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督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1 16:00: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信訪督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信訪督察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一、我市信訪工作形勢
今年以來,我市信訪工作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嚴格按照中央、自治區對信訪工作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經濟建設的大局,認真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及時督辦協調處理信訪案件,治理規范信訪秩序,排查化解社會矛盾。1—3月份,我局共接待來信來訪群眾237批1961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批次下降20.6%、人次上升27.7%。接待來訪群眾199批1923人次,受理群眾來信38件。其中,集體訪70批1685人次,重復訪26批574人次。信訪形勢依然嚴峻,不容樂觀。
二、信訪問題產生的原因
通過調研,我認為產生信訪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從總體趨勢看: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的加速轉型以及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民群眾通過信訪渠道,向市委、政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要求幫助解決具體困難的數量不斷增多,信訪任務將不斷加重,對信訪工作要求將不斷提高。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重要戰略“關口”,各種利益矛盾相互沖突,現實問題和歷史遣留問題相互交織,由此引發群眾信訪事項增多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特別是在征地、拆遷、醫療事故賠償、社會養老保險、企業改制、經濟糾紛等方面存在的大量信訪問題,大都是因為改革與發展中政策不夠完善、利益分配機制不夠健全而引發的。
(二)從群眾自身看:一方面,一些群眾對信訪工作存在片面認識,有的認為只有進京上訪、越級上訪、圍堵各級領導機關辦公場所和攔截領導車輛,才能解決問題;的有法制觀念淡薄,存在“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錯誤認識;有的信訪人受到他人咬唆和利用,出現串聯上訪甚至無理取鬧的現象。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條件下,人們受各種思想觀念影響的渠道明顯增多、程度明顯加深,行為方式和社會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的訴求越來越多,通過信訪渠道向各級黨委、政府反映情況、提出訴求也越來越多,這在客觀上對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訪督察科學發展觀的調研報告
一、我市信訪工作形勢
今年以來,我市信訪工作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嚴格按照中央、自治區對信訪工作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經濟建設的大局,認真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及時督辦協調處理信訪案件,治理規范信訪秩序,排查化解社會矛盾。1—3月份,我局共接待來信來訪群眾237批1961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批次下降20.6%、人次上升27.7%。接待來訪群眾199批1923人次,受理群眾來信38件。其中,集體訪70批1685人次,重復訪26批574人次。信訪形勢依然嚴峻,不容樂觀。
二、信訪問題產生的原因
通過調研,我認為產生信訪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從總體趨勢看: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的加速轉型以及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民群眾通過信訪渠道,向市委、政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要求幫助解決具體困難的數量不斷增多,信訪任務將不斷加重,對信訪工作要求將不斷提高。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重要戰略“關口”,各種利益矛盾相互沖突,現實問題和歷史遣留問題相互交織,由此引發群眾信訪事項增多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特別是在征地、拆遷、醫療事故賠償、社會養老保險、企業改制、經濟糾紛等方面存在的大量信訪問題,大都是因為改革與發展中政策不夠完善、利益分配機制不夠健全而引發的。
(二)從群眾自身看:一方面,一些群眾對信訪工作存在片面認識,有的認為只有進京上訪、越級上訪、圍堵各級領導機關辦公場所和攔截領導車輛,才能解決問題;的有法制觀念淡薄,存在“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錯誤認識;有的信訪人受到他人咬唆和利用,出現串聯上訪甚至無理取鬧的現象。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條件下,人們受各種思想觀念影響的渠道明顯增多、程度明顯加深,行為方式和社會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的訴求越來越多,通過信訪渠道向各級黨委、政府反映情況、提出訴求也越來越多,這在客觀上對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訪局督察工作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一、我市信訪工作形勢
今年以來,我市信訪工作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嚴格按照中央、自治區對信訪工作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經濟建設的大局,認真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及時督辦協調處理信訪案件,治理規范信訪秩序,排查化解社會矛盾。1—3月份,我局共接待來信來訪群眾237批1961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批次下降20.6%、人次上升27.7%。接待來訪群眾199批1923人次,受理群眾來信38件。其中,集體訪70批1685人次,重復訪26批574人次。信訪形勢依然嚴峻,不容樂觀。
二、信訪問題產生的原因
通過調研,我認為產生信訪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從總體趨勢看: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的加速轉型以及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民群眾通過信訪渠道,向市委、政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要求幫助解決具體困難的數量不斷增多,信訪任務將不斷加重,對信訪工作要求將不斷提高。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重要戰略“關口”,各種利益矛盾相互沖突,現實問題和歷史遣留問題相互交織,由此引發群眾信訪事項增多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特別是在征地、拆遷、醫療事故賠償、社會養老保險、企業改制、經濟糾紛等方面存在的大量信訪問題,大都是因為改革與發展中政策不夠完善、利益分配機制不夠健全而引發的。
(二)從群眾自身看:一方面,一些群眾對信訪工作存在片面認識,有的認為只有進京上訪、越級上訪、圍堵各級領導機關辦公場所和攔截領導車輛,才能解決問題;的有法制觀念淡薄,存在“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錯誤認識;有的信訪人受到他人咬唆和利用,出現串聯上訪甚至無理取鬧的現象。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條件下,人們受各種思想觀念影響的渠道明顯增多、程度明顯加深,行為方式和社會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的訴求越來越多,通過信訪渠道向各級黨委、政府反映情況、提出訴求也越來越多,這在客觀上對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淺析紀、監、督、審等部門合署辦公的利弊和對策
為貫徹落實第二十次全國公安會議精神,減少監督成本,提高監督效率,公安部在地市以下公安機關試行紀檢、監察、督察、審計等部門合署辦公,即整合公安內部監督力量、構建公安大監督格局、創新工作機制、提高整體監督能力為目標,下功夫解決公安監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而提高監督工作的整體效能。為此,筆者就我局合署辦公五年來的利弊和下一步的對策作一粗淺的剖析。
一、合署辦公是提高公安內部監督效能的有力舉措
多年來,與上級部門相配套的黨組織的紀檢監督、行政監察監督、法制監督、審計監督一直是公安內部監督的主要機構,其中紀檢監督與行政監察監督最先實行了合署辦公(不少地市以下公安機關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工作模式)。1997年6月20日,為了完善公安機關監督機制,加強動態監督,在全國公安機關增設了督察,并明確了建立督察的目的是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由于這些內部監督機構的歸宿點一致,而在監督職能、范圍上的重合、交叉,于是產生了合署辦公的運作模式。從我局運作五年的實踐來看,合署辦公有其明顯的合理性:一是便于管理。由于實行了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督察長由一人兼任的模式,公安內部監督部門的扯皮、推諉現象不再出現,監督職能得以充分的發揮;二是提高效率。根據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統一領導的原則,在日常工作中,一名民警可以同時履行多項內部監督職能,達到精簡機構、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三是方便群眾。合署辦公后,對外實行一個投訴電話,一個接待窗口,方便了群眾的來信來訪,也便于兄弟業務部門的業務銜接。
二、合署辦公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紀檢督察職能矛盾。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它接受黨委的領導,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警務督察隊對上一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和本級公安機關行政首長負責,對本級公安機關所屬單位和下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因此,實行合署辦公后,公安內部監督機構應向本級行政首長和上一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負責還是向本級黨委和上一級紀委負責?監督的對象是否包括本級黨委委員?監督的重點是開展現場督察還是對黨的領導干部進行黨內監督?由于這些矛盾的存在,導致“合署”引不成“合力”,也就是說在黨內監督中,督察隊往往以紀委的補充力量形式出現,而在督察中,由于紀檢人員沒有配備督察標志和督察證件,難以開展工作,從而削弱了督察的力度。
2、執法監督職責不清。《人民警察法》規定建立督察制度的一項重要功能是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行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對此進行監督的方式往往通過動態監督和辦案質量審核的方式進行,由于督察人數的現實配置情況,很難有效地開展全方位的執法動態監督,而各地的法制科(室)、辦案指導中隊不僅履行法制業務的指導和行政(治安)、刑事案件的審核,同時還履行執法檢查的職能,從而使督察參與執法監督的職能弱化,而法制部門同時履行兩項職能有違權力分立原則,致使整體執法監督力度削弱。
工商局紀檢監察工作要點
一、加強廉潔從政教育和廉潔自律工作,促使黨員干部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1、深入開展“學習中央紀委十七屆六中全會,省紀委六次全會、市紀委五次全會、省工商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的黨風廉政專題教育活動。認真抓好理論學習,每名干部職工必須做好學習筆記,寫出至少一篇心得體會文章。開展公務員基本職業操守再教育、基本素養再提升實踐活動。每個人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深刻進行自我剖析,并逐一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整改材料。
2、繼續學習宣傳貫徹《廉政準則》。強化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認真梳理分析和深入查找制度上的缺失和漏洞,建立健全和修訂完善教育、管理、監督的有效制度和具體措施,并在全系統開展以“看動漫、學準則、做表率”為主題的《廉政準則》學習教育活動,確保學習貫徹《廉政準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3、繼續抓好廉政專題教育。主要三項教育:一是抓好黨風黨紀教育。二是組織好“每月一片”的警示教育。三是抓好預防職務犯罪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的教育。
4、繼續深化廉政文化建設。以理論研討會、廉政書畫攝影作品展評、知識競賽等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為載體,把廉政文化引向深入。在此基礎上,做好參加省局組織的第二屆全省工商系統廉政書畫攝影作品比賽活動。繼續抓好爭創廉政文化先進單位的活動,全面推進基層工商所(分局)廉政文化建設的進程。
二、健全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加強對領導干部用權行為的監督
生態環境分局上年總結及工作計劃
2021年上半年,區生態環境分局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在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全力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區域環境質量得到穩步提升。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上半年,區生態環境分局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截至6月20日,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優良率為75.4%,比去年同期增加9.6%;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扣除沙塵天氣影響),比去年同期下降16.9%;納入市級考核的5個水生態補償考核斷面水質改善明顯,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探索開展區生態環境專項監督長制度建立,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監督盲區、監督“最后一公里”、網絡全覆蓋等問題。
(一)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立行立改見成效
2021年4月7日至5月7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市,區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區協調聯絡組,制定了保障方案。督察期間交辦區信訪件25件,其中共性問題5件(4件涉及磚瓦建材行業,1件涉及全市住建系統),個性問題20件,截止5月8日,全區20個個性問題已全部辦結。
目前已完成制定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信訪交辦件整改方案,建立了問題、任務、標準、責任“四項清單”,正積極推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信訪舉報問題區級初驗工作,督促整改進度,明確驗收標準,配合好下一步市級驗收工作。
工商系統反腐倡廉任務分解通知
各工商所、各直屬單位、機關各股室:
根據縣紀委和省市工商局反腐倡廉工作部署,為突出重點,明確責任,強化落實,現將2012年反腐倡廉工作任務分解如下:
一、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
(一)加強對領導干部執行政治紀律、廉潔自律規定和執行民主集中制等情況的監督檢查(責任單位:監察室)。
要求:1、以“廉政宣教月”活動為契機,組織好《廉政準則》和廉政自律規定的學習和法律法規的測試。2、抓好《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一把手從政行為報告》等制度的落實。3、結合責任制落實情況的檢查考核,對“三重一大”(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4、嚴查違反“五嚴禁”的行為。
(二)加強對“三公一金”(公務接待、公務用車、公款旅游、違規收受禮金)的檢查和治理(責任單位:辦公室、財務股、督察隊、監察室)
督察部門群眾投訴舉報的調研報告
核查群眾投訴舉報是公安督察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與一種神圣職責。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進程的不斷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冶觀念進一步增強,對公安機關的執法要求越來越高,用投訴舉報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已成為群眾維權的重要方式。據統計,市局紀委督察科在2008年接到群眾投訴舉報線索達3000多條。因此,公安督察部門加強核查與核實群眾投訴舉報工作勢在必行。下面筆者結合我市警務督察工作實際,就如何加強公安督察工作與各位同行交換一些粗淺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公安督察核查的工作范圍
群眾投訴舉報具有時間跨度大、范圍廣泛的特點。公安機關內部承擔群眾投訴舉報辦理工作的有信訪、紀檢、審計、法制、督察等多個部門,每個部門有不同的工作分工和工作重點。實踐中,寄希望于某一個部門來完成所有群眾投訴舉報的核查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從這些相關部門的各自職能、特點出發,科學、客觀界定受理群眾投訴舉報的范圍,才能為迅速有效地做好處置工作奠定基礎。從督察工作的特點出發,督察部門受理群眾投訴舉報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投訴內容的現場性。督察部門受理的群眾投訴舉報事項是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是陳年舊帳。基于這樣的限定,主要是從督察工作的特點出發的。《督察條例》明確規定,督察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式是現埸督察,即對公安機關及其民警的執法執勤活動進行同步的監督檢查,投訴核查也要基于這樣的方式,即對群眾投訴反映的正在進行或是正在發生的公安機關及其民警的違法違紀問題進行核查,而對投訴舉報既往發生的民警違法違紀問題,應當由信訪等部門按照相關規定受理。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正在發生的民警違法違紀問題,如果應當依法采取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方式進行補救的,應當按照法定的途徑來落實,而不宜以辦理投訴舉報的方式進行。
二是投訴范圍的警務性。督察部門受理群眾投訴舉報必須有范圍上的界定。從警務督察的特點看,督察部門受理的投訴舉報應當是對警務性事項的投訴舉報。一般說來,根據黨政紀律處分條規和公安機關內部管理的有關規定,公安民警的違法違紀行為可分為違反政治紀律、違反組織人事紀律、違反廉潔自律規定、貪污賄賂、破壞經濟秩序、違反財經紀律、失職讀職、侵犯權利、嚴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妨害社會管理秩序、違反警務紀律等類別。從警務督察的本質含義看,可以理解督察部門受理的投訴舉報應當同警務活動密切相關,也就是失職瀆職、侵犯權利、妨害社會管理秩序、違反警務紀律等類別中與警務活動密切相關的問題,而其它違法違紀問題的投訴舉報應當由黨政機關紀委、審計、財務監督等部門去處理。
三是投訴時限的緊迫性。督察部門受理的群眾投訴舉報原則上都必須迅速予以處置,如果不及時處置將會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公信度與親和力,甚至引發越級上訪或產生比較嚴重的不利后果。而通過督察部門的核查,可以有效避免不利后果的發生或者將不利損害降到最低水平。從實踐看,督察部門對投訴舉報的處置也大都是在較短時間完成的,遠遠低于信訪辦理時限,這既體現了督察機動性強、處置迅速、反應靈敏的特點,也從側面說明督察受理的投訴舉報大都具有一定的緊迫性。以上三點是督察核查受理范圍的評判要件。
土地督察整治剖析材料
區政府各部門,各鎮人民政府。有關單位:
國家土地例行督察檢查組于年5月11日正式入駐我區進行年國家土地例行督察。檢查組對近期督察工作中,根據國家土地督察《督察通知書》蓉通例〔〕1號)有關要求。區積極的配合協助以及在遏止違法用地建設上的高度重視和所采取的系列辦法措施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更對我區部分鎮、園區對違法用地建設認識不到位、宣傳教育滯后、違法整治查處工作不力等問題提出了非常嚴厲的意見和要求。為進一步加強土地違法占用整治力度,確保土地例行督察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按照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特制定如下資料。
一、前期督察工作基本情況
制定并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違法用地查處力度嚴格土地管理的通知》委發〔〕5號)這是近年來我區出臺的針對土地利用管理層次最高、措施最全、問責最嚴的規范性文件。區委、區政府成立了迎接國家土地例行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由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丁洪同志任組長,區領導石繼東、秦大春、李景耀、宋泓、鄒天倫、邱磊任副組長,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區紀委(監察局)區政法委、區發改委、區經信委、區公安分局、區財政局、區國土分局、區規劃分局、區農林水利局、區政府法制辦、區外經貿委、區統籌辦、區土地儲備中心等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國土分局,抽調專人負責日常具體工作。4月27日,召開了全區迎接國家土地例行督察工作動員會,對土地例行督察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工作動員會后,各鎮、園區按照《中區市區委辦公室、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迎接國家土地例行督察工作方案>通知》委辦〔〕91號)要求,對轄區內的違法用地進行了自查自糾,部分違法用地建設已經停止施工并進行了拆除,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前期督察工作存在問題
心存僥幸,認識不到位。
生態環境局分局工作計劃
2020年,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綜合施策,多措并舉,促進全區的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一是開展涉VOCs排放企業深度治理。全區327家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排放行業企業制定了“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并完成了深度治理改造工作。二是適時開展了汽修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集中檢查、加油站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業涂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包裝印刷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4個專項行動,先后對汽修維修部、加油站、企業共179家次進行了檢查,發現問題62個,整改完成62個。三是全面推進工業爐窯綜合治理。全年共上路執法檢查監測重型柴油車6960輛,重型柴油車停放地抽測車輛2646輛,在用非道路移動機械抽測車輛499輛。五是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編碼工作。積極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摸底調查和登記編碼工作,1-12月份,全區已登記備案2498輛非道路移動機械,生成環保號碼2488個,已噴碼2186輛。六是實施重點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整治。對轄區內火電行業、磚瓦行業以及工業企業內部的堆場料場排查,建立無組織排放企業清單。火電行業全部建設密封煤棚,磚瓦行業建設防風抑塵網并對原料土堆進行覆蓋、植綠,其中,研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6500萬元,對20000㎡的石子料場制作高度45m的全封閉料倉,并配套安裝5臺翻車機,大量減少無組織粉塵排放。七是推進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開展了重污染天氣應急綠色標桿企業申報工作,今年全區共有信發聚氯乙烯、研聚新材料、信源環保建材等3家企業達到綠色標桿企業申報標準,已通過市生態環境局審核。開展重點行業績效分級,通過評級,區有A級企業5家、B級企業3家、國家引領性企業有2家、綠色標桿企業3家,C級企業18家,保障類民生豁免企26家。
2020年,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污染指數為5.71,同比改善10.5%,全市排名第10。優良天數239天,同比增加43天,優良率達到65.7%,完成62.1%的控制目標。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一是以河道重點整治為抓手,實施“茌中河茌新河人工濕地及河道綜合整治”,以“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為出發點”,以“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為主線,建設河道走廊濕地,”徹底改善重點支流污染因子超標問題,項目于2020年年底開工,截止目前,現場勘測、生態紅線標定及指揮部建設已完成。二是積極開展全區農村地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現場檢查。督促相關鄉鎮安裝飲用水水源地指示牌及保護區警示標志128處,并明確各鄉鎮的保護措施,督促其落實到位。三是強化黑臭水體整治。完成72處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四是持續推進入河排污口現場審核工作。已完成549個入河排污口審核工作,取締非法排污口11個。四是扎實開展巡河工作。對西新河、茌新河、徒駭河進行了全程踏勘,巡河距離累計達1000余公里,排查入河點位46處。
通過不斷努力,我區的河流水質有所改善,主要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V類水水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