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色彩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0 18:59: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自然色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深究繪畫中自然色彩的表現
摘要:本文闡述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自然色彩存在的概述。二是自然色彩在繪畫色彩中運用的特點。三是自然色彩傳遞到繪畫色彩的方法與分析。
關鍵詞:自然色彩繪畫藝術
一、自然色彩存在的概述
1.自然色彩的構成原理
色彩是從原始時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無色彩光線及其相對物無色彩的產兒。正如火焰產生一樣,光又產生了色彩,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光,這個世界的第一個現象,通過色彩向我們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靈魂。大自然創造了生機萬物,陽光帶給了萬物以七彩的生命,構成了我們這色彩繽紛的世界,色彩就是生命。
科學上解開這個迷的是十七世紀后半葉科學家牛頓,他通過三棱鏡將陽光折射在白墻上,結果出現一條七色光帶,即紅、橙、黃、綠、青、藍、紫。他并以大量的實踐證明,物體的色彩并非固有,而是物體對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性能所造成。這一基本原理,經過幾個世紀色彩學家的努力,得到證實和發揮。
自然色彩特點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說明在這個藝術與自然聯盟的時代,自然韻律美為設計開辟了新途徑,著重論述了肌理美在設計中的運用,并結合自己的實踐,闡明了肌理美與自然材質設計帶來的自然韻律美。
關鍵詞:自然色彩;藝術
一、自然韻律的美為設計開辟新途徑
1.1藝術將進入與自然的聯盟時代
古代人看來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是萬物的母親,所以中國古代便有天人合一的說法。但到了近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工業社會成了一個把世界拆零了的時代,現代科學的發展,使人們意識到該是結束這種局面的時候了,則進入了一個把拆零了的世界重新組裝的時代,建立人與自然的聯盟以及藝術與自然的聯盟時代。
美國匹茲堡藝術學院安吉洛·西奧堤教授的作品正是這一時代的體現,他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種史前的原始風格,他認為這是最接近自然本色的一種藝術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常看到大小參差不一的金字塔般長滿植被的土堆,還有原始洞穴般的建筑物。通過他的設計,原先雜亂無章的廢墟,變成了別出心裁,具有藝術情調的綠郁蔥蔥的休息勝地。其目的就是讓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追求人類和大自然最初的那種感情。
自然色彩藝術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說明在這個藝術與自然聯盟的時代,自然韻律美為設計開辟了新途徑,著重論述了肌理美在設計中的運用,并結合自己的實踐,闡明了肌理美與自然材質設計帶來的自然韻律美。
關鍵詞:自然色彩;藝術
1自然韻律的美為設計開辟新途徑
1.1藝術將進入與自然的聯盟時代
古代人看來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是萬物的母親,所以中國古代便有天人合一的說法。但到了近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工業社會成了一個把世界拆零了的時代,現代科學的發展,使人們意識到該是結束這種局面的時候了,則進入了一個把拆零了的世界重新組裝的時代,建立人與自然的聯盟以及藝術與自然的聯盟時代。
美國匹茲堡藝術學院安吉洛·西奧堤教授的作品正是這一時代的體現,他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種史前的原始風格,他認為這是最接近自然本色的一種藝術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常看到大小參差不一的金字塔般長滿植被的土堆,還有原始洞穴般的建筑物。通過他的設計,原先雜亂無章的廢墟,變成了別出心裁,具有藝術情調的綠郁蔥蔥的休息勝地。其目的就是讓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追求人類和大自然最初的那種感情。
研究居住區色彩設計策略
1景觀規劃中色彩選擇的重要性
居住區環境的色彩是室外空間中植物、道路、水景、小品等所有可見的顏色合稱,包括了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兩類。它將人文和自然緊密連接在了一起,同時人們的視野被這些可見的色彩深深影響著。和其他的色彩設計不同,居住區主要的造景元素是植物,所有的小區景觀里綠色是主要的顏色,而點綴色是以水體、地面、人工小品等為代表。但個別居住區面積偏大,樓盤偏多,為了考慮不同人群的需求,居住區景觀會營造一些比較大一點的用來集體活動的小廣場,以地面鋪裝為主,周圍搭配以小品、水體,在此空間內地面與水體和小品的色彩成了主要色,而綠化顏色反而成了搭配色。所以不管哪類色彩為主那類色彩為輔,都要運用中色彩的對比性、互補性來進行設計。色彩由于本身強大的變化性,讓很多園林景觀設計師開始積極運用色彩來凸出景觀本身的表現力,居住區的色彩是改善居住環境的重要因素。怎樣創造出特色分明的景觀色彩,已開始被人們關注。
2居住區景觀環境中色彩的作用
2.1色彩的心理作用人的視覺對可視光的感受就是色彩。色彩也包含在任何的設計中,各種顏色對于人的反應是不同的,人們通過不同的色彩可以感覺到冷、暖、輕、重、軟、硬、強、弱、明、暗、寧靜、興奮、質樸、華美,這些感覺取決于色彩本身的情感效應和待征。顏色可以作用于人的心理狀態和感情情緒,在設計色彩時不能忽視色彩與心理之間的那種多種多樣的變化。2.2色彩在景觀中的識別作用景觀中的植物搭配和小品要配合整體環境規劃的色彩設計,成為一個特色鮮明景觀的重要因素。怎樣讓業主提高對居住區的識別能力和記憶力,在很多小區景觀中,日光蘭的黃色、植被的綠色、雜種百子蓮的藍色、半花月季的紅色等,都是靠自身的色彩來分辨相互的差別,加強了景觀的辨識性。設計者可以利用色彩本身的識別性,進行明確差異化的景觀設計,這樣就可以強化景觀本身的特性。人類對色彩的識別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已經普遍地被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中。這樣以來,突出個性的色彩才可以最持久地留在人們的腦海中。2.3色彩在景觀中的美感作用人類的美感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在社會活動中慢慢成熟起來的。色彩的可感性是人們對景觀美感的特征之一,色彩作為視覺語言在環境中發揮的最主要作用就是表現美感。和諧完美的色彩會引發影響人心理和視覺的興奮感。利用色彩,可以調整景觀造型的比例,彌補不足,烘托造型本身的特色。
3居住區景觀色彩的組成元素及特點
對于設計師來講,如何利用色彩學來展示調和色和對比色的區別是首要任務。毫無疑問,對于造景師,了解怎樣最大程度的運用色彩好比如虎添翼。一個完整成熟的居住區景觀中的色彩構成分為兩個大類,一是人工色彩,二是自然色彩。人工色彩就是指地面鋪裝、雕塑小品和建筑物的人工產物的顏色,它的特點是可以調配出任何色彩,比較單一、大氣、富含張力,但缺乏自然感。自然色彩是指景觀中的樹木、植被、植物、水、山、石等,大背景配以天空的顏色,都是為表現大自然中本來的顏色。自然的顏色給人們很強的歸屬感,自然色的表現更貼近真實,比人造色彩更具備活力。所以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色彩,進行不同方式的處理,每一個景觀設計都有一個主題,設計師根據主題來設計。例如旅游景區為了表現本身的特征而重點突出自然色彩,減少人工色彩;紀念廣場則為了表現人文的概念而重視人工色彩;而居住區景觀則較為親和淡雅,綠化率要求大概30%以上,所以整個規劃中綠色的面積要多一些,是整個居住區的基調色,因此植物色彩在整個色彩面積里的比重較大。植物成了城市居住區景觀中的主要元素,而人工色彩的代表物建筑、小品及水體等,則是以搭配點綴的形式出現的。但是,在居住區景觀中的廣場設計和休閑區設計中,人工色彩所承擔的內容比重更大一些,而植物卻成了點綴。景觀中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區域的色彩布置方式,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設計師們為了更加強烈地表現出兩者的對比,還會運用一些常規的辦法來表現人工元素的自然特性。如在太原星河灣小區景觀水體設計中,設計師為了更加明顯的表現水的純凈,將天藍色的馬賽克用于池面鋪磚,這樣以來,水體在藍色馬賽克的襯托下,給人感覺非常純凈,和周邊的綠色植物搭配后創造出一塊和諧、環境悠然的景觀色彩。當然,自然色彩種類繁多,景觀色彩的特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生變化,在此特別強調的是植物的色彩,它沒有人工色彩相對穩定,植物的枝、花、葉在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變化,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特定的色彩變化規律。當然,自然色彩的變化性雖然高,卻也有規律性,可以人為地通過合理安排和其他色彩、元素進行搭配組合,得到理想的色彩構圖。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和諧性論文
摘要:城市色彩是一個城市總體的建筑顏色,城市色彩規劃設計不僅是對一個城市的色彩確定一個色調,重要的是突出城市的自然美和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歷史文脈,并且通過色彩去識別城市和城市區域功能。
關鍵詞:城市色彩;規劃設計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由于缺乏城市規劃控制,過去我們所熟悉的城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既陌生又難以令人喜歡的新城市。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和對城市色彩的重視,城市建設的投機、浮躁和短期行為,在大中城市蔓延起來。無論你到哪座城市,城市的差異越來越少,面貌越來越雷同,而雜亂無章的色彩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失去了安全感和歸屬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色彩問題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既然重新建設是不現實的,那么怎樣去改變目前的現狀,給城市建設披上一件和諧的外衣,這就是要積極開展城市色彩設計。
一、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場所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識的色彩總合。城市色彩有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稱文化色)兩部分構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樹木、河流、海濱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硬質廣場地面、及交通工具、街頭設施、行人服飾等等,凡是人工產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構成中,還可再按物體的性質,分為固定色和流動色、永久色和臨時色。城市各種永久性的公共與民用建筑、橋梁、街道廣場、城市雕塑等,構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車輛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飾構成流動色;城市廣告、招示牌、路牌、報亭、路燈、霓虹燈、及櫥窗、窗臺擺設等等則構成臨時色。這僅是對城市色彩概念性的分析,真正的城市色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與光的原理、材料的表現機理、環境色彩、建筑位置都有關系。完整的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應對所有城市色彩構成因素統一進行分析規劃,確定主色系統和輔色系統。然后確定各種建筑物和其他物體的基準色,以及城市廣告和各種公共車輛等流動色,包括街道點綴物及窗臺擺設物等等的臨時色。依據我國城市規劃的現狀,筆者主要從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和自然色的協調方面進行探討。
二、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原則
風景園林設計中色彩設計探討
摘要:風景園林設計中色彩設計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色彩的運用會在視覺和心理上給人不同的感受。將色彩美學理論知識應用到風景園林設計中,不但能提高風景園林的設計水平,還能創造出優秀的園林設計作品。因此,風景園林景觀色彩的設計還要以色彩美學為基礎,靈活運用色彩對比及其調和規律,從而打造出和諧、優美的風景園林色彩景觀。
關鍵詞:風景園林;景觀色彩;設計
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設計者還要考慮到色彩的運用,因為不同的色彩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將色彩美學理論應用到實踐中,不但能使風景園林的作品內容更豐富,園林設計更優美,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精神文化方面的發展需求。
一、色彩美學理論的基本概述
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人們對于園林景觀的設計要求一直都比較高,而如何選擇適合風景園林設計的色彩,也是園林設計人員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雖然風景園林可以在視覺上帶給人們愉悅感,但由于一些風景園林設計者缺乏科學的色彩美學理論知識,因而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時忽略了色彩的運用,從而影響了風景園林的整體視覺美觀性。而色彩學是研究色彩產生及其應用規律的學科,它以光學為基礎,涉及到心理物理學、心理學、生理學和美學等學科。
二、風景園林設計的色彩及其分類
人民公園城市與建筑色彩研究
秦皇島市是河北省的地級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因秦始皇求仙駐蹕而得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秦皇島的公園廣場等類型的城市公共空間非常多,本文選定位于海港區中心位置的人民廣場及人民公園作為秦皇島標志性空間進行色彩調研的目的地,此選址不僅具有空間代表性,而且具有歷史傳承性,更能對秦皇島此類型的空間色彩的設計產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感知。
1人民公園與人民廣場地理位置及設計分析
人民廣場是秦皇島市的標志性建筑,是城市的新中心區,位于海港區建設大街與迎賓路交叉口,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廣場地上部分以迎賓路中心延長線作為貫穿廣場的中心軸線,廣場的景觀設計以此為中心,沿南北軸線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入口標志、下沉噴泉水池、集會廣場、集會舞臺、廣場標志雕塑、弧形觀光長廊和南入口下沉廣場,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廣場東西兩側為兩組規劃的文化建筑,人民廣場的設計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廣場作為秦皇島市居民社會活動中心,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具有休閑、娛樂、集會、游覽觀光等功能。
2自然色色彩實地調研分析
城市自然色包含了天空、土地、樹木即其他裸露于自然界的顏色。對人們來說,自然的原生色是最自然的存在,是美的基礎,是美的底色。對秦皇島這樣司四季分明的城市,自然色中的樹木顏色變化極大,所引起的視覺感覺可謂大相徑庭。本次調研時間為冬季,人民廣場及人民公園自然中的冰面、冬季里的綠植、冷風下的枯樹、冬季湛藍的天空構成了公園與廣場存在的一個大環境,冬季的自然色提取為冷色調,表現的是一種寧靜沉穩,遠遠不同于春秋季節的熱烈活潑。由此調研可以看出,秦皇島人民公園及人民廣場的種植有需要提升的空間。色彩偏向沉悶,使人眼前一亮的植物搭配存在,是目前城市自然色存在的首要問題。改進措施為應該適當的增加冬季的植物色彩,改變冬季人民對寒冷所形成的暗沉的視覺感受,一方面可以選擇適合寒冷季節的植物,是改進目前狀態的首選,如能耐零下36度低溫的中華金葉榆這種彩葉植物,不僅在樹形上可以喬木、灌木均適用,而且冬季可以保持葉片金黃亮麗。紅瑞木和京桃等植物,他們的樹干在冬季能保持鮮艷的顏色,也可以豐富冬季單調的色彩效果;另一方面選擇具有優美樹形的植物栽種,如懸崖形、臨水形、迎客形等樹形,而且在適當的氣候條件下可以形成霧凇及雪雕,飄逸的樹形輔以枝干的色彩可以豐富城市自然色。
3人工色色彩實地調研分析
探索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原則性
摘要:城市色彩是一個城市總體的建筑顏色,城市色彩規劃設計不僅是對一個城市的色彩確定一個色調,重要的是突出城市的自然美和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歷史文脈,并且通過色彩去識別城市和城市區域功能。
關鍵詞:城市色彩;規劃設計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由于缺乏城市規劃控制,過去我們所熟悉的城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既陌生又難以令人喜歡的新城市。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和對城市色彩的重視,城市建設的投機、浮躁和短期行為,在大中城市蔓延起來。無論你到哪座城市,城市的差異越來越少,面貌越來越雷同,而雜亂無章的色彩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失去了安全感和歸屬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色彩問題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既然重新建設是不現實的,那么怎樣去改變目前的現狀,給城市建設披上一件和諧的外衣,這就是要積極開展城市色彩設計。
一、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場所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識的色彩總合。城市色彩有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稱文化色)兩部分構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樹木、河流、海濱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硬質廣場地面、及交通工具、街頭設施、行人服飾等等,凡是人工產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構成中,還可再按物體的性質,分為固定色和流動色、永久色和臨時色。城市各種永久性的公共與民用建筑、橋梁、街道廣場、城市雕塑等,構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車輛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飾構成流動色;城市廣告、招示牌、路牌、報亭、路燈、霓虹燈、及櫥窗、窗臺擺設等等則構成臨時色。這僅是對城市色彩概念性的分析,真正的城市色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與光的原理、材料的表現機理、環境色彩、建筑位置都有關系。完整的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應對所有城市色彩構成因素統一進行分析規劃,確定主色系統和輔色系統。然后確定各種建筑物和其他物體的基準色,以及城市廣告和各種公共車輛等流動色,包括街道點綴物及窗臺擺設物等等的臨時色。依據我國城市規劃的現狀,筆者主要從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和自然色的協調方面進行探討。
二、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原則
色彩在風景園林設計的運用
1色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實際運用的基本原則
1.1整體性基本原則。不同的色彩運用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感觀,譬如:色彩具有典型的溫度感,使用暖色調就會給人帶來溫暖,使用冷色調就會給人帶來寒冷的感覺,因此,在城市建設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色彩技術要想得到有效的運用就必須遵照整體性的基本原則,色彩在大范圍的使用過程中要具備整體性,色彩過渡要更加自然、平和,不能顯得突兀,色彩的層次感要與風景園林設計的主題相一致,通過冷暖色調搭配使用來突出整體設計中的層次感。園林景觀設計色彩設計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同于建筑、服裝等的色彩設計,主要造景和色彩元素是植物。大部分公園,綠地都是以綠色為基調,其中的一些建筑,鋪裝或水體建設大多作為點綴而出現。但是在一些以鋪裝為主的廣場或休息場所當中這些地方的建筑或水體取代了植物色彩發揮著主要的作用。植物的顏色屬于自然色,自然色還包括例如,天空、石頭,水流等的顏色。自然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們的好感,因為人們總是對自然界的色彩有與生俱來的認同感,但是它也隨著時間或氣候的改變而變化,無法進行人為控制。所以我們只能對木材、金屬等半自然色或瓷磚、玻璃、涂料等人工色進行控制和搭配。自然是色和半自然色是人眼更為容易接受的色彩,因為自然色和半自然色在很多情況下表現出多種色相和明度使色彩更加具有層次感和豐富感,提供了視覺上的平衡。但人工色較為單單調,缺乏自然色和半自然色豐富的色彩度,但另一方面人工色可以調配出各種顏色,增加在設計時顏色的選擇。總之,無論園林景觀的設計以什么顏色為主,都應嚴格遵循色彩學的基本原理,創造出更加和諧,高品質的城市園林。1.2統一性基本原則。不同的色彩之間具備不同的表現氣息,在應用到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就會展現出不同的設計風格,因此,色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進行實際運用要始終遵循統一性的基本原則,即色彩的使用要具備連貫性,不同色域的色彩搭配要在展現主次之分的同時不能夠把色彩搭配表現的更加突兀,色彩的使用要表現的更加自然,在應用到風景園林設計之中后,能夠給人們帶來一種渾然天成、和諧統一的自然之感,達到藝術展現的“天人合一”之境。1.3以人為本基本原則。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風景園林的設計要依照區域文化特色、城市發展需求以及民俗特色來進行個性化的展現,色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進行實際運用也要遵循這種人性化和個性化的基本原則,一切色彩的有效運用都要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之上,要切實滿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場合對風景園林設計的不同需求,以烘托主題氛圍為核心設計理念,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對色彩的根本需求。1.4自然色基調原則。風景園林設計的基礎是為城市建設增添自然風光和自然風景之美,因此,綠色才是城市建設風景園林設計的基本色調,色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實際運用過程要充分尊崇自然色基調的基本原則,將綠色作為色彩運用的主基調,色彩運用的核心目標就是讓人們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生活中充分領略到自然環境,將人們抽回到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此外,以綠色作為基調的設計原則還能夠有效增添城市綠化面積,增強城市凈化空氣的嫩合理,是一種綠色環保觀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理念,符合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友好型戰略。
2色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運用的有效策略
2.1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暖色調運用的有效策略。通常情況下,暖色調包含紅色、黃色、橙色以及棕色等顏色,還包含暖色系顏色進行混合搭配所產生的相近顏色,波長較長是暖色調顏色所具備的顯著特征,能夠通過視覺感官給人們帶來更加活躍的律動和活力,是人們產生溫暖的感覺。暖色調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主要被運用在重要的慶典廣場、集會場所、酒店宴會入口或者是城市公路入口,主要是起到調動人們情緒、活躍氣氛的作用。在地域方面,通常內防城市風景園林設計采用暖色調居多,主要是降低人們的寒冷感,通過視覺捕捉來增加人們的溫暖感。2.2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冷色調運用的有效策略。與暖色調恰恰相反,冷色調具有波長較短的特性,能夠給人們帶來清爽、冰冷的視覺沖擊,通常包含:青色、藍色、紫色、綠色以及冷色系顏色進行混合搭配所產生的相近顏色。通常冷色調被風景園林設計運用到較為莊嚴肅穆的場所,而在地域方面,冷色調通常被廣泛應用到南方城市或者夏季應用,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添加冷色調可以給人進行有效“降溫”,特別是在夏季花卉綠地等景觀設計當中,冷色調能夠給人們的視覺感官帶來一種收縮感,能夠突出風景園林的視覺立體感觀,還會在炎炎夏日給人們帶來一絲絲清涼之感。2.3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對比色運用的有效策略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將補色之間的對比稱之為對比色,其顏色成色以及顏色純度等方面與原色相比都存在較大差別,具有明顯的顏色對比,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風景園林設計員會通過使用對比色來提升風景園林花卉景觀的層次感和立體感,通過對比色的搭配來輔助風景園林的立體圖案和形狀,通過利用色彩對比給人們視覺感官帶來的錯落沖擊來突出園林設計的層次屬性。此外,對比色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有效運用還可以具有警示、教育以及宣傳的作用,給人以警醒。2.4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同類色運用的有效策略。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將顏色上接近的、色相性質相同的顏色稱之為同類色,同類色具有協調性強以及調和度高的特性,能夠更加容易的實現色彩搭配,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同類色的有效運用可以突出風景園林設計的整體性和統一性,使得園林色彩過渡更加平順,色彩搭配相對平滑且不顯突兀。譬如:以綠色為基調設計的風景園林中,設計師往往通過使用淺綠色、深綠色、苔蘚綠、茶綠色等同類色搭配來實現樹林、綠地以及湖水的自然搭配,加工自然綠色之美實現完美的過渡和融合,給人一種舒適與靜謐的自然風光之感。2.5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黑白色和金銀色的運用策略。在城市建設的風景園林設計當中,黑白色和金銀色一直是設計師所廣泛使用的配色,黑白色多被設計師應用到南方水鄉等地的風景園林當中,與當地建筑物和城市風格完美融合,給人展現江南水鄉古樸、寧靜、神秘的風韻質感;而金銀色多被設計師應用到現代化的城市風景園林設計當中,譬如:圍欄柵欄、雕像雕塑等,多通過使用銅、水泥以及合金等材料來凸顯現代城市發展的景觀搭配,通過現代金屬質感和鋼混氣息來展現現代化城市的另一面。
3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色彩的搭配運用
3.1明確植物的顏色屬性。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設計師在色彩上的使用多通過植物進行展現,因此,設計師在進行色彩運用之前一定要明確植物的顏色屬性,實現風景設計和經濟效益的雙重目標。譬如:在大面積綠植的設計中,可以應用松樹等長青樹進行搭配種植,利用其顏色不變性的特點來降低重載率;另外,設計師還可以遵照一些顏色變化性的植物屬性進行風景園林設計,也可以依照不同季節植物的不同顏色來進行色彩的搭配,進而豐富風景園林設計的內容和層次。3.2整體色彩與景觀色彩的整體搭配效果。色彩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進行運用效果并不是通過單一的景致就能夠評定的,風景園林景致并不能夠脫離城市的整體而單獨存在,因此,設計師在進行景觀色彩運用和選擇的時候必須注重與城市建設整體色彩進行搭配,要充分結合城市不同區域對城市景觀的不同需求,通過有效運用對比色和調和色來進行色彩搭配的互補,將風景園林設計與城市建設融為一體,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管理論文
內容摘要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是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所關注的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在超高速發展及擴容過程中,由于規劃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缺少對城市色彩的重視,使某種“顯富、擺闊、攀比、爭強”的“暴發戶”文化或美學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開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彼此模仿,爭趕時髦,各種新材料、新涂料爭艷斗奇的色彩,將許多城市……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是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所關注的問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在超高速發展及擴容過程中,由于規劃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審美文化修養、缺少對城市色彩的重視,使某種“顯富、擺闊、攀比、爭強”的“暴發戶”文化或美學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開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彼此模仿,爭趕時髦,各種新材料、新涂料爭艷斗奇的色彩,將許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斕的大花臉,既失去鮮明的城市個性,又切斷歷史文脈,而且造成嚴重的視覺污染,影響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色彩問題開始引起許多城市決策者的注意,并進入操作程序。本文中,筆者擬結合對歐洲一些城市色彩的實地觀察,從美學角度,對城市色彩規劃的意義及應用原則做些初步探討,算是對上述亡羊補牢舉措的一種支持吧!
什么是城市色彩
城市是人類集中居住地,所謂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被感知的色彩總和(城市地下設施及地面建筑內部裝修與城市色彩無關;地面建筑物處于隱秘狀態的立面,其色彩無法被感知,也不構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稱為文化色)兩部分構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樹木、河流、海濱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廣場路面,及交通工具、街頭設施、行人服飾等等,都是人工產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構成中,還可再按物體的性質,分為固定色和流動色、永久色和臨時色。城市各種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橋梁、街道廣場、城市雕塑等,構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車輛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飾構成流動色;城市廣告、標牌、路牌、報亭、路燈、霓虹燈及櫥窗、窗臺擺設等等則構成臨時色。同時,由于色彩產生于光折射,各種物體原色,會根據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環境色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城市色彩還可分為單體原色與視覺效果色。同樣黃色建筑,是臨海而建,還是背山而立,是獨立存在,還是夾縫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
因此,城市色彩是一種系統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規劃設計,應對所有的城市色彩構成因素統一進行分析規劃,確定主色系統或輔色系統。然后確定各種建筑物和其它物體的永久固有基準色,再確定包括城市廣告和公交車輛等等流動色,包括街道點綴物及窗臺擺設物等等的臨時色。但根據目前中國城市規劃失范的現狀,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與自然色的協調問題。
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