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知識普教的社會重要性論文
時間:2022-12-21 02:26:00
導語:保險知識普教的社會重要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日益鞏固和完善的情況下,加強保險宣傳教育,普及保險專業知識,提高國民的風險和保險意識,加強居民家庭和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建設,越來越顯得重要。
一、普及保險知識的重要性
盡管我國保險密度(人均保險費)和保險深度(保險費在GDP中的比重)在近十年里都有了較大增長,但是,當前市民的保險購買率仍然較低,不能滿足市民對未來風險進行科學管理的要求。而可能導致保險購買率低的原因除了公眾的購買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公眾對保險知識的缺乏而導致風險意識和保險意識低。因此普及保險知識,提高公眾風險及保險知識的水平對提高保險購買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在2006年6月國務院就頒布了《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意見》第十條中,就提出要將保險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普及保險知識,提高全民風險和保險意識。
我們在2008年做了一份關于北京市居民保險知識狀況的調查,收回有效問卷450份,通過對問卷分析可以看出,有80%的市民對“保險責任”一點都不知道或者只知道一點。僅有9%的市民對保險的相關知識非常熟悉和了解。42%市民已經購買保險,但是只有31%的人是在完全知曉和自愿的情況下購買的。22%的人對保險條款完全看不懂,48%的人居民認為普及保險知識是非常必要的,47%的居民認為發展保險業最重要的是普及保險知識。
二、保險知識普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人員進行的保險知識普及片面性帶來消極后果
保險公司的展業人員特別是營銷人員,是對消費者進行保險宣傳和教育的重要力量,他們結合產品銷售所做宣傳和講解對幫助消費者理解風險和保險有重要意義,特別是一些很有經驗的營銷人員會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但是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有的保險公司在進行保險宣傳時并沒有充分認識到保險宣傳對激發和引導保險需求轉化的重要作用,存在較大的定位偏差,主要表現在:一是過分強調保險需求的潛在性,認為保險是靠推銷的,過分強調保險好處的宣傳,甚至產生誤導行為,其直接目的是怎樣把保險產品推銷出去,而不是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二是在引導消費者需求上存在片面性甚至誤區,片面迎合消費者的儲蓄心理,強調甚至夸大保險的儲蓄或投資功能。
(二)保險行業協會所發行的《知識讀本》影響力不夠
應該說保險行業協會對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保險知識讀本的發行正是其承擔責任的體現。保險知識讀本對于保險知識的普及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對于啟蒙現代保險意識,全面普及保險知識,培育正確的保險消費觀念,是功不可沒的。但是,還有很多的消費者沒有看到這本書,而且書上的一些專業術語,一些受教育程度比較低的消費者理解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因此,協會也好協會發行的讀物也好,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有限,從而在保險知識普及中的作用也很有限。
(三)新聞媒體做保險宣傳的局限性
很多保險訴訟的報道,給消費者留下的印象是,“保險索賠很難,想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對于保險知識的普及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三、利用高校普及保險知識
公眾保險意識的增強需要保險行業、社會、政府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而高校牽頭所做的保險教育在增強公眾保險意識,普及保險知識方面有著突出的優勢和作用:
第一,有利于強調保險知識在百姓心中的權威性。大學屬于教育機構,具有很強的知識權威性,大學是“天之驕子”云集的地方,是系統學習專業知識的地方,利用知識的權威性去傳播保險知識,進行保險教育,能夠讓普通的居民從內心深處加強對保險知識的認可性,使保險知識的普及更專業,更權威。
第二,有利于保險知識普及的公正性,客觀性。大學不屬于任何一家保險公司,對于保險知識宣傳本身沒有經濟利害關系,很中性。客觀的講解保險知識,讓居民更容易接受保險知識本身。相對于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來宣傳保險知識而言,大學在保險知識普及中的身份更容易為老百姓接受,不會有保險營銷人員那種賺取傭金的嫌疑,也不會有媒體那種炒作嫌疑。
第三,有利于保險專業的學生,加強對市場的了解,鍛煉學生的服務意識。通過走出校園宣傳保險知識,普及保險知識,推廣保險教育,能夠讓學生了解市場,了解保險市場的需求點,鍛煉學生的服務意識,強化對保險知識的理解。同時傳播保險知識的過程又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認識整個保險行業的狀況,這對于學生在畢業之后走向工作崗位,從事保險行業的工作都具有非常大促進作用。公務員之家
第四,有利于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險專業的發展和保險行業的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會促進高校保險專業的快速發展,而且一個行業的發展也需要相關專業人才的發展。保險教育的普及,保險教育的發展,又會對整個社會保險知識的普及和風險意識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參與到保險知識的普及中來,是產、學、研的進一步發展,對于保險行業是很大的促進。只有進入到這個行業,只有深入的了解這個行業,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瓶頸才能更好的去研究它,去發展它。
我國保險市場上有著巨大的潛在保險需求是人們認同的事實,然而,潛力巨大并不必然意味著會帶來保險業的快速和健康發展。事實上,目前潛在保險需求向現實保險需求轉化的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制約。如何快速地、最大可能地將保險的潛在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對于保險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也是高校在為促進保險業的健康發展的道路上進行研究和探索的課題。保險知識的宣傳,保險教育的推廣又是所有轉化推動機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發揮著重要的激發和引導作用。
- 上一篇:企業集群有關問題綜述論文
- 下一篇:成都式城鄉同步發展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保險公司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