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微觀世界教案
時間:2022-03-15 10:51:00
導語:宇宙和微觀世界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認識速度概念在實際中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教學重點
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
教學難點
1、建立速度的概念
2、“頻閃攝影“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實際生活中,物體運動的快慢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如:在田徑運動會短跑比賽中,人們最關心的是誰得冠軍;人們外出旅行時,總是希望選擇便捷的交通工具盡快到達目的地;軍事上總是希望導彈、作戰飛機能夠飛得快些……。
問題: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二、速度
1、比較物體快慢的兩種方法。
(1)在游泳比賽中,觀眾和裁判比較運動員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問題:請同學們說說看,觀眾用什么方法比較運動員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較運動員游得快慢?
學生交流討論后回答。
(觀眾的方法是:比賽中看誰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誰先到達終點,用的時間短。)
歸納:觀眾的方法實際上是:在相同時間內看物體運動路程的長短來比較快慢;裁判的方法實際上是:物體運動路程相同,看運動時間的長短比較快慢。
(2)學生實驗:“比較紙片下落的快慢”。體驗兩種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取兩張16開紙,其中一張對折一次,另一張對折兩次,為了使紙片平穩下落,可將紙片的兩端向上疊起一部分,讓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
(猜一猜):哪一張紙片下落的較快?
(試一試):結果與你的猜測一致嗎?
(議一議):怎樣比較紙片運動的快慢?還有其他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嗎?
(3)再舉例讓學生討論:一位同學百米跑用了12s,而一萬米跑世界冠軍的成績大約是28min,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
啟發:有兩個小球各自的運動的快慢都不變,其中一個小球沿直線運動30m,用了1min;另一個小球沿直線運動40m用了50s。圖11-2-1是兩個小球運動在某一段時間內的運動情況。兩個小球運動的時間、通過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圖11-2-1,你能否判斷哪一球運動得更快?
(由圖可以看出在每1s的時間內,率二個小球通過的路程長,可以確定第二個小球運動更快。)
學生受到啟發:在運動的時間、通過的路程都不相等情況下,每一個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長的物體運動得快。這樣就將問題轉化為在時間相等的情況下進行比較。
2、在物理學中物體運動快慢的描述
以人們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實踐為基礎,在物理學中用速度表示物體運動快慢,在相同的時間內,物體經過的時間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經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由前面的計算知道,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可用公式:v=s/t表示。
介紹公式中符號的意義和單位:
s----路程-----米(m)t------時間------秒(s)v------速度------米每秒(m/s或m.s-1)
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在交通運輸中還常用千米每小時做單位,符號是km/h或km.h-1。1m/s=3.6km/h1km/h=1/3.6m/s=0.28m/s
3、閱讀課文第23頁中所給出的一些物體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說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繞速度。)
4、速度計算
(1)學生閱讀課文第23頁例題,理解題意,根據速度公式計算運動員和摩托車速度。
(2)學生閱讀課文第24頁例題,分析題意: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長度和火車運營速度求火車從北京到上海運行時間,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將公式v=s/t變形得到t=s/v,將數據代入求解。
三、“頻閃攝影”------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
四、勻速直線運動
1、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第25頁的內容:
(1)物體怎樣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2)物體怎樣的運動叫做變速運動?
(3)怎樣粗略地描述物體的變速運動?
(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因此,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應該是一個定值,與路程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無關,所以不能將v=s/t理解為v與s成正比,與t成反比。)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小結:
變速運動可以用v=s/t來計算,s是物體通過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體通過這一段路程所用的時間,求出的v就是物體通過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計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
(1)學生嘗試說明列車時刻表。
(2)根據列車時刻表查詢從襄樊到丹江的行程、運行時間。計算列車從襄樊到丹江運行的平均速度。
(3)查列車時刻表計算列車從朱坡到老河口行程、運行時間。計算列車從朱坡到老河口運行的平均速度。
五、指導學生課后閱讀科學世界<<時間放大鏡>>
達標自查
1、速度是用來表示物體的物理量。
2、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1min內通過的路程是120m,則它的速度為m/s,其物理意義為。
3、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4s內通過的路程是20m,則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B、10m/sC、5m/sD、無法判斷
4、善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的速度v越大,通過的路程s越長
B、物體運動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時間t越少
C、物體運動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
D、物體v由s/t決定,但與s、t的大小無關
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順序是()
(1)運行中的火車的速度是72km/h(2)高速公路上飛馳的轎車的速度是1.8km/min(3)草原上狂奔的獵豹的速度是28m/s
A、(1)(2)(3)B、(3)(2)(1)C、(2)(3)(1)D、(1)(3)(2)
6、一輛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在第1h內通過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內通過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內通過的路程還是80km,小華說該汽車在這3h內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小明則認為汽車在這3h內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他們誰說得對?談談你的看法。
能力提高
7、小明跟爸爸坐火車去旅游,為了測定火車行駛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從聽到車輪與鋼軌連接處發生第一次碰撞起計數,結果在1min內聽到了25次碰擊聲,爸爸告訴小明鋼軌每一根長25m,則這段時間內火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大?
8、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前5s內通過的路程是10m,在接下來的10s內通過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內通過的路程是16m。
(1)分別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3)通過你的計算結果說明,為什么說到平均速度必須指明是在哪一段時間或哪一段路程的。
- 上一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
- 下一篇:督辦工作暫行制度
精品范文
1宇宙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