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培訓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5 23:35: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急救培訓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群眾現場急救培訓意見
各村、居委、企事業單位:
根據市政府年實事項目――群眾性現場急救培訓、普及工作(以下簡稱現場急救培訓)的要求,現就我鎮年現場急救培訓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開展以心肺復蘇、止血、包扎、骨折固定、避險逃生為內容的現場急救培訓,是降低人類意外傷害程度、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因此,做好這件利國利民的實事,對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與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當今,一些先進國家已在現場急救培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掌握和了解現場急救技術、知識的人越來越多,現場急救在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趨顯現。
各村、居、公司、企事業單位要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鎮紅十字會的指導下,加強對本單位現場急救培訓工作的領導,確保市政府實事項目在我鎮得到全面落實。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區縣落實群現場急救培訓工作意見
根據市政府**年實事項目——群眾性現場急救培訓、普及工作(以下簡稱現場急救培訓)的要求,現就我區**年開展現場急救培訓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現場急救是降低人類意外傷害程度、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對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與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各街道、鎮、**城市工業園(以下簡稱工業園區),要加強對本地區現場急救培訓工作的領導,確保市政府實事項目在我區得到全面落實。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根據市里對我區下達的工作任務指標(按各區縣戶籍人口數分配),**年內,**區要完成2028名救護員的培訓和16259名現場急救知識普及對象的任務。依照市里目標分解的辦法,上述工作任務按各地區戶籍人口數,分解到各街道、鎮、工業園區,具體任務安排見一覽表。
區紅十字會是本區此項工作的組織牽頭責任單位;各街道、鎮、工業園區是其本地區此項工作的具體落實責任單位。
小議急診護士的急救能力規范培訓
急診就診病人多,急、危、重癥患者多,突發事件多,工作繁忙,同時還擔負院前急救工作。要求護士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技術本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加強護士急救知識及技能的培訓,提高她們的急診核心技能、應急能力、綜合素質和工作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我院急診科制定了一系列急救技能和知識的培訓計劃與措施,收到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
1培訓內容
1.1院內急救技能的培訓:包括專科急救儀器及專科操作的培訓;科內常見急重癥搶救程序;搶救病人時的醫護配合;院內危重患者的安全轉運;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演練。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訓:包括準確接聽出診電話;保持出診箱、插管箱及救護車的物品和藥品的完好并熟練使用;現場處理危重患者醫護1對1時的搶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轉運。
1.3急救理論知識的培訓:包括搶救車內的急救藥品的劑量、作用及用途;各種應急預案、其它與急救相關的知識培訓。
2培訓方法
區委應急救護工作意見
為廣泛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工作,提高市民防災避險、自救互救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市應急
救護培訓工作方案》有關要求,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應急救護普及培訓工作,到2012年年末,全區公安、教育、建筑、旅游、安全監管等行業部門從業人員救護知識普及率不低于35%,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證人員達到2.5%;2014年年末,普及率不低
于60%,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證人員達到5%。到2014年末,全區普通市民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率不低于16%,每100-200人中有1名培訓合格的紅十字救護員,全區初級衛生救護知識普及率和救護員培訓合格率
達到國家標準。
區政辦應急救護培訓意見
為廣泛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工作,提高市民防災避險、自救互救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市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方案》有關要求,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應急救護普及培訓工作,到年年末,全區公安、教育、建筑、旅游、安全監管等行業部門從業人員救護知識普及率不低于35%,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證人員達到2.5%;年年末,普及率不低于60%,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證人員達到5%。到年末,全區普通市民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率不低于16%,每100-200人中有1名培訓合格的紅十字救護員,全區初級衛生救護知識普及率和救護員培訓合格率達到國家標準。
二、培訓內容
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大綱》規定,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傷員搬運四項技術,現場心肺復蘇、創傷急救基本技術;中毒(化學和食物)、中暑、觸電、溺水、燒燙傷、氣管異物阻塞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緊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公共安全、防災避險基本知識技能等。
三、工作步驟
學校衛生應急和急救能力提升活動方案
為培養師生衛生應急素養和自救互救能力,規范和提高學校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害,保障師生生命健康安全,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等《關于進一步推進學校應急救護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2021年全省學校衛生應急和急救能力提升行動方案》要求,決定開展2021年市學校衛生應急和急救能力提升活動,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普及應急知識,關愛師生健康。
二、活動內容
(一)普及衛生應急和急救知識。各級衛生健康部門會同教育部門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開展衛生應急宣傳教育,進一步普及衛生應急和急救知識,增強學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各學校將應急救護培訓納入學校素質教育內容,融入教學教育活動、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學前階段,采取通俗易懂、豐富多樣的形式,適當開展衛生應急知識教育。小學階段,重點開展安全教育和應急避險知識科普宣教,樹立敬畏生命、關愛他人理念,自覺保持衛生健康的日常行為和生活方式。中學階段,掌握基本應急救護知識技能,培養自救互救和自我保護能力。大學階段,普及應急救護、防災避險知識技能,倡導救護志愿服務。將應急救護知識技能納入學生軍訓,切實提高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普及率。鼓勵高校開設應急救護相關課程并納入學分管理。活動期間各級各學校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應急救護培訓。〔牽頭科室:市衛生健康委應急辦、市教育體育局訓練競賽和體衛藝科。配合科室(單位):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科、疾病預防控制科、宣傳與健康促進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120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中心。〕
(二)開展救護技能培訓。各級衛生健康部門會同教育部門加大教職員工救護培訓力度,完善急救培訓標準,建立專業師資力量,對學校校醫、衛生應急專兼職教師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培訓指導,提高意外傷害現場施救能力。培養衛生應急教育師資,在軍訓、課外實踐等期間對學生進行防災避險知識、日常急救技能普及培訓,提高學生避險、救護技能。依托相關機構,積極推進校醫、體育教師、班主任等重點教職員工救護員培訓取證。〔牽頭科室:市衛生健康委應急辦、市教育體育局訓練競賽和體衛藝科。配合科室(單位):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科,市120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中心。〕
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救援演練總結會議講話
各位領導,同志們:
一、舉行應急救援演練活動意義重大
應急救援演練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既是對應急救援機制及應急救援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檢驗,也是提高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的重要舉措。開展這次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是我市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具體體現,是加強和做好安全事故搶險救援工作的需要,對檢驗相關部門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全市救援隊伍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的能力和從業人員對危險化學品事故危險性的認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促進全市安全生產的持續穩定好轉。
二、演練順利,成效明顯
這次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活動的救援程序、所用的道具和設備完全按照真實的事故應急救援程序進行設置和演練,各參演部門和人員沒有絲毫懈怠,發揚了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協同作戰、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使演練取得了圓滿成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市、區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此次演練,分別成立了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指揮部和現場救援指揮部,負責統一安排、協調、指導和組織應急救援演練工作,準備工作比較充分,比較到位,是應急救援演練取得成功的基礎。
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應急隊伍建設,提高防范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國辦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半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以區、街兩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為支撐,以區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為骨干,以企事業單位和志愿者隊伍為補充,統一領導、協調有序、專兼并存、優勢互補、保障有力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應急救援能力基本滿足我區突發事件應對的工作需要,最大限度降低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傷亡和損失。
二、工作任務
(一)建立區、街兩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
1、組建區級綜合應急救援隊伍。依托區公安消防大隊組建區應急救援大隊,除承擔本職工作以外,同時承擔綜合性救援任務,包括地震等自然災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難等生產安全事故,恐怖襲擊、群眾遇險等社會安全事件的搶險救援任務,同時協助有關專業隊伍做好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生物災害、危險化學品事故、水上災害、環境污染、核與輻射事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的搶險救援工作。依托預備役二團組建區應急搶險機動專業分隊,下設森林撲火、抗洪搶險兩支機動隊。區應急救援大隊、應急搶險機動專業分隊領導班子構成及隸屬關系與原部隊編制、體制設置保持一致。
區政辦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意見
為廣泛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工作,提高市民防災避險、自救互救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市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方案》有關要求,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應急救護普及培訓工作,到年年末,全區公安、交通運輸、教育、建筑、旅游、安全監管、海洋與漁業、電力等行業部門從業人員救護知識普及率不低于35%,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證人員達到2.5%;年年末,普及率不低于60%,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證人員達到5%。到年末,全區普通市民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率不低于16%,每100-200人中有1名培訓合格的紅十字救護員,全區初級衛生救護知識普及率和救護員培訓合格率達到國家標準。
二、培訓內容
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大綱》規定,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傷員搬運四項技術,現場心肺復蘇、創傷急救基本技術;中毒(化學和食物)、中暑、觸電、溺水、燒燙傷、氣管異物阻塞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緊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公共安全、防災避險基本知識技能等。
三、工作步驟
安全生產救援工作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有關中央企業:
為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進一步做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提高應對事故災難的能力,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將組織對2007年全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評估。請各省(區、市)安全監管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有關中央企業對本地區、本企業2007年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評估,并于12月25日前將工作總結報告連同所附表格以書面和電子郵件方式報送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總結評估包括以下內容:
1.省、市、縣三級安全生產應急指揮機構建設情況以及企業應急管理機構建設情況;
2.本地區(企業)礦山、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及開展事故救援及預防性檢查工作情況;
3.預案編制、執行、落實及演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