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家具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8 06:55: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現代家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仿生設計在現代家具設計的啟示
摘要:仿生學和設計學經過人類的長期發展融合,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獨特設計門類,被稱為“仿生設計”。現代家具設計是利用動物的某種特質結合人機工程學中相關人體尺寸,制作出更加符合人體舒適度的家具。通過觀察不同生物的自然形態特質而得到的生物自然形態,在家具設計領域,乃至整個設計領域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形態為設計領域從業者拓展了設計思路。
關鍵詞:仿生設計;特質;尺寸;家具設計
明代家具采用的是動物仿生結構裝飾,通過模仿大自然中的生物形態來進行物品設計,是仿生學與設計學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種設計形式。隨著時展,不同學科以及技術手段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門新型的獨特設計門類,其被稱為“仿生設計”。
一、仿生設計與家具設計
(一)仿生設計的涵義
仿生學和設計學經過人類的長期發展,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獨特設計門類,其被稱為“仿生設計”。仿生設計是一種通過模仿生物的形態特質的設計手段。人類的仿生設計思想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開始萌發,主要是由于人類在有意識地與大自然進行長期不間斷的矛盾對抗。仿生設計成為設計發展過程中新的亮點。仿生設計不僅能對生物體外形、行為進行模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學技術正在不斷地發展創新。仿生設計是設計者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從生物中提取相應生物體特征,對其進行分析從而選擇與結合的應用。仿生設計作為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與自然界的結合產物,為設計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小議現代家具的特征及風格
摘要:居室內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們起居飲食都離不開它們。家具是建筑與人之間的媒介,它通過形式和尺度在室內空間和個人之間形成一種尺度,在我們的工作和活動中將室內變得適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內空間也會因家具,而變得舒適、美觀。
關鍵詞:家具家具的特征中國味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總之,家具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它必須符合使用者對其功能、結構和審美的要求。在現代社會,中國的現代家具藝術不應是單一的,而應呈現“百花齊放”的面貌。我們要繼承并發揚傳統的家具藝術,要汲取國外好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永遠傳頌“傳統、時代、個性”的三大主題。
居室內最主要的器物是家具,人們起居飲食都離不開它們。家具是建筑與人之間的媒介,它通過形式和尺度在室內空間和個人之間形成一種尺度,在我們的工作和活動中將室內變得適宜于人的生活,居住。室內空間也會因家具,而變得舒適、美觀。
現代竹家具情感化設計論文
1情感化設計三層次理論的基本內涵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DonaldArthurNorman)教授在其《情感化設計》專著中指出:“人的情感體驗來自于情感產生的三個水平:本能水平、行為水平以及反思水平,對應于設計物帶給人的情感體驗也分為了本能層面的設計情感體驗,行為層面的設計情感體驗與反思層面的設計情感體驗,于是其也構架了情感化設計的三層次理論,即本能層面情感化設計、行為層面情感化設計與反思層面的情感化設計[3-4]。”將情感化設計三層次理論引入現代竹家具設計就是在滿足家具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從人的內心情感需求與精神需要出發,通過現代竹家具的材質、結構、造型等基本設計要素,將情感轉化為可被認知的家具載體,使人們在欣賞、使用與回味過程中,激發人們的聯想與想象,找到滿足情感需求的歸宿,進而產生共鳴,實現竹家具與人之間的深層互動,以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
2現代竹家具本能層面情感化設計
現代竹家具本能層面情感化設計主要通過設計語言形成竹家具獨特的外觀特征,當人們在第一時間看到竹家具時就能被吸引住,通過感官的初級體驗,產生一種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從而對竹家具的形象產生最直觀的印象。對于竹家具這種具有三維空間的設計實物而言,人們最主要通過視覺與觸覺感受竹家具的“好”或“不好”,只有當人們產生積極的心理感受時,才會得進一步認知竹家具的功能與使用方式、設計意圖等等。因此,家具設計師應重視從竹家具的材質、造型等基本形象因素入手,使人們在欣賞家具時就產生開心、輕松等直觀的、積極的心理感受,以獲得本能層面的認同。如圖1所示的竹矮柜,設計師就是充分利用了竹材自身通直細密的紋理形成設計創意,其通過三開門板形成了竹材紋理的對接,渾然成整體,彰顯了竹材材質的自然特色,又通過打磨的手段在柜面板局部形成抽象畫,以豐富視覺層次深度,使人們一看到它就能產生自然親切的直觀心理感受,從而獲得輕松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起人們購買使用的欲望。
3現代竹家具行為層面情感化設計
現代竹家具行為層面情感化設計主要以竹家具良好的使用功能為基礎,注重家具的容易使用性與更好的人機性,當人們在使用過程中,通過人與竹家具的交互,使人們得到操控家具的舒適和樂趣,獲得一種獨立自主的心理滿足,感受到自身行為與活動有被關心、被尊重,從而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因此,家具設計師應從竹家具的多功能與情趣性著手,注重竹家具的一物多用,同時融入適當的娛樂成分,賦予家具更多的靈活性與細節,使人們于使用過程中,產生到自主同時被呵護的感受,以獲得行為層面的認同。如圖2所示的竹儲物架,設計師以多功能、模塊化為突破點,通過模塊的功能部件處理,使得使用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于不同位置停放模塊化的功能部件,使儲物架不僅具有封閉的儲藏功能,還具有開放的展示功能;同時,其形態也得到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的隨意控制。因此,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得到的不僅僅是家具使用功能所帶來的生活便利,更獲得了因自主操縱家具形態變化而帶來的生活樂趣。
現代家具的特征分析論文
1家具的歷史演變
家具,從幾千年前的原始狀態,到今天絢麗多彩的現代家具,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更新,無論是制作材料、造型設計、結構、色澤,還是風格特色都在不斷變化。
早在殷商以前,我國就已經開始使用家具了。某些銅器,就是原始形態的家具,例如周代的銅禁,是一種承受祭品的金屬家具,造型優美,樣式簡潔。戰國時代,出現了施繪彩漆的木器家具。漢代,木器家具流行,并且形成了古樸優美的風格。到唐代,由于國家興旺,經濟繁榮,家具的造型更加講究,出現了豪華的傾向。宋代是高型家具廣泛普及的時代,家具種類繁多,風格趨于復古。明代家具是中國人創造的文化瑰寶,是集前人之大成,是歷代家具發展的高峰。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線條簡練流暢,色澤柔潤,紋理美麗,工藝精密,風格典雅。結構科學,卯榫堅固牢實,簡練的雕刻、線腳和金屬配件的使用更使得其具有很高的時代藝術品位。明式家具一直延續到清代,與清式家具并存。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沒有更多的考究,但使用了更多的裝飾手法,諸如雕刻工藝、漆工藝、鑲嵌工藝等,追求五光十色、琳瑯滿目的富麗效果,以致晚清時期的清式家具流于繁瑣、細碎。
到了現代,由于人們生活的習慣、節奏、觀念、價值有所變化。家具,也出現了一個大變化——傳統與現代化的碰撞、琢磨、調和、融匯。當前流行的家具,造型輕巧精致、色調和諧明亮,實現了造型、裝飾、功能、選材、工藝的緊密統一,具有“簡潔、樸素、自然、精湛、舒適”的風格。
2現代家具的四大特性
家具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生活中的實際使用功能。當這種功能達到最大值時,它的外在元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造型、材料、色彩甚至舒適度等等,構成了家具的個性特點。
西北木雕在現代家具設計的應用
摘要:滇西北木雕技藝是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手工藝,將滇西北木雕傳統技藝運用到現代家具設計,可以提升現代產品的文化內涵和設計附加值。以滇西北木雕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研究法和田野調查法,歸納了滇西北木雕的歷史淵源、研究進展和當前技藝發展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滇西北木雕進行現代化設計應用的思路和方法,以書房家具為設計切入點,結合現代人的簡約審美需求進行產品設計實踐,通過設計案例進行了實踐論證,旨在為傳統技藝運用于現代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滇西北木雕;雕刻;家具創新;現代設計
以劍川木雕為代表的滇西北木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一方面傳承了我國傳統木雕技藝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融入了神秘的白族文化,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因此,將具有民族特色的滇西北木雕創新應用于現代產品設計,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可以提升產品的設計附加值和文化內涵,還能促進滇西北木雕技藝的發展,進一步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本文以滇西北傳統木雕與現代設計結合為目標,結合現代設計思維探究滇西北木雕創新應用于現代家具設計中的可行性,以期為滇西北木雕提供可持續保護,為實現其活態傳承[1]和推廣云南少數民族技藝提供新思路。
1滇西北木雕與現代設計
1.1滇西北木雕發展歷史淵源
滇西北木雕是白族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其精湛的工藝,層層疊疊且美輪美奐的鏤空雕刻技術讓人嘆為觀止[2]。滇西北木雕雕飾題材和雕刻技法都極具特色,承載著民族文化融合的歷史信息,是極具白族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藝術文化資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自遠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干欄式建筑榫卯結構的原始功能運用萌芽,后續經漢、唐、宋、元的發展,到明、清兩朝形成定式與風格,總體上都是圍繞建筑的發展和需要所進行傳承和完善[3]。
古典家具現代化創新設計研究
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消費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古典家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因其高超的藝術成就和工藝成就,使其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藝術價值、投資及收藏價值,長期以來倍受世人的青睞和矚目。然而盡管現在中國古典家具生產規模在不斷擴大,發展迅猛,但目前中國古典家具企業大多數仍處于一種模仿和探索階段,“仿制”現象遍布于古典家具行業,古典家具在內容、形式及功能上較為單一,其次加上對古典家具文化特征的理解和闡釋上的不到位,家具造型笨拙臃腫,雕飾繁縟無節,無法符合當代主流消費群體(80、90后)消費觀,即多樣化生活方式和個性化心理需求,從而難以擴大消費者群體,嚴重阻礙了中國古典家具向現代化創新的腳步。
1中國古典家具簡介
古典家具是指樣式偏古典的家具,中國古典家具多為明代、清代時候的樣式,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收藏價值的舊式家具,另一類是仿明清式家具。舊式家具主要是指明代至清代期間制作的家具,此時期為中國古典家具制作的巔峰時代,此部分家具具有相當高的文物價值;而仿明清式家具主要是由現代技術工人繼承明清家具的制作工藝,從而再生產與銷售的古典家具[1]。
2現代化創新設計的必要性
2.1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歷史使命。在當前背景下,面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沖擊,文化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民族最為獨特精神標識。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已經明確指出通過揚棄繼承和轉化創新來大力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使之與當代文化、現代社會相協調,提升傳統文化生命力與影響力,譜寫中華文化新篇章[3]。古典家具擔當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角色,決不能僅僅停留在傳承的“仿制”層面,還必須要不斷面向現代化的創新,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推動家具產業的發展,形成不竭動力。對中國古典家具的現代化創新是傳承中國文化與體現民族特色的需要,更是發展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的重要途徑。2.2時代的召喚。中國古典家具的發展由于一直停留于明清時期,而此種斷流現象還未得到實質性改變,故家具在內容、形式及功能上都還比較單一、古樸,難以滿足現代人們多樣化的生活家具只有與新時代工業文明同步,才能承載這一時代的中國文化內容,給后人留下新時期的烙印。古典家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世的珍方式與個性化的消費心理需求[4]。如古時候的家具并沒有現代陳列視聽設備的功能;沒有現代舒適的沙發;體量龐大、固定結構的架子床、羅漢床既不便于搬運,也不適合現代高層住宅小空間的陳列等問題;特別是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眾多工業產品都搭上了“互聯網+”和“智能化”這趟高速列車,這就更加需要現代家具設計者和生產者對古典家具的造型、功能、結構、材料、生產工藝與設備及營銷模式等各方面進行現代化創新設計。2.3木材資源的限制。中國古典家具的用材一直以珍貴的紅木等硬質木材為主,由于其生產周期長且多年來遭到大量砍伐,可利用的資源已是相當有限,根本無法滿足現代人們的需求。故古典家具的現代化創新僅僅局限于在形制或者裝飾特征上是不夠的,必須要從原材料方面進行創新,即探尋符合時代需求并能夠替代紅木或能與之完美結合的新型現代材料已經迫在眉睫。2.4現代科技的推動。中國古典家具的生產以手工制作方式為主,生產效率低下,生產工藝處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環境中,遠遠不能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要,而生產手段的現代化程度決定了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是傳統家具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致勝的最為主要的因素之一[5]。中國古典家具在現代化創新發展方面,必須大量引用現代生產設備,逐步改變以手工為主的傳統生產模式,向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模式轉變。古典品,為中國家具史中的瑰寶。然而,采用傳統手工生產方式制作的古典家具在當今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背景下與全球化、信息化的沖擊下,由于其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珍貴木材消耗量大、無法滿足當今主流消費群體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與挑戰。在面對著如此豐富的傳統古典家具文化遺產,如何去繼承、發展及創新,并設計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現代家具已經刻不容緩[2]。
3現代化創新設計原則
現代家具設計管理論文
家具產品不僅要為人所實際使用,而且要為人所審美與觀賞,家具設計的形態美是審美文化構成的前提,這一點是毋須質疑的。眾所周知,人類的審美觀賞活動始發于形態美的感受與觀賞,現代家具設計注重從心理學、美學的層面,進一步認識、把握、選擇工程技術設計的材料設計,進一步認識、把握、選擇形態美的材料,從而在材料設計和材料選擇中實現使用和觀賞、技術和審美的辯證統一。
家具造型設計的優劣往往由形式美的法則來衡量,諸如對稱、節奏、均衡、比例、對比、韻律、變化、統一等,這是家具設計(包括其它產品設計)的一般常識。
在現代家具設計的創作中,設計師們似乎越來越關注家具的形態設計,因為家具形態不僅是設計師情感意識的傳達媒介,而且也是家具設計師獨特設計風格的體現。于是乎家具設計形態的確立自然便成為家具設計的首要問題,因為這種形態的確立,關乎于家具設計的造型、色彩、質感,以及風格與流派。下面我們分別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家具設計形態之一:造型
從世界家具發展狀況來看,現代家具的設計正趨向技術上先進、工藝上可行、經濟上合理、款式上美觀、使用上安全等方向發展。在我國,當今的家具設計界越來越認同并接受一種新的設計觀念:新家具的設計就是設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閑方式、娛樂方式……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對"家具的功能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現代家具正朝著實用、多功能、舒適、保健、裝飾等方向發展。因為現代人對家具的需求已不僅僅是停留在"實用"的層面上,人們更多追求的是家具的豐富文化內涵和精神滿足,他們需要的是有時代特征的并能滿足自身心理訴求的家具產品。
我們知道,家具設計是物質和文化的載體,而家具形態又是傳達信息的載體,家具設計師在創作中,時常會運用獨特的造型語言進行形態上的設計。譬如對造型的分割與整合、材料的選用與開發,功能與結構的創新與利用等。其實說到底對"形態"的關注,就是對消費者情感意識的關注。
現代家具設計管理論文
一、以人為本以自然為本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就是人性化設計思想,是指在滿足人們物質需求基礎上的強調精神與情感需求的設計思想。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起源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道主義的思想體系。提倡關懷人,尊重人,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
在原始社會合伙農業社會,產品制作雖然缺乏人性的思考,但每一件物品,每一個造物過程都在無意識地探尋人性的根本。工業社會平民化設計思想的出現,功能主義的設計思想又為人性化設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現代主義的反思,從“形式追隨功能”到“形式追隨情感”又進一步促進了人性化四設計思想的發展。人類功效學的發展又使人性化設計更加科學。在后工業社會,形式的非物質化和功能的超級化,使得設計的重點能不再是有形的物質產品,而是越來越關注關系、注重人機對話的關系、產品和服務的關系。
建立在物理層次關懷,心理層次關懷,人群細化關懷基礎上的人性化設計又表現為人情化設計,個性化設計和人文化設計的思想。
人情化的設計力圖將“人與物”的關系轉化為類似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設計應滿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人情化設計建立在產品功能的滿足和對人體物理層次關懷的基礎之上,人情化設計還可以通過懷舊中國風格的產品而實現,或通過體驗的形式而獲得滿足。人情化設計應滿足人類最善意的情感需求。
個性化的設計思想是需求通過產品的個性化而實現對不同消費群體或個體的個性需求。個性化既可指品牌的個性化和產品的個性化,前者是指個性風格品牌及其背后包含的消費者年齡、文化層次和社會地位的細分。后者則指為具體的個別的人制定的個性化產品,消費者參與設計的人性化設計。
傳統紋樣在現代家具設計的應用
摘要:中國傳統紋樣歷史悠久,蘊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積累的文化精華,是千百年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思想和民族特色,富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將中國的傳統紋樣與現代家具的設計結合,是我國現代家具設計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我們應將中國傳統紋樣運用到現代家具的設計中,使現代家具更具有歷史文化內涵和特色。本文從現代家具設計的現狀和中國傳統紋樣的研究等方面進行分析,探索中國的傳統紋樣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運用方式。
關鍵詞:傳統紋樣;現代家具;家具設計;紋樣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傳統文化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并朝著多元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中國的傳統紋樣作為傳統文化中獨具特色的一部分其發展也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紋樣在家具設計中最常出現在傳統家具的設計上,而在經濟全球化的現在,需要我們將中國傳統紋樣運用到現代家具的設計中,讓中國現代家具的發展建立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上,這樣才能讓世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
1現代家具設計的現狀
中國現代家具的發展是伴隨著中國的歷史而形成的,它既是中國歷史發展軌跡的延續,也是中國文化的另一種表現。現代家具設計的發展是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反映,也是中國現代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不斷的創新優化來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時滿足人們對家居環境審美格調提升的要求。現代家具設計的發展現狀在形式上不再是一味追求傳統家具設計的對張等藝術設計手段對人們生活中所熟悉的現實或傳說中的具體事物進行創作,從而得到的新圖案造型[3]。根據具象紋樣的具體內容又可以分為動物神獸類、花卉果木類、器物寶物類、人物神祇類等。其中的動物神獸類紋樣是指由現實存在或人們想象中的神獸飛鳥延伸而來的紋樣,如饕餮紋、鳳紋(圖1)、龍紋、魚紋和象紋等,通常賦予了吉祥寓意和哲理觀念。花卉果木類的紋樣題材多種多樣,且這些花卉果木類紋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具有不同的意義和特點,如菊花紋、牡丹紋(圖2)、蓮花紋、石榴紋等。器物寶物類紋樣大多是由各宗教的器物紋樣和具有吉祥寓意的云紋樣組成,如博古紋、如意紋(圖3)、云頭紋、八吉祥紋等。人物神祇類紋樣多是具有獨特意義的人物形象或場景延伸而來的,如飛天紋、農耕紋、嬰戲紋、八仙紋等。2.1.2抽象紋樣抽象紋樣多是由簡潔的線形構成,呈現幾何式的視覺效果,線條通常規則流暢,紋樣大多是講究對稱、勻衡、稱美,而是講求在對稱中尋求變化,將傳統的對稱美進行新的詮釋,使現代家具更加適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1]。對于現代家具設計的裝飾,是在保證家具功能性的基礎上賦予其文化內涵,不再是像傳統家具一樣簡單地追求視覺美,而是將傳統歷史文化元素與現代家具的裝飾美相結合,使現代家具有更深層次的美感。隨著現代家具產業發展越來越快,傳統紋樣作為傳統歷史文化里重要的組成部分已經逐漸開始融入家具的設計中,傳統紋樣與家具設計的結合不僅讓家具擁有美觀的外在表現形式,還使家具具有了傳承的意義[2]。所以在現代家具設計中,利用中國傳統紋樣使家具融入時代特色是我們需要探究的問題。
2中國傳統紋樣的研究
壓花藝術在現代家具設計的應用
【摘要】壓花藝術靈感來自于自然,在現代家具制作應用中具有獨特的魅力,藝術價值和應用價值非常高。這一藝術是花卉藝術中極具內涵的一個類別,應用于現代家具制作中能夠充分展現該藝術的生命力和內涵。現對在現代家居中應用壓花藝術進行研究,探索該技術應用方式,試為設計家具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壓花藝術;現代家具制作
壓花主要是利用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對植物材料進行脫水、保色、壓制和干燥等處理,將其制作成平面花材,以此為基礎,根據材料的質感、色彩和形態將其制作成具有實用性和觀賞價值的藝術作品。壓花藝術主要使用天然材料,借助自然色彩,以再創作藝術的形式將自然魅力完整體現出來。由于材料具備不同形態,所以組合在一起形色和物質存在一定差異,在創作中融入創作者的主觀意向,通過不同布局和構想展現作品的神韻和趣味,可充分體現現代人環保、健康和時尚的生活態度。家具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民俗的相關載體,能夠充分對不同民族生活習慣進行反映,是一種記憶載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下主要對壓花藝術在現代家具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
1壓花藝術的概念
壓花起源說法較多,大部分人認為它是從“植物標本”分割而來,相關研究記載,在英國皇家植物園中保存的橄欖葉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標本,出土于公元前305年的一座埃及墳墓中,發現至今已經有兩千三百多年[1],世界各國均有壓花藝術,在19世紀后半葉的英國上流社會非常流行。20世紀50年代該藝術在日本盛行,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才開始推廣該藝術,20世紀90年代該藝術在中國大陸廣泛推行,其中四川、云南、福建、廣東等省還開設了壓花農場。隨著現代藝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普及該藝術,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還舉辦過壓花大賽[1]。
2壓花藝術設計應用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