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 女性撐起半邊天

時間:2022-07-24 10:41:00

導語:理工科 女性撐起半邊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理工科 女性撐起半邊天

筆者從本市一些理工類高校了解到,學理工的女生越來越多。以同濟大學、上海交大、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為例,這三所學校的女生人數都已逐年遞增到目前的近四成。甚至一些著名的以男生為主的專業,如核電、土木專業等,如今招收的女生也不少。

來自市婦聯和市統計局的數據:1959年,整個上海的女工程師只有5位。而截至2003年底,上海已擁有女工程師7.5萬余人,女性專業技術人員更多達35.42萬人,占全部專業技術人員的44.8%。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生處處長王明復表示,傳統理工領域具有“臟、黑、大”的特點,不僅對從業者有智力要求,而且有較高的體力要求,因此不容易受到女性的青睞。但是,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女生不必再顧慮自身體力的不足,只需要腦力勞動,就可輕松勝任理工領域的工作。他舉了個例子:該校將工科和管理、藝術專業相結合開設的多媒體設計、包裝設計等專業就非常適合女性。去年該校共有897名女生畢業,其中863名順利就業,就業率達96.2%,比男生高出0.1個百分點。“這些女生大部分都在從事理工行業。”

女性的一些獨特優勢也讓她們在理工領域大有用武之地。去年,市婦聯、市社科院等單位推出《上海市女工程師群體調查報告》,《報告》認為:女性具有較穩定的心理特性,思考問題細致周全,形象思維強,語言表達能力較好,在工業設計、軟件開發等方面潛力巨大。在理工領域,“女性能帶來更多的創造力、組織技巧和專業能力”。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院長、高級工程師沈秀芳曾參與許多重大工程項目,她告訴筆者:該院340多位員工中,有150多位女性,這支“娘子軍”能征善戰,一點不比男性遜色。

女性在理工領域的表現越來越引人注目,很大程度歸因于女性自我擇業觀念的變革。“女生不適合搞理工”的傳統觀念正在被破除。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杰出女性的示范效應功不可沒。同濟大學電信學院女生小王說,她當年報考這個專業,很大原因是由于崇拜當時的吳啟迪校長,“我和很多女生對吳校長的專業成就和人格魅力十分欽佩”。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長汪泓也是一位女性,她每個新學期伊始都會給學生們上動員課,這種“現身說法”的形象宣傳也鼓舞了許多女生。

同濟大學橋梁系的碩士研究生高金說,高考時是老師幫她報考的土木工程系,隨著學習的深入,自己慢慢喜歡上這個專業。“女孩子當工程師,戴著安全帽,酷!”當然,她也承認搞理工科相對要比從事文科累些,但她覺得這個行當其樂無窮,而且“越老越香”,不是“青春飯”。最近,她剛跟一家建筑設計院簽約,“也許不久的將來,你就能看到我設計的大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