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災害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5 17:37: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汛期災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汛期災害

汛期災害防控方案

為預防和治理地質災害,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切實減輕災害損失,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和省、市工作部署,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我縣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地質災害是指由于自然產生和人為誘發的,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質現象。在我縣主要表現為崩塌、崩岸、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現象。從往年的情況來看,我縣地質災害的發生與暴雨、連續降水等誘發因素密切相關。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我縣年汛期降水量比往年偏多,但降水時間分布不均,6月份和7月份降水相對集中,因此,做好今年的地質災害預防工作尤為緊迫。

二、年汛期地質災害預防監測重點

根據我縣地質環境背景條件,結合往年地質災害發生情況和今年汛期降雨趨勢分析,在全縣劃出以下監測重點地段和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

查看全文

鄉鎮汛期災害自查匯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認真編制全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了201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責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嚴格落實汛期值班制度,確保應急系統信息暢通,信息報送及時準確;建立制度,落實責任,加強汛期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認真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及時發放防災工作明白卡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根據我鎮地質環境條件、工程建設活動的強度,結合汛期氣象趨勢的影響因素,預測我鎮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主要集中在5—10月。5—10月為汛期,當降水達到一定強度時,極易誘發堆積層滑坡、黃土滑坡和公路、農村道路邊坡的掌子面、廢棄礦點及施工現場的崩塌等地質災害、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值班、巡查、速報和應急處理等制度,做好地質災害巡查、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確保政令暢通、信息快捷,防災、避災、救災、治災措施及時有效、建立和完善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和工作制度,層層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強化相關措施、各村和有關單位對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構造復雜的建筑物、交通線路、廢棄及采砂、取土區進行一次現場實地檢查,對隱患部位提出具體防范意見和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缺乏科技支撐、缺乏經費支撐、缺乏宣傳材料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了加強重點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始終堅持不懈做好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各項防災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國務院防災減災會議精神,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市國土資源局分局《轉發市國土資源局關于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檢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國土所認真開展本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檢查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認真編制全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了201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責任分工和保障措施。

根據我鎮地質環境條件、工程建設活動的強度,結合汛期氣象趨勢的影響因素,預測我鎮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主要集中在5—10月。5—10月為汛期,當降水達到一定強度時,極易誘發堆積層滑坡、黃土滑坡和公路、農村道路邊坡的掌子面、廢棄礦點及施工現場的崩塌等地質災害;7—9月為主汛期,強降雨過程較多,由此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

我鎮地質災害易發區主要位于Xx公路所經地段,水電站建設工程所在地段,因路基開挖,削坡等有可能誘發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村等村社部分磚廠取土、砂石廠取砂范圍形成的陡崖,汛期易發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威脅附近耕地、水渠等農業生產安全。村等部分村莊位于較高處的土崖之上或者之下,在強降雨的作用下,有誘發黃土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可能。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確定的全鎮2010年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是: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繼續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警)工作,切實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合理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治理和搬遷避讓,加強新農村建設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全鎮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明確了責任分工。制定的地質災害防治的保證措施包括: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健全機構,強化管理;整合資源,建立政府主導,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資金投入機制;加強汛前險情巡查,堅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社會和全民防災減災意識。

查看全文

縣汛期地質災害防災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黑龍江省地質環境管理辦法》及省市國土資源部門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縣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及預警工作。

二、防治重點

*縣近幾年成為地質災害多發區,已被省廳、市局確定為重點防治地質災害最多的縣份之一。根據黑龍江省農業氣象中心的預報資料,我縣今年汛期降水總量將高于前幾年,高強降水,容易造成洪水并誘發地質災害,特別是在公路沿線、牡丹江沿岸及靠近丘陵山地的村屯和礦區等,極易導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發生,應著力抓好以上幾個重點地區的災害防治工作。

三、防治措施

(一)迎蘭鄉山區地帶以稀性泥石流、崩塌、山體滑坡為重點防治對象。劈山嶺村公路東側山角下,是洪水匯聚的主溝,歷史上曾發生過泥石流,應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建立起縣、鄉、村三級監測網絡,汛期派專人進行巡視監測。二是落實“防災工作明白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三是發現險情及時上報,并向有關部門通報,組織搶險隊伍。四是設立警示牌,有險情時禁止行人、車輛通行,附近居民要搬遷避讓。

查看全文

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繼續做好我市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連續性,根據新頒布的《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394號),在上年度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制訂了本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一、我市地質災害分布與防治區劃分情況

菏澤市地處黃河沖積平原的前緣,地勢較平。歷史上黃河多次泛濫,在區內遺存有數條古河道帶。區內西部聊考斷裂活動強烈,因此在地質構造上屬不穩定和次不穩定地區。受自然及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區內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威脅。區內主要地質災害類型有: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漏斗、砂土液化等。根據其發生幾率及危害程度,我市建立了菏澤城區深層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南部黃河故道帶地面塌陷與地裂縫、鄄城紅船地面塌陷等3個重點監測與防治區。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防治對策

(一)菏澤城區深層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區

1.災害現狀菏澤市城區深層地下水降落漏斗已存在多年,自80年代中期就初具規模。90年代漏斗面積近1000KM2。隨著開采量的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且下降速度驚人。據80年代初期監測資料,當時水位埋深僅6m余(406孔1980年9月11日監測值);至1995年,水位埋深已達45.603m。15年間水位下降了近40m,下降速率為2.6m/a。406孔位于漏斗的上緣,位于漏斗中心地帶的城東地區,該層水水位埋深已達100m。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持續下降,城區地面沉降也隨之發生。2002—2003年城區地面最新沉降數據為26mm。牡丹區在2003年汛期出現兩起地面塌陷,其中牡丹辦事處葦子園村塌陷已威脅到人員安全。

查看全文

全鎮汛期災害整治方案

為貫徹落實2012年7月9日全省汛期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視頻會議精神,根據縣地質災害防止領導組《汛期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緊急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我鎮汛期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緊急行動實施方案,請各村(居)、鎮直各單位、相關企業,認真組織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

一、排查范圍

本次排查緊急行動的范圍是全鎮所有可能存在各類突發地質災害隱患。

二、成立機構

為預防和治理地質災害,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切實減輕災害損失,根據政辦【2012】23號文件精神,經鎮黨委擴大會議研究決定,成立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查看全文

縣長在汛期災害排查緊急會講話

同志們:

全省和全區汛期地質災害再排查緊急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剛剛結束,我們接著召開全縣電視電話會議,目的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地會議精神,對全縣汛期地質災害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剛才,同志通報了我縣地質災害點分布情況,繼承副縣長對相關工作作了具體安排,希望大家結合實際落實好省、地會議精神和繼承同志的安排。

下面,我就如何貫徹落實好上級會議精神,扎實抓好全縣地質災害排查治理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深化認識,進一步增強抓好地質災害排查治理的責任感

首先,我縣特殊的地質構造要求我們要深化認識。我縣地勢切割較深,山高坡陡,沙頁巖堆積體較多,加之從去年夏季以來,遭遇了四季連旱,緊接著又持續暴雨天氣,極易引發地質災害。其次,縣內外發生的地質災害事故警示我們要深化認識。6月30日晚,我縣鎮發生了一起山體滑坡,造成公路中斷,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6月28日,關嶺縣發生了特大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十分慘重,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再次,從關注民生的角度要求我們要深化認識。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公務。如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都不保,談保障民生就是空話,談執政為民也是空話。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做好地質災害排查治理的責任感,扎實抓好地質災害的排查整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突出重點,進一步抓好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治理工作

查看全文

汛期地質災害整治啟動預案

為切實做好今年我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國土部第4號令)、《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國土部第44號令)的規定和要求,結合《寶豐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我縣地質環境實際現狀,特編制本預案。

一、地質災害定義

地質災害是指由于自然作用產生和人為活動誘發的各種地質作用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的危害,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震、火山等。

二、今年我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區域及防護重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縣礦產資源的逐步開發,社會因素對地質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日趨嚴重,特別是汛期的降雨將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將可能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地質部門將我縣的大營鎮、張八橋鎮、周莊鎮、李莊鄉等鄉鎮及我縣轄區的風景名勝區(點)、人口集中區、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和交通干線、重點水利、電力工程、全縣各中小學校等基礎設施作為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的防護重點,主要預防崩塌、滑坡、泥石流及采礦引發的地表塌陷、地面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

重點防災區段有:

查看全文

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了防治地質災害,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我市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市地質災害類型概況

**市地處天山北麓,三面環山,地形地貌條件復雜,加之人類工程經濟活動的影響,全市地質災害較發育。災種以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為主。根據調查,區內各類地質災害點共計186處,其中地面塌陷131處,占總數70.43%;崩塌14處,占總數7.52%;滑坡15處,占總數8.06%;泥石流26處,占總數13.97%。(詳見下表)

各類地質災害類型統計表

地質災害類型數量(處或條)占總數比(%)

大類分類小計合計

查看全文

鄉鎮汛期地質災害自查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認真編制全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了201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責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嚴格落實汛期值班制度,確保應急系統信息暢通,信息報送及時準確;建立制度,落實責任,加強汛期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認真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及時發放防災工作明白卡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根據我鎮地質環境條件、工程建設活動的強度,結合汛期氣象趨勢的影響因素,預測我鎮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主要集中在5—10月、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繼續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警)工作,切實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合理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治理和搬遷避讓,加強新農村建設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值班、巡查、速報和應急處理等制度,做好地質災害巡查、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確保政令暢通、信息快捷,防災、避災、救災、治災措施及時有效、建立和完善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和工作制度,層層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強化相關措施、各村和有關單位對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構造復雜的建筑物、交通線路、廢棄及采砂、取土區進行一次現場實地檢查,對隱患部位提出具體防范意見和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了加強重點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始終堅持不懈做好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各項防災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國務院防災減災會議精神,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市國土資源局分局《轉發市國土資源局關于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檢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國土所認真開展本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檢查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認真編制全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了201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責任分工和保障措施。

根據我鎮地質環境條件、工程建設活動的強度,結合汛期氣象趨勢的影響因素,預測我鎮地質災害多發時段主要集中在5—10月。5—10月為汛期,當降水達到一定強度時,極易誘發堆積層滑坡、黃土滑坡和公路、農村道路邊坡的掌子面、廢棄礦點及施工現場的崩塌等地質災害;7—9月為主汛期,強降雨過程較多,由此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

我鎮地質災害易發區主要位于Xx公路所經地段,水電站建設工程所在地段,因路基開挖,削坡等有可能誘發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村等村社部分磚廠取土、砂石廠取砂范圍形成的陡崖,汛期易發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威脅附近耕地、水渠等農業生產安全。村等部分村莊位于較高處的土崖之上或者之下,在強降雨的作用下,有誘發黃土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可能。

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確定的全鎮2010年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是: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繼續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警)工作,切實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合理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治理和搬遷避讓,加強新農村建設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全鎮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明確了責任分工。制定的地質災害防治的保證措施包括: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健全機構,強化管理;整合資源,建立政府主導,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資金投入機制;加強汛前險情巡查,堅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社會和全民防災減災意識。

查看全文

國資局汛期地質災害排查方案

各國土所、局有關科室

為進一步落實省、市關于汛期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的要求,切實做好我市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印發〈省汛期地質災害隱患緊急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特制訂市汛期地質災害隱患緊急排查工作實施方案。

一、排查內容

本次排查,省國土廳要求既要對已知點進行再排查,也要對易發區域可能的隱患進行排查。排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名稱、位置、威脅的對象、防治措施、“防災工作明白卡”“避險明白卡”發放情況、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落實情況等,排點是南墅鎮、河頭店鎮、馬連莊鎮、日莊鎮、望城辦事處、沽河辦事處等。

二、排查范圍和時間

排查范圍是:全市所有可能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城鎮、村莊、醫院、學校、集市等人員集中地和除鐵路、公路、水利設施重要工程建設區以外的其他重要工程建設活動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