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財產保險市場發展論文
時間:2022-10-05 11:33:00
導語:我國財產保險市場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保險是金融行業的重要支柱性產業,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的保險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三十年的黃金發展期內,我國保險從最初的政策主導型行業逐步演變到現在的市場主導型行業。隨著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理念的進一步深化,我國保險行業必將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第二章,介紹了我國當前財產保險市場的基本現狀。主要分析了我國財產保險的市場主體和現有格局、財產保險市場的地區結構分析、保險業務種類及結構、保險行業的市場監管等幾方面。三章,我們分析了財產保險公司普遍存在供給和需求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行業價格競爭激烈,保險主體經營的科學化、精細化觀念尚未形成,保險行業缺乏監管力度等弊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我國財產保險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存在問題困難及其成因。第四章,我們結合當前我國財產保險行業具體情況以及國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對未來財產保險業發展模式進行了探索。第五章,我們提出了發展我國財產保險業的若干建議,主要包括加強財產保險公司業務組織結構改革;加快發展保險教育;推進保險業產業集中;加強保險從業人員的專門化培養;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拓寬業務領域;培育市場主體,增強行業發展后勁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財產保險公司、模式、弊端、科學化、保險論文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保險是金融行業的重要支柱性產業,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的保險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三十年的黃金發展期內,我國保險從最初的政策主導型行業逐步演變到現在的市場主導型行業,在為國家高速發展的經濟保駕護航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和壯大,從最先開始半官方企業的獨家經營,到如今政企的完全脫離,整個行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行,出現百家爭鳴的璀璨局面,隨著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理念的進一步深化,我國保險行業必將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雖然,在發展的道路上,保險行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也曾經在前進的方向上艱難的探索和反復,但這些都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礙,我們有理由堅信,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高,以及金融監管的日趨成熟,加之對國際上同行們先進經驗和方法的學習,我國保險業一定能夠得到又快又好的發展,本文就是立足于國內財產保險的發展現狀基礎上,通過對照國內外保險業的經營策略和政策法規,深入的對我國財產保險發展的前景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一進行分析和研究,探討適合中國國情的財產保險發展方向及目標模式。
世界經濟全球化、自由化發展加快了各國金融保險業開放有序的演進速度。隨著我國經濟改革與開放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健全與完善,金融保險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中國保險業,特別是財產保險,經營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經營發展急需找準方向,可持續價值增長戰略已成為各保險公司的共識。雖然中國財產保險已不是一項新生的事物,但是對它的理論研究確是一項亟待深化與開拓的新領域。過去的十余年來,我國對一般企業經營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取得了不少富有意義的成果。然而,不能不看到并承認事實,對財產保險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尚處于較初級的介紹和分析階段,分析的內容也談不上深入和系統;鑒于此,本文在梳理有關國內外保險業發展的文獻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相關理論和實踐運作的成功經驗,結合中國財產保險發展的時代背景和趨勢,運用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等方法,圍繞中國財產保險市場發展為主題,展開了相關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
二、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1.對我國當前財產保險市場的研究綜述。作為分析的前提和研究方法的出發點,對在我國改革開放30年整體社會發展背景的前提下,我國財產保險業走過一段怎樣的發展史,以及此發展模式演變到今天形成的市場格局和對外形式,描述了是怎樣的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國財產保險在產品劃分、市場目標、競爭形態以及行業監管方面呈現的多元化和多樣性,換句話來說,誰也不能在30年前準確預測到今天財產保險市場的狀況,以及此狀況形成的具體過程,這個過程是在主體與主體、產品與用戶、監管和自律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遵循一定的規律進行的。同時根據作者對我國財產保險所處的特色環境以及參照發達國家保險行業的發展規律,提出了未來我國財產保險發展的趨勢和潛力。
2.財產保險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困難及其成因。從經濟學最基本的供求理論入手,具體到細分行業的展業特征、地域的發展平衡性問題、市場主體的操作方法、產品創生和價格銷售綜合策略到由此產生的市場競爭形態和政府監管手段進行了由淺入深,由內而外的深度分析,經過實證分析,試圖找出在行業發展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和面臨的困境,進行追本溯源的探究,提出了在這種非正常狀況下各種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可以參考的解決辦法。保險業是一個經營管理風險的特殊金融行業,在運營的過程中,需要有高度的前瞻性和可控性,對于經驗教訓的產生和總結顯得尤為重要,任何忽視風險管理的保險經營主體,任何不按照客觀經濟規律進行的經營活動,都必將給自身甚至整個行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面對困境和問題,不是簡單的拿出臨時應對方法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在發展的同時,也務必注重科學性和可持續性,那么,對于保險主體來說,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產品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鞏固和加強風險管控的能力,同時,政府的監管也能夠動態準確的進行調控,對過程管理中的隱患和問題加強理論分析,遏制風險的根源,才能夠有利的促進財產保險業的健康快速的前行。
3.對中國財產保險行業未來發展模式的探索。財產保險的政策性分析得出的背景結論,建立有效模式的根本在于國家機制,具體到行業就是針對該行業的立法和政策導向,這是決定保險行業的方向性問題,因此,本章開宗明義的闡述了在未來中國財產保險的演化進程中,制定和完善政策將在當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根據對未來發展模式的設想,保險觀念的推動還是要從消費者和社會細分群體的培育和引導入手,同時建立一套完善的產品創新機制和精算為導向的風險控制體系,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將產品風險和定價風險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在經營策略上,充分運用觀念推動和內控管理,提高展業的秩序性和健壯性,建立科學的、有層次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改造人力資源系統,系統的建立人才儲備機制和高素質的專業隊伍,保障決策和戰略戰術的有效執行。同時根據對國外同行業發展的模式和經驗借鑒,發展渠道銷售和多元化經營,并對保險存量資金的保值增值手段進行試點和探索,最后,對監管部門和行業自律提出要求,監管和自律不是桎梏,而應是推動力,通過對行業的監管自律,可以達到正本清源的目的,凈化市場環境,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機制,通過真正的市場選擇,來體現各競爭主體的比較優勢,從而讓客戶能夠選擇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也杜絕了惡性競爭及其帶來對客戶的損害。公務員之家
4.中國保險業的政策建議。結合前面的分析論述,本章首先提出了我國財產保險體系也是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一部分,那么,相關法律制度、監管手段的改進與完善,都一定要建立在符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構架下,并闡述了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應貼近社會現狀和國民消費習慣等主要內容。對于發生在行業競爭當中出現的市場失靈情況,深究其原因,提出了對政府加強市場整頓并進行調控的需求,以解決自由競爭無序化趨向的監管問題。在我國國民保險意識普遍不高的前提下,國家是否能主導對本國國民的保險系統性宣導,以普及保險知識,通過行政手段或產業政策的引導,加快保險的行業覆蓋和縱深發展。本章同時提出了在政府主導下,保險業應當逐步走向產業集中的道路,只有做大做強,才能形成保險的規模效應和風險的集結抵御能力,借鑒歐美經驗,通過兼并、重組、資源整合,促使保險行業通過洗牌,最終集中在一些資產優良、風險管理到位,經營穩健的保險公司。進一步的,提出了建設和完善財產風險控制體系和行業標準,實行準入制,達不到風險控制要求的,不滿足行業標準考核的,不能執業,從根本上杜絕劣質保險產品和不規范的金融暗箱操作。
- 上一篇:財產保險賠償中涉及的法律論文
- 下一篇:黨委開展創先爭優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