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技巧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2 00:44: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預防技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田雜草預防技巧
農田雜草一般是指農田中的非栽培植物。廣義地說,長錯了地方的植物都可以稱之為雜草。從生態角度出發,在一定的條件下,凡害大于益的農田植物都稱之為農田雜草,都應屬于防除之列。這就意味著雜草不僅包括種子植物,也包括木本植物、孢子植物與藻類,同時栽培的作物也能成為雜草,如大豆田中的茼麻。全世界約有5萬種,其中農田雜草8000種。據調查我國農田雜草500余種,淮北地區約200余種,其中危害作物的優勢種20余種。
1農田雜草及其特征
1.1繁殖能力強
雜草繁殖方式主要為種子繁殖和營養繁殖。種子繁殖的雜草都能結出1000~15000粒種子,數量非常驚人。如:薺菜每株能結4萬粒種子,莧和藜每株能結出50~70萬粒種子。營養繁殖是通過根、莖(根狀莖、塊根、球莖、鱗莖)進行繁殖,如刺兒菜是根芽繁殖,蘆葦、白茅是根莖繁殖。
1.2適應能力強
一是雜草種子在土壤、水等自然界中能保持長久的發芽能力,有的可達幾十年。如藜的種子在土壤中埋藏20~30a后仍能發芽,稗草種子經牲畜食用過腹排出后,在40℃廄肥中經過1個月仍能發芽。二是雜草對環境要求不嚴格,溝旁、路邊、田埂、屋頂甚至巖石等作物不能生存的一切地方,都有雜草生存。三是雜草可通過作物種子、風、流水及動物等多種途徑傳播。
解析蔬菜病蟲害整體預防技巧
蔬菜種類多,栽培制度復雜,作物營養條件好,病蟲種類繁多,發生規律復雜,危害猖獗,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和質量。據調查,黃山區10種主栽蔬菜中有40余種主要病蟲害,絕大多數病蟲害為害造成蔬菜減產5%以上,一般年份損失10%~30%,流行年份減產50%~70%。
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術,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科學合理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把化學農藥使用量壓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使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無公害蔬菜的目的。
1農業防治
1.1選用抗病、專用品種
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病蟲害最經濟有效的辦法。不同的品種對病蟲害的抗性差異很大,根據不同的氣候重點防治對象,有針對性地引進良種。由于抗性品種的表現因地而異,應用時需對其抗性和豐產性能綜合評價,因地制宜選用品種;同時掌握新品種的栽培特性,充分發揮其抗性和豐產的綜合性能。并注意品種的抗性變化,一旦抗性喪失,要及時更新品種。
1.2應用“三新”技術培育無病蟲壯苗
小議電子商務網絡攻擊以及安全預防技巧
一、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EC)是英文“ElectronicCommerce”的中譯文。電子商務指的是通過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信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的各種商務活動。由于電子商務擁有巨大的商機,從傳統產業到專業網站都對開展電子商務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電子商務熱潮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興起。電子商務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不僅指互聯網,還包括其他各種電子工具。二是商務活動。主要指的是產品及服務的銷售、貿易和交易活動;電子化的對象是針對整個商務的交易過程,涉及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四個方面。
二、電子商務網絡攻擊的主要形式
1.截獲或竊取信息
攻擊者通過互聯網、公共電話網、搭線、電磁波輻射范圍內安裝截收裝置或在數據包通過網關和路由器時截獲數據等方式,獲取傳輸的機密信息,或通過對信息流量和流向、通信頻度和長度等參數的分析,推出諸如消費者的銀行賬號、密碼,以及企業的商業機密等有用信息。
2.違反授權原則
兒科護理護患溝通技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兒科開展護理工作期間靈活運用護患溝通技巧的效果及價值。方法:此次選擇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兒科收治患兒98例作為觀察對象,根據就診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護患溝通技巧,比較兩組患兒護理依從性情況,評估并計算各組發生護患糾紛概率及患兒家屬滿意情況。結果:觀察組患兒護理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出現護患糾紛的概率較對照組相比更低。觀察組患兒家屬對此次護理服務滿意度更高(P<0.05)。結論:兒科開展護理工作期間重視護患溝通技巧的應用能夠提高患兒依從性,預防糾紛情況發生,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兒科護理;護患溝通;技巧;分析
護患關系屬于疾病治療期間護理者于患者之間最基礎的關系。然而,最近幾年,護患關系過度緊張,經常出現一些糾紛問題,尤其以兒科最為嚴重。患兒是每個家庭的寶貝,患兒家屬經常與醫護人員存在一些誤解與糾紛,由此產生矛盾。因而,在兒科開展護理工作期間,應重視溝通,避免因言語歧義、表述不當等引起糾紛[1]。本文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兒科收治98例患兒為例,探究護患溝通技巧的具體應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此次選擇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兒科收治患兒98例作為觀察對象,根據就診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總計患兒49例,包括男童25例,女童24例;最小年齡1歲,最大年齡12歲,平均年齡(6.8±1.3)歲;其中9例患兒患熱性驚厥,13例患兒患腹瀉,20例患兒患支氣管肺炎,7例患兒患其他疾病。觀察組總計患兒49例,包括男童24例,女童25例;最小年齡2歲,最大年齡11歲,平均年齡(6.7±1.4)歲;其中10例患兒患熱性驚厥,12例患兒患腹瀉,21例患兒患支氣管肺炎,6例患兒患其他疾病。經統計分析發現,兩組患兒基本資料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1.2方法。對照組患兒輔以常規護理干預,如監測患兒身體指標,對癥用藥治療等。觀察組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靈活采取護患溝通技巧,具體為:1)需開展預防性溝通工作,護理人員需在第一時間向患兒家長介紹其疾病的診斷結果,并對疾病可能的發展情況、并發癥、后續治療方法和預后效果等進行介紹,促進患兒家長對疾病的及時掌握,使其進一步了解患兒的發病情況。詳細為患兒家長介紹治療藥物的使用方法、不良反應、緩解措施以及用藥后的注意事項,叮囑家長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進行治療,在此過程中可適當使用嚴厲的語氣,使家長能夠了解遵醫用藥的重要性[2]。同時對于患兒家長提出的疑問要給予解答,解答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流程性和專業性,語氣要柔和,聲音不可太大,以免影響患兒休息,整個過程需要不時面露微笑,對于處于疾病狀態的患兒要給予撫摸安撫。對于部分費用較高或自費的檢查項目,需征求患兒家長的同意才能進行檢查,而對于必須進行的檢查,護理人員需向家長介紹其必要性和意義,耐心勸解。2)對于兒科部分常見疾病還需開展集體溝通方式,以講座的方式將患兒家長集中起來進行宣教,促進其對于季節性的兒童傳染病、多發病等的了解,詳細講解具體的發病原因、預防手段、治療方法等[3]。講座結束后護理人員需在例行巡房過程中了解家長的疑問,并予以耐心的解答。3)開展理解性溝通。即在患兒入院時主動與患兒或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其病癥感受、飲食偏好、生活習慣、耐受度等基本信息。護理人員應通過角色互換的方式進一步理解患兒家長焦急的心理,尊重其提出的部分要求,在不影響治療和護理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如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遇到無法解釋的問題,則需告知醫生予以解答,絕對不能因不知道就不回答。4)除了進行語言溝通以外,護理人員還需采取書面溝通方式,將兒科內常見的疾病知識編寫成健康宣傳單或手冊,將其發放給患兒家長,這樣也方便語言溝通時不在場的家長閱讀,從而進一步提升健康宣教的力度,使家長與護理人員之間形成更好的配合[4]。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兒護理依從情況。十分依從:患兒能夠主動配合護理,無哭鬧、吵鬧等情況;一般依從:患兒偶爾不愿配合護理,經安撫后可緩解;不依從:患兒哭鬧、吵鬧等不止,難以實施護理。總依從性=十分依從率+一般依從率。自制調查問卷評估滿意情況。總計10分,得分超過8分表示患兒家屬對此次護理服務比較滿意,得分超過6分不足8分表示患兒家屬對此次護理服務一般滿意,得分不足6分表示患兒家屬對此次護理服務不滿意。總滿意度=比較滿意率+一般滿意率。計算兩組發生護患糾紛的概率。1.4統計學分析。通過SPSS20.0軟件對此次護理服務進行統計學分析,通過%表示計數資料,以卡方值檢驗,組間差異經P驗證,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農村衛生人員培訓意見
根據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財政部《20**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項目管理方案》(衛規財發[20**]448號)、《衛生部關于開展衛生管理干部崗位培訓的通知》(衛人發[20**]114號)和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年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項目中農村衛生培訓工作的通知》(衛辦農衛發[20**]15號)等有關文件規定,衛生部農村衛生管理司在征求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司局以及地方意見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大綱指導意見》,對開展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培訓、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和村衛生機構人員傳染病基本知識培訓的目標、內容等提出了指導性要求。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的培訓大綱,認真組織實施。
第一部分鄉鎮衛生院傳染病主檢醫師培訓
一、目標要求
(一)掌握常見傳染病的基本診療和預防控制技能;
(二)掌握正確識別和轉運常見傳染病病人和(包括傳染病疑似病人)的相關技能;
(三)掌握傳染病疫情報告的相關程序和管理知識;
高職體育生命安全教育探討
摘要: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能改變目前生命安全教育落后的局面,彌補當前體育運動防護課程不足的缺陷,有利于保障學生安全并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但目前生命安全教育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不完善、教學方法較落后、保障措施缺乏。高職院校應合理設置高職體育生命安全教育內容,創新高職體育生命安全教育方法,并落實相應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生命安全教育
當前,生命安全教育逐漸受到高職體育任課老師的重視和關注。生命安全教育是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教育,其目的是增強高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同時,生命安全教育還注重培養學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意識,對高職學生健康成長和今后發展也具有積極作用。[1]然而不能忽視的是,目前在高職體育教學中,一些任課教師未能將生命安全教育有機融入教學之中,沒有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
一、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義
生命安全教育注重培養高職學生的安全事故防范能力、應急避險能力等,將其融入高職體育教學具有積極作用。(一)改變目前生命安全教育落后的局面。傳統教育強調人文教育,強調發揮傳統道德的作用。在這種教育教學理念影響下,高職教育教學中對安全教育缺乏足夠重視,有關安全教育和生存技能方面的知識較少。當突發事件來臨時,高職學生往往缺乏基本應對常識,甚至茫然不知所措。[2]總之,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對生命安全教育缺乏足夠重視。因此,為增強高職學生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提高學生對安全事故的防范技能,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將生命安全教育有效融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二)彌補當前體育運動防護課程不足的缺陷。體育運動防護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聯系,是一門新開設的公共體育課程。該課程能讓高職學生領會并掌握體育運動安全防護知識和技能,形成較好的運動安全意識,增強遇險應急處理能力。但就目前來看,開設這門課程的高職院校很少。與此同時,高職學生普遍缺乏損傷預防常識,運動損傷的情況時有出現;即使出現運動損傷,也不會在第一時間采取適當的急救措施。調查顯示,大約有60%的高職學生認為,現有的運動防護知識不滿足實際需求。這表明,對高職學生開展生命安全教育是有需求的,它既能彌補當前體育運動防護教學內容較少的缺陷,還有利于增強高職學生對安全事故的預防技能。(三)保障學生安全并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當前,高職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存在不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等理念未能有效融入高職學生人生觀。一些高職學生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在面對生活逆境時,往往選擇極端方式處理。一些高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欠缺,緊急避險、正當防衛能力不足。此外,部分高職院校內部及周邊存在安全隱患,一些校園安全事件的發生,也提示著我們應該加強生命安全教育,對高職學生進行運動防護技能培訓等。總之,通過開展生命安全教育,不僅能豐富高職學生理論知儲備,還有利于增強高職學生運動損傷和安全事故防范技能,對保障學生安全,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職體育教學中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不足
企業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思考
一、安全生產必須建立勉勵機制和長效機制
特別是化學生產施工企業,必須把企業管理放在主要管理的首位。這是由企業管理的本質決定的。企業管理不僅僅關系到主要員工的人身企業問題,同時也關系到主要本身的長遠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就特別器重企業管理中的企業生產問題。1952年,在勞動部的工作報告中明確批示:“在實行增產節儉的同時,必須注意職工的企業、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業。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記或稍加疏忽后一方面,那是毛病的。”國家有關部門也請求勞動掩護工作在貫徹“企業生產”方針時,主要各級領導把關心生產與關心人統一起來,以“管生產必須管企業”為企業管理原則。1957年,同志在中緬通航一周年的總結報告上批示:“保證企業第一,改良服務工作,爭取飛行正常”。1959年,同志在視察井陘煤礦時提出:“在煤礦,企業生產是重要的,生產和企業產生抵觸時,生產要屈服企業”。這就形成了同志“企業第一”的企業管理思想。從此,我國的企業生產方針就演變為“企業第一,預防為主”。到了新世紀,黨和國家更是特別器重企業生產問題。在2005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領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方案的建議》中,明確請求保持企業發展,并提出了“保持企業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企業生產方針,特別強調要切實抓好煤礦等高危行業的企業生產。很顯然,黨和國家請求我國的生產主要必須把企業管理放在主要管理中第一的重要地位。
二、安全生產必須強化企業安全監督管理系統
加強勞動掩護、改良勞動條件,掩護職工的切身利益,確保國家和國民生命財產的企業,增進主要的發展。要進一步加強對勞動掩護工作的領導。主要領導要加強員工政治思想工作,教導員工遵章守紀,尊重科學,嚴格按客觀規律辦事,堅決禁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加大投入,切實改良勞動條件,保障職工在生產勞動中的企業衛生和健康。加強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掩護的管理監督。建立健全企業道德規范。企業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是衡量職工企業道德的一把尺子。主要必須從完善各項企業規章制度人手,建立健全崗位責任企業道德、主要企業生產決策道德等行之有效的道德規范,推動主要企業道德建設逐步達到制度化、規范化。
三、安全生產必須建立企業管理長效機制
創新企業理念。必須建立企業生產人人、事事、時時、處處第一的理念。企業生產需要全員參與,齊抓共管,恒久保持。加強企業技巧創新。企業技巧創新就是在現有利用技巧的基礎上,始終不斷地在現代技巧領域增大智力和資金投入,通過開發新技巧、投入新設備以及運用先進科學的管控手段,實現最為企業、經濟、快捷的生產過程,保證人、設備、系統始終處于企業狀態。創新監管手段。要通過組織企業監管人員學習培訓,強化源頭管理;要充分施展企業生產領導小組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綜合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使主要黨政工青都來關注、參與和監督企業生產過程。創新監督方法。積極摸索新形勢下企業監督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強化對企業生產工作的監督。要以企業保障系統和企業監督系統為基礎,建立職責明確、相互和諧、高度統一的科學系統。要大力推廣利用先進的方法和手段,建立持續改良與創新的機制。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貫徹“企業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履行經理(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各級領導要保持管生產必須管企業的原則,生產要屈服企業的需要,實現企業生產和文明生產。據統計,近幾年全國產生的生產企業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為造成的,80%以上產生在農民工比較集中的企業。
健康宣教兒科護理論文
1對象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兒科護理人員10名,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4.95±6.12)歲,護齡(5.67±3.36)年。選取2013年4月~2013年6月來本院兒科治療的患兒家長200例,其中男68例,女132例,年齡25~65歲。
1.2方法培訓內容包括理論培訓、端正態度和實踐學習。首先進行理論培訓,通過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兒科護理人員的護理、臨床和預防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全面提升綜合素質,深入了解健康宣教的工作內容。其次提升護理人員服務理念,強化思想素質教育工作,擺脫傳統護理觀念的束縛,樹立服務至上的工作準則,同時提高護理人員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增加患兒及家長的親切感。最后進行實踐學習,在護理工作的進行中將健康知識傳授給患兒及其家長,要求護理人員在健康宣教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溝通技巧,并針對每個患兒及家長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宣教。
1.3評價指標分別對200名患兒家長進行培訓前、后健康知識知曉率的比較,包括疾病知識知曉率、藥品知識知曉率和預防知識知曉率3個方面。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高校公共體育滑冰教學研究
摘要:在現代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滑冰教學在北方高校中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但有許多學生在學習中發生意外損傷情況,給學生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也降低了學生對滑冰的學習興趣。因此,加強對滑冰教學中學生意外損傷的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探討有效預防措施,對高校體育滑冰教學的良好開展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高校公共體育;滑冰教學;意外損傷;原因;預防措施
滑冰運動歷史悠久,其對機體的鍛煉作用是十分顯著的,在增進學生身體健康、體質提升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協調能力、反應能力以及生理機能等,在北方高校中是公共體育課的重要內容。但在學習滑冰過程中,足跟擦傷、踝扭傷、髕骨損傷等意外損傷情況經常出現,挫傷學生對滑冰學習的積極性,危及學生身心健康,是滑冰教學需要重視和預防的問題。
一、高校公共體育滑冰教學中學生意外損傷的原因
(一)客觀方面原因。滑冰對場地環境、氣候條件以及器材等都有著一定要求,必須在達到一定的標準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降低意外損傷的發生率。具體來說,場地的問題體現為未能進行有效、及時的維護,導致冰面上出現過多冰沫,一些冰面裂縫、凸起以及其他雜物等沒有被發現并處理,且影響學生視線,在滑冰過程中遇到阻礙倒地,發生損傷;氣候因素是指溫度過低,影響學生動作靈活性,許多滑冰動作容易變形導致損傷;器材因素主要有冰鞋破損、冰鞋號碼選擇不當以及冰刀生鈍等,影響滑冰動作效果,造成意外損傷[1]。(二)學生方面原因。學生自身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心理方面因素,包括心理緊張、心理準備不足等,當在冰上站立、滑行時,由于身體狀態與平常不同,緊張心理下,容易出現動作失調,進而摔倒,產生意外損傷;二是身體方面因素,一些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相對較差,身體協調性不足,踝關節力量較小,這些會給滑冰學習帶來一定難度,滑冰動作、技巧學習鍛煉經常失誤,在摔倒過程中發生損傷;三是意識方面因素,許多學生缺少安全保護意識,為減少身體負擔,經常不穿戴滑冰帽、滑冰手套等,沒有防寒、肢體保護器具,增大意外損傷發生概率;四是準備活動因素,許多學生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對滑冰運動認識不到位,認為準備活動無關緊要,對準備活動采取無視或者敷衍的態度,其機體并未處于良好運動狀態,無法滿足滑冰肌肉高協調性的要求,意外損傷自然也會出現。(三)教師方面原因。教師作為滑冰教學的重要引導者、參與者,其教學中的問題包括:一是自身教學能力問題,一些教師雖然具備熟練的滑冰技能,但對于滑冰具體的動作技巧、關鍵點等并不了解,無法將滑冰知識與自身經驗良好結合起來,只能照本宣科,教學過程枯燥、無味,學生理解困難,對于學生滑冰動作中出現的錯誤難以及時發現、糾正,進而造成滑倒摔傷等情況;二是缺少良好教學組織,由于每個學生在滑冰學習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當教師忙于一一指導時,部分學生會在冰上相互嬉鬧,當教師未加以有效管理時,意外損傷的現象就較容易發生。
二、高校公共體育滑冰教學中學生意外損傷預防的有效措施
娛樂場所高危行為干預工作方案
一、背景
20*年底,我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達18萬多人,據國家衛生部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
目前我國現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約65萬人,
經性途徑傳播的比例逐年增高,并且已逐步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艾滋病疫情形勢非常嚴峻。江蘇省自1991年出現艾滋病疫情,經過傳入期、擴散期,于1998年進入快速增長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年平均增長率達78.46%,截止到20*年12月底,全省已發現167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娛樂場所服務小姐是艾滋病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傳播中最重要的橋梁人群和中間環節。我省靖江2001年調查發現,在娛樂場所服務小姐中的性病感染率為25.08%,安全套的平均使用率僅為55.5%。此外,由于感染性病后不能夠得到及時、規范的治療,造成這一人群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風險加大。她們在艾滋病的傳播中起著“放大器”的作用,可以在短時間內引起流行,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危害。因此,針對娛樂場所服務小姐開展艾滋病預防干預工作成為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策略之一。
20*年初,江蘇省人民政府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將我市確定為艾滋病防治娛樂場所行為干預項目縣。為規范、有序地開展此項工作,根據《江蘇省娛樂場所高危行為干預工作實施指南》,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