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7 15:26: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支原體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羊支原體肺炎中藥治療策略

摘要:羊肉因其營養價值豐富而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青睞,羊養殖產業在近幾年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以及養殖密度的提高,羊疫病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嚴重威脅著羊群的健康生長,甚至給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其中羊支原體肺炎的發生比較常見,其傳染性較強,一旦暴發會迅速形成疫區,目前在其治療上可以采用中醫治療辦法,以清熱解毒、宣肺祛痰和消食理氣的中藥方劑進行治療,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诖?,本文就羊支原體肺炎的中藥治療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羊支原體肺炎;中藥治療;方法

羊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是肺炎支原體,患病的羊只會表現出明顯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癥狀,就中獸醫看來,該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風溫之邪乘虛侵襲羊只,從而對羊只的心臟、肝臟、脾臟等器官造成影響,因此在治療上應該以清熱解毒、宣肺祛痰和消食理氣為主要治療原則。而且中藥方劑中所使用的天然中草藥也不會產生藥物殘留或者毒副作用,安全性較好,在治療羊支原體肺炎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羊支原體肺炎

羊支原體肺炎是由絲狀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絲狀支原體在自然條件下只能感染山羊,病羊和隱性帶毒羊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病原大多會隱藏在病死羊的鼻腔、氣管、支氣管、肺組織病灶等部位,帶毒羊只會通過咳嗽、喘氣、打噴嚏等行為將病原帶出體外,從而感染健康羊只?;疾〉难蛑辉谂R床中會表現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等三種癥狀,其中最急性型主要表現在體溫突然升高(達41℃以上),且采食基本廢絕,呼吸困難,每次呼吸都伴隨全身肌肉顫動,持續三天左右就會死亡;急性型也伴隨著體溫升高,同時還會不斷的咳嗽,并從濕咳轉變為干咳,并伴隨有漿液性鼻漏,治療不及時大多數情況下會在15~30d后死亡;慢性型的癥狀比較輕微,大多數病羊身體虛弱,營養不良,雖然死亡率并不高,但是有可能會因為繼發感染出現死亡[1]。

2羊支原體肺炎的中藥治療策略

查看全文

支原體耐藥性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臨床標本分離的支原體耐藥性變遷,更好地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方法:對2004年至2006年就診的可疑非淋菌性陰道炎(NGU)患者進行支原體的培養及藥敏檢測,并隨機抽取2004年369例,2005年和2006年各500例進行耐藥變遷分析。結果:交沙霉素(JOS)和原始霉素(PRI)3年中的耐藥率均<10%,喹諾酮類藥物氧氟沙星(OFL)和環丙沙星(CIP)的耐藥率呈較高水平。大環內酯類藥物AZI和ERY耐藥率較高,尤其在解脲脲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混合感染中,喹諾酮類和大環內酯類的耐藥率均在持續高水平狀態,TET在混合感染中耐藥率顯著上升。結論:強力霉素(DOT)、JOS和PRI為治療支原體的首選藥物,但應定期監測支原體的耐藥性變遷。

[關鍵詞]解脲脲原體;人型支原體;耐藥性;監測

解脲脲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是導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最常見病原體之一,近年來其感染率上升很快,病原體耐藥亦逐年增加。為了了解我院臨床分離的支原體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變遷,我們對本院2004年至2006年5月分離的支原體進行藥敏試驗,并隨機抽取一部分進行耐藥性變遷的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標本與方法

1.1標本來源2004年至2006年5月來院門診婦科患者,隨機抽取2004年369例,2005年500例,2006年1月至6月500例。

1.2標本采集女性患者取宮頸分泌物:先用無菌棉簽拭去宮頸口分泌物,然后用一次性女用拭子伸入宮頸口12cm~14cm處停留10s~20s,旋轉2圈~3圈,取出標本立即送檢。

查看全文

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探究論文

【摘要】目的比較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及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方法廣西北海市人民醫院小兒科于1999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100例支原體肺炎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及觀察組50例,對照組用紅霉素治療,觀察組用阿奇霉素治療,其余按肺炎常規治療,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及副作用,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明顯少于觀察組,P<0.05,其副作用發生觀察組明顯減少。結論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明顯優于用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

【關鍵詞】阿奇霉素;紅霉素;支原體肺炎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大環內酯類藥是治療本病的有效藥物。以往傾向于用紅霉素來治療,近年來新的大環內酯類藥相繼問世,使臨床療效大大提高。阿奇霉素作為新一代大環內酯類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藥物,能明顯縮短療程,迅速改善臨床癥狀。自1996年2月~2006年6月我院兒科病房收治的支原體肺炎100例,應用阿奇霉素治療50例,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廣西北海市人民醫院1999年2月~2006年6月支原體肺炎患兒100例,按《實用兒科學》\〖1\〗〖KG*2〗診斷標準參考,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50例,男37例,女13例,<1歲5例,1~3歲7例,3~7歲27例,>7歲11例。對照組50例,性別、年齡、平均體重、病情嚴重程度與觀察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對大環內酯類藥過敏者均不列為觀察對象。

1.2治療方法觀察組按阿奇霉素10mg/(kg·d)靜滴,每天1次,連用3天為1個療程,停4天再連用3天為第2個療程,若無效,再停4天再開始第3個療程,對照組按紅霉素20~30mg/(kg·d)分2次靜脈滴入,療程2~4周,其余按肺炎常規治療,包括吸痰、霧化、平喘、(激素、氨茶堿)、抗過敏(酮替芬)等治療,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抗生素。

查看全文

精細化護理在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應用

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是引起小兒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因。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需及時進行治療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若疾病遷延,可能會導致患兒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1]。有研究指出,優化護理干預效果可改善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及預后。本文探討精細化護理干預在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患兒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兒均符合肺炎支原體的診斷標準,胸部X射線表現為間質性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樣改變;排除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伴有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礙者。根據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觀察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1~9歲、平均(5.32±0.77)歲;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1~10歲、平均(5.17±0.89)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對癥治療等。觀察組給予精細化護理,具體內容為:(1)環境護理:護理人員為患兒創造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定時開窗通風,進行空氣消毒,保證每日2~3次。(2)生活護理:向患兒及家屬進行相關知識教育,對于年齡較小需哺喂的嬰兒告知家屬正確的喂養方式;對能夠自主進食的患兒需要糾正其不良的進食習慣;由于肺炎患兒痰液黏稠且普遍存在口腔分泌物過多現象,不良習慣會容易引起患兒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因此,應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3)心理護理:由于支原體肺炎患兒常常存在呼吸困難現象,患兒及家屬會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將疾病的相關知識告訴患兒及家屬,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負面情緒,減輕患兒及家屬的心理負擔。(4)呼吸道及排痰護理:對年齡較小的患兒,要及時清理口腔及鼻腔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可給予超聲霧化,促進分泌物排出;年齡較大的患兒可給予叩背排痰,護理人員手掌呈蜷起狀,每日叩背100次,每日2~5次,每次15min。(5)飲食護理:叮囑患兒要少食多餐,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避免進食過硬、生冷、辛辣的食物,囑患兒多飲水。

查看全文

小兒支原體肺炎診斷方法探討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支原體肺炎快速簡易的診斷方法。方法對2003年1月~2006年1月經我院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確診的小兒支原體肺炎51例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血常規、CRP、X線胸片的總結分析。結果X線表現為間質浸潤性病變28例,小葉實質浸潤性病變12例,肺段浸潤性病變11例,在白細胞數正常的46例患兒中,CRP明顯增高,達65.2%。結論結合CRP和X線胸片表現,可對小兒支原體肺炎做出快速診斷。

[關鍵詞]支原體肺炎;簡易;診斷方法

肺炎支原體肺炎(MP)已成為兒童呼吸系統感染和其他臟器損害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1]。早期快速簡易的診斷有利于縮短患兒病程、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文對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的51例患支原體肺炎的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常規的血常規、CRP、X線胸片的分析,探討簡易、快速對支原體肺炎進行診斷的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科經冷凝集試驗(陽性>1∶32,最高達1∶1056)證實的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51例,男30例(58.8%),女21例(41.2%),年齡3個月~14歲,≥3個月而<3歲7例(13.7%),≥3歲而<7歲23例(45.1%),≥7歲而<14歲21例(41.2%)。

1.2臨床表現高熱咳嗽32例(62.7%),只有咳嗽14例(27.5%),咳嗽氣喘5例(9.8%),其中發熱咳嗽伴神經系統癥狀4例(7.8%),肺部聽診聞及少許干濕啰音12例(23.5%),哮鳴音5例(9.8%)。

查看全文

支原體耐藥性變遷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臨床標本分離的支原體耐藥性變遷,更好地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方法:對2004年至2006年就診的可疑非淋菌性陰道炎(NGU)患者進行支原體的培養及藥敏檢測,并隨機抽取2004年369例,2005年和2006年各500例進行耐藥變遷分析。結果:交沙霉素(JOS)和原始霉素(PRI)3年中的耐藥率均<10%,喹諾酮類藥物氧氟沙星(OFL)和環丙沙星(CIP)的耐藥率呈較高水平。大環內酯類藥物AZI和ERY耐藥率較高,尤其在解脲脲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混合感染中,喹諾酮類和大環內酯類的耐藥率均在持續高水平狀態,TET在混合感染中耐藥率顯著上升。結論:強力霉素(DOT)、JOS和PRI為治療支原體的首選藥物,但應定期監測支原體的耐藥性變遷。

[關鍵詞]解脲脲原體;人型支原體;耐藥性;監測

解脲脲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是導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最常見病原體之一,近年來其感染率上升很快,病原體耐藥亦逐年增加。為了了解我院臨床分離的支原體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變遷,我們對本院2004年至2006年5月分離的支原體進行藥敏試驗,并隨機抽取一部分進行耐藥性變遷的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標本與方法

1.1標本來源2004年至2006年5月來院門診婦科患者,隨機抽取2004年369例,2005年500例,2006年1月至6月500例。

1.2標本采集女性患者取宮頸分泌物:先用無菌棉簽拭去宮頸口分泌物,然后用一次性女用拭子伸入宮頸口12cm~14cm處停留10s~20s,旋轉2圈~3圈,取出標本立即送檢。

查看全文

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的療效。方法138例支原體肺炎患者在常規對癥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n=78)予阿奇霉素10mg/(kg·d),ivgtt,Qd。對照組(n=60)采用白霉素20mg/(kg·d),ivgtt,Qd,5~7天后觀察兩組療效。結果治療組治愈率達80.8%,顯著高于對照組55.0%,兩組均未見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結論阿奇霉素靜滴治療支原體肺炎療效顯著。

【關鍵詞】阿奇霉素;支原體肺炎

ObservationofclinicalcureeffectaboutazithromycintreatingMycoplasmapneumonia

【Abstract】ObjectiveObservationofthecureeffectaboutazithromycintreatingmycoplasmapneumonia.MethodsOnthebasisof138patients,whohadbeentroubledbymycoplasmapneumonia,weretreatedwithprescriptionofdrugsinroutine.Treatmentgroup(n=78)wasgivenazithromycin10mg/(kg·d),ivgtt,qd,contrastgroup(n=60)adoptedkitasamycin20mg/(kg·d),ivgtt,Qd,5~7d.ResultsInconsequenceofobservingthecureeffectoftwogroups,curativerateoftreatinggroupwasto80.8%thatwasmorethancontrastgroup55.0%notably,andtwogroupshavenotseentheseriousadversedrugreactions.ConclusionThecureeffectaboutazithromycintreatingmycoplasmapneumoniaisnotable.

【Keywords】azithromycin;myccplasmapneumonia

肺炎支原體(MP)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種微生物,含有DNA和RNA,無細胞壁,MP主要經呼吸道傳染,可經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組織。本病不僅多見于年長兒,嬰幼兒感染率也高達25%~69%。嬰幼兒起病急,病程長,病情急,診治不及時,部分患兒可有多個系統病變表現[1]。我院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用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肺炎78例,取得滿意療效。

查看全文

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分析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2年1月~2004年12月間白帶異常在我院婦科門診就診,有性生活、自愿進行支原體培養+藥敏檢查患者4287例,按時間表順序以1年為限分為A、B、C三組,年齡16~58歲,三組平均年齡分別為(23±3.5)歲、(24.2±5.2)歲、(22.5±4.2)歲。

1.2方法對以上對象在近1周未用抗生素及陰道用藥,近24h無性交,非經期情況下,用陰道窺器打開陰道,棉球擦干宮頸外口處分泌物,無菌拭子插入宮頸管內1~2cm,順時針或逆時針轉2~3周并停留10s后取出拭子立即進行支原體培養+藥敏檢查,藥敏試驗中包括阿奇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環素、交沙霉素,使用美國其昌達公司培養基實驗室操作及結果判斷按試劑說明進行。培養出支原體診斷為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比較三組間支原體感染率及對以上6種藥物敏感性的變化。

1.3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2結果

2.1三組婦女的年齡比較三組患者年齡差異無顯著性(P>0.05),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感染研討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區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的感染情況及其對抗生素的藥敏試驗,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方法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MycoplasmaIST2支原體培養鑒定及藥敏試劑盒進行檢測。結果332例患者中,支原體陽性115例,其中解脲脲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及Uu+Mh混合感染分別為99例、5例、11例,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藥敏結果顯示,支原體對四環素類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敏感性較好,對喹諾酮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較高。結論在泌尿生殖道炎癥中,支原體感染有一定的陽性率,對于Uu感染首選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和克拉霉素,強力霉素、四環素次之。

【關鍵詞】泌尿生殖道炎癥支原體感染藥敏結果

近年來,泌尿生殖道疾患中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日益增多,支原體是引起此類炎癥的病原微生物之一,人體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體主要有Uu和Mh,感染支原體后患者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因此,支原體的培養檢測和藥敏試驗,對明確診斷,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有著重要意義。為了解本地區支原體感染及其藥敏情況,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作者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對本院就診的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感染情況、藥敏結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332例患者中男150例,女182例;年齡21~61歲。

1.2標本采集采集標本前1周內未使用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療,用男性拭子插入尿道2~4cm、女性拭子插入宮頸管內1~2cm處采集分泌物,取材時旋轉拭子并停留>20s,取出拭子置于無菌試管立即送檢。

查看全文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風險管理護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時應用風險管理護理對治療安全性與效果的影響。方法:此次研究于醫院兒科選取收治的14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入組患兒均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患兒進行分組,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采取風險管理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經過治療后,試驗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理期間和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使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治療時,科學地采取風險管理護理方式,能夠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還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提升治療的安全性。

[關鍵詞]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肺炎支原體;風險護理;安全性;臨床療效

肺炎支原體感染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占小兒肺炎發病總數的20%左右,患兒多為學齡前兒童,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具有病情嚴重且反復發作的特征,臨床治療的時間較長[1-2]。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有效防范可能發生的風險因素,對疾病的治療至關重要。此次研究于醫院兒科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入組患兒均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比常規護理和風險管理護理模式下,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發生情況,明確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時應用風險管理護理對治療安全性與效果的影響?,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此次研究于醫院兒科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入組患兒均接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患兒進行分組,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患兒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齡為5~15歲,平均(9.24±3.71)歲。試驗組患兒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齡為5~14歲,平均(9.28±3.56)歲。入組患兒均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抗體IgG、IgM陽性,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入組患兒均接受祛痰、降溫等的基礎對癥治療,隨后使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開展治療。首先采取阿奇霉素靜脈滴注,10mg/(kg•d),連續用藥3d,之后停用4d,再繼續使用阿奇霉素顆??诜?,連續用藥3d,之后停用4d,口服方案聯用3周。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試驗組患兒接受風險管理護理,對于患兒的治療突發事項都應該在充分查閱資料后提前進行預測并給出相關防范措施:①出現注射部位疼痛:控制好輸液速度,讓家屬知道輸液速度的重要性,護理人員和家屬一起對患兒的安撫措施并分散患兒的注意力,如玩具、音樂盒等,穩定患兒情緒,讓其能夠配合完成整個治療工作。②消化道的風險管理護理:因為阿奇霉素本身會讓患兒的較明顯的胃腸道反應,進行靜脈滴注或者口服時可能會出現腹瀉、惡心、腹痛、嘔吐,這會讓患兒身體難受并且可能產生對治療的恐懼和抵制,也會讓患兒家屬增添治療顧慮,故需對于患兒輸液時的藥物濃度還有速度都要掌握和控制好,避免患兒的胃腸出現不適。在治療開展前應該和患兒家屬進行治療方案的講解和說明,對患兒的胃病史,藥物不良反應情況都要做到充分掌握。1.3觀察指標:根據患兒的臨床癥狀和各項指征制定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癥狀與體征恢復正常、實驗室指標正常,判定為治愈;癥狀與體征基本正常,實驗室檢查結果大部分恢復正常,判定為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指標有所改善,判定為有效;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無變化,判定為無效。治療總有效=(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記錄患兒出現并發癥的例數。1.4統計學處理:研究中的統計數據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