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術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7 01:06: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植入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議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評估西藏地區直接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治療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09年10月應用直接支架植入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17例,其中單支血管病變8例,雙支血管病變6例,三支血管病變3例。結果17例病變血管29支,共植入支架27枚,成功率93.1%,術后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狹窄消失,并隨訪半年以上效果良好。結論在高原地區直接冠脈支架植入術仍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心臟介入性治療技術。

【關鍵詞】高原地區;直接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

隨著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冠心病的治療取得了重大突破,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已成為目前治療冠心病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我院自2006年9月開展了西藏地區第一例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之后在2006年9月~2009年10月共為17例冠心病患者行直接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7例患者均來自西藏不同地區,住地海拔2200~4500米,年齡45~72歲,平均(56.8±8.8)歲,男性15例(88.2%),女性2例(11.8%);藏族14例(82.3%),漢族3例(17.7%)。臨床診斷:穩定性心絞痛10例,不穩定性心絞痛6例,陳舊性心肌梗塞1例;冠狀動脈造影提示單支血管病變9例,雙支血管病變6例,三支血管病變2例。均擇期行直接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

查看全文

擴張器植入術解析預防及監護

皮膚軟組織擴張器植入術是整形外科一項基本的組織修復技術,對推動整形外科的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治療時間長,操作次數多,過程復雜,因此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以往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為6%~69%[1~4]。現將我科對擴張器植入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整形外科接受皮膚軟組織擴張器植入術治療瘢痕、色素痣、血管瘤、神經纖維瘤等疾病的患者117例,其中男55例,女62例,年齡9~58歲。

1.2治療方法

植入擴張器212只,注射閥門外置式5只,余均采用內置式。通過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將擴張器植入正常皮膚軟組織下,定期向擴張器內注入生理鹽水(疼痛敏感者加利多卡因,但未采用抗生素溶液注入擴張)機械擴張,根據皮瓣顏色及血運變化,多數采用常速擴張、亞速擴張法,4~8周完成擴張。新增的組織主要由細胞增殖、細胞間隙增寬、周圍組織遷移而來。

查看全文

自攻式微種植支抗釘植入術護理認識

種植支抗作為口腔種植學與口腔正畸學相結合的一項新技術,為解決正畸治療中的支抗問題提供了一種新途徑。微種植支抗釘因具有體積小、植入手術簡單、創傷小等優勢,在臨床上越來越受到關注[1]。微種植支抗釘植入手術的成功與否,與無菌技術操作及護士的整體護理配合有密切關系。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種植科2011年9月~11月共實施自攻式微種植支抗釘植入手術150例,植入322顆微種植釘(Medicom,德國)。男66例,女84例,年齡16~34歲,平均年齡25歲,患者全身情況良好,血常規無異常,均無麻醉禁忌證。

1.2手術方法

完善術前準備后,醫生在種植區做局部浸潤麻醉,在擬植入微種植釘的齒槽骨或頜骨黏膜上做一小切口,使用專業工具直接將微種植支抗釘擰入齒槽骨,微種植支抗釘完全就位并獲得良好的穩定性后,手術結束[2]。

查看全文

難治性青光眼手術護理對策論文

【關鍵詞】青光眼難治性Ahmed青光眼閥眼外科手術護理

【摘要】難治性青光眼是指由于眼部病情復雜,并難以建立有效的濾過通道而導致手術失敗的青光眼。難治性青光眼常規濾過性手術療效差,手術成功率低,僅為11%~52%,最常見的失敗原因為濾過泡瘢痕形成。自青光眼引流物應用于臨床以來,為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我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青光眼閥植入術治療12例難治性青光眼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將體會總結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中,男7例,女5例,年齡20~60歲,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繼發性青光眼4例,先天性青光眼2例,多次濾過手術失敗青光眼1例。

1.2手術方法

查看全文

透析糖尿病患者白內障不同手術方式的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人工晶體植入術與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內障的臨床療效。方法觀察73例(81眼)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1組37例(42眼)行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人工晶體植入術,2組36例(39眼)行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后分別檢查1d和1w視力,術后1d分別統計手術并發癥眼數,包括角膜水腫、前房閃輝和黃斑水腫。結果術后1d視力1組<0.1、0.1~、>0.5的眼數分別為4眼、32眼、6眼,2組分別為6眼、30眼、3眼。術后1w視力1組<0.1、0.1~、>0.5的眼數分別為2眼、26眼、14眼,2組分別為4眼、23眼、12眼。術后并發癥:分別比較兩組發生角膜水腫、前房閃輝程度和黃斑水腫的眼數,術式1組三項并發癥的發生少于術式2組。結論糖尿病者白內障用超聲乳化治療是一種療效確切的手術,術后并發癥較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少,但其術后效果還與患者糖尿病病變程度與晶體核的分級有關。

[關鍵詞]白內障;糖尿病;超聲乳化吸出術

[Abstract]0bjectiveToevaluatethetherapeuticeffectsandsafetyofphacoemulsification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and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intreatmentofdiabetespatientcombinedwithcataract.MethodsSeventy-threecases(81eyes)diabetespatientcombinedwithcataractinourhospitalwerereviewedandthecasesdivededinto2groups.Group1wasthetechniquesincludedphacoemulsification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Group2wasthetechniquesof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Follow-upwasperformedupto1weekaftersurgerytopartstatistics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at1dand1w,andthecomplicationsincludecornealedema,anteriorchamberflare,macularedemaat1wpostoperatively.

ResultsTheeyesofvisualacuitywere<0.1、0.1~0.5、>0.5respectivelyat1dayaftersurgerywere4eyes,32eyes,6eyesingroup1and6eyes,30eyes,3eyesingroup2.Theeyesofvisualacuitywere<0.1、0.1~0.5、>0.5respectivelyat1weekaftersurgerywere2eyes,26eyes,14eyesingroup1and4eyes,23eyes,12eyesingroup2.

Comparedwiththecomplicationsofgroup1andgroup2aftersurgeryincludingcornealedema,anteriorchamberflare,macularedema.Thesecomplicationsofgroup1lessthangroup2.

Conclusionphacoemulsification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isasafeandeffectivesurgeryintreatmentofdiabetespatientcombinedwithcataract.Thecomplicationsaftersurgeryofitlessthanthatof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Butthepostoperativeeffectarerelatedtodiabetesprocessextentandthedegreeoflensnucleus.

查看全文

白內障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1-2012年收治的500例白內障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10例,女290例,年齡44~97歲,平均(72.04±6.28)歲;我院自2013-2014年收治的800例白內障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50例,女450例,年齡40~94歲,平均(71.05±6.54)歲。兩組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為白內障,在局麻狀態下進行白內障囊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或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排除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手術方法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入院后護士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入院介紹、評估、指導等,并協助患者進行各項常規術前檢查,手術前及手術后給予患者健康知識宣教、出院指導等。具體如下。

(1)術前風險管理:術前患者接受心電圖、DR、血壓、出凝血時間、血尿常規、腎功能、血糖及肝功能等常規檢查,之后接受眼壓測試、眼部A超、眼部B超、角膜曲率、色覺和光定位等眼部專科檢查。手術前3d給予患者局部使用抗生素藥物,術前2h在病房行結膜囊沖洗,散瞳,手術眼部予無菌紗布覆蓋。術前所有器械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再次測量。

查看全文

小兒人工耳蝸植術的術后護理

人工耳蝸植入術是指患有重度或極重度耳聾的人,通過利用一個內耳的替代裝置-人工耳蝸,使其聽力接近正常并經過訓練達到語言交流目的的矯治方法[1],是目前能使重度及極重度患者獲得聽力重建的唯一有效方法。2009年4月~2010年6月,我院累計行人工耳蝸植入術22例,術中監測各項指標均正常,術后無并發癥,手術均獲得成功。現將手術配合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雙耳極重度感音性神經性耳聾患者22例,年齡2~13歲,均為語前聾。男13例,女9例,全部患兒經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及聽力學檢查無人工耳蝸植入術的禁忌癥。人工耳蝸植入術手術指征:深度感音神經性耳聾、顳骨及內耳無異常、無精神腦器質性疾病、心理檢查正常。

2手術方式

患兒氣管內全身麻醉,仰臥位,肩部墊高5cm,頭偏向對側耳。常規消毒鋪巾用人工耳蝸模板定位。耳后C形或弧形切口,用雙極電凝止血。依次從筋膜、骨膜分離皮瓣,切開肌骨膜,暴露乳突及骨性外耳道后壁,打開鼓竇,清除氣房打開鼓竇口至見到砧骨短腳。切開乳突開放面隱窩,在圓窗龕前下方骨岬上行耳蝸鉆孔,將電極植入骨階,用小塊顳肌筋膜封閉圓窗骨階口及面隱窩處。縫合骨膜固定電極,行植入電極的阻抗測試和神經反應遙測技術監測。不置引流,逐層縫合切口,加壓包扎。

3術前準備

查看全文

探究散瞳藥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前藥效表現論文

【摘要】目的:比較國產散瞳藥卓比安與進口散瞳藥美多麗在老年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前及術中的散瞳效果。方法:患者200例術前1d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00例:試驗組為卓比安組和對照組美多麗組。點眼前測量兩組雙側瞳孔大小并記錄,共3次點藥,每隔5min1次,點藥結束后15,20,25min觀察并記錄瞳孔直徑大小,及瞳孔開始回縮時間。卓比安組和美多麗組于術前1h點藥3次,每次間隔5min,白內障超聲乳化術中,觀察并記錄術前,注入黏彈劑后,超聲乳化完成后瞳孔直徑及有效超聲乳化時間,并進行統計學比較。結果:卓比安組與美多麗組術前1d間隔5min3次點藥,于點藥結束后20min左右均能達到最大瞳孔直徑,且兩組最大瞳孔直徑無統計學差異;卓比安組與美多麗組瞳孔開始回縮時間(h)分別為2.49±0.75h與2.85±0.74h,且兩者有統計學差異。超聲乳化過程中國產散瞳藥卓比安與美多麗維持散瞳效果相同。結論:國產散瞳藥卓比安組與進口散瞳藥美多麗組相比術前與術中散瞳效果無統計學差異,但術前瞳孔維持最大直徑時間(h)卓比安組要比美多麗時間短,且兩者有統計學差異。

【關鍵詞】美多麗;卓比安;散瞳;白內障;超聲乳化

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IOL)植入術是目前白內障患者恢復視力的最佳手術方式。它具有切口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散光度數小、視力恢復快、對眼組織損傷小,患者感覺舒適的優點[1]。手術的成功除了有賴于術者良好的手術操作技巧外,術前散瞳是術前準備的一項重要環節[2]。術前散瞳效果和術中散瞳效果維持直接影響到醫生的手術操作、手術時間和手術質量。所以散瞳準備成為手術成功一個重要的因素。目前臨床常用的散瞳藥物是日本參天制藥株式會社生產的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麗,其規格為10mL含托吡卡胺50mg,鹽酸去氧腎上腺素50mg,其藥理作用為托吡卡胺具有阿托品樣的抗膽堿作用,藥物吸收后可引起散瞳及調節麻痹。鹽酸去氧腎上腺素具有交感胺作用,表現為散瞳及局部血管收縮。臨床應用于診斷及治療為目的的散瞳和調節麻痹,其散瞳效果已被證實,已在廣大醫院臨床應用。卓比安是中國興齊藥業生產的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其規格為5mL含托吡卡胺25mg,鹽酸去氧腎上腺素25mg,藥理作用與美多麗相同。為評價國產散瞳藥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前準備及術中散瞳效果。我們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進行對比,現將結果報告如下職稱論文。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選擇200908/200912在我院進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術的老年性白內障病例200例200眼,其中男83例,女117例,年齡53~82(平均67)歲。排除糖尿病、葡萄膜炎、高度近視眼、青光眼等影響散瞳效果的病例。術前1d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卓比安組,其中男38眼,女62眼,平均年齡65.89±9.94歲;對照組美多麗組,其中男45眼,女55眼,平均年齡66.86±9.32歲。卓比安組與美多麗組患者核硬度(按照LOCSIII晶狀體核分級法)Ⅱ級分別有44眼、48眼,Ⅲ級分別有33眼、31眼,Ⅳ級分別有23眼、21眼。兩組間平均年齡、性別、核硬度均無統計學差異。散瞳劑:(1)參天藥物株式會社生產的10mL美多麗水性滴眼液,藥物成分為含50mg托吡卡胺以及50mg鹽酸去氧腎上腺素。(2)沈陽興齊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5mL卓比安滴眼液,藥物成分為含25mg托吡卡胺以及25mg鹽酸去氧腎上腺素。

查看全文

小議白內障復明手術的臨床特點

白內障是當前全球范圍之內致盲的最重要原因,是當前我國排在第一位的眼科疾病,也是一種可治性盲病。目前,我國每年大約有400萬左右的白內障致盲患者需要實施手術復明,而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不斷加快,目前,我國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了1.32億,每年新增的白內障失明人群將達到40萬至50萬之多。根據這一發展速度,估計用不了10年時間,我國白內障失明人數將會再增加1倍。根據眼科發展現狀,手術治療是目前白內障復明的唯一一種有效方法。白內障患者的主要癥狀為視力模糊與減退,而且絕大多數白內障不能預防,現在還尚無已知的藥物能夠可靠而有效的預防或者阻止白內障之發生。運用手術摘除患者混濁的晶狀體,并設法去補償其晶狀體的屈光度,這是如今恢復病人視力的唯一一種有效治療方法。為強化防盲和治盲工作,解決好本地區老年人所患的白內障復明問題,本院眼科施行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囊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療效較為滿意,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對象

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開展的眼科白內障復明手術638例(638眼),其中男336例,女302例,年齡為45歲至87歲,平均年齡為63歲。

1.2方法

全部638例白內障患者在術前一天開始用5%氯霉素眼液,每間隔2小時點雙眼一次。同時,施行各種術前檢查,主要包括了血常規、尿常規、出血與凝血時間檢驗測、心電圖與胸部X射線透視、血糖檢查、血壓檢查等。在術前檢查中合格的白內障患者,在手術當日上手術車后再行眼A/B超檢查,并進行人工晶體測算。在術前的15分鐘,對患者術眼行球周麻醉術,麻醉藥物為2%利多卡因3ml,加0.75%布比卡因3ml,再加玻璃酸酶100U。術前進行常規消毒和鋪巾,用4萬單位慶大霉素與100ml的生理鹽水沖洗患者結膜囊,做上方形成以穹隆為基底的結膜瓣,形成月型寶石刀距角。在鞏膜緣后2.5mm形成鞏膜隧道的切口,應3.2mm的穿刺刀穿刺進入前房,再行環形撕囊或者開罐式破囊,將切口擴大到7mm,用水分離晶體核,并分別在晶體核的前面與后面注入粘彈劑,即透明質酸鈉或者甲基纖維素。隨后,用晶體匙套出晶體核,再注吸晶體之皮質,又一次注入粘彈劑直至前房和囊袋之內,再植入PMMA硬質人工晶體,同時置換粘彈劑。在結膜瓣下注射慶大霉素2萬U+加上地塞米松2.5mg,用10ml生理鹽水再次沖洗患者的結膜囊,涂典必舒眼膏之后予以包扎。術后,按照常規分別給予病人口服阿莫西林及強的松,用0.5%氯霉素眼液和可的松眼液以預防感染,并用雙星明眼液散瞳3日。

查看全文

肝門膽管癌醫學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普外中心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晚期肝門膽管癌患者73例,其中采用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且成功的有60例,該60例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69±7.2)歲。均經B超、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或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檢查,臨床診斷為肝門膽管癌,肝內膽管不同程度擴張;右肝管梗阻者25例,左肝管梗阻者18例,匯合部梗阻者17例。

1.2治療方法

1.2.1材料及設備

應用日本ALOKASSD-680EXX線彩超機,探頭頻率3.5MHz,MP-2411B穿刺架,6~8F多孔豬尾型導管(帶針芯)(臺灣邦拓公司),Arrow金屬引導絲(南京微創醫學科技有限公司),COOK自膨式鎳鈦合金膽管支架(美國Boston公司),500mAX線機(3200HG-DAR-299,SHIMADIU)(北京馳馬特公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