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新聞標題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8 17:51: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英語新聞標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英語新聞標題的特征探究
[摘要]新聞標題是新聞的靈魂,決定著新聞的閱讀量與關注度。英語新聞標題翻譯時,要先了解標題的特征,有針對性的運用翻譯技巧進行翻譯。文章從詞匯、語法、修辭三個方面入手,結合實例對英語新聞標題的翻譯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翻譯技巧。
[關鍵詞]英語新聞標題;新聞標題翻譯;詞匯特征;語法特征;修辭特征
新聞標題是對新聞內容的提煉與概括,具有傳遞信息與總結內容等功能。英語新聞標題在詞匯、語法與修辭手法等方面的突出特點,為翻譯工作帶來諸多難題。
一、英語新聞標題的詞匯特征及翻譯技巧
(一)詞匯特征。1.短小詞使用頻率較高。新聞報道有較高的時效性要求,因此,標題簡潔精煉,頻繁使用音節少、字形小的短小詞,并在視覺感官上刺激讀者,增加閱讀欲望。如用短語代替較長的詞語,幫助讀者理解新聞標題,以達到節約篇幅、迎合大眾的目的。[1]2.新型詞匯使用頻率較高。新聞報道是人們了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前沿動態的重要途徑,當原有的單詞難以準確概述新事物、新變化時,大量新詞匯便隨之出現,以強化新聞標題的新鮮感與時代特性。因此,頻繁使用新詞匯是英語新聞的顯著特征,通常包括兩種類型:第一,舊詞新義。從某一舊詞匯中衍生出新的含義,如presence(存在),不同的語境衍生出不同含義。[2]在標題“FORLARGEFOREIGNCOMPANIES,CHINESEPRESENCEISONLYASMALLPARTOFGLOBALINVESTMENT”中,presence的衍生義為“投資”。第二,單純新詞。時展催生出的一系列新生詞匯,如comput-ernik(電腦迷),等等。3.詞性變化頻率較高。新聞報道對信息的傳播力度和有效性要求較高,因此,詞匯經常在名詞與動詞之間頻繁轉換。如標題“COOPER-ATIVEOPERATIONISMOREPROFITTOFARMERS”中的profit從名詞詞性轉變為動詞詞性,使標題更加簡潔明了。4.縮略詞使用頻率較高。縮略詞在英語新聞標題中出現頻率較高,特別是作為組織結構的縮略詞。[3]在新聞標題中對一部分常見的詞匯進行適當縮略,既能縮減新聞標題長度,又能提升新聞標題的新穎性。通常情況下,政府機構、職業、地點等詞語都可以進行縮略,如WTO、EFTA、NSA、NBA等。縮略詞一般由全稱中所有詞匯的首字母組合而成,如EuropeanFreeTradeAssociation(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縮略詞為“EFTA”。5.指代詞使用頻率較高。英語新聞受眾范圍廣泛,因此,英語新聞標題大量使用便于理解的詞匯提升標題的整體通俗性。其中,使用專有名詞、特殊人名指代特定含義是提升標題通俗性的方式之一。通常情況下,可以利用某一建筑物或某一地名指代該國,如以“白宮”指代美國,以“盧浮宮”指代法國。6.穿插外來詞匯。當新聞報道涉及外國事件或事物時,新聞標題往往引入外來詞匯,以便更直接、更貼切地表現新聞事件,傳達新聞報道含義,這有利于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隨著外來詞匯數量的增多,外來詞逐漸被納入英語詞匯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英語語言的發展。(二)翻譯技巧。1.新聞專業術語翻譯。新聞往往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在跨文化背景中,文化差異與現代詞義理解偏差為英語新聞標題的翻譯造成阻礙。[4]如“SOMETAKESEVERALHOURSINLABOR”,其中labor的常用詞義為“勞動”,但這一新聞報道出現在“藥物科學專欄”中,須找出labor在藥物科學領域中的引申義“分娩”。因此,可將該新聞標題翻譯為“分娩過程長達數小時”。2.減詞法。在翻譯健康、體育、購物、娛樂這類專欄的軟性新聞標題時,與政治、經濟等硬性新聞標題的翻譯標準不同,可適當使用減詞法翻譯。如標題“HOWMONIKERSCANSHAPEOURLIVESFROMCLASSROOMTOCAREERPATH?”(命名即命運)。翻譯時,刪去“FROMCLASSROOMTOCAREERPATH”并不影響理解句子,因此,將該標題的11個英文單詞翻譯為5個漢字,使譯文更加精煉簡潔。
二、英語新聞標題的語法特征及翻譯技巧
功能理論下英語新聞標題翻譯研究
摘要:由于全球信息化的發展越來越猛烈,信息之間的共享和流通速度也越來越快,中國也逐漸走向國際化。新聞由于其自身的時效性,時刻都在更新和變化。新聞標題作為新聞內容的高度概括,其翻譯的準確度也顯得尤為重要,并且翻譯的準確度也影響了大眾所接收的信息的準確度。新聞的中文標題和英文標題存在巨大的差異性,因此對于英語新聞標題翻譯的研究十分重要。我們需要將最基本的功能翻譯理論作為準則,并且在有效時間內對相關的翻譯特點進行剖析。本文從功能翻譯理論的角度出發,分析英語新聞的選詞特點,并探討功能理論下英語新聞標題翻譯的策略,目的是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避免一些由于理解錯誤造成的不必要的誤會。
關鍵詞:功能翻譯理論;英語新聞標題;跨文化交際
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將文學的翻譯作為重點研究方向,而新聞標題的翻譯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并且由于翻譯成本等相關原因,使得大多數外來報道都是通過國外通訊社進行翻譯的。新聞標題作為新聞的窗口,其翻譯質量會影響新聞的傳播效率和傳播質量。本文將翻譯功能理論作為基礎前提,對當下英語新聞標題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指導意義。
一、功能翻譯理論的概述
功能的翻譯理論就是利用跨文化的交際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相關的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進行轉換,從而實現不同語言的翻譯功能。由于不同的語言之間都有自身的文體和規律,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要將功能作為翻譯的基本前提,有很多相關的專家都提出了相關的理論,如弗爾米、萊斯以及諾德對于功能翻譯理論都有著巨大的貢獻。其中萊斯指出,將文本的基本功能作為翻譯的標準不僅可以完善翻譯的樣式,還能夠更好地實現翻譯功能。他從翻譯后的文章和原文本兩個方面的功能關系出發,建立了功能翻譯理論的基本雛形。而諾德則強調功能翻譯中的忠誠度,使原文作者、翻譯者和受眾能夠達成和諧一致。
二、新聞標題翻譯的原則
英語新聞標題歧義現象分析論文
摘要:歧義是語言中的共性現象,然而事物是相對的,在語言共性的背后還有其語言個性的存在,不同的語言具有不同的語言結構(語音,詞匯,語法),不同民族的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也不同,因此不同語言中產生的歧義現象也是不同的。英語新聞報道中,標題之所以能在新聞報道中起著濃縮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大多有賴作者在用詞和修辭等語法方面的匠心獨運。所以在英語新聞中,理解歧義現象在英語新聞報道中研究尤其重要。
關鍵詞:英語,新聞標題,歧義現象
一、新聞標題的定義
新聞工作術語,報刊上新聞和文章的題目,通常指新聞的題目,制作標題是新聞編撰者的主要工作程序之一。報紙編輯部用標題來概括,評價新聞的內容,幫助讀者閱讀和理解新聞。
二、英語新聞標題的歧義現象
(一)詞匯歧義
英語新聞標題中隱喻分析論文
一、英語新聞標題中隱喻的使用特點
標題就是新聞的“題眼”。從結構上看,標題是一篇新聞報道中和導語、主體相互倚重的主要成分;從功能上講,標題濃縮新聞內容,體現著新聞的要義和記者的觀點。甚至限定新聞的基調;相較于其他文體,新聞標題有著顯著的特點:目的明確、情感分明、簡短精練、修辭多樣,能夠更有效地幫助讀者閱讀和理解新聞。
新聞編輯中,在其制作新聞標題的過程中會大量使用隱喻。一方面,隱喻同時涉及兩個領域:具體和抽象或熟悉和陌生,通過恰當的隱喻的運用,傳播者不僅可以清晰地表達意向,而且可以借此構建出傳受雙方高度統一的信息理解。另一方面,隱喻使新聞標題鮮活靈動,可以激活讀者的認知環境,從而有效地吸引讀者。
筆者對2007年5、6月份的ChinaDaily(《中國日報》)進行隨機翻檢,在其新聞標題中發現了大量隱喻的存在。經過分析研究,總結出以下兩種現象及其特點:
1英語新聞標題中的喻體式隱喻
喻體式隱喻就是指在英語新聞標題中只出現喻體,不出現本體。示例如下:
英語新聞題目修辭特點思索
標題通常被喻為新聞的眼睛。讀者看新聞,首先會去讀標題,并根據標題的提示來選擇閱讀。好的標題言簡意賅,起到傳神達意和抓住讀者注意力的作用。英文報紙種類繁多,風格各異,為了吸引更多讀者的注意,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各家報紙都會想盡辦法突出新聞標題,標題標新立異吸引眼球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使用豐富的修辭手段。本文試圖通過對英語新聞標題修辭特點的分析,揭示修辭在英語新聞標題中的重要性。
一、修辭在英語新聞標題中的作用
新聞標題作為傳達給讀者的第一信息,應當言簡意賅、吸引眼球。在英語新聞標題中經常出現各種修辭手段,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標題生動、有趣、吸引讀者的注意。修辭手法在英語新聞標題中的主要作用是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動形象新聞標題就如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能夠起到傳神達意和吸引讀者注意力的作用[1]。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能賦予這雙眼睛以神采,因此,標題中恰當修辭手法的使用能夠使標題生動形象,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使概念化的東西形體化,從而賦予標題以明晰的立體感,喚起讀者豐富的聯想,引起其閱讀的興趣。通俗易懂新聞語言務必做到措辭明確,簡潔精辟,作為歸納全文的新聞標題則更需要言簡意賅。新聞的讀者群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所以新聞標題也必須要通俗易懂,趨于口語化,做到婦孺皆知。朗朗上口新聞標題在字數、節奏和音律等方面進行推敲,可以讓讀者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語言內在的韻律,感受到語言的美感,也為新聞標題添加神采。在英語中,常用的音韻修辭就能產生音律的美感,讀起來朗朗上口,有效吸引讀者注意力。
二、英語新聞標題的修辭
新聞標題是新聞內容的集中和概括,它用最簡練的語言概括了新聞中最值得注意的內容。如何讓新聞標題吸引眼球成為報紙需要仔細考慮的重要一環,因此,標題語的使用和選擇至關重要。常用在英語新聞標題中的修辭格包括音韻修辭格與詞義修辭格,這些修辭手段的巧妙使用能使有限的標題更準確有效地傳達信息,增強可讀性,突出新聞事實,同時賦予標題以美的形式。在追求修辭效果和深層含義時,新聞標題與文學英語有共同之處。
(一)音韻修辭格
議英語標題獨特的翻譯策略探析
【摘要】標題簡潔、準確、搶眼,堪稱新聞的“眼睛”。本文從新聞英語標題的選詞、修辭手法的采納兩方面來探究語言的獨特性,并提出了相應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新聞英語標題語言特色漢譯技巧
標題,作為英語新聞版面上最為明顯的地方,應短小精悍、重點突出、形式獨特,使讀者在瀏覽中能從標題中發掘主題、領悟內涵、各取所需。但現實中,不少標題卻給讀者帶來理解上的困難。新聞英語標題在詞語的選擇、修辭手段的采納方面有其特色,翻譯標題時應遵循相應的對策和技巧。
一、新聞英語標題的詞匯特色及漢譯對策
新聞英語標題多簡潔、醒目,追求新奇、文簡而意豐的雙重效果,具有較強的信息功能與美感功能。省略虛詞、選用短小詞、運用縮略詞和采用新造詞,是新聞英語標題的顯著特點。
1.省略虛詞
新聞英語標題研究論文
一、新聞英語標題的詞匯特色及漢譯對策
新聞英語標題多簡潔、醒目,追求新奇、文簡而意豐的雙重效果,具有較強的信息功能與美感功能。省略虛詞、選用短小詞、運用縮略詞和采用新造詞,是新聞英語標題的顯著特點。
1.省略虛詞
省略是新聞標題最明顯的特點。標題往往只保留實詞而略去諸如冠詞、連詞、介詞等虛詞,突出關鍵詞語、增強節奏感。其中,省略較多的虛詞是冠詞以及系動詞“be,are,seem”等。如:Chinesestudentstalkto(an)ISSastronaut(07-8-27)譯為:中國學生與(一名)國際空間站宇航員對話。此例中,漢譯時數量詞被省略,以達到簡潔、避免繁瑣。
但有時英語新聞中被省略的部分可適當體現,以達意為目的。如:China(is)toeaserestrictiononforeigninvestmentsinservicesector(07-11-17)譯為:中國將放寬服務行業對外商投資的限制。漢譯時,將英文的省略功能性虛詞的部分加以闡釋,譯出“將”,使譯文更精確。
2.選用短小詞
大學生就業新聞報道標題隱喻探析
摘要:新聞標題的主要功能是吸引廣大讀者眼球,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并能夠對讀者進行引導讓其對新聞報道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因此,新聞報道中隱喻手法,不僅是表達詞義的一種手段,更是能夠影響讀者思維方式的一種方法。基于文化視角來對大學生就業新聞報道標題的隱喻研究,可以更好的揭示報道中所存在的認知規律。基于此,現對大學生就業新聞報道標題的隱喻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國大學生;就業新聞報道;標題隱喻
經過對我國大學生就業新聞報道標題進行大量收集與研究后發現,在其標題中最為采用的概念隱喻方式為方位隱喻。相關于中國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新聞標題,使用最多的是以“上”為主。從而可以說明與就業問題相關的新聞報道,人們所表現出的認知態度是以“看好”為主。但在要完成新聞意象的傳達,則需要解決跨文化差異,將新聞標題中所蘊含的有效語際轉化成為翻譯新聞隱喻。
1隱喻觀分析
對于隱喻而言,無論是我國還是西方國家都對其有了非常久遠的研究歷史。比如:我國學者墨子在《詩經》中指出,通過借助乙物來討論甲物,可以讓人們更明晰地對甲物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再比如:以亞里士多德所代表的西方隱喻觀為:通過某一個詞來替代另一個語,從而可以達到表達同一個意義的語言表達方式。這種隱喻觀被西方學將隱喻歸屬為語言學范疇。簡單而言,隱喻是一種修辭手法也是一種語義的表現形式。從中西方文化對隱喻觀的理解與認知來分析,兩種文化的形成的隱喻定論呈現出了理解上不謀而合。隨著人們對語言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諸多學者開始針對隱喻概念進行了分析。并基于多學科以及多角度的研究方向,打破了對隱喻概念的傳統理解局限,將隱喻的研究層次上升到了人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等層面。在后續的研究中明確指出,隱喻概念并不只是單純的一種修辭方式,隱喻還是一種人們的思維以及行為方式的表現。結合諸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將概念隱喻歸納為:隱喻的形式基礎,需要建立在人們所共同享有基礎上。通過隱喻可以將兩種并不相關的事物、概念等形成一定的聯系,讓兩者之間形成相應的互動,從而可以讓人們在接觸到隱喻的事物時,可以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與感知。此外,通過映射理論對隱喻進行分析后發現,隱喻手法能夠將具體的域映射到一個抽象的域中,而且不同的隱喻需要有一個喻源域以及一個目標域給予支持。簡單而言,隱喻是兩個義域之間所進行的跨域映射,可能讓人們對已知的內容進行延伸對未知的領域進行了解。從某種意義上來理解概念隱喻,可以將其上升到思維意識層面。
2大學生就業新聞報道標題的概念隱喻分析
透析從新聞標題看轉型期新聞傳播語態變遷
摘要:從新聞標題角度來考察,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全面轉型后新聞傳播的話語形態發生了深刻轉變。新聞視角選擇上走向平民化,新聞觀點呈現上注重富有建構意義的隱性表達,新聞信息上加強深度的分析解釋,新聞語言表述上追求具象描述的故事化、口語化、趣味化,同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泛娛樂化、低俗化、瑣碎化等負面現象。新聞傳播語態的變遷是新聞改革在實踐與受眾“說話方式”上的一次歷史性跨越,是轉型期傳媒市場化變革的表征與顯現。
1新聞標題作為新聞的眼睛與靈魂,其制作過程是一項高智能的精神勞動活動,它代表了新聞傳播中采擷信息精華、提煉新聞主題、凝聚新聞價值、體現傳播效果的過程。在媒體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它不僅是吸引受眾、擊倒受眾的“魔彈”,而且也是某一媒體稱雄爭霸信息時代的利器。[1]255縱觀20世紀百年間中國新聞標題的發展,“呈現出由現象到本質、由單一到豐富的漸進過程”[2]137-139。當這一進程駛入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日新月異,隨著新聞傳播事業的迅猛發展,新聞標題呈現出時代變革的新景觀:標題新聞、提要題異軍突起,大標題、符號標題不斷創新發展,長標題、厚標題重新復興,標題力求“轟動效應”,追求“視覺形象”。[3]100-103然而,這種新景觀多體現于新聞標題的形式層面,在內容層面的深刻變革還是至20世紀90年代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全面轉型以后。在這一轉型期里,我國媒體順應社會轉軌的需要開創了傳媒市場化的新格局,新聞傳播的思維觀念、報道內涵特別是新聞傳播的話語形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轉變。新聞標題作為新聞信息為受眾所接受的必經通道,是新聞發生作用的起始點,通過標題能使受眾感受到正在萌發、變動著的新鮮事物[4]1,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聞標題是反映新聞變革的睛雨表。為此,本文試從對新聞傳播具有“首因效應”的新聞標題角度來考察,探討轉型期新聞傳播的話語形態所發生的深刻轉變。
一
人們還記憶猶新,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新聞媒體作為黨和政府喉舌,一直是以一種宏大的新聞話語圖解著黨和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新聞敘事的語態嚴肅、僵硬、呆板,新聞敘事的對象與內容或是演繹社會精英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或是圖解黨的路線、方針與政策。這種新聞傳播理念與實踐,作為特定歷史語境下的產物有著其存在的合法性,可是,隨著20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廣泛而又深刻地運行,傳統的新聞傳播理念與實踐面臨著破繭重生的新格局。
主要是新聞傳媒由過去的國家支撐走上了自主生存、自負盈虧的市場化道路。為了贏得受眾這一消費者市場,新聞傳媒必須打破傳統思維,轉變傳播理念與實踐。于是,從內容到形式發生了一次由代表主流意識形態的媒介本位向受眾本位方向的轉移,即將關注的目光由上層精英投向了下層民眾,新聞語態也由精英語態變為平民語態,從“真誠面對觀眾”到“為老百姓說話”、從“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老百姓自己講故事”,新聞傳媒開始了一場“新聞平民化”的革命。
1993年,央視《東方時空》開播,標志著中國新聞界平民意識的覺醒,到2000年前后,以都市報、晚報特別是電視欄目《南京零距離》為代表掀起了一股“民生新聞”的浪潮。這些民生新聞其關注視角是平民的,思維角度是平民的,表達方式與評論立場也是平民的。這種平民化特征反映在新聞標題語態上則顯現為假、大、空的標題少了,客觀、具體、平實的專業話語成為了新聞標題的主體趨勢。《公交站牌與路牌不一致害苦外地人》《電線老化義烏一酒店失火11人熟睡中喪生》《南京商家收購進口奶粉罐市民質疑或造假》《中小學生擇校現象調查》①等等,諸如此類源自民生的新聞標題在報紙、電視新聞中占有著較大比例,為人們送去了一條條實用的信息。民生新聞的發展態勢表明,它已成為社會轉型后各媒體新聞報道的核心內容之一,即使是主流報紙《人民日報》也開辟“民生三問”“民生一線”等欄目報道如《“地溝油”,不該上餐桌》等關注民生、反映民情的大量民生新聞。
當代新聞標題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從7個方面分析了當代新聞標題的特色。其中有新形式的出現,而更多的是老形式的創新和拓展。
[關鍵詞]標題新聞大標題符號標題提要題長標題厚標題轟動效應視覺形象
新聞標題對受眾是第一視覺沖擊波,對傳播信息溝通受眾、引導輿論、表現主旨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標題的制作一向被新聞工作者看重。尤其是當今面對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挑戰,面對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新聞工作者在制作標題上更是絞盡腦汁,從而達到先聲奪人,吸引受眾的目的。那么,各大眾傳媒是如何用新聞標題吸引受眾、爭奪受眾的?新時期的新聞標題有哪些特色?它的發展態勢又怎樣?
一、標題新聞的出現
標題新聞也稱為一句話新聞,是介于標題與簡訊之間的一種新型的新聞體裁,以標題形式對新聞事實作簡要報道,這是一種脫離新聞獨立存在的標題。
標題新聞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它的出現打破了標題依附于新聞而存在的模式,現在許多報紙都在運用這一特殊的新聞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