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0 01:30: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豬肉價格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豬流感影響下豬肉價格調研報告
據我局市場監測,近期以來,受“豬流感”影響,生豬及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為此,我局針對這一現象對全縣部分鄉鎮屠宰場、生豬活體儲備點、縣內部分農戶、縣城農貿市場和部分超市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具體的調查摸底,對生豬及豬肉價格下跌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下一步市場趨勢作了一個初步預測,現將有關情況簡要如下:
一、價格情況
目前我縣生豬收購價格:良種瘦肉型生豬為480-490元/100斤、土雜豬為460-470元/100斤;較上個月的同種類生豬收購價格540-550元/100斤和520-53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11%和11.3%;較去年同期同類生豬收購價格800-900元/100斤和600-70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35%和28%。
目前我縣豬肉價格:縣城及大部分鄉鎮屠宰場的鮮肉批發價格為13-15元/公斤。市場零售價格為18-20元/公斤,較上周22-24元/公斤平均下跌17%,較去年同期28-30元/公斤下跌35.6%。
二、主要原因
一是受“豬流感”影響,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確認美國和墨西哥發生人感染豬流感疫情,但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仍存在較大影響。二是*等地因我省生豬注射瘦肉精過多等原因一直在減少甚至拒絕收購我省的生豬,導致豬源外購受阻,內銷渠道呈飽和狀態從而壓低了生豬收購價格。三是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2006年全國生豬養殖業進入低谷,2007
豬流感影響下豬肉價格調研報告
據我局市場監測,近期以來,受“豬流感”影響,生豬及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為此,我局針對這一現象對全縣部分鄉鎮屠宰場、生豬活體儲備點、縣內部分農戶、縣城農貿市場和部分超市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具體的調查摸底,對生豬及豬肉價格下跌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下一步市場趨勢作了一個初步預測,現將有關情況簡要如下:
一、價格情況
目前我縣生豬收購價格:良種瘦肉型生豬為480-490元/100斤、土雜豬為460-470元/100斤;較上個月的同種類生豬收購價格540-550元/100斤和520-53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11%和11.3%;較去年同期同類生豬收購價格800-900元/100斤和600-70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35%和28%。
目前我縣豬肉價格:縣城及大部分鄉鎮屠宰場的鮮肉批發價格為13-15元/公斤。市場零售價格為18-20元/公斤,較上周22-24元/公斤平均下跌17%,較去年同期28-30元/公斤下跌35.6%。
二、主要原因
一是受“豬流感”影響,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確認美國和墨西哥發生人感染豬流感疫情,但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仍存在較大影響。二是*等地因我省生豬注射瘦肉精過多等原因一直在減少甚至拒絕收購我省的生豬,導致豬源外購受阻,內銷渠道呈飽和狀態從而壓低了生豬收購價格。三是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2006年全國生豬養殖業進入低谷,2007
豬流感豬肉價格下跌調研報告
據我局市場監測,近期以來,受“豬流感”影響,生豬及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為此,我局針對這一現象對全縣部分鄉鎮屠宰場、生豬活體儲備點、縣內部分農戶、縣城農貿市場和部分超市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具體的調查摸底,對生豬及豬肉價格下跌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下一步市場趨勢作了一個初步預測,現將有關情況簡要如下:
一、價格情況
目前我縣生豬收購價格:良種瘦肉型生豬為480-490元/100斤、土雜豬為460-470元/100斤;較上個月的同種類生豬收購價格540-550元/100斤和520-53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11%和11.3%;較去年同期同類生豬收購價格800-900元/100斤和600-70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35%和28%。
目前我縣豬肉價格:縣城及大部分鄉鎮屠宰場的鮮肉批發價格為13-15元/公斤。市場零售價格為18-20元/公斤,較上周22-24元/公斤平均下跌17%,較去年同期28-30元/公斤下跌35.6%。
二、主要原因
一是受“豬流感”影響,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確認美國和墨西哥發生人感染豬流感疫情,但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仍存在較大影響。二是*等地因我省生豬注射瘦肉精過多等原因一直在減少甚至拒絕收購我省的生豬,導致豬源外購受阻,內銷渠道呈飽和狀態從而壓低了生豬收購價格。三是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2006年全國生豬養殖業進入低谷,2007
豬流感影響下豬肉價格下跌趨勢報告
據我局市場監測,近期以來,受“豬流感”影響,生豬及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為此,我局針對這一現象對全縣部分鄉鎮屠宰場、生豬活體儲備點、縣內部分農戶、縣城農貿市場和部分超市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具體的調查摸底,對生豬及豬肉價格下跌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下一步市場趨勢作了一個初步預測,現將有關情況簡要如下:
一、價格情況
目前我縣生豬收購價格:良種瘦肉型生豬為480-490元/100斤、土雜豬為460-470元/100斤;較上個月的同種類生豬收購價格540-550元/100斤和520-53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11%和11.3%;較去年同期同類生豬收購價格800-900元/100斤和600-70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35%和28%。
目前我縣豬肉價格:縣城及大部分鄉鎮屠宰場的鮮肉批發價格為13-15元/公斤。市場零售價格為18-20元/公斤,較上周22-24元/公斤平均下跌17%,較去年同期28-30元/公斤下跌35.6%。
二、主要原因
一是受“豬流感”影響,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確認美國和墨西哥發生人感染豬流感疫情,但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仍存在較大影響。二是*等地因我省生豬注射瘦肉精過多等原因一直在減少甚至拒絕收購我省的生豬,導致豬源外購受阻,內銷渠道呈飽和狀態從而壓低了生豬收購價格。三是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2006年全國生豬養殖業進入低谷,2007
豬流感下豬肉價格下跌調研報告
據我局市場監測,近期以來,受“豬流感”影響,生豬及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為此,我局針對這一現象對全縣部分鄉鎮屠宰場、生豬活體儲備點、縣內部分農戶、縣城農貿市場和部分超市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具體的調查摸底,對生豬及豬肉價格下跌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下一步市場趨勢作了一個初步預測,現將有關情況簡要如下:
一、價格情況
目前我縣生豬收購價格:良種瘦肉型生豬為480-490元/100斤、土雜豬為460-470元/100斤;較上個月的同種類生豬收購價格540-550元/100斤和520-53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11%和11.3%;較去年同期同類生豬收購價格800-900元/100斤和600-700元/100斤平均分別下跌35%和28%。
目前我縣豬肉價格:縣城及大部分鄉鎮屠宰場的鮮肉批發價格為13-15元/公斤。市場零售價格為18-20元/公斤,較上周22-24元/公斤平均下跌17%,較去年同期28-30元/公斤下跌35.6%。
二、主要原因
一是受“豬流感”影響,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已確認美國和墨西哥發生人感染豬流感疫情,但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仍存在較大影響。二是*等地因我省生豬注射瘦肉精過多等原因一直在減少甚至拒絕收購我省的生豬,導致豬源外購受阻,內銷渠道呈飽和狀態從而壓低了生豬收購價格。三是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2006年全國生豬養殖業進入低谷,2007
豬肉價格監管通知
各縣、市、區物價局:
近期,我市和全國其它城市一樣,豬肉、禽蛋、食用油價格出現一定幅度上漲,對群眾特別是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就保障豬肉供應、穩定市場價格作出了重要指示。根據市政府專題協調會和省物價局有關文件精神,現就做好豬肉等糧油副食品價格監管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發揮價格部門職能作用
豬肉、禽蛋、食用油是重要生活消費品,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豬肉、禽蛋、食用油價格上漲不僅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而且影響經濟平穩發展,是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的大事。各縣、市、區物價局要把加強豬肉等糧油副食品價格監管作為當前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利益問題的主要工作來抓,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努力做好豬肉等糧油副食品價格穩定工作。
二、強化價格監管維護正常價格秩序
各縣、市、區物價局要重點開展涉及生豬養殖、運輸、屠宰和豬肉批發、零售環節的收費專項清理,并對清理后的收費項目標準及時進行公示。督促相關單位嚴格執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畜牧水產業的若干意見》文件規定的生豬屠宰收費政策。現行生豬屠宰收費標準低于規定收費標準的,一律不得提高收費標準,高于規定收費標準的,要堅決降下來。同時,為保障生豬等糧油副食品供給、降低成本,各地在報當地政府同意后,可對部分涉及豬肉等糧油副食品的行政事業性、經營性服務收費采取臨時性的減免措施。
豬肉價格低迷的原因及對策
“過山車”似的豬肉價格,養豬業一會兒被譽為朝陽產業,一會兒又淪為“燙手山芋”。近期豬肉價格狂降,豬肉再現“漲時到處找豬、跌時扎堆清欄”的狀態,已降到警戒線以下了。特別是近兩月來,全國生豬價格跌幅超過30%,鮮肉價格跌幅甚至超過40%。作為四川生豬生產大縣的江安縣豬肉價格從去年底以來一路下滑,農戶特別是養豬大戶反應強烈,許多養豬戶開始大量宰殺存欄生豬,同時,仔豬市場滯銷,對今后生豬市場影響相當較大。為了控制江安生豬生產價格的下滑局面,物價局密切注視,非常重視生豬生產價格波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加強了價格監測預警,并深入農戶、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城鄉農貿市場進行調查研究,開展豬肉價格跌落的有關情況調查。
豬肉價格國內大環境分析,2007年9月到2008年6月近一年時間里豬肉價格持續走高,全國豬肉價格平均保持在25.40元/公斤左右;2008年6月豬肉價格開始下滑,但是下滑幅度不大,2008年6月到2009年1月全國豬肉價格19.50元/公斤左右;2009年1月到現在豬肉價格再次下滑,目前全國市場出現豬肉價格低迷,豬肉平均價格12.20元/公斤左右,部門省份生豬價格跌至7元/公斤左右。
一、價格低迷原因分析
豬肉價格低迷,導致豬肉價格急劇下滑的原因很多,通過調查綜合分析,我們認為主要是以下因素:
1、生豬存欄量持續保持高位增加。過去幾年國家對農民生豬發展采取持續的扶持、鼓勵政策和長達兩年多的高價位市場拉動下,生豬存欄大幅增加,特別是能繁母豬存欄增加幅度較大。江安縣惠農政策執行到位,所以,生豬存欄和出欄同比增長幅度也很大。雖然農戶因市場疲軟放緩或停止了后備母豬補欄,但一大批新建豬仔項目陸續投產。調查發現,生產批次上也形成了重疊,最先補欄母豬的第二窩和后補欄母豬的第一窩仔豬都已上市,生豬供應量目前呈現迅猛增加勢頭。
2、生豬生產沒有走出盲從的“怪圈”。大量分散養殖的農戶以及生豬生長期較長,加之生豬生產調控機制不健全,市場供給信息不充分,養豬戶僅以市場價格的高低來判斷是否養殖。致使養豬業呈波浪式發展,一般2—3年一個周期。這種盲從思想,使很多農戶在這種習慣思維的引導下,自覺不自覺地擴大同類農產品的數量,促使這種盲從“怪圈”得以不斷地延續,必然導致價格升升降降。
豬肉價格情況的調研報告
市場豬肉供應和合理價格運行,是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我局在市場監測中始終把豬肉價格做為頭等大事落實,豬肉價格從2008年年初冰凍期間突破每市斤15.5元最高峰開始,我局安排專人對市場豬肉價格實行跟蹤監測,密切關注市場豬肉價格運行。在城區設立新一佳超市、芙蓉南路農貿市場、天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屠宰辦作為我局的監測網點。2008年10月和今年5月進行了兩次生豬養殖和市場肉價調研。
一、當前我市豬肉市場價格運行情況
1、近期豬肉的價格水平6月12日,毛豬進價(含運雜費)4.7—5.00元/斤,白肉批發價平均6.8元/斤。市場銷價(精瘦肉)為9—10元/斤。6月21日,毛豬進價(含運雜費)4.7—5.00元/斤,白肉批發價5.9—6.4元/斤,以6.2元/斤為主。新一佳超市零售價:精瘦肉10.8元/斤,五花肉5.5元/斤,排骨11.4元/斤,豬腳6元/斤,豬肚18.8元/斤,豬心16.8元/斤,豬肝9.9元/斤,大腸8.8元/斤。芙蓉南路農貿市場零售價:精瘦肉10元/斤,五花肉5—6元/斤,排骨10元/斤,豬腳6元/斤,豬肚16—17元/斤,豬心16—17元/斤,豬肝9—10元/斤,大腸8元/斤,腸油4—4.5元/斤,肥肉5元/斤左右。同時,我們通過監測工作互動,調查了解到周邊縣(市)近日豬肉價格水平。婁底市區8.5—9.5元/斤,平均價格水平為9元/斤(精瘦肉),五花肉6元/斤;冷水江市精瘦肉8—10元/斤。調查顯示,我市豬肉價格相對周邊縣(市)高1元/斤左右。
2、養殖戶生豬價格呈下跌趨勢我市生豬從去年3月份的880元/50公斤開始一路下跌,至去年10月620元/50公斤、今年4月份下跌至480元/50公斤,二次同比下降31.8%、45.5%。進入6月份后,我市生豬價格已在低位保持穩定,跌幅趨緩。6月12日,良種豬、土雜豬每50公斤價格分別為476元、460元。受生豬價格持續下滑影響,我市豬肉價格繼續呈下跌趨勢。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已給農民增收帶來了嚴重影響。今年4月,我們在全市開展生豬價格調查時,發現大部分生豬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低迷,有的甚至有宰殺母豬的念頭,共計調查15戶,只有2戶對養豬還有信心,僅占13.3%。按現行價格,每出欄一頭豬要虧損100元/左右。
3、屠商、屠工和養殖戶利益分配嚴重不合理。去年11月6我局會同商務局有關領導到定點屠宰廠進行生豬宰殺環節監測。現場選定兩頭豬(1大1小,1瘦1肥)現場試驗,結果:屠工殺一頭豬平均利潤在70—80元左右。11月12日,為了真正掌握豬肉零售利潤空間,價格監測、價格監督檢查人員會同市商務局有關人員到天和公司隨機調了一頭純豬肉上市試點。在漣源新市場附近進行測試。銷售價格比我們調查的市場豬肉價格平均低一元一斤銷售。屠商利潤也有280--300元。
當然,一頭豬不能代表整體,每頭豬的銷售利潤都有所不同,因為豬有瘦肥及肉質差別、時間、攤位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總的來說,每天銷一頭豬肉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如果按屠商平時價格、模式銷售,利潤更為可觀。
當前豬肉價格情況調查報告
一、當前我市豬肉市場價格運行情況
1、近期豬肉的價格水平6月12日,毛豬進價(含運雜費)4.7—5.00元/斤,白肉批發價平均6.8元/斤。市場銷價(精瘦肉)為9—10元/斤。6月21日,毛豬進價(含運雜費)4.7—5.00元/斤,白肉批發價5.9—6.4元/斤,以6.2元/斤為主。新一佳超市零售價:精瘦肉10.8元/斤,五花肉5.5元/斤,排骨11.4元/斤,豬腳6元/斤,豬肚18.8元/斤,豬心16.8元/斤,豬肝9.9元/斤,大腸8.8元/斤。芙蓉南路農貿市場零售價:精瘦肉10元/斤,五花肉5—6元/斤,排骨10元/斤,豬腳6元/斤,豬肚16—17元/斤,豬心16—17元/斤,豬肝9—10元/斤,大腸8元/斤,腸油4—4.5元/斤,肥肉5元/斤左右。同時,我們通過監測工作互動,調查了解到周邊縣(市)近日豬肉價格水平。婁底市區8.5—9.5元/斤,平均價格水平為9元/斤(精瘦肉),五花肉6元/斤;冷水江市精瘦肉8—10元/斤。調查顯示,我市豬肉價格相對周邊縣(市)高1元/斤左右。
2、養殖戶生豬價格呈下跌趨勢我市生豬從去年3月份的880元/50公斤開始一路下跌,至去年10月620元/50公斤、今年4月份下跌至480元/50公斤,二次同比下降31.8%、45.5%。進入6月份后,我市生豬價格已在低位保持穩定,跌幅趨緩。6月12日,良種豬、土雜豬每50公斤價格分別為476元、460元。受生豬價格持續下滑影響,我市豬肉價格繼續呈下跌趨勢。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已給農民增收帶來了嚴重影響。今年4月,我們在全市開展生豬價格調查時,發現大部分生豬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低迷,有的甚至有宰殺母豬的念頭,共計調查15戶,只有2戶對養豬還有信心,僅占13.3%。按現行價格,每出欄一頭豬要虧損100元/左右。
3、屠商、屠工和養殖戶利益分配嚴重不合理。去年11月6我局會同商務局有關領導到定點屠宰廠進行生豬宰殺環節監測。現場選定兩頭豬(1大1小,1瘦1肥)現場試驗,結果:屠工殺一頭豬平均利潤在70—80元左右。11月12日,為了真正掌握豬肉零售利潤空間,價格監測、價格監督檢查人員會同市商務局有關人員到天和公司隨機調了一頭純豬肉上市試點。在漣源新市場附近進行測試。銷售價格比我們調查的市場豬肉價格平均低一元一斤銷售。屠商利潤也有280--300元。
當然,一頭豬不能代表整體,每頭豬的銷售利潤都有所不同,因為豬有瘦肥及肉質差別、時間、攤位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總的來說,每天銷一頭豬肉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如果按屠商平時價格、模式銷售,利潤更為可觀。
養殖戶按目前養殖成本和豬糧比,我們確定570元/50公斤0為警戒線。突破最低保底就要虧本,按6月份的生豬價格,每頭虧本80—100元。
豬肉價格背后經濟學研究
豬肉價格是農產品市場的晴雨表,牽動著百姓的菜籃子,因而備受政府重視。生豬與糧食具有同等重要性,這可從歷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窺見一斑,而豬肉價格的背后,則是我國生豬生產力發展水平、供給與需求的匹配狀況、政策的角度與力度、貿易與儲備、疫情與防控等多重經濟政策因素在交互作用。
豬肉價格坐上“過山車”
2018年8月初,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暴發,引發了近三年來豬肉價格的“過山車”式劇震。疫情之初,豬肉價格先是總體延續下降走勢,繼而出現主銷區價格上漲與主產區價格走低并存,2018年年底以后,豬肉價格總體持續上行,2020年2月漲至歷史高點49.68元/公斤。2021年1月以來,豬肉價格走勢急轉直下,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價格自2021年第2周的47.21元/公斤一路跌至第25周的21.08元/公斤,直逼疫情之前的價格水平。此次豬肉價格波動幅度之大、原因之復雜、對經濟穩定的潛在影響與破壞性可謂前所未有,尤其面對豬肉價格“跌跌不休”的走勢,生豬養殖主體普遍高進低出、嚴重虧損。為此,6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提示養殖場(戶)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防止豬肉價格暴跌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嚴重沖擊,力求將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供求關系對“豬周期”的影響
基于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商品市場價格的決定因素是生產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同時受供求關系影響,當供給大于需求時,商品價格下降,反之則上升。不管是2018年年底后豬肉價格的一路飆高還是2021年年初以來的“跌跌不休”,其根本原因都是供給與需求的不匹配或者說嚴重失衡。具體到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二者在“豬周期”中的表現既明顯不同又緊密關聯,而供給的波動尤其是外源性沖擊,是導致此輪豬肉價格大幅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豬肉消費需求因素。第一,在未來非常長的時間,豬肉仍會占據家庭肉類消費的主導地位,具有剛性消費需求。第二,在正常年度周期之內,豬肉消費通常會受季節影響,夏天有效需求明顯不足、豬肉價格相對較低,冬季需求大幅增加、豬肉價格相應上漲。第三,近年來我國豬肉消費總量及人均消費量均不同程度呈現穩中略降的趨勢。第四,從肉品消費結構來看,豬肉消費占比明顯趨于下降,由20世紀80年代占比80%以上,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55.6%,而牛羊肉、禽肉的消費占比和絕對消費量均日益提高。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未來豬肉消費需求穩中略降的趨勢仍將延續,根據這一發展趨勢,需求變動并非導致此輪豬肉價格大幅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豬肉生產供給的內源性因素。導致豬肉供給波動的因素一般分為內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內源性因素主要包括生豬養殖成本和養殖場(戶)的積極性等。非洲豬瘟及肺炎“雙疫情”期間,由于養殖風險增大,養殖場(戶)作為理性經濟人,在衡量養殖收益與成本之后產生了對于利潤的不理想預期,于是積極性大幅下降,隨著疫情趨于穩定和豬肉需求的逐步恢復,一定時期市場中的供給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于是價格出現過熱現象;與此同時,國家為了恢復生豬產能,給持續過熱的豬價降溫,迅速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發展生豬養殖的補貼措施,在降低養殖場(戶)養殖風險的同時降低了成本,部分養殖場(戶)在扶持政策預期收益驅使下盲目擴欄,加之春節前的豬價上漲,讓部分養殖場(戶)對年后豬價產生了較高的期望,導致豬肉供給量短時間內快速增加。豬肉生產供給的外源性因素。生豬疫病、生豬市場調控政策與豬肉食品安全事件、進出口貿易、收儲投放、流通成本變化等外源性因素對豬肉供應的影響較為明顯。疫情期間,70%的養殖場(戶)由于物資調入障礙、玉米等物料存儲不足等,無法正常進行生豬養殖及運銷,經營成本普遍大幅上升,而交通不暢、凍品流通受阻拉升了鮮肉價格。疫情過后,庫存凍品進入市場流通,一時之間市場上豬肉的供給量相當于多期產量的疊加,如果得不到及時消納,既占用庫存又占用資本,銷售廠商往往急于拋售,導致市價一降再降。與此同時,疫情過后生豬屠宰量與進口量顯著增加的趨勢沒有得到及時扭轉,也放大了市場上的豬肉供給,加劇和擴大了豬肉價格下跌的速度與幅度。此外,非洲豬瘟帶來的負面影響逐漸消散,調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豬肉的供給水平。
“雙疫情”影響的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