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0 03:44: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效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議中學作文效果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們教師總覺得作文教學無處著手、無話可講、無法可想;學生寫來也是思維混亂、索然無味、語句艱澀。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作文效果,是擺在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面前的嚴峻任務。我們認為作文教學要遵循作文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作文;教學方法;作文效果;思考
一、由模仿到創新
一切創新都是由模仿開始的。“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也同樣適用于作文模仿。寫作模仿不是生搬硬套,死扣形式,而是一種智能型的模仿,“始于學步,終于創新。”一則精典的例文,應引導學生品其精妙、得其訣竅、模其形、仿其神,新的創作便會由此而生。我們常發現有這樣的事實:盡管給學生提供了寫作材料,命題作文又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卻很難發現令人滿意的作文,甚至一些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在學生心中燃起了熊熊火焰,但他們卻因不知如何組織材料、如何表達……出現這種不盡人意的現狀,其主要原因是形不成思路,不知如何表達思想。摹擬范文則是一個引發思路,組織材料的有效而切實的辦法。初中語文所選課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章法技巧上,都堪稱典范。如模仿魏巍的《我的老師》中,記敘自己求學中最愛戴的老師,在選材、章法、中心等各個方面都值得借鑒;模仿朱自清的《背影》來選取生活中最令人難忘的細節(如眼神、腳印)等來表達親人對自己無無微不至的關愛和照顧等。
模仿不能只著眼于表面形式,而更應在模仿選材、構思、結構、中心時形成自己完整的思想體系,由模仿來激活自己的思路,充分進行發散加劇思維,再根據自己的構思來寫作,在模仿中有創新。如摹仿《松樹的風格》將描寫一個景物貫穿始終,結尾以議論方式進一步揭示其象征意義;借鑒《白楊禮贊》的特點,突出景物的個性特點,闡發其精神特質等。當然,摹仿中還要學習語言的精煉、語言的生動,多種表達手法和修辭方法的運用等。
二、思維創新意
怎樣達到演講的預計效果
演講的效果有三層含義:即演講構思時的預期效果、演講進行中的現場效果、演講結束后的實際效果,前者對后二者有著直接的影響。演講的預期效果的基本要求是集中和突出。正如一句廣告詞所說:我不強迫你,但我誘惑你。實現演講的預期效果應該在“四度”上做好文章:
1、角度——
切入演講的巧妙程度巧妙的切入角度與聽眾熟悉的事理或心理定勢形成反差,而后通過演講者高超的引申和發揮,能達到讓聽眾恍然大悟、刻骨銘心的效果。如有一位大學生在“時代呼喚雷鋒精神”的演講賽上,演講開頭講了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一天,我在校門口,看見一位七十來歲的老大爺,背著一個大包裹,吃力地走著。我主動走上前去,熱情地同他打招呼,問他要不要幫忙。沒想到老大爺用疑惑的眼光警覺地瞪著我,把包裹移到胸前用雙手緊緊抱住,根本就不跟我搭腔。我想,他一定是把我當成騙子或者小偷了。演講者由此說開去,感嘆生活中雷鋒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少得人們都不敢相信了,并從雷鋒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市場經濟社會更需要雷鋒精神等層面闡明了演講的主題。他的這種切入角度的確讓人耳目一新,效果倍增。
2、深度——
觀點提煉的獨到程度觀點來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一般的生活,演講者對事物的認識比聽眾更新一些、更深一層,“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便是對這一特性的最好寫照。例如:按照通常的理解來說,為國家的利益作出犧牲是一種奉獻,一種付出,而羅斯福在演講中卻對此作出了全新的闡釋,他說:往后的日子,每一天,每一夜,每一個小時和每一分鐘都是困難重重……我們全體所必需的犧牲,可是我必須說,用犧牲一詞并不妥當,美國并不把那些盡心于國家,在國家為生存和前途而戰時,不惜把他的一切貢獻給國家的人,稱之為犧牲。對任何人,老的或年輕的,現役的陸軍或海軍,這并不叫做犧牲,而應稱之為特權。“為國犧牲是一種特權”,這一觀點深刻而新穎地闡明了國家和個人之間的關系。
3、密度——
新護士培訓效果分析
新護士即為入職時間在1年內的護士,作為醫院儲備力量,應通過崗前綜合培訓的方式,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新護士常規培訓方法的運用,雖可促進護士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的提升,但因激勵性的匱乏,致使照本宣科、照搬舊抄的培訓工作逐漸喪失自身價值[1]。目前,品管圈聯合常規培訓方法的開展,已在醫院新護士培訓中達到廣泛運用,且效果尤為明顯。鑒于此,隨機選擇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入職的新護士120名為研究對象,分析品管圈聯合常規培訓方法在新護士培訓中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入職的新護士120名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培訓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各60名。120名新護士中,女性102名、男性18名;年齡區間在18-33歲,年齡區間在(25.5±7.5)歲。兩組護士性別、年齡等資料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A組護士采用常規培訓方法,B組護士采用品管圈聯合常規培訓方法。即常規培訓方法為:入職1個月內,由專業教師開展授課示教,余下時間以護士自主學習和練習為主,經教師疑問輔導的方式實施系統考核,判斷護士最終培訓效果。品管圈培訓則以品管圈培訓小組創建為導向,由1名專職教師、5名示范教師構成;通過對培訓時間的科學擬定,創建新護士入職培訓手冊,以每人1本為基準,制定護士培訓管理體系;培訓前,經示范教師摸底考試的方式,對新護士考試問題、注意事項予以分析總結,且借助專職教師理論講解的層面,提出改進意見,以此擬定最佳新護士培訓方案,待培訓結束后開展考核評審工作[2-3]。1.3觀察指標。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護士培訓滿意度、平均成績予以評定,其中培訓滿意包含課堂表現、課后完成情況等;平均成績是以培訓前后成績平均值為準,共為100分,分數越高證明護士培訓效果越佳。1.4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本研究數據加以分析,其中培訓滿意度作為計數資料,選用“n/%”表示,組間數據采用χ2檢驗;平均成績作為計量資料,選用“χ珋±s”表示,組間數據采用t檢驗。P<0.05時,證明數據對比中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護士培訓滿意度為71.67%、平均成績為(78.36±9.41)分;B組護士培訓滿意度為96.67%、平均成績為(92.59±8.52)分。即兩組護士培訓滿意度、平均成績對比中,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術前患者飲食干預效果評估
國內外手術患者術前禁食、禁飲時間過長的現象較普遍[1,2],患者禁飲禁食時間過長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而且這些癥狀隨著禁食、禁飲時間的延長而加重,最終影響手術的安全性,增加手術麻醉風險和醫患矛盾。為了有效控制患者術前禁食、禁飲的時間,2009年1~6月間,我院手術室護士參與手術患者的術前飲食指導與護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1~6月間,我院住院的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擇期全麻手術患者85例。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①全麻、非胃腸道擇期成年手術患者;②年齡大于14歲;③不伴有各系統嚴重并發癥和精神異常,意識清楚,能正確理解并回答有關問題。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研究納入標準的患者;②產科患者、肥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30%)患者;③食道裂孔疝的患者。術前一天按手術通知書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編號抽簽分組,奇數的進入實驗組,偶數的進入對照組。其中,試驗組39例,對照組46例,兩組在年齡、性別上無差異。
1.2研究方法
隨機對照試驗,對照組不干預,患者執行病房的術前禁食禁飲常規。實驗組采取干預措施,由麻醉醫生開出術前禁食、禁飲具體時間間隔的醫囑,手術室護士根據手術的先后順序和手術時間的長短,預計手術開始時間,并在術前一天以書面通知的形式通知患者開始禁食、禁飲的具體時間和飲食的內容。
護士分層培訓效果評價
【摘要】目的研究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結合PDCA循環應用于護士分層培訓中的效果。方法將全院164名護理人員隨機進行分組,分別為A組和B組,每組各82名。A組采用日常培訓方式即講授式教學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B組采用以問題為導向(PBL)結合戴明循環(PDCA)的教學方法。比較不同培訓模式下2組護士的理論成績與技能操作成績。結果B組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以及護理技能操作成績均高于A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在護士分層培訓中應用PBL結合PDCA循環可大大提高培訓效果。
【關鍵詞】護士分層培訓;PBL;PDCA循環;理論成績;技能操作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醫療改革的穩步推進,人民群眾對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高,護理工作的范疇和內容也更加廣泛和復雜,因此護士除了學校的教育學習之外,繼續教育培訓尤顯重要,而繼續教育培訓也是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培訓是護理學專業畢業生入職后進行繼續教育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及臨床實踐能力的必要途徑,同時也能夠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培訓方法對提高護士培訓效果具有切實意義[1,2]。PBL結合PDCA循環教學模式是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本研究將164名護理人員隨機分組,探討PBL結合PDCA循環應用于護士分層培訓中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將164名護理人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B2組,A組護士接受講授式教學法(LBL)培訓,B組護士接受以問題為導向(PBL)結合戴明循環(PDCA)的教學方法,每組各82名。A組:男1名,女81名,年齡21歲~39歲,中位年齡26歲;學歷構成:本科26名,專科56名。B組:男1名,女81名;年齡21歲~37歲,中位年齡26歲;學歷構成:本科24名,專科58名。2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A組:依據不同層級將護士分為不同護理組,由1名帶教老師進行講授式教學培訓,主要教學內容包含典型案例學習、教學查房、個案管理報告的書寫、操作演示等。B組:以PBL結合PDCA循環法進行教學培訓,具體實施如下:①計劃階段(P):由護理人員自行對個人情況進行分析,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確定目標,提出各個學習階段的相關計劃。帶教老師組織收集護士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數據,確認問題,制定全組培訓計劃,準備所需相應資源。②執行階段(D):a)采用情景式教學,針對計劃階段確認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典型案例進行教學,并提出問題,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分析病例,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匯報。b)采用三級教學查房,將N0~N1級護士作為主體,N2級護士補充,N3級護士對問題進行引導。c)以病區為單位,每個月完成1篇個案分析報告,主要內容為典型病例從入院至出院過程中所有的護理問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及尚未解決的問題等。③檢查階段(C):總結執行階段的實施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討論分析,查找教學培訓中存在的不足。④處理階段(A):對以上3個階段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對檢查階段的討論分析進行處理,總結成功經驗、完善不足之處,將效果好的培訓措施進行標準化。該輪未能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3]。1.3觀察指標。在培訓結束后對2組護理人員進行相關考核,理論知識考核采取筆試閉卷形式進行,總分為100分;技能操作考核采取現場抽簽實際操作,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培訓效果越好[3]。1.4統計學方法。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葫蘆瓜肥料控制效果
關于連作障礙的原因,早期許多學者較多地從物理和生物因素(土壤養分、土壤物理與化學性質、土壤生物、植物的毒素物質等)方面進行探索[1]。許多研究證實自毒作用是導致作物產生連作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瓜[2,3]、黃瓜[4]等作物上的自毒作用已有大量報道。自毒作用指一些植物可通過地上部淋溶、根系分泌和植株殘茬等途徑來釋放一些物質對下茬同種或同科植物生長發育產生抑制作用[5]。周志紅等[6]通過番茄的化感作用研究證明番茄不僅具有自毒作用,而且其植株的水提液對黃瓜、蘿卜、生菜、白菜、甘藍的幼苗生長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王芳等[7]研究了茄子秸稈水提物自毒作用,結果表明茄子秸稈水提物對茄子生長有較強的自毒作用。朱林[8]報道,增施有機物料是減輕連作障礙的根本措施。李明等[9]研究了在不同大量元素(N、P、K、Ca、S、Mg)營養脅迫下幼苗期南瓜根系分泌物及根系提取物對南瓜幼苗生長的化感作用,表明南瓜具有自毒作用,營養元素的合理搭配可以減輕自毒作用。葫蘆瓜(Lagenariasicerariavar.hispida)為不耐連作的植物,連作時會造成產量降低,病蟲害嚴重。通過研究葫蘆瓜自毒作用的肥料調節效應,可為解決生產實踐中的連作障礙問題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葫蘆瓜葉采自海南省樂東縣黃流鎮葫蘆瓜種植基地;供試肥料為利滿地復合肥(18-8-9)(柳州市福田化肥公司生產)、硝酸銨(NH4NO3)(瓊州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植物生理實驗室提供)。肥料調節試驗于2011年4月10~19日進行,試驗地點為瓊州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植物種植基地塑料大棚和植物生理實驗室。
1.2試驗方法
1.2.1葫蘆瓜葉水浸液和肥料溶液的制備將葫蘆瓜葉(包括葉柄)風干后磨碎,稱取100g置于1000mL的燒杯中,加去離子水作浸提劑,在常溫下浸提72h。然后過濾,離心(2500r/min,4℃)10min,去掉殘渣,得到的上清液再加去離子水至溶液為1000mL,得到母液濃度為100g/L,將原液稀釋成濃度90g/L,低溫保存。配制NH4NO3、復合肥溶液各1000mL,每種肥料分別配制3種濃度,即1、3、9g/L。
小麥不同施肥效果
摘要小麥不同施肥方案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模型方案與農技方案產量差異不大,其中模型方案收益最高。這2個方案通過調整肥料配比及施肥結構,尤其是調整了磷、鉀肥的基追比,加大了拔節孕穗肥施用比重,使小麥成穗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均達到了55%以上,穗粒數及千粒重也比農民傳統方案高。
關鍵詞小麥;施肥方案;效果
淮陰區小麥大面積生產最大限制因子就是施肥的不科學[1-3]。近年來,為了確實探索小麥在不同施肥水平、結構條件下的產量差異,尋求適合全區小麥生產的最佳施肥方案,筆者聯系南京農業大學專家并進行了以下試驗。現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概況
試驗點安排在五里鎮鎮北村8組,土質為沙土,試驗前采土化驗,pH值為7.33,有機質16.9g/kg,全氮1.27g/kg,有效磷18.8mg/kg,速效鉀69.0mg/kg,緩效鉀441.0mg/kg,試驗田面積1466.67m2。供試小麥品種為濟麥22。
衛生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
衛生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
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為我們勾畫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對于如何加強新時期衛生監督管理與執法工作具有特別重大的指導意義。
在深入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們把黨員的先進性落實在工作上,體現在行動中,堅持以衛生執法體制改革為契機,以營造整潔優美的衛生環境為出發點,以衛生管理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為歸宿點,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完善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努力構建和諧執法環境,在實施人性化執法管理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尊重民意,在暢通與市民信息互動渠道上做文章
衛生執法終極目標是創造一個良好的衛生秩序和優美的衛生環境,以推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客觀上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衛生管理體制,樹立親民、愛民、為民的良好形象,逐步將衛生管理模式由后果取向型轉變為成因取向型,走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路,更多地考慮整個社會生活的安定和諧,不斷增強群眾的衛生歸屬感、認同感和責任感,才能使衛生管理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為此,我們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社會利益的溝通渠道和協調機制,通過開展衛生進社區、衛生管理聯系點等一系列活動,深入基層了解和關心群眾疾苦,依法及時處理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同時,我們也善于從群眾的角度審視衛生執法的重點和難點,經常開展換位思考,適時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構建與群眾聯系互動平臺,架起衛生行機關與人民群眾聯系的連心橋、愛心橋、舒心橋。
衛生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
衛生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
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為我們勾畫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對于如何加強新時期衛生監督管理與執法工作具有特別重大的指導意義。
在深入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們把黨員的先進性落實在工作上,體現在行動中,堅持以衛生執法體制改革為契機,以營造整潔優美的衛生環境為出發點,以衛生管理執法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為歸宿點,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完善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努力構建和諧執法環境,在實施人性化執法管理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尊重民意,在暢通與市民信息互動渠道上做文章
衛生執法終極目標是創造一個良好的衛生秩序和優美的衛生環境,以推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客觀上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衛生管理體制,樹立親民、愛民、為民的良好形象,逐步將衛生管理模式由后果取向型轉變為成因取向型,走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路,更多地考慮整個社會生活的安定和諧,不斷增強群眾的衛生歸屬感、認同感和責任感,才能使衛生管理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
為此,我們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社會利益的溝通渠道和協調機制,通過開展衛生進社區、衛生管理聯系點等一系列活動,深入基層了解和關心群眾疾苦,依法及時處理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同時,我們也善于從群眾的角度審視衛生執法的重點和難點,經常開展換位思考,適時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努力構建與群眾聯系互動平臺,架起衛生行機關與人民群眾聯系的連心橋、愛心橋、舒心橋。
產科實習護士培訓效果探討
實習護士在進入科室之后需要接受專科護理培訓,為從學生轉變為職業護士做準備[1]。近些年隨著醫護理念的不斷發展以及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臨床中對護理人員的技術要求不斷提高,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醫護專業知識以及護理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交流溝通能力,從而保障在臨床服務中與患者保持更加融恰的關系[2]。對此,為了更好地優化產科實習護士的培訓模式,本文以本院的部分實習護士為例,探討不同護理培訓模式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在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開展本次關于護理培訓的研究,選擇研究期間在本院產科接受培訓的40例實習護士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培訓方式的不同將40例實習護士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護士均為20例,平均年齡分別為(22.23±1.20)歲、(23.77±2.00)歲,學歷均為大專及本科各10例。組間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應用傳統的培訓模式,主要是以一對多的專人帶教,采用PPT教學。觀察組采取多元化培訓方式,具體培訓內容如下:1)多媒體理論教學。采用PPT、視頻等教育模式完成案例的講解,并提供并發癥、醫護操作以及急救知識等基礎性的教育;2)問題教學。在技能與理論知識教學開始之前需要先采用開放性的問題進行引導,促使實習護士可以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學習,并讓護士根據問題進行學習,在培訓中獲取對應的答案,同時在教學完成后對不同的觀點進行總結;3)情境教學。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情境進行模擬性的訓練教學。例如,需要根據不同的產程、不同的疾病類型、不同并發癥特征、不同急癥的處理等開展針對性的情境模擬訓練,并讓護士以相互扮演角色的方式完成模擬演練,實現專科護理技巧的提高;4)案例演示。對臨床教學的難點、重點選擇典型案例進行教學,一同對病歷進行分析研究,討論其中的診療、處理、護理方案以及護理細節重點等進行總結,并讓每一位實習護士表述觀點;5)參與式教學。根據每一位實習護士的培訓進度以及技巧掌握情況決定其是否可以參與到臨床實踐中,并根據從簡單到復雜、從協作到獨立的漸進方式參與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帶教老師在一旁監督指導,對錯誤及時進行糾正,培養其實踐性操作能力;6)強化技能培訓。所有實習護士參與科室相關業務技能的培訓活動中,并采取定期組織考核的方式對實習護士能力進行評價,提升實習護士整體知識水平與心理素質[3]。7)電子平臺的使用。借助微信途徑進行培訓,將部分特殊病歷以及比較常見或困難的疑問在微信群中進行分享解答,實現隨時性地討論,提高疑難問題的應對能力。在培訓后借助問卷星實現對實習護士的考核,在每次培訓后均需要采用問卷星進行考核,確保考核的及時性與實效性[4]。1.3評判標準。總結兩組實習護士在產科護理中的能力水平。護理能力水平以專科的護理技巧以及基礎理論知識水平為主,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能力越強。1.4統計學方法。應用基于SPSS19.0統計學軟件建立的數據分析模型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珔x±s)表示,分別采用χ2和t進行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在理論基礎、專科護理技巧方面的數據差異明顯,觀察組數據優勢突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