量19.18%。適宜于魯、蘇、皖、豫麥豆兩作區春夏播種植。

一、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