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委員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2 11:17: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理委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心理委員

心理委員競選講話稿

同學們好,導生好:(鞠躬)

首先,我很榮幸能能夠站在這里,和這么多的想為大家服務的同學們一起競選班委職務。我今天要競選的職位是心理委員。恩,大家看到我的稿子很簡陋吧(一張皺巴巴的紙),在這里,我想要說明一下情況。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三次上臺正式演講。我相信,這對在下面的身經百戰的同學們來說,我肯定是個菜鳥。但是,我們大家都是freshman——大學新生嘛,只是我更fresh而已,沒什么的,我認為。我不相信我就不能把這個工作做好。他們多的也許更多的是經驗,而我更多的則是熱情和耐心。

接下來,我想要說明我來競選這個職位的原因。我聽我的一個朋友說,心理委員的事不多,任務少,不大重要。但是呢,我不這樣認為,為什么呢?請看“心理”可拆分為“心,王,里”,也就是說,心,里的中間是王字。說明心里是很重要的。我們心里想的是我們的思維吧,我們的思維決定我們的態度和行為,行為決定一切,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當一個好的心理委員,幫同學們排遣心理問題,解決心理的疙瘩,讓同學的變得更加堅強樂觀,從而更好的生活學習工作。所以,心理委員的意義和重要性是很大的。

第二,我剛才說到,我這是第三次在臺上正式演講,這是我我對我自己的一大挑戰和改變。總結出來就是改變自己。英國天主教會的墓志銘上這樣寫著:“我只有先改變自己,然后可以去影響家人,才可能去改變社會,最終改變我的國家。”在這個漫長的暑假,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等待結果,一個月的時間來悲痛,一個月的時間來思考,我以后到底該怎么走,怎么辦,怎么在社會中立足。今天,我能夠站在這里,我想,我做到了我的第一點要求,就是改變自己。在這里,我想要補充一下這個改變,并不是要說改變成對立的,而是完善和挑戰自己。

第三,說到暑假和學校,我想應該有人來的時候和我一樣的心情。我記得我那天和我的朋友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現在的心情不是后悔,而是凄涼。”但是,這種心情很快就消減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在11號的時候,去參加了學校學生會和校團委的招新。那天,人很多,有很多優秀的人才。有很多優秀到我們再怎么努力都無法達到的優秀。然后,我就想,為什么覺得凄涼呢,是覺得自己有才能,在這里是埋沒了吧,覺得在這里特委屈吧。但是,如果自己真的是人才,就把自己彰顯出來吧,把你自己的能力展示出來,而不是金屋藏嬌。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我們要相信這一點。雖然,在這個社會上,只看文憑的現象還是存在,但是,企業為了發展,一定要注重我們的能力的。所以,我們要有信心,然后,去努力。現在的我們,既然在這里,就已經沒有如果沒有當年沒有曾今了,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完善后的一個全新的自己。

我以前耍得很好的朋友,他們都覺得我很奇怪。他們說,看你平時蹦蹦跳跳笑得沒心沒肺的,咋寫的東西就是那個啥青春傷感文學之類的東西。我覺得這并不是一種矛盾。因為我一直信奉一句話,就是“消極是一種態度,而積極是一種人生態度。”我們可以做最壞的打算,求最小的功利,但是,一定要做最大的努力,有最大和激情和勇氣。這是我的理解。

查看全文

心理委員朋輩團體心理輔導的實踐

[摘要]團體心理輔導作為一種引導和啟發式的心理干預方式,可以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發揮積極的補充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借鑒團體心理輔導的優勢,充分發揮心理委員這支學生干部的橋梁作用,在班級同學之間開展朋輩團體心理輔導。這種實踐模式實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教育理念,培養了學生“自助—互助”理念,彌補了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不足,提升了心理委員工作效能,推動了心理育人實效。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委員;朋輩團體心理輔導

中共教育部黨組于2017年印發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文件提出心理育人體系是十大育人體系之一,強調要深入構建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平臺保障“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1]心理育人體系的提出再次明確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目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課堂教學、專題講座、心理咨詢等為主,在普及心理常識、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和個性啟發的教育活動方面尚有不足。團體心理輔導因其活動形式新穎、善于借助團體情境啟發引導學生,能夠在心理育人工作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本研究依托心理委員隊伍在班級范圍內開展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扎實推動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實處。

一、朋輩團體心理輔導概述

朋輩是指價值觀相似、生活環境相近、年齡相當的朋友或同輩。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咨詢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和認識、探討、接納自我,調整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行為方式的助人過程。[2]朋輩團體心理輔導是在朋友或同輩之間開展的團體心理輔導,其組織者不是長輩或老師,而是接受過團體心理輔導技能培訓的同輩。在相互啟發、鼓勵的氛圍中運用游戲、團體討論等訓練方式,增進同伴對自己的了解和接納,有效幫助同伴宣泄情緒、習得行為、矯正認知、開發潛能、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進成員的人格成長。與專業心理老師相比,朋輩輔導者雖然知識、能力、閱歷、專業素質有限,專業化程度不夠,但是他們有自身優勢,兼有學生和心理輔導者雙重身份,和團體輔導的同學年齡相仿、地位平等,學生的防御性降低,更容易暴露自己言行,有助于取得良好的輔導效果。

二、高職院校心理委員開展朋輩團體心理輔導的適用性

查看全文

心理委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一、選好心理委員

新生入學后首先要對每個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普查和建檔。新生班級心理委員可以通過學生自愿報名班級競選的方式產生,而后結合其心理健康普查結果進行擇優聘用,那些普查結果中反映出心理健康、樂觀進取、樂于助人、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會被優先考慮。班級心理委員也可以通過個人自薦、同學和老師推薦、參加班級全體班干部競選等方式產生。

二、做好心理委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工作

1.心理健康基礎知識培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有著完好的心理狀況和社會適應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能夠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心理健康存在很多誤解。當一個人的心理處于不健康狀態時,常可分為三個等級:心理問題這是普通人常見的一種心理亞健康狀態。其特點是:時間短,對個體影響小,可以通過自我心理調整恢復到健康狀態。心理障礙這是較為嚴重的心理不健康狀態。其特點是:時間較長,對個體學習、生活、社交等造成損害,無法自我調整,必須求助于心理醫生。心理疾病這種狀態已經嚴重影響個體日常學習、生活、工作等,往往需要采取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學校心理咨詢工作的性質:

(1)心理健康咨詢針對心理問題和部分心理障礙患者,心理疾病患者不屬于學校心理咨詢對象。

查看全文

優化心理委員培養機制優化措施

【摘要】高校是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要在注重大學生知識、技能、思想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從加強理論設計、提供制度保障、革新培養方案、增大激勵力度幾個方面入手,對心理委員培養機制進行優化,可疏通人才培養的脈絡,促進高校國際化人才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心理委員;培養;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既有的心理工作系統中,心理委員是重要的抓手,用好這支隊伍,強化、優化、革新其培養機制,對我們發現并解決心理危機,進行受惠面更廣的心理健康教育,樹立積極心態榜樣,進而培養出具備高心理素質的國際化人才,有重要的作用。

一、現有培養機制的不足

現階段的心理委員培養機制有一定的不足之處。今天的研究一方面發現,心理委員相對更受學生信任,大學生更容易接受朋輩輔導。高校各項心理素質教育活動中,班級心理委員開展的活動影響力、影響范圍最大。另一方面,發現心理委員工作中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缺乏專業背景知識和技能培訓、缺乏工作指導和工作氛圍、缺乏工作規劃性和主動性、缺乏樹立工作目標和完成工作任務的信心等。各高校也會每年組織心理委員培訓,部分高校針對心理委員開設必修和選修課程,北京市還設立了市級心理委員培訓基地,為各高校培訓優秀骨干心理委員,以期能提升心理委員的專業性,幫助心理委員們更好地完成工作,但這些做法對于營造工作氛圍、增加專業知識獲取機會有一定效果,并不能很好解決心理委員內動力、感染力、實踐力等不足的問題,也不能把心理委員隊伍在危機干預工作上的優勢遷移到心理素質教育的其他方面。

二、心理委員隊伍的優勢

查看全文

高校心理委員初步分析論文

[摘要]在心理治療理論領域,人性觀論文是重要的課題之一。本文對高校心理委員的人性觀進行了初步研究,其目的在于指導心理委員以人性觀為基礎開展各項工作,對心理委員進行恰當的開導,重點培訓大一心理委員,充分發揮高年級女性心理委員的作用,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人性觀高校心理委員心理健康

一、前言

為了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文件精神,更好地開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提高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素質和解決大學生帶有普遍性的心理問題,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個班級、每個宿舍、每個學生當中,華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在班級中設立心理委員,具體負責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院中成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對班級心理委員進行系統培訓。在培訓中初步研究了學院62個班的124名心理委員的人性觀,以期更好地管理和引導班級心理委員開展工作。

人性觀是對人的基本看法和哲學假設,是任何一種心理咨詢和治療流派的理論和技術基礎。不同的人性觀將決定心理咨詢和治療的目標,影響心理委員對咨詢方法的選擇和對來訪者的態度。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表現在人際關系問題、戀愛問題、學習問題、人生設計問題、自我同一性問題等方面,但從本質上看,是人性觀的問題。對大學生的心理咨詢不僅僅是解決困擾他們的表面的問題,更應該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性觀。

本研究通過對心理委員的人性觀調查研究,引導其對人性觀的正確認識,從而提高全班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大學生的人性觀現狀,為大學生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提供一定的操作性指導;為繼續研究人性觀與心理咨詢和治療策略的關系奠定基礎。

查看全文

大一心理委員培訓個人總結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經過了一學年。在這個學期里,我們進行了很多的活動,并獲得成功,當然這離不開同學們的支持和幫助,這個集體里我覺得很溫暖也很快樂。

這一學期,我們開展的很多活動包括:羽毛球比賽,游抱犢寨,團日活動,運動會等,每一次活動的準備和進行,我們都進行多次的討論,在一起的討論中尋求最佳方案,并且進行明確的分工合作,以及活動的舉辦離不開同學們的積極配合。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運動會,在會上同學們一起為班級加油,運動健兒們為班級爭光,每一身影,每一次吶喊聲在我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取得優異的成績,當時,我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這就是我們團結的09電子商務班。

作為一名心理委員我覺得自己的工作還是一般,更多的時候還是輔助其他干部進行工作。但是對于我來說只要對班級有益處的工作,只要需要我,我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工作。因為集體的榮譽就是我們大家的榮譽。

通過這一年來,覺得同學們通過相互熟悉和理解,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也學會了安排,大家一起都有了不少成長,也希望大家能好好調節自己的身心變化,心情不快時可以向朋友們訴說,傾訴也是一種放松的方式,我也希望我能成為大家傾訴的對象。這是我奮斗的目標。

這一年的工作我很開心,在工作中得到了鍛煉,也希望能更好的為大家服務。我也會繼續努力,一起和大家為我們的09電子商務班奉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一學期中,我作為班級心理委員,為同學們的心理工作做了一些貢獻,但是,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仍需要自己努力改進。

查看全文

大學心理委員述職報告

這學期,作為心理委員,工作做的確實不好,我感到很慚愧。

首先,我沒做到很好地親近大家,以至于大家對我這個心理委員還不夠信任,可能大家有些想法不方便與我交流。所以系心理部讓我準備了一個心理本,其實也是為了讓大家有一個傾訴的平臺。不過從心理本上大家反映的情況來看,作為大一新生我們剛開始對大學是有些迷茫,但大家都是非常積極向上的,對大學以及我們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其次,在這一學期的工作中,我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配合,我很感謝大家。對于心理部分配下來的任務,我都是積極配合,盡我最大能力去把他完成好。當然在這些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是因為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配合才得以很好的完成。對此我非常感激大家這一學期對我工作的支持。

這一學期總體來說,大家對大學生活適應的還是比較快的,這也為接下來大家的大學學習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條件。

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做到與大家打成一片,我知道這是我個人原因,因此我感到很慚愧。我決定從下學期開始,我要積極調整我自己,希望能和大家都成為朋友,也希望大家能夠接納我。我原來有這樣的打算:希望我們男生和女生能夠多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來進行溝通和交流,增進大家的友誼。畢竟我們現在是大學生了,在大學我們要鍛煉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在社交方面,因為四年之后我們就要踏入社會,在社會中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班還有一些比較內向的同學,平時就不愛與人交往,因此我作為心理委員,我希望能做些工作來改善一下這方面的問題,也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同時也更希望那些內向的同學能夠積極改變一下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開朗一些,這無論是對于我們現在還是未來都是有益處的。

以上就算是我對這學期工作的匯報,以及對下學期工作的打算吧。我很清楚這學期工作做的不夠好,但我會努力的,我希望能夠盡我最大努力為大家服好務,讓*教本更輝煌!

查看全文

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若干思考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為更好發揮出心理委員隊伍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則需要積極對心理委員隊伍建設的相關問題和內容進行思考,明確當前學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情況和現狀,提升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力度,進而構建出一支專業化的心理委員隊伍,更好的去幫助和輔導學生。

1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的現實價值

第一,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可以進一步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壯大,給予學生更多心理幫助。在心理委員隊伍建設期間,學校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對心理委員隊伍進行有效選拔,并且加大對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力度,給予心理委員隊伍更多的心理教育和培養,提升學校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輔導工作有效性,而且在以往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存在缺少相關心理輔導教師的問題,由于心理輔導教師的缺少,使得心理咨詢和健康教育,難以更好滿足對于學生的良好心理培養和幫助,所以加強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可以有效對心理咨詢教師人數不足的問題進行彌補,提升心理咨詢工作和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最大化的發揮出心理委員隊伍人員的工作作用和價值。第二,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在選拔心理委員隊伍的過程中,高校可以選取一些具有潛力和熱情的學生,加入到心理委員隊伍建設中,進而最大化地調動學生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并且也能在工作和幫助他人期間不斷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幫助到更多的同學。同時,心理委員隊伍也能發揮出自身“朋輩心理保健員”的示范作用,進而推動高校形成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良好校園氛圍,讓高校在教育教學期間,培養出更多有服務熱情和責任心的學生,提高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有效性。第三,建設心理委員隊伍,可以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力的提高,讓更多學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心理委員隊伍的建設,也可以發揮出心理委員隊伍離學生學習場地較近的優勢,在與學生接觸和聯系中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而具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心理教育和幫助,發揮出心理委員隊伍的正面宣傳作用,提升心理健2020年第04期學術專業人文茶趣康教育質量和影響力,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解決學生所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第四,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可以打破以往傳統高校心理輔導模式,通過心理委員隊伍更加生動和有趣的進行團體輔導活動和游戲,讓學校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調動學生參與心理輔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心理輔導效果得到增強,讓學生在輔導和體驗的過程中,更好感悟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2目前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情況來看,高校在建設心理委員隊伍期間,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并且對于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工作,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其中,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有,其一,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存在缺乏健全的選拔制度和機制的問題,在選拔新的委員隊伍期間,未能結合相應的選拔制度和機制,來實現隊伍的專業化選拔,通常是以性格活潑開朗的、心理健康為標準選擇心理委員,這種選擇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選擇出符合條件要求的心理委員,但長時間如此,也很難對每個心理委員的基本素質進行保障,進而使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出現不規范的問題,影響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工作的全面發展。第二,現階段,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在發展期間,依然存在忽略心理委員隊伍培養的工作問題,在明確責任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有效通過心理委員隊伍培養的方式,提升心理委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對于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工作缺乏正確認識和理解,難以更好通過對心理委員隊伍的培養,給予其他學生更好的心理幫助和輔導,從而制約和阻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第三,在新時期背景下,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在不斷創新和變革,心理委員隊伍建設工作也需要以創新的手段來進行,當前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期間,依然存在心理委員隊伍工作方式過于單一和表面化的問題,認為在工作的過程中,只要解決班級內部的心理健康問題,完成班級內部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即可,未能有效意識到發揮自身心理輔導榜樣和示范的重要性,在應用信息化的心理輔導和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心理委員隊伍工作期間,通常是以開展心理活動對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宣傳的方式為主,未能結合不同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進而影響心理委員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如果缺乏去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忽略對相關創新方式的應用,也會使心理委員被其他學生視認為教師的“眼線”,難以更好發揮出心理委員的工作作用,導致其他學生對其敬而遠之,也很大程度上容易降低心理委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四,通過建立心理委員激勵與評價機制,可以進一步調動心理委員幫助他人的主動性,提升心理委員隊伍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從目前情況來看,學校在建立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方面存在問題,沒有通過良好的評價方式和激勵方式,對心理委員進行良好的激勵,進而使部分心理委員在工作或宣傳教育期間出現工作懈怠的心理現象,難以更好地完成相關工作,促使自身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

3高校心理委員隊伍建設的有效策略

查看全文

世界紅十字日工作計劃

世界紅十字日

世界紅十字日

微風吹走了春天的細雨,新的學期又開始了,新的工作一一的表現在我們的眼前。為了增強同學們在新學期里能夠身心健康。培養同學們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掌握基本的衛生保健常識。因此紅十字會本學期制定了以下工作計劃。

目的:

1.為了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和進步事業保障紅十字會依法履行職責制定本法

2.紅十字會必須遵守和法律遵循國際紅十字會和紅新月運動確立的基本原則,依照中國參加的日內瓦公約其附加的議定書和中國紅十字會的章程獨立地展開各項工作

查看全文

民辦高校心理工作模式創新研究

摘要:民辦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獨特性,而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因人力及財力限制,使得學校心理工作的滲透性不強和覆蓋面較窄,各學校應充分發揮二級學院心理工作站的先天條件和優勢資源,與學校層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互補充和有益促進。文章以三江學院商學院心理工作站為例,積極探索二級學院心理工作的創新模式并對其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民辦高校;二級學院;心理工作站

一、引言

民辦高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大眾化的產物,它的出現為我國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民辦高校學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加,該群體學生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漸凸顯。在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明確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規范發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教黨〔2017〕62號)的要求,“心理育人質量提升”是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基本任務之一;中共教育部于2018年印發的《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教黨〔2018〕41號)中也明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人員構成與工作思路

商學院心理工作的站長由分管學生工作的黨總支書記擔任,執行站長由分管本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輔導員擔任。學生群體是由經過專業培訓的各班級心理委員,同時在心理委員中,以學生社團的形式成立了心理健康協會,明確了心理委員總負責人和各年級負責人。因為三江學院商學院主校區在冊學生人數達到3053人,開設八個本科專業,行政班級多達88個,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使得心理工作的開展存在巨大挑戰。根據本學院的實際需求建立了以各班心理委員為重點、以年級代表為抓手、以心理委員負責人為統領、以心理咨詢員老師為中心、以心理協會為依托,逐層開展學院的各項心理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