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21:23: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藥飲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藥飲片發展講話
建設**中醫藥強省是中共**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決策,是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積極推進我省中醫藥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功在千秋,利在當前。**中醫藥強省的建設工作將由此邁上新的臺階!下面我就公司在打造中藥飲片產業方面的工作及一些認識和感想向大家匯報。
****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作為全省首家通過科技部、中國科學院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20**年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一家綜合型的醫藥上市公司。幾年來,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資產規模保持了快速、穩定的增長勢頭,總資產達8億多元,凈資產超過5億元。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億多元,實現稅利1億多元。“**”商標也成為全省“人用藥”著名商標。
**省中醫中藥資源豐富,有著深厚的發展基礎,這是建設中醫藥強省重要的基礎元素。中藥產業是我國的傳統民族產業,是我國醫藥產業獨有的特色和優勢領域。中藥在我國使用己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對中華民族的繁衍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中藥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是中藥行業的三大支柱。直到今天,中藥飲片仍以煎煮成中藥湯劑或加工為中成藥的形式,被大量應用于臨床防病、治病、保健。由于中藥飲片可以臨證加減,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比較符合因每個病人不同而必須進行的“個性化給藥”,因此中藥飲片目前仍是中醫臨床用藥的主要形式。
從20**年起,我們公司開始進入中藥飲片領域。在**省中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大力支持下,中藥飲片生產和銷售業務呈快速發展趨勢,并逐漸成為公司新的增長動力。隨著公司中藥飲片二期擴產工程項目的建設和投產,中藥飲片的產能將得到進一步擴大。20**年公司以中藥飲片生產基地為依托,繼續延伸經營領域,建成了華南地區最大的中藥飲片物流配送中心,經營配送各種規格中藥飲片達4000余種,使中藥飲片的經營業務進一步擴大。20**年10月在湖南長沙召開的“首屆炎帝神農中藥發展論壇”上公布的全國中藥企業龍虎榜,**藥業公司位列全國中藥飲片五強企業之首。我們可以自豪地說,**藥業已經在我國中藥飲片領域創出了自己的品牌。
加強對中藥飲片的研究,更好為臨床提供優質中藥飲片,以現代科技手段開發與應用中藥飲片是時代賦予中醫藥行業的歷史使命,這也是我們**藥業進入中藥飲片領域的目的所在。
中藥材、中藥飲片與中醫臨床療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藥材的產地、氣候、土壤、種植技術、采集季節等等,中藥飲片的炮制、保管都與中醫臨床療效有明顯的關系。歷代中醫藥家已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論述,闡明了其中的密切聯系,今天,這一問題更加尖銳地擺在了我們面前,這就是:如何保證能為中醫臨床提供優質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質量隱患
1中藥飲片質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中藥材種植隱患同一種中藥材產地眾多,不適當的引種使許多藥材不具有地道性,如:牛膝、白芷等。藥材的生長活動與自然氣候、地理環境息息相關,特別是土壤成分對中藥內在成分影響極大,我國的道地藥材就是中藥品種與生態環境的最佳統一。由于近年來對一些中藥材的過度采挖,很多優質品種的野生資源急速減少,一些野生中藥材資源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甚至瀕臨滅絕,如:野生的天麻、三七、冬蟲夏草、肉蓯蓉等。由于藥農缺乏藥學知識,在藥材栽培中隨意使用農藥,為了增產隨意使用化肥,在藥用動物的養殖中使用激素等,從而影響到中藥飲片的質量。
1.2藥材的采收時間不當俗話說:“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同一植物僅采收時間不同,對質量影響很大。不少藥材未到收獲季期或者最佳收獲期即被采收入藥,如:薄荷應在花期采收,此時發油含量高,而有人為了藥品的產量偏在果實將成熟時采收,又如杜仲一般種植10年才開始采收,但藥農為了早點獲利生長2~3年就采收銷售,由此可見藥品的質量會大受影響[1]。
1.3炮制規范不統一,質量標準不完善目前,《中國藥典》、《全國中藥材炮制規范》和地方中藥材炮制規范共同形成了中藥飲片的三級標準,《中國藥典》2000年版中收錄的534種中藥材,有379種需要切制或者炮制后方可入藥,對于這些品種均應制定飲片質量標準,但實際上僅有20種有質量標準單列,《中國藥典》2005年版也僅是新增和修訂了3個飲片品種的質量標準,1988年出版的部頒標準《全國中藥材炮制規范》,只收集了554種常用中藥材的炮制規范,但全國藥用資源共一萬二千余種。其中在市場上流通較大的品種就有數千種。目前我國的中藥飲片還沒有統一的炮制規范,飲片生產基本上還是以地方炮制規范為主,其名稱、制法及操作工藝各地差別較大,況且,絕大多數飲片質量標準只是外觀質量性狀和簡單的物理化學鑒別描述,相當數量的品種無專屬性鑒別,更無含量測定,還缺乏對有害金屬、坤鹽的限量要求。這種現狀,給藥品檢驗、監管帶來很多的困難,飲片質量難以保證。
1.4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問題依然存在目前而言,我國中藥飲片的突出問題就是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問題,具體表現形式有:(1)偽品、混淆品時有出現。如紅棗皮冒充山茱萸;小平貝混充川貝母;理棗仁混充酸棗仁;赤鏈蛇加工后冒充金錢白花蛇等。(2)人為造假。如法山甲用明礬浸泡增重;海馬內灌水泥;全蝎用鹽水浸泡增重等。(3)藥渣回用。如丁香、檀香提取揮發油后供藥用;(4)人為摻雜。酸棗仁、柏子仁摻果殼;菟絲子拌沙子等。
1.5生產不規范目前我國藥監部門規定中藥飲片的生產必須是正規的飲片生產企業生產,并且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必須在符合GMP的條件下生產。但從實際來看,目前我國的中藥飲片生產加工還是十分復雜,雖然在中藥飲片的包裝上貼著某某企業生產,但實際上很大一部分中藥飲片都是在小作坊生產后加貼正規企業的標簽。
中藥飲片調研報告
中藥飲片可作為中成藥的原料藥,也可直接調配用藥,其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幾年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斷加大對中藥飲片質量的監管力度,但其不合格率仍居高不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公布的藥品質量公告顯示,中藥飲片的不合格率一直高于化
學藥和中成藥,且居高不下。另據抽樣調查,75%以上的藥品經營、使用單位存在從集貿市場等非法渠道采購中藥飲片的行為;6o%以上的藥品經營、使用單位不能按要求儲存、養護飲片;藥品稽查查處的案件中,涉及中藥飲片的案件占4O%以上。影響中藥飲片質量的因素諸多,原料方面長期以來,中藥材的種植基本依據傳統習慣,種植的隨意性很強。一方面,在種植過程中亂施農藥、化肥,導致飲片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超標;另一方面,不按規律采收,提前或滯后采收,嚴重影響了中藥材的質量。由于缺乏有效的調控管理措施,以前貨源充足的品種,如浮小麥、刀豆殼、敗醬草、掛金燈、小青草、胎盤、鼠婦等因微利而無人采集,故經常缺檔。而人參、丹參、當歸、延胡、前胡、白術等大宗種植品種,往往受價格因素影響,出現時緊時松現象。貨源緊張成為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使一些不法分子見利忘義,采用卑劣手段,擾亂中藥材市場。有些藥材市場超范圍或個體無證生產、經營中藥飲片,以及持假證的藥販兜售假冒偽劣中藥材。
鑒于當前情況,監管人員不能坐等法律法規完善、檢驗技術提高等客觀條件的成熟,而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可行的監管措施,將飲片安全隱患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1、加快中藥飲片等級標準化管理,提高飲片質量。我國藥材資源,種類繁多,收購渠道各種各樣,針對這一特殊情況,藥材部門必須定出嚴格的統一標準,把住質量關,保證用藥安全和療效。中藥飲片要盡快實行標準化,中藥材在加工過程中嚴格遵照中國藥典、部頒標準、地方標準規定的異物限度、酸不溶性灰分限度等等。
2、繼續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一方面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加大藥品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中藥飲片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制作中藥飲片假劣藥品標本,利用“送法進社區”和“送法進鄉村”等多種形式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假劣中藥飲片鑒別知識;另一方面,要認真做好飲片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疑難問題的解釋工作,使各項藥品管理的法規和規定深入人心,成為飲片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的自覺要求。
3、加強中藥飲片的日常監管。藥監部門部門在日常GSP跟蹤檢查時,不能忽視對中藥飲片的監督檢查,要按照GSP飛行檢查條款,對中藥飲片購進、驗收、裝斗、養護等環節進行重點檢查,督促企業自覺從正規渠道購進中藥飲片,把好質量關,做好裝斗復核和日常養護。對經營和使用假劣中藥飲片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經營中藥飲片的單位或個人,曝光一些大案、要案。堅持日常監督檢查和專向檢查相結合,加大對中藥飲片的監督抽樣檢驗,嚴格藥品抽樣管理規定。
中藥飲片存在問題
1在抽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1.1經營和使用單位存在的不規范主要體現在中藥飲片的進貨渠道難以確定,筆者在抽樣過程中發現有部分醫院和藥店為了應付藥監部門的監管,先通過正規渠道購進少量的中藥飲片以獲得相關資料,再從非法渠道低價購進同品種的中藥飲片進行銷售,以偷梁換柱之法欺瞞監管人員,逃避法律責任,而由于中藥飲片一般都是拆除包裝放入藥屜中后再進行銷售和調配,這樣就造成了難以確定具體的生產廠家,往往處罰落在了正規的生產企業頭上,生產企業也有苦難辯。
1.2生產企業存在的不規范我國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技術工藝落后等現象,致使在加工過程中有效成分流失,加之混藥、二次污染等人為的質量問題時有發生。自2002年我國實施中藥飲片生產企業GMP以來,僅有少數的飲片廠獲得了通過,其中未通過的生產企業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現象,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有的飲片廠銷售的品種中有70%是來自中藥材市場或個體小作坊,他們僅是將購來的飲片簡單的加個包裝便進行銷售,這樣不但所售飲片的質量難以保證,也為個體小作坊的非法加工提供了生存的環境,給中藥飲片的市場秩序帶來了不穩定。
1.3中藥材原產地的采收、加工不規范我國中藥材生產還是以個體農戶分散經營為主,科學種養水平很低,缺乏規范化的生產質量控制標準,生產管理粗放,施肥、滅蟲大多不顧忌重金屬和農藥殘留,采收時間較為隨意,加工方法落后,致使在原產地的初加工過程中造成有效成分流失、雜質過多等問題,無法做到質量的穩定和統一。
1.4倉儲、養護不規范由于中藥飲片的特殊性,對儲藏和日常養護有較高的要求,而目前大多數醫療機構普遍存在重醫輕藥的現象,中藥飲品在醫療機構所使用的藥品當中又處于相對次要的地位,因此,其倉儲條件普遍較差,再加上缺乏有經驗的藥工進行必要的養護,致使中藥飲片在儲藏期間極易發生霉變、蟲蛀、走油、有效成分下降等現象,嚴重影響了飲片質量,也給監管帶來了麻煩。
2在檢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中藥飲片質量控制途徑
摘要:中藥飲片是中藥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不僅影響臨床療效,而且還會影響中成藥的質量。中藥飲片質量控制是中藥飲片生產流通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健全法律法規、制定中藥飲片產地趁鮮加工政策、加強中藥飲片流通管理、建立中藥飲片追溯體系等措施是控制中藥飲片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藥飲片;質量控制;產地趁鮮加工;流通管理;追溯體系
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共同構成中藥產業鏈的三大支柱,中藥飲片在這三大支柱中又處于中心位置,是連接中藥材和中成藥的紐帶。中藥飲片質量不僅關系到中醫臨床的治療效果,還會直接影響中成藥的質量。《國家藥品抽檢年報(2019)》顯示,2019年共抽檢7個中藥飲片1343批次樣品,不符合規定達121批次。不符合規定項目主要是性狀(72批次)和主成分含量測定(37批次),占不合格總數的88.0%。從通報情況來看,中藥飲片質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偽品摻雜、以次充好,如半夏摻入虎掌南星,焦糖染色的栽培品防風充當野生防風,血竭中摻入龍血竭等;炮制不規范、染色也是導致中藥飲片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抽檢的部分批次制半夏未檢出制半夏的指標成分甘草次酸,血竭中檢出人工色素。這些原因的產生涉及中藥材種植、采收、炮制加工、貯藏、運輸、流通和使用等方面,可見中藥飲片質量控制是中藥飲片生產流通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只有對中藥飲片生產的全產業鏈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健全法律法規、制定中藥飲片產地趁鮮加工政策、加強中藥飲片流通管理、建立中藥飲片追溯體系,才能使中藥飲片的質量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1建立適合中藥飲片生產行業特點的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中藥監管法律體系是以《藥品管理法》為核心,以《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GA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等行政性法規為支撐,再輔以部門規章,這些法律法規在中藥監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藥飲片的生產比較特殊,涉及的行業和部門較多,現行的法律、法規卻未考慮中藥飲片行業的特性,不能完全適應我國中藥產業的發展[1]。雖然國家藥品注冊司曾組織起草了《中藥飲片注冊管理辦法(試行)》《關于中藥飲片實施批準文號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并征求意見,但至今沒有正式出臺。中藥飲片生產、經營、流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為中藥飲片的監管帶來了困難,更為中藥飲片的監管帶來了漏洞[2]。蔣秋桃[3]建議要盡快完善并推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對中藥飲片實施批準文號制度,并出臺《中藥飲片注冊管理規范辦法》。中藥炮制是中藥飲片生產的特色之一,《藥品管理法》規定:“中藥飲片應按照國家藥品標準炮制;國家藥品標準沒有規定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炮制規范炮制。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炮制規范應當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炮制規范炮制的,不得出廠、銷售。”目前中藥飲片炮制執行的標準主要是國家標準和地方炮制技術規范,但因各省的炮制技術規范存在差異,同一種中藥材的炮制方法和標準存在差異,導致中藥飲片最終質量有差別。因此有必要對常用中藥飲片制定統一的中藥飲片炮制規范,解決目前中藥飲片行業存在的“一藥數法”和“各地各法”的亂象[4]。但國家藥品標準收載的品種有限,再加上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方沿用的用藥習慣不同,因此需要各省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對中藥飲片的質量標準進行進一步的補充完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省級中藥飲片炮制規范修訂的技術指導原則》也指出,省級飲片炮制規范是對國家藥品標準中未收載的地方臨床習用飲片品規和炮制方法的補充,要繼承、整理和挖掘地方炮制經驗技術,要收載有地方炮制特色或中醫用藥特點的飲片品規及其炮制技術,并對修訂程序、研究要求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對進一步完善中藥飲片質量標準具有積極的作用。
2研究制定中藥材產地趁鮮加工政策
淺談GSP及中藥飲片質量監管
GSP即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是為了加強藥品經營質量管理,保證人民用藥安全有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規范。中藥飲片作為藥品中相對特殊的一類,如何控制其在流通環節的質量,就要求在采購、驗收、養護、保管、銷售等環節必須嚴格按照GSP的要求操作。
一、嚴把購進關
中藥飲片種類繁多,加工方法及質量要求各不相同,所以飲片的購進是保證質量的第一關。按照GSP對中藥飲片的購進除按照藥品的購進要求外,還必須要求:
1、所購中藥飲片必須是合法生產企業生產的合法藥品;無論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均須依法取得《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許可證》、《營業執照》,還必須通過GMP(GSP)認證,凡證照不全者,一律不得購進。
2、所購中藥飲片應有包裝,包裝上應有品名、規格、生產企業、生產日期,實施批準文號管理的中藥飲片還應有藥品批準文號和生產批號;
3、購進進口中藥飲片應有加蓋供貨單位質量管理機構原印章的《進口藥材批件》及《進口藥材檢驗報告書》復印件;
中藥飲片貯存措施論文
藥品是人類戰勝疾病的銳利武器,藥品的質量優劣對于保障人民用藥安全,人民的身體健康和民族繁衍起著重要作用。中藥飲片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中醫的臨床療效。要保證飲片的質量,除嚴格掌握絕制的操作規程外,與貯存保管的好壞是密切相關的中藥的品種繁多,所含成分各異,炮制方法不一,有的飲片還需要加入各種輔料共同炮制。這些因素對貯存保管都帶來一定的困難,如果保管不當,飲片所含脂肪、淀粉、糖分、生物堿、揮發油、色素以及各種有效成份,都將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異或交質,從而降低藥物的質量和療效。所以貯存保管是保證飲片質量的重要環節。為此,對飲片質量與貯存保管密切相關的問題,本人根據從事保管工作多年的體會認為應做以下探討。
一、飲片在貯存保管中常見的變異現緣
1、蟲蛀:一般易在飲片裂痕處或碎屑中發生,有園形孔洞,嚴重的被蛀成粉末,結串狀或塊狀,動物類藥物的皮、肉、內臟等被蟲蛀以后,不但組織遭到破壞,而且受到蟲子排泄物的污染,使得藥物重量減輕致使失去部分有效萬分,嚴重影響質量和療效。
2、發霉:藥物受潮后在溫度影響下其表面或內部寄生和繁殖了霉菌,可見到折色毛狀、線狀、網狀物或斑點,萌發成黃色或綠色菌絲,嚴重影響藥物的性質,霉藥不但不治病,甚至要害人,危害性十分嚴重。
3、泛油:是指藥物中所含的揮發油,脂肪,糖類,因為受熱或受潮而返軟,發粘、色變、使藥物的氣味變異,一般說:含糖分多和油質多的藥物如天冬、玉竹、牛膝、杏仁、柏子仁等,藥物泛油是一種敗壞現象,它已改變了原有性質,影響治療功能。
4、變色:指的是藥物原來的天然色澤起了變化,如鮮艷的花類,綠色的草藥類和含糖分多的根莖類藥,都可因溫度、濕度、日光和氧氣的影響而失去原來的色澤,色澤的變異不僅改變藥物的外觀,而且也影響藥物的質量。
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靜安區25家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的使用管理現狀,提高上海市靜安區中藥藥事管理質量。方法通過年度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結果靜安區25家醫療機構在中藥飲片的醫院管理責任、采購驗收儲存、中藥調劑質量、中藥飲片委托外加工代煎和中藥處方的管理與點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結論上海市靜安區25家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現狀與國家制定的標準尚有一定差距,建議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整改落實。
關鍵詞:中藥飲片;中藥飲片;醫院管理;中藥藥事
為加強醫療機構中藥飲片質量管理,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有效,根據上海市衛計委《關于開展2017年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檢查的通知》,筆者受上海市靜安區衛計委委托,于2017年10月—2017年11月對區內25家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進行了中藥飲片管理的專項檢查,以期對中藥飲片管理工作進行梳理,建立健全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相關制度和長效工作機制,促進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續改進[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共對轄區內25家醫療機構(其中二級中醫醫院1家、二級中心醫院2家、二級綜合性醫院4家、社區衛生中心14家、民營醫療機構3家、中醫門診部1家)展開中藥飲片管理專項檢查。專家通過現場查閱相關文件資料、工作記錄、中藥處方,結合實地查看、訪談等形式,對各家醫院進行了現場督查(其中醫院設置中藥房的13家,外包委托的12家)。1.2研究方法。根據201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全國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專項檢查方案》,制定了《2017年上海市靜安區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專項檢查評分表》,對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的管理責任、采購驗收儲存、飲片調劑質量、飲片煎煮規范管理和中藥飲片的處方管理與點評等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檢查細則如下[2]。1.2.1明確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責任。(1)查閱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會議原始記錄,2017年應有行風建設相關內容;2016年有2次以上的會議,討論關于中藥藥事管理的問題。如缺任何一項,均不得分;少一次會議相關記錄扣2分(共4分)。(2)查閱2016、2017年若干中藥飲片購入發票,飲片加價率應控制在25%以下。如出現理論零售價<實際零售價的情況,則不得分(共8分)。1.2.2嚴格中藥飲片采購驗收儲存管理。(1)查閱中藥飲片采購管理制度、采購計劃、供應商資質檔案、質量保證協議書、評估記錄等。如缺任何一項,均不得分;購入明令禁止購銷的產品或偽品,不得分;采購制度不完善,扣2分;供應商資質資料存檔不全,扣2分(共8分)。(2)查閱中藥飲片驗收管理制度、驗收負責人任職資質材料、2017年上半年度購貨質量驗收記錄或入庫清單。如無管理制度,無驗收記錄,均不得分;制度或記錄不完善,扣2分;驗收負責人資質不達標,扣2分(共8分)。(3)查閱中藥飲片保管養護管理制度、養護記錄和出庫清單;實地考察中藥飲片庫房,中藥飲片倉庫應當有與使用量相適應的儲存設施條件,庫存飲片質量合格。資料如缺任何一項,均不得分;制度或記錄不完善,扣2分;儲存設施條件不足,扣1分;發現藥庫藥品有質量變異,1個品種扣1分(共8分)。1.2.3不斷提高中藥飲片調劑質量和服務質量。(1)查閱中藥飲片調劑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實地考察中藥飲片調劑現場:隨機抽取10位患者的處方和藥物,現場復查和稱量;現場詢問考核調劑復核人員。無調劑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不得分;調劑管理制度不完善,扣2分;調劑校對復核率≤90%,扣2分,≤80%,不得分;調劑復核人員資質不符,每人扣1分;中藥飲片處方用名和調劑給付不符合有關規定,酌情扣分(共10分)。(2)實地考察中藥飲片調劑現場:中藥飲片調劑室應當有與調劑相適應儲存設施條件、藥斗標簽名稱規范、藥斗中飲片質量合格。如調劑設施條件不完備,扣2分;發現錯斗、串斗、標簽名稱不規范,每處扣1分;發現調劑藥品有質量變異,1個品種扣1分;發現計量器具未定期校驗,扣2分(共10分)。(3)查閱相關資料和現場查看:中藥飲片“配送”管理制度、關于與“配送”快遞企業的書面協議等文件、“配送”流程的登記記錄等;向有關人員詢問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如無“配送”管理制度、無書面協議,均不得分;登記記錄不完善、無法事后追溯而有用藥隱患的,扣2分(共4分)。1.2.4加強中藥飲片煎煮管理。(1)實地考察本單位煎藥現場:應當有與之相適應的場地及設備,衛生狀況良好,具有通風、調溫、冷藏等設施。布局不合理或設施不完善,酌情扣分(共4分)。(2)查閱相關的煎藥管理制度和相關設備的標準化操作規程。無煎藥質量管理制度或設備標準化操作規程,均不得分;制度不完善扣2分(共4分)。(3)查閱煎藥操作記錄和相關工作記錄;現場與煎藥人員交談。無煎藥操作記錄,不得分;煎藥操作記錄不完善或操作方法不符合要求,扣2分(共6分)。(4)查閱消毒記錄、清潔記錄、配制記錄等相關工作記錄;現場與煎藥人員交談。缺任何一項,均不得分;記錄不完善,每種扣1分(共6分)。1.2.5規范中藥飲片代加工(中藥煎煮)的服務。(1)查閱相關資料:相應的資料能證明接受委托方具有代加工煎藥的資質。中藥煎藥外加工單位(接受委托方)無相應資質、或不具備代加工煎藥的服務能力,不得分(共5分)。(2)查閱中藥煎藥外加工管理制度,委托中藥煎藥外加工的書面協議;向有關人員詢問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無管理制度或書面協議,均不得分;管理制度不完善,扣2分,管理措施落實欠缺,酌情扣1~3分(共5分)。(3)查閱相關資料和現場查看:查閱告知書或現場查看具有告知內容的告知通知牌等。不履行告知義務,不得分;不事先告知,扣2分;告知內容不完善,扣1分(共5分)。(4)查閱對委托單位的質量監管、評估的措施和記錄。無措施,不得分;措施或記錄不完善扣1~3分(共5分)。需要說明的是,1.2.4與1.2.5都是涉及中藥煎藥內容,1.2.4是醫療機構“自煎”,1.2.5是醫療機構委托。“外加工”代煎,2款分值相同,根據被檢單位實際情況得出相應的分值。1.2.6加強中藥飲片處方管理。(1)查閱中藥處方樣張:處方前記、正文、后記等內容格式符合要求。處方格式不符合要求,不得分(共1分)。(2)現場查閱飲片處方100張(由被檢方提供),評判處方的合理性,藥名書寫正確,調劑、煎煮的特殊要求表達明確,對存在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超劑量使用的應由處方醫師“雙簽字”。發現不合理處方,每張扣0.5分,扣完為止(共8分)。(3)查閱10張毒性中藥飲片處方(由被檢方提供)并實地查看醫療用毒性中藥飲片的使用管理情況。醫療機構不使用毒性中藥飲片,不得分;采購、儲存、使用不符合法規,不得分(共1分)。1.2.7落實中藥飲片處方專項點評制度。(1)查閱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工作制度,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工作小組人員名單。無工作制度,未成立工作小組,均不得分;工作制度不完善或工作小組人員不合理,扣1分(共2分)。(2)查閱2017年度上半年的中藥飲片處方點評記錄。無中藥飲片處方點評記錄,不得分;處方點評數量不足,每項扣0.5分(共4分)。(3)查閱2017年度上半年的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小結,點評結果的公布與干預措施。無點評小結,不得分,每缺少1份點評小結,扣1分;點評結果未公布或無干預措施,扣1分(共4分)。
2結果
中藥飲片質量管理問題及對策
摘要:目的分析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其相應對策。方法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我院中藥房的中藥飲片質量管理情況進行研究,分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出針對性的措施。結果醫院建立完善的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制度,規范管理流程,提升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可為中藥飲片的質量和用藥安全提供保障。結論分析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不斷提高中藥房對中藥飲片的質量管理制度,規范用藥流程,提高用藥安全性。
關鍵詞: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安全性
中藥房是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是能夠直接工作于患者、社會的科室。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到醫院的形象及醫療水平。目前,大多數醫院在中藥房管理過程中多應用傳統管理模式,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中藥飲片的質量,導致諸多臨床不良事件發生,無法確保患者的用藥安全[1]。因此,本研究主要通過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我院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問題,探討出相應對策。
1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的問題分析
1.1質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我院中藥房管理的內容較多,需要制定多項管理制度。目前,我院缺乏系統、完善的中藥飲片質量管理制度,造成醫院對中藥的研究工作滯后,無法充分發揮我院中藥房的作用,導致醫院醫療技術止步不前。我院中藥房的中藥多來源于中藥飲片廠,未建立起完善的監控體系,導致多數中藥廠存在諸多弊端,在缺乏質量監控的情況下生產出多種偽劣產品,再加上我院中藥房缺乏嚴謹、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我院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不善。1.2中藥品種過多,控制難度大。據統計,中藥的種類達一萬多種,臨床上使用的中藥超過500種。因此,中藥管理過程中,存在道地、非道地之分,其規格、來源十分復雜,不同地方的中藥均由不同的炮制方法而來,臨床療效也有所不同[2]。因此,管理人員的工作量較大,需要對中藥品種、來源、炮制方法、臨床療效、使用劑量、用藥禁忌等多方面的信息了如指掌,才能實現有效管理,保證中藥飲片質量。1.3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素養。中藥房是醫院面向社會群眾的主要窗口之一,經常面臨患者到窗口處咨詢、取藥等,管理人員需要耐心為患者解答心中疑惑,這要求管理人員具備極高的專業素養。醫院存在部分中藥房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素養,對中藥品種、來源、藥理作用、功效等多方面的認識不夠,導致無法為患者解答疑惑。部分管理人員由于工作壓力過大,患者或家屬的問題太多,多表現出不耐煩的服務態度,引起諸多患者及家屬的不滿,導致投訴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我院的形象。
2相應對策
中藥飲片處方“藥學說明書”探討
[摘要]中藥飲片的用藥說明是傳統中藥處方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歷代醫家重視,但在現代中醫臨床實踐中體現較少。本文通過對國內外中藥飲片處方藥學說明的發展和現狀進行分析,探討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提出了建立中藥飲片處方“藥學說明書”的觀點,并對具體內容和實施方法進行探討。為提高中藥飲片用藥規范性、提升中藥臨床藥學服務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中藥飲片;處方;湯劑;說明書
古代中醫用藥注重過程與細節,在開具處方時均附有關于煎藥方法、服藥方法、用藥效果判斷、飲食禁忌等說明,這些說明對疾病療效有直接的影響。如徐靈胎對煎藥方法的述評:“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效與不效,全在乎此。”又如《千金方》載服藥時的飲食宜忌:“凡餌湯藥,其粥食肉菜,皆須大熟,熟即易消,與藥相宜。若生則難消,復損藥力。”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中藥飲片處方被簡化[1],對患者的用藥指導主要通過醫師和藥師的口述,其中的隱患值得我們重視,為了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應該盡快建立中藥飲片處方的藥學說明書。
1處方書寫內容的現狀
我國《處方管理辦法》未對中藥飲片處方的標準進行單獨規定,內容要求與西藥處方一致,包括處方前記、處方正文、處方后記三個部分,僅在書寫方面對藥味排列、腳注、特殊說明等進行了規定。國內外中藥飲片處方的內容和格式大同小異,著重對患者信息和藥品信息的記錄,關于飲片使用指導的信息較少。歐洲國家使用中藥較為普遍,其處方也具有特色,如奧地利中藥處方不包含診斷內容,但對藥物標注拉丁名,服藥方法、周期具有詳細記錄[2]。由于我國中藥飲片處方缺乏詳細的藥學說明,煎藥與用藥的不當較為普遍,不良反應、中毒等事件時有發生,給患者造成傷害。
2中醫典籍中的用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