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市場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0 01:34: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豬肉市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豬肉市場價格現狀與措施
一、賓陽縣豬肉市場價格現狀
2012年以來,特別是最近2個月以來,我縣豬肉市場價格幾次上調,目前市場價格已達到精瘦肉15.00元/500克,五花肉12.00元/500克。同時,豬的其他副產品如排骨、豬腳、內臟市場價格也大幅度上揚。由于豬肉市場價格的高價位運行,因此引起了其他禽類、魚類、肉類、禽蛋等副食品價格的上漲。
二、豬肉市場價格大幅度上揚的原因
1、縣內生豬飼養量驟然下降。由于受豬高熱病和藍耳病的影響,前段時間我縣生豬出現大量死亡,加上養豬戶對豬高熱病還存在恐懼心理,近期不敢再購進小豬飼養,生豬的存欄量明顯減少,生豬出欄量同時也明顯減少。鎮養殖戶6月底生豬存欄14頭,比4月底減少22頭,比去年同期減少6頭,今年1-6月累計出欄24頭,比上年同期減少6頭;鎮養殖戶6月底生豬存欄21頭,比去年同期減少12頭,今年1-6月累計出欄6頭,比上年同期減少2頭;鎮堅養殖戶6月底生豬存欄50頭,比4月底增加25頭,比去年同期減少30頭,今年1-6月累計出欄48頭,比上年同期減少20頭;鎮養殖戶6月底生豬存欄12頭,比去年同期減少12頭,今年1-6月累計出欄10頭,比上年同期減少10頭;鎮養殖場年初生豬存欄量為300頭,現在已下降到50頭,存欄量明顯減少。
2、外地生豬購進量明顯減少。我縣缺口生豬主要從等省購進,由于外省和區內其他市、縣同時也出現大量缺口,都涌入云南、貴州等省購進生豬,據縣食品公司介紹,以前我縣每月可從這兩個省份購進2車的肉豬,現在連1車都很難保證。
3、生豬上市量明顯減少。據縣食品公司介紹,以前我縣每天在縣食品公司集中屠宰的生豬在90—100頭,現在已減少到每天40—50頭,減少一半左右。這就意味著我縣縣城每天上市量約比正常少一半左右。
開展豬肉市場專項執法檢查活動通知
各工商所:
當前,豬鏈球菌病防控專項整治工作正在我局轟轟烈烈地開展中,為了更好規范豬肉市場經營秩序,杜絕未經檢驗、檢疫、偷逃稅費的白皮豬肉流入市場,落實趙偉局長在現場會上提出的加強豬肉市場監管力度的要求,營造安全的肉食品消費環境,分局決定利用三天時間對轄區所有的豬肉市場進行執法大檢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
各所在開展豬肉市場執法檢查工作中,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立即對轄區內所有的生豬屠宰場、集貿市場進行突擊檢查,對從事豬肉批發、零售經營戶進行調查摸底。
二、明確責任
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所長與分管人員簽訂責任狀,分管所長與片管人員簽訂責任狀。分管責任人實行包片區,包市場、屠宰場點,片管人員包經營戶、屠工,層層落實責任制,一級對一級負責,實行責任追究制,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將追究哪個環節責任人的責任,構成刑事的將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豬肉市場價格現狀調研匯報
今年以來,由于受飼料價格大幅上揚等諸多因素影響,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市場豬肉價格,由過去的15元/公斤上漲到24元/公斤,不斷上漲的豬肉價格,道至,目前雞蛋每公斤14元,牛肉每公斤20元,羊肉每公斤28元,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了48%、53%和51%,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為此,對養殖戶及生豬屠宰加工銷售市場進行了解生豬摸底調查,初步掌握了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
一、價格規律波動影響。
2012上半年,我縣生豬市場價格一路走低,收購價格一直處于低谷,時價最低為3.3元/斤,養豬業處于嚴重虧損狀態。七月份以后價格開始回升,生產開始恢復,但由于受主觀因素即豬的繁殖飼養周期約需一年時間,目前的生豬價格仍處于運行周期的上升期,價格上揚是正常的。
(二)高致病性生豬高熱病病害影響。由于去年受南方高致病性生豬高熱病病害影響,養殖場及散養戶的仔豬和育肥豬死亡率上升,致使等地來我縣爭購仔豬、成品和半成品豬肉,加劇了豬源緊張和豬價上漲。
(三)飼料等價格因素上漲影響。由于受米、面、油價格上調等因素影響,導致飼料價格也同步上漲且高位運行,生豬養殖成本提高。據調查,玉米、麩皮、豆粕是生豬飼料的主要成份,由于小麥、玉米、豆粕用途增加,加工能力增強,玉米、麩皮、豆粕價格上漲較快,一些散養戶和養殖場受成本提高影響,不敢及時補欄和增欄,導致目前出欄總量減少,生豬貨源奇缺,也是目前我縣生豬價格急劇上漲的主要原因。
(四)運輸及勞動力等基礎性因素價格提高影響。當前,由于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致使部分行業對一些基礎性的生產要素需求增大,諸如:運輸成本,勞動力價格大幅提高,汽油、柴油等價格高位運行,促進了豬飼料、生豬調動、豬肉運輸成本的加大。另外,過去日勞動力成本為15-20元,而現在日勞動力成本增至30-50元,月工資漲幅到1000-1500元間,勞動力價格的上揚也助推了我縣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
工商分局豬肉市場整治工作方案
加強豬肉市場管理,維護豬肉市場秩序,確保元旦、春節兩大節日市場安全,我局決定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在全區開展豬肉市場秩序專項整治活動方案。
一、工作目標
認真履行工商部門職責,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嚴格豬肉“兩證兩章”檢驗檢疫上市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豬肉市場準入管理制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構建長效監管機制,確保豬肉質量安全,維護市場秩序穩定。
二、整治的內容和任務
按照“立足職能、加強監管、健全制度、注重實效”的原則,和“監管前移、源頭治理,標本兼治、注重實效,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工作方針,針對豬肉市場特別是農村集貿市場存在的問題開展集中整治,突出解決流通領域豬肉商品質量監管問題。
(一)嚴格市場準入,把好市場入市關口。
市中心城區豬肉市場價格情況分析及對策
豬肉是居民日常生活消費中的必需品,豬肉價格是社會各方面關注的熱點問題。今年以來,吉安市中心城區豬肉零售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運行,居民對此反映非常強烈。近期我們對中心城區豬肉價格市場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中心城區豬肉市場價格中存在的問題
(一)豬肉零售價格居高不下
今年以來,吉安市生豬收購價格一度偏低,而豬肉批發價格尤其是零售價格卻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據監測,今年1-10月份,生豬(按每頭200斤計)市場平均每斤收購價格分別為4.00元、4.00元、3.80元、3.60元、3.30元、3.20元、3.50元、3.90元、4.80元、4.50元;去骨精肉平均每斤零售價格分別為9.80元、9.80元、9.00元、9.00元、9.00元、9.00元、9.80元、9.80元、10.00元、10.00元。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生豬收購價格一直徘徊在4元左右,零售價格一直徘徊在9.80元左右,當生豬收購價格在3-7月份一路下跌的時候,零售價格一直保持在9.00元以上。
(二)批發行、零售商結成利益聯盟,形成壟斷價格
組建批發行,初衷是要組織豬源保障市場豬肉供給。由于批發環節利潤大,這塊利潤由各批發行共同瓜分。隨著時間推移,有些批發行老板做起了甩手老板,自己不親自去組織豬源而是分包下去,甚至形成了幾級分包,增加了生豬銷售成本。批發行和零售商共同形成利益聯盟,壟斷了市場價格。
縣工商局活動整改工作匯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針對群眾定見“市場牛肉灌水多,稱頭不足望你管”的建議定見;針對“無牌無證經餬口豬的及谷行豬肉市場的整治力度、沖擊私案”群眾定見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主若是證實牛肉是否灌水的法令依據問題,但工商部門沒有剖斷驗證牛肉灌水的手藝,而且手續軌范斗勁復雜和堅苦,不是工商部門片面能夠措置的;生牛的屠宰也沒有統一設置規劃屠宰場、對無牌無證經餬口豬的問題、對于谷行豬肉市場的整治問題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縣率領小組辦公室:
按照縣“萬評辦”《關于落實“萬眾評公務”勾當群眾定見整刊定見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按照“萬評辦”反饋給的定見和建議有4條,其中2條群眾建議定見需整改的,2條是贊譽定見。針對以上兩個群眾提出的定見,縣工商局高度正視,增強率領,但一些客
不美觀的身分往往制約著工商部門履行行政職責,但××縣工商局決心在劃定的規模內,加年夜監管力度,為泛博群眾營造一個精采的市場情形,為此,對以上兩個首要問題進行剖析并采納相關解決法子,首要整改工作情形陳述請示如下:
一、針對群眾定見“市場牛肉灌水多,稱頭不足望你管”的建議定見。關于灌水牛肉問題。主若是證實牛肉是否灌水的法令依據問題,但工商部門沒有剖斷驗證牛肉灌水的手藝,而且手續軌范斗勁復雜和堅苦,不是工商部門片面能夠措置的;生牛的屠宰也沒有統一設置規劃屠宰場。為此,我局建議工商部門應協同經貿局、質監局等有關部門連系起來,增強放哨監管,從屠宰現場的泉源上抓起,真正遏制灌水牛肉在市場的通順。我局按照現實情形向縣委縣政府提出關于相關建議后,從根源、機制方面解決肉食市場的問題。。近期組織了整治肉食市場專項步履*次,沒收灌水牛肉*公斤。現時,市場灌水牛肉已根基銷跡,群眾給以高度評價。
二、針對“無牌無證經餬口豬的及谷行豬肉市場的整治力度、沖擊私案”群眾定見。
城區豬肉市場場廠掛鉤意見
為了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國發[]22號)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切實加強豬肉市場監管的緊急通知》(工商市字[]136號)精神,切實維護好豬肉市場秩序,經市政府同意,在市城區豬肉市場推行“場廠掛鉤”?,F提出如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
市直相關職能部門、市政府定點屠宰企業、各市場業主及豬肉經營戶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把“場廠掛鉤”作為當前豬肉市場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層層建立工作責任制。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維護社會的安定和諧。
市城區從事豬肉銷售的市場、商場和超市以及學校及大型飲食企業,必須從合法規范的定點生豬屠宰企業進貨并足額交納國家規定的有關稅費,必須與相關職能管理部門簽訂責任書,確保銷售者從合法正規渠道進貨。市場開辦者應與市場內從事豬肉銷售的經營者簽訂相關協議,強化質量和責任意識。非法屠宰的生豬一律不準進入市場銷售。
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一)“協議準入”制度。凡市場開辦者、豬肉經營者必須實行“協議準入”制度,直接與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簽訂協議,把好豬肉進貨質量關,保證豬肉質量。嚴禁其他渠道豬肉進入市場。進一步加大對不合格豬肉經營者的懲戒力度,市商務、工商、畜牧等部門如發現在市場內出現銷售非定點屠宰企業的豬肉、未經檢疫的豬肉、病死豬肉、“高溫豬肉”、注水豬肉等,必須責令經營者立即退市、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其營業執照。
廉價豬肉還能吃多久
從太原市集貿市場上了解到的信息顯示:目前,新鮮豬肉的價格,已經從一個月前的每斤7.5元左右降到每斤6.5元左右,個別市場降至每斤6元以下,1斤豬肉的價格不到豆角、蒜苔、茄子三種蔬菜平均價的1.5倍。單從價格看,吃豬肉比吃菜還合算。從活豬的出售價格看,最近一周全省每斤活豬的出售價格在4.29到4.34元之間(資料來自豬E網),市場上玉米收購價大約為每斤0.83元左右,據此推算,目前山西的豬糧比價約為1:5.21,低于1:6的盈虧平衡點。全省養豬業,受豬肉價格下跌,飼料價格上漲雙重壓力的影響,已經無利可圖,出現了虧損。
豬肉價格大幅下跌,對于消費者來說,既是喜,也是憂。喜的是可以花較少的錢吃到較多的豬肉,憂的是這樣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2007年的豬肉價格飛漲是否還會再次重演。
一、豬肉價格下行的成因
自2009年至今,全省養豬業克服金融危機、H1N1、飼料漲價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生豬養殖取得了很大發展,豬肉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形成,豬肉價格下跌的狀況在所難免。究其成因主要有:
一是受2007年高價豬肉的刺激,生豬生產能力越來越強。全省生豬規模養殖戶由2008年一季度的508家,發展到2009年一季度的594家,2010年一季度的642家,生豬規模養殖戶戶均期末存欄由2008年一季度的561頭,提高到2009年一季度的720頭,2010年一季度的880頭;生豬養殖單位由2008年一季度的281個,發展到2009年一季度的528個,2010年一季度的622個。生豬養殖單位平均期末存欄2008年一季度為1406頭,2009年1季度為1139頭,2010年一季度為1170頭。生豬規模養殖戶戶均擁有固定資產,由2008年年末的129.3萬元,提高到2009年年末的138.2萬元,生豬養殖單位平均擁有固定資產,由2008年年末的249.0萬元,提高到2009年年末的346.3萬元。
二是為了穩定菜籃子,政府逐年加大了對生豬養殖的支持力度。2007年豬肉價格飛漲以后,各級政府為了穩定豬肉價格,確保人們的菜籃子,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生豬發展的政策,實施母豬保險補貼,加大對生豬的防疫,生豬生產大縣實施優惠和獎勵政策,豬肉價格過低時啟動凍肉收儲等。這些調控措施的實施,在豬肉短缺時,極大地促進了生豬的生產;在豬肉過剩時,堅定了生豬養殖戶和生豬養殖單位戰勝困難的信心,保證了生豬的平穩發展,穩定了豬肉市場。
商務局放心工程工作總結
一、領導重視,任務明確,方案具體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為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領導,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區商務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全區商務系統的食品安全工作,督促檢查食品安全工作的落實和進展情況。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商務局綜合執法大隊,明確專人負責專項整治日常工作,確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到部門,明確到責任人。
(二)任務明確,重點突出
2009年,我局繼續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原則,嚴厲打擊生豬屠宰環節中注水和注入其他物質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懲違法犯罪分子,將整治與規范、監管與自律的各項措施有效結合,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
一是進一步加強了生豬定點屠宰廠(場)、點生豬屠宰宰前宰后的檢疫檢驗工作。二是加強了鮮肉批發環節監管,嚴把肉品質量關,嚴禁不合格的肉品批發上市銷售。三是對檢疫不合格的生豬和檢驗不合格的肉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做好相關文字記錄。四是進一步加大了鮮肉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五是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快“消費品農家店”建設,逐步實現了食品、副食品和日用消費品市場的物流配送和連鎖經營,為人民群眾創造了“購買放心、消費放心”環境。六是區商務局與城區三家生豬定點屠宰廠簽訂了《食品安全承諾書》。
生豬規模養殖存在問題及對策
近年來根據調查和社會反應的情況看,各地規模養殖生豬的項目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已投產的規模養殖場違約撤資;在建項目停工停建;規模養殖場業主長期拖欠養殖場建設項目款、代養費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已成為部分地區當前農業經濟運行中的一大隱患,若不及時解決,不僅會影響到社會穩定和市場有效供給,也會阻礙產業的健康發展。
1問題與原因
1.1部分生豬規模養殖成為環境污染的源頭
傳統的生豬養殖業是農業種植業的附屬,并以戶營為主,養殖數量的多少以家庭種植業產生的飼料數量和消納污物的能力來確定,其糞污大多作為農家肥用于家庭的種植業被轉化,在農業內部實行良性循環,既使種養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又避免了生豬養殖污物堆積污染環境。而現在部分生豬規模養殖場,由于種植不配套,無法消納規模養殖場產生的大量糞污。還有部分生豬規模養殖場重豬舍建設輕配套設施建設,重生豬養殖輕環境保護,規模養殖配套建設的污物凈化設施不能適應規模養殖場污物消化(納)的需要,導致養殖生產難以為繼。
1.2部分生豬規模養殖成為投機者圈錢的工具培育產業,發展現代生豬養殖業需要大量資本
進入,這本無可厚非。但把生豬規模養殖作為圈錢的工具,就改變了生豬規模養殖的意義了。1.2.1部分業主不了解生豬產業發展規律,缺乏發展生豬規模養殖的技能,入行意識不端正,為了得到國家和當地政府的項目補助資金,不切實際地擬建生豬規模養殖場項目,騙取國家項目和地方政府的補助資金,在建設中又由于自有資金不足,項目建設中途夭折,完成建設任務和設計目標,不僅造成有限的建設資金損失,還給地方政府留下難以化解的矛盾。1.2.2個別業主打著產業扶貧和生豬規模養殖的幌子,擠占貧困戶的產業扶貧資金和貼息貸款指標。利用貧困戶的名義集中到銀行貸款,所貸款項并沒有完全用于扶貧生豬養殖的發展,而是用于其他項目,這不僅擠占了老百姓和貧困戶的優惠政策,達不到扶貧目的,還為貸款的最后歸還埋下隱患。還有的養殖業主以租賃或人股的方式獲得農民的土地經營權,在耕地上建設豬舍及有關養殖配套設施,減少了農民的土地經營收入及土地附加收入。這種經營方式往往是業主盈利,土地入股的農民虧損。同時出租土地的農民還面臨豬場倒閉后出租土地難以復耕的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