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檢舉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1 17:05: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行政檢舉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行政忠誠與行政檢舉
一、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
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行為的出發點是服從,服從上級和組織的意志和政令,按上級及組織的要求和方針辦事,不違抗、不推諉。同時,這種服從不是消極的,而是真心實意地去執行上級和組織的指令,盡責盡力實現上級和組織的目標,全心全意地去維護上級和組織的權威。
作為一種行政的行為規范,忠誠是行政組織體系和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行政組織系統是一個有序的等級結構,它是通過逐級授權而形成的上下權力統屬關系系統。下級的權力來自上級授權,下級的職責是完成上級確定的目標。在這種科層官僚組織結構中,上級與下級的地位是單向的,不可逆的,上級處于主導地位,下級處于從屬地位。行政組織和治理方式這種特定的性質,必然要求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員工應該尊崇領導。從組織學的角度看,在行政組織關系內,行政人員是作為組織的一個角色而存在的,而不是一個自然人或公民。它是組織機器中的一個部件,或者說是組織實現其目標的工具,個人沒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當然,這并不否認行政人員作為個人具有的獨立人格和作為公民擁有的權利,只是當他作為行政組織中的一個角色去處理與行政組織和上層的關系時,他(她)只能去服從和忠誠于組織,而不能強調個人的自由和獨立。否則,行政組織系統就無法維持,行政人員也就喪失了作為行政角色的存在價值。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曾經以權力效應的“雙峰對稱”理論解釋個人服從的理由,并說明服從對實現行政目標的重要性。“雙峰對稱”理論認為,“組織只有贏得內部對其目標的服從時才能贏得外部的服從。其外在權力的大小和可靠性取決于內部服從的程度”。[1]因此,組織系統中的個人服從是有效行使權力的基本保證,個人的從屬地位是權力效應的決定性因素。自上而下的等級次序是組織高效運行權力所必需的,也是政府實現組織目標的必要保障。根據加爾布雷斯的理論,“內部權力和外部權力所形成的‘雙峰對稱’是一個組織有能力讓人們服從其目標的首要條件”。[2]行政人員作為個體,或者作為下級,其基本職責與任務是執行上級的命令,他們的角色只是組織機構整體安排中的一個分子。“個人要服從組織的共同目標,這種對內實行的權力就使組織有能力在外部強調自己的意志。內部對外部起關鍵作用。這是行使任何組織權力的一個永恒的特征。”[3]在組織的協作體系中,個人的基本角色只能是服從與效忠。
二、行政忠誠困境的產生及其原因
可以說,行政忠誠不論對于行政組織系統的有效運行,還是對于行政人員自我價值的實現,都是很重要的。然而,人們在具體履行忠誠義務時,卻常常陷入忠誠與道德自主性相沖突的倫理困境。
行政檢舉與行政忠誠分析論文
摘要:行政忠誠是行政倫理的一個基本規范,是行政主體應有的一種道德品質。行政忠誠是官僚組織對官僚個體的最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官僚組織得以存在和正常運行的制度保障。然而,在現實的政治實踐當中,官僚個體面臨著嚴重的忠誠困境。解決這一倫理困境最為有效的途徑應該說就是行政檢舉。
關鍵詞:行政忠誠;倫理困境;行政檢舉
在官僚組織當中,官僚個體被要求必須服從組織規則,履行組織的職責,保持對組織的效忠。然而,在現實的政治實踐中,當組織利益和公眾利益出現對立和矛盾的時候,尤其是面對組織內部嚴重的尋租和腐敗行為的時候,作為官僚個體,應該是忠誠于組織還是應該忠誠于公眾?這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倫理困境。如何走出這一倫理困境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
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行為的出發點是服從,服從上級和組織的意志和政令,按上級及組織的要求和方針辦事,不違抗、不推諉。同時,這種服從不是消極的,而是真心實意地去執行上級和組織的指令,盡責盡力實現上級和組織的目標,全心全意地去維護上級和組織的權威。
作為一種行政的行為規范,忠誠是行政組織體系和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行政組織系統是一個有序的等級結構,它是通過逐級授權而形成的上下權力統屬關系系統。下級的權力來自上級授權,下級的職責是完成上級確定的目標。在這種科層官僚組織結構中,上級與下級的地位是單向的,不可逆的,上級處于主導地位,下級處于從屬地位。行政組織和治理方式這種特定的性質,必然要求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員工應該尊崇領導。從組織學的角度看,在行政組織關系內,行政人員是作為組織的一個角色而存在的,而不是一個自然人或公民。它是組織機器中的一個部件,或者說是組織實現其目標的工具,個人沒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當然,這并不否認行政人員作為個人具有的獨立人格和作為公民擁有的權利,只是當他作為行政組織中的一個角色去處理與行政組織和上層的關系時,他(她)只能去服從和忠誠于組織,而不能強調個人的自由和獨立。否則,行政組織系統就無法維持,行政人員也就喪失了作為行政角色的存在價值。
行政忠誠行政檢舉關系分析論文
一、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
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行為的出發點是服從,服從上級和組織的意志和政令,按上級及組織的要求和方針辦事,不違抗、不推諉。同時,這種服從不是消極的,而是真心實意地去執行上級和組織的指令,盡責盡力實現上級和組織的目標,全心全意地去維護上級和組織的權威。
作為一種行政的行為規范,忠誠是行政組織體系和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行政組織系統是一個有序的等級結構,它是通過逐級授權而形成的上下權力統屬關系系統。下級的權力來自上級授權,下級的職責是完成上級確定的目標。在這種科層官僚組織結構中,上級與下級的地位是單向的,不可逆的,上級處于主導地位,下級處于從屬地位。行政組織和治理方式這種特定的性質,必然要求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員工應該尊崇領導。從組織學的角度看,在行政組織關系內,行政人員是作為組織的一個角色而存在的,而不是一個自然人或公民。它是組織機器中的一個部件,或者說是組織實現其目標的工具,個人沒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當然,這并不否認行政人員作為個人具有的獨立人格和作為公民擁有的權利,只是當他作為行政組織中的一個角色去處理與行政組織和上層的關系時,他(她)只能去服從和忠誠于組織,而不能強調個人的自由和獨立。否則,行政組織系統就無法維持,行政人員也就喪失了作為行政角色的存在價值。公務員之家/為您整理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曾經以權力效應的“雙峰對稱”理論解釋個人服從的理由,并說明服從對實現行政目標的重要性。“雙峰對稱”理論認為,“組織只有贏得內部對其目標的服從時才能贏得外部的服從。其外在權力的大小和可靠性取決于內部服從的程度”。[1]因此,組織系統中的個人服從是有效行使權力的基本保證,個人的從屬地位是權力效應的決定性因素。自上而下的等級次序是組織高效運行權力所必需的,也是政府實現組織目標的必要保障。根據加爾布雷斯的理論,“內部權力和外部權力所形成的‘雙峰對稱’是一個組織有能力讓人們服從其目標的首要條件”。[2]行政人員作為個體,或者作為下級,其基本職責與任務是執行上級的命令,他們的角色只是組織機構整體安排中的一個分子。“個人要服從組織的共同目標,這種對內實行的權力就使組織有能力在外部強調自己的意志。內部對外部起關鍵作用。這是行使任何組織權力的一個永恒的特征。”[3]在組織的協作體系中,個人的基本角色只能是服從與效忠。
二、行政忠誠困境的產生及其原因
可以說,行政忠誠不論對于行政組織系統的有效運行,還是對于行政人員自我價值的實現,都是很重要的。然而,人們在具體履行忠誠義務時,卻常常陷入忠誠與道德自主性相沖突的倫理困境。
組織內部官僚個體倫理困境探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行政忠誠困境的產生及其原因;行政忠誠困境的解決途徑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是行政組織體系和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組織系統中的個人服從是有效行使權力的基本保證、官僚組織中的服從與效忠既代表著高效率,也意味著個人有限的道德理性能力、行政忠誠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壓抑人們的道德自主性、組織中的職責對個人提出的要求、責任與義務的沖突就體現于官僚個體在面臨組織利益與公共利益對立時的兩難選擇、服從與忠誠倫理會導致對行政人員個體道德的壓抑和消解、必須贏得公眾的信任與支持、檢舉行為要求正義的制度背景、檢舉者只有具備足夠的勇氣,才敢冒風險等,具體請詳見。
在官僚組織當中,官僚個體被要求必須服從組織規則,履行組織的職責,保持對組織的效忠。然而,在現實的政治實踐中,當組織利益和公眾利益出現對立和矛盾的時候,尤其是面對組織內部嚴重的尋租和腐敗行為的時候,作為官僚個體,應該是忠誠于組織還是應該忠誠于公眾?這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倫理困境。如何走出這一倫理困境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
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行為的出發點是服從,服從上級和組織的意志和政令,按上級及組織的要求和方針辦事,不違抗、不推諉。同時,這種服從不是消極的,而是真心實意地去執行上級和組織的指令,盡責盡力實現上級和組織的目標,全心全意地去維護上級和組織的權威。
作為一種行政的行為規范,忠誠是行政組織體系和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行政組織系統是一個有序的等級結構,它是通過逐級授權而形成的上下權力統屬關系系統。下級的權力來自上級授權,下級的職責是完成上級確定的目標。在這種科層官僚組織結構中,上級與下級的地位是單向的,不可逆的,上級處于主導地位,下級處于從屬地位。行政組織和治理方式這種特定的性質,必然要求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員工應該尊崇領導。從組織學的角度看,在行政組織關系內,行政人員是作為組織的一個角色而存在的,而不是一個自然人或公民。它是組織機器中的一個部件,或者說是組織實現其目標的工具,個人沒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當然,這并不否認行政人員作為個人具有的獨立人格和作為公民擁有的權利,只是當他作為行政組織中的一個角色去處理與行政組織和上層的關系時,他(她)只能去服從和忠誠于組織,而不能強調個人的自由和獨立。否則,行政組織系統就無法維持,行政人員也就喪失了作為行政角色的存在價值。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曾經以權力效應的“雙峰對稱”理論解釋個人服從的理由,并說明服從對實現行政目標的重要性。“雙峰對稱”理論認為,“組織只有贏得內部對其目標的服從時才能贏得外部的服從。其外在權力的大小和可靠性取決于內部服從的程度”。[1]因此,組織系統中的個人服從是有效行使權力的基本保證,個人的從屬地位是權力效應的決定性因素。自上而下的等級次序是組織高效運行權力所必需的,也是政府實現組織目標的必要保障。根據加爾布雷斯的理論,“內部權力和外部權力所形成的‘雙峰對稱’是一個組織有能力讓人們服從其目標的首要條件”。[2]行政人員作為個體,或者作為下級,其基本職責與任務是執行上級的命令,他們的角色只是組織機構整體安排中的一個分子。“個人要服從組織的共同目標,這種對內實行的權力就使組織有能力在外部強調自己的意志。內部對外部起關鍵作用。這是行使任何組織權力的一個永恒的特征。”[3]在組織的協作體系中,個人的基本角色只能是服從與效忠。
檢舉提升服從行政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行政忠誠困境的產生及其原因;行政忠誠困境的解決途徑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官僚個體被要求必須服從組織規則,履行組織的職責,保持對組織的效忠、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是行政組織體系和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服從對實現行政目標的重要性、行政忠誠不論對于行政組織系統的有效運行,還是對于行政人員自我價值的實現,都是很重要的、行政忠誠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壓抑人們的道德自主性、行政人員的責任和義務之間的沖突、必須贏得公眾的信任與支持、檢舉行為要求正義的制度背景、必須保護檢舉者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行政忠誠是行政倫理的一個基本規范,是行政主體應有的一種道德品質。行政忠誠是官僚組織對官僚個體的最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官僚組織得以存在和正常運行的制度保障。然而,在現實的政治實踐當中,官僚個體面臨著嚴重的忠誠困境。解決這一倫理困境最為有效的途徑應該說就是行政檢舉。
[論文關鍵詞]行政忠誠;倫理困境;行政檢舉
在官僚組織當中,官僚個體被要求必須服從組織規則,履行組織的職責,保持對組織的效忠。然而,在現實的政治實踐中,當組織利益和公眾利益出現對立和矛盾的時候,尤其是面對組織內部嚴重的尋租和腐敗行為的時候,作為官僚個體,應該是忠誠于組織還是應該忠誠于公眾?這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倫理困境。如何走出這一倫理困境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
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行為的出發點是服從,服從上級和組織的意志和政令,按上級及組織的要求和方針辦事,不違抗、不推諉。同時,這種服從不是消極的,而是真心實意地去執行上級和組織的指令,盡責盡力實現上級和組織的目標,全心全意地去維護上級和組織的權威。
行政忠誠內涵及必要性分析論文
摘要:行政忠誠是行政倫理的一個基本規范,是行政主體應有的一種道德品質。行政忠誠是官僚組織對官僚個體的最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官僚組織得以存在和正常運行的制度保障。然而,在現實的政治實踐當中,官僚個體面臨著嚴重的忠誠困境。解決這一倫理困境最為有效的途徑應該說就是行政檢舉。
關鍵詞:行政忠誠;倫理困境;行政檢舉
在官僚組織當中,官僚個體被要求必須服從組織規則,履行組織的職責,保持對組織的效忠。然而,在現實的政治實踐中,當組織利益和公眾利益出現對立和矛盾的時候,尤其是面對組織內部嚴重的尋租和腐敗行為的時候,作為官僚個體,應該是忠誠于組織還是應該忠誠于公眾?這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倫理困境。如何走出這一倫理困境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
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行為的出發點是服從,服從上級和組織的意志和政令,按上級及組織的要求和方針辦事,不違抗、不推諉。同時,這種服從不是消極的,而是真心實意地去執行上級和組織的指令,盡責盡力實現上級和組織的目標,全心全意地去維護上級和組織的權威。
作為一種行政的行為規范,忠誠是行政組織體系和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行政組織系統是一個有序的等級結構,它是通過逐級授權而形成的上下權力統屬關系系統。下級的權力來自上級授權,下級的職責是完成上級確定的目標。在這種科層官僚組織結構中,上級與下級的地位是單向的,不可逆的,上級處于主導地位,下級處于從屬地位。行政組織和治理方式這種特定的性質,必然要求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員工應該尊崇領導。從組織學的角度看,在行政組織關系內,行政人員是作為組織的一個角色而存在的,而不是一個自然人或公民。它是組織機器中的一個部件,或者說是組織實現其目標的工具,個人沒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當然,這并不否認行政人員作為個人具有的獨立人格和作為公民擁有的權利,只是當他作為行政組織中的一個角色去處理與行政組織和上層的關系時,他(她)只能去服從和忠誠于組織,而不能強調個人的自由和獨立。否則,行政組織系統就無法維持,行政人員也就喪失了作為行政角色的存在價值。
保護檢舉、控告人的有關規定
保護檢舉、控告人的有關規定
根據中紀委、監察部《關于保護檢舉、控告人的規定》,保護檢舉、控告人的規定主要有:
(一)、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紀檢監察機關檢舉、控告黨組織、黨員以及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違法違紀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攔、壓制檢舉、控告人依法進行的檢舉、控告。
(二)、檢舉、控告人應當據實檢舉、控告,不得捏造事實、制造假證、誣告陷害他人。紀檢監察機關對如實檢舉、控告的,應予支持、鼓勵。對檢舉、控告有功的,應給予獎勵。對檢舉、控告不實的,必須分清是錯告還是誣告。對錯告的,應澄清事實;對誣告的,應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三)、紀檢監察機關受理檢舉、控告和查處檢舉、控告案件,必須嚴格保密;嚴禁將檢舉、控告材料轉給被檢舉、被控告單位或被檢舉、控告人。
(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追查檢舉、控告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手段打擊報復檢舉、控告人及其親屬或假想檢舉、控告人。指使他人打擊報復的,或者被指使人、被指使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明知實施的行為是打擊報復的,以打擊報復論處。
公共餐飲具衛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共餐飲具的衛生管理,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公共餐飲具衛生實行統一管理制度,采取自行消毒和集中消毒相結合的方法。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餐飲業、公共餐飲具消毒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
第四條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公共餐飲具的衛生監督管理;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共餐飲具的衛生監督管理。
經貿、環保、工商、城管、旅游、質監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公共餐飲具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區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保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正確、及時、公正、高效實施行政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自治區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及行政機關依法委托的組織(以下統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前款所稱工作人員包括在編人員和聘任人員。
第三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職責,以致影響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貽誤行政管理工作,或者損害行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的,依照本辦法追究行政過錯責任。
第四條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職責,行政機關首長、分管負責人承擔行政過錯責任。
區統計監督檢查條例
第一條為保證統計資料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加強對統計工作的監督檢查,保證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依法行使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結合本自治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其他經濟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個體工商戶和公民。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依法對有關單位和個人實施統計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處理統計違法行為。
第四條建立統計管理登記制度。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其他經濟組織和個體工商戶,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到市、縣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或者其指定的鄉、鎮以上人民政府工作機構辦理統計管理登記,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統計制度報送統計資料,接受統計監督檢查。不得拒報、遲報和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第五條統計人員應當具有執行統計任務所需的專業知識,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考核合格后發給《統計崗位證書》。
統計人員應當依法按時如實提供統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