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繁榮理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5 02:55:00
導語:保險業繁榮理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繁榮保險理論研究既是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題中應有之義,又在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難以想象,沒有理論支撐的行業和企業能夠生存,能夠發展,能夠壯大。
國內外行業發展的實踐表明,發展水平較高的行業往往具有強大的理論研究能力和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具體體現在充足的理論研究投入、高素質的理論研究隊伍、權威的理論研究成果、先進的理論研究方法和完善的理論研究學科體系等多個方面。美國保險業發展水平全球領先。一方面,其保險企業在全球保險市場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其保險理論研究成果對行業發展發揮導向性作用。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中的風險資本(RiskBasedCapital)方法,就是由美國保險監督官協會(NAIC)首先研究開發,目前已經為許多國家所采用。中國證券業起步較晚但成長迅速,基本上保持了與國際同步。這與其重視理論研究關系密切。證券行業研究人員占比、學歷層次、研究投入水平遠遠超過銀行業和保險業的水平,每年都涌現出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成為證券業不斷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國內外的經驗告訴我們,繁榮保險理論研究是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的題中應有之義。就繁榮保險理論研究對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的作用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繁榮保險理論研究有助子保險業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一段時期內,國內保險企業存在重規模、輕效益,重業務、輕管理;不講誠信、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等消極現象,這是缺乏科學發展觀指導的表現。保險業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要求我們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即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只有加強保險理論研究,研究如何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才能堅持以人為本這個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只有加強保險理論研究,才能全面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做大做強的科學內涵;只有加強保險理論研究,才能創新觀念,統籌兼顧,正確認識和處理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間、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之間、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之間、保險業內部產壽險和再保險之間、承保業務與資金運用之間、保險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功能之間的關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的目標。
(二)繁榮保險理論研究有助子培育保險市場
繁榮保險理論研究能夠從兩個方面促進保險市場的發展。
一方面,理論研究活動本身及其成果的宣傳與傳播,使現實的保險消費主體和供給主體更好的把握保險市場規律,提高保險業發展的水平;也使潛在的保險消費主體和供給主體保險意識增強,轉化為現實的保險市場主體,從而推動保險需求和供給的增加,擴大保險市場規模。
保險產品在金融類產品中具有明顯的功能優勢,有些保險產品兼具保障和盈利兩種功能,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與發展僅十余年的證券業所受到的關注和幾度全民炒股的熱潮相對照,保險業發展距離理論上應該達到的水平甚遠,保險理論的研究與宣傳滯后是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保險業要增加市場主體,提高發展水平,必須注重理論研究與宣傳。
另一方面,保險理論研究活動及其成果可以推動政策、法律、制度朝著有利于保險業發展的方向變化,從而達到培育和完善保險市場,為保險業做大做強創造良好環境條件的目的。
強大的保險業擁有一批現代化的保險市場競爭主體,它們往往十分注重轉換經營機制,完善內控機制,強化產品開發,提高服務意識,降低經營成本,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這些活動的開展也離不開保險理論研究所提供的智力支持和技術保證。
(三)繁榮保險理論研究有助于保險監管創新
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保險業的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日益加深,市場競爭呈現新格局,發展面臨新問題。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要充分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既保持業務的快速發展,又有效防范和控制風險。這就要求加強對國內國際保險市場的理論研究,學習借鑒國際保險監管的經驗,聯系中國實際創新保險監管模式,探索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保險監管體系。從一定意義上講,只有繁榮保險理論研究,才能充分發揮保險監管的作用,保障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
(四)繁榮保險理論研究有助于培養保險人才
保險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做大做強保險業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通過保險理論研究活動的深入開展和保險理論研究成果的學習宣傳,可以營造一種良好的學術氛圍,逐步提高保險從業人員素質,建設一支高層次的保險人才隊伍,為做大做強保險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整個保險業應該形成這樣一種共識:沒有強大的理論研究做支撐,一個行業不可能做大做強;沒有強大的理論研究做支撐,一個企業也不可能做大做強。
二、當前我國保險理論研究的幾個重點問題
我國保險理論研究涉及眾多領域,從不同角度形成不同的研究體系。我們不能簡單將保險理論研究局限在自身的狹小范圍內,而是應當既重視宏觀層次的保險業發展環境研究,又重視中觀層次的保險業自身發展研究,也重視微觀層次保險市場主體的研究;既重視對國內保險市場的研究,又重視對國際保險市場的研究;既重視保險自身理論的研究,又重視與保險有關的其它交叉學科的理論研究。目前,就我國保險實踐發展的現實需求來看,筆者認為要著重搞好以下幾個問題的研究:
(一)保險企業綜合化經營問題研究
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的表現之一就是擁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保險(金融)控股公司。在正確的理論和政策指導下,包括中國人保在內的國內主要國有保險公司已經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工作,正朝著建設多元化、集團化、國際化的保險(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向發展。保險實踐的發展迫切需要加強對保險綜合化經營問題的研究。研究如何通過綜合化經營增強保險業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適應保險業國內競爭國際化的需要,推動國內保險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只有在這個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才能真正做到綜合化經營與專業化運作的完美結合,既實現金融業混業經營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又有效防范和控制可能產生的風險。
(二)保險企業資本運營問題研究
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既體現在保險企業產品開發、技術進步、提升服務、改善管理等各種能力的增強上,也體現在保險企業資本實力的擴張上。保險企業的資本實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其他方面的能力。國內外的歷史經驗啟示我們,通過資本運營,擴張資本實力,是盡快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的理想選擇。包括美國國際集團在內的一些保險巨人正是通過資本運營手段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期內實現資本規模成百上千倍的擴張,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做大做強。資本實力不足是制約中國保險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的主要因素之一,當前迫切需要加強對資本運營問題的研究,使其落實到操作層面,成為做大做強保險企業進而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的有效手段。
(三)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互動問題研究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資本市場對保險企業的發展進而對整個行業做大做強的影響日益加深。資本市場對保險公司來說,既是募集資金和獲取投資收益的場所,更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的助推器;保險公司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是參與市場交易的主要機構投資者,是保持資本市場繁榮與穩定的重要力量。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之間完全可以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的機制。中國保險業要塑造合格市場供給主體,增強其市場競爭能力,需要發展和完善資本市場,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中國資本市場要穩定健康發展,需要保險企業的積極參與。因此,必須強化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互動問題的研究,力爭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性進展,構建科學的風險防范機制,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實現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的互動雙贏,促進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
(四)保險公司運營機制研究
目前,保險公司經營粗放,經營效率和經濟效益水平不高,這與保險公司運營機制落后有著直接的聯系。能不能夠創新保險公司運營機制,使其科學化、合理化,關系到保險公司素質的提高與核心競爭力的增強,關系到整個保險行業的做大做強。中國人保財險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經過廣泛調研、深入研究、科學論證,人保財險在地市——級分公司設立承保、理賠和財務三個中心,使縣一級分支機構成為純展業單位,再造公司經營的微觀基礎,初步達到了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經營效率、加強管控能力,改進服務質量的目的,實現了經營模式的創新,運行機制的轉換。保險公司運營機制問題研究還需進一步深入,因為理論研究要不斷回答實踐中產生的新問題。
三、推動保險理論研究的建議
繁榮保險理論研究是——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參與和支持,從環境、機制、主體等多方面進行系統的籌劃。
(一)創造有利于繁榮保險理論研究的環境
在創造有利的保險理論研究環境方面,筆者認為,要實施“三個·—”工程。
首先,樹立一種新導向。目前,保險理論研究工作不夠主動,研究內容往往受政策導向和問題導向的影響。今后應使資源投入向保險理論研究工作傾斜,使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向研發人員傾斜。保險監管部門在對保險企業進行評價時,考核其理論研究隊伍的實力、理論研究能力的強弱、理論研究水平的高低和理論研究成果的多寡。保險公司在對員工進行評價時,也要突出考核其研發能力、研發水平和研發成果。
第二,開創一種新局面。目前,在保險理論研究領域,高等院校“一枝獨秀”,應當引導更多的其它機構和研究力量關注、參與保險理論研究工作,開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局面。
第三,創建一個新行業。隨著市場化、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保險業將逐步告別粗放經營、非理性競爭的時代,更多地打上知識經濟時代和知識密集型行業的烙印,成為一個學習型的新行業。將保險業創建成為學習型行業的要旨在于,通過學習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最終實現做大做強保險業的目的。
(二)加強保險理論研究的總體規劃
由保險監管部門牽頭,全行業共同參與,制定“繁榮保險理論研究的總體規劃”和年度具體課題研究計劃并向社會公布,對今后一定時期內保險理論研究的發展方向和研究重點提出總體性指導建議。
(三)構建加強保險理論研究的機制
1.建立強化保險理論研究的利益驅動機制。建立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能夠充分調動和發揮個人潛力的長效機制,是加強保險理論研究的根本保證。需要建立將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的科研勞動同個人價值的實現緊密結合起來的利益驅動機制。對于重大的基礎性的理論研究成果,建議由保險監管部門、保險協會和學會給予資金支持,科研成果免費提供給社會各界。對于符合經濟物品特點、應用性強的研究成果,應當充分尊重科研者創造的價值,按照市場供求規律,由使用者和受益者支付價格,對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的勞動提供物質的補償和精神的肯定。要將機構和個人對于保險理論的研究納入到整個保險業發展的體系中來,使科研人員對于自身價值的追求同做大做強保險業有機結合起來。
2.建立保險科研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由于保險科研成果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質,很容易出現“搭便車”現象,這給保險科研工作帶來極大的危害,造成其造血功能不足,積極性受到傷害,創新缺乏動力。知識產權的保護是維護保險科研造血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切實保護好保險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尤其是在保險產品開發方面,由于保險產品很容易被模仿,研發投入無法得到補償。為此要出臺保險產品專利的申請、訐估與獎勵制度;要積極推動相關法規出臺,實現對侵犯保險知識產權行為鑒定的細化、量化、精確化;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要加大懲處力度,藉此有效保護保險知識產權,保護保險產品研發積極性。
(四)構建政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究組織模式
不同類型理論研究主體研究側重點不同,占有研究資源不同,比較優勢也不同。在課題研究組織過程中,各類主體應當明確自身角色定位,積極參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構建政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究組織模式,共同繁榮保險理論研究。
構建政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究組織模式,應該著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樹立加強政產學研合作的意識。從思想上重視政產學研合作,從法規、政策人手,為政產學研合作營造有利環境。開辟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科技信息渠道,共享數據庫等;2.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在推動政產學研相結合,加強理論研究,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方面,發達國家有很多有益的經驗可供借鑒。在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是實現產學研相結合,優化資源配置,繁榮理論研究的一種有效模式。目前,在人保財險、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已經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后,應將這種模式推廣到更多的保險企業當中。3.設立中國保險課題研究基金。建議保監會出資設立保險課題研究基金;保險企業也應設立保險課題研究基金,用于資助保險理論研究項目;4.設立中國保險科研成果獎勵基金。由保監會出資設立保險科研成果獎勵基金,獎勵對行業改革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科研成果;保險企業也要出資設立保險科研成果獎勵基金,獎勵在保險理論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5.設立中國保險論壇。由保監會定期主辦中國保險論壇。使其成為保險界學術交流的平臺,國際交流的平臺,知識產品交易的平臺;6.組織多種形式的理論研討會。除了保監會和保險協會外,各類保險主體也要定期、不定期地召開形式多樣的理論研討會,提供更多理論研究交流渠道;7.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學會的組織協調作用。由行業協會或學會牽頭組織理論課題研究,集中研究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研究成果質量,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8.保監會負責基礎課題的組織立項。基礎性研究課題,關系到保險業發展的重大課題,由保監會牽頭組織立項,籌集資金,吸收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研究。保監會可以加強與政府科研管理部門進行協調,積極爭取擴大保險領域研究課題立項:9.實施研究課題招標制。采用公開招標方式來確立課題研究機構、研究隊伍以及研究經費分配方式,創造公平競爭的學術環境,保證研究課題質量,優化資源配置。
(五)保險公司要成為理論研究的重要基地
縱觀國際金融業發展的歷程,金融企業往往成為金融理論研究的重要基地,其理論研究成果對行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最新提出的銀行風險監管體系中所采用的風險價值(VaR)方法,就是實務界重視理論研究,推動監管創新的典型事例。該方法作為風險度量的一種較為新興的技術,首先由J.P.Morgan提出,通過進一步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開發成為較為成熟的信用度量和風險度量軟件(Creditmetrics和Riskmetrics)。巴塞爾委員會認可該項研究成果,并建議銀行使用基于VaR方法的內部模型,使其逐漸成為行業普遍采用的風險管理手段。
再以瑞士再保險公司為例,它擁有大型的專門研究部門,研究領域涉及保險、金融和經濟等多個方面,主辦的SIGMA雜志成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的權威刊物。瑞士再的理論研究活動為其在再保險市場上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和保持較強盈利能力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借鑒國際經驗,國內保險公司的研究部門要積極開展保險理論研究,將自身建設成為理論研究的重要基地。為此,應采取以下幾個方面措施。
第一,堅持戰略導向。研發活動服從公司總體發展戰略,研發活動本身也要有總體戰略安排。
第二,強化研發職能。確保研究資源投入和研究隊伍到位,解決行業、企業發展中的重大理論課題。
第三,充實研發隊伍。廣泛吸引各方面的優秀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研究隊伍。
第四,創新運作機制。對于研發實力比較雄厚、擁有比較穩定客戶資源的保險研究部門,可以嘗試走市場化的道路,逐步轉變為獨立核算的利潤中心,成為專業化的智力成果生產者。
(六)推進保險理論研究的國際化
中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保險業要在日益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做大做強,保險理論研究就必須面向世界,走國際化之路,注重研究人才和研究主體的國際化。
第一,研究人才的國際化。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從保險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引進優秀研究人水同時,派遣人員到發達國家和地區進行工作學習。
第二,研究主體的國際化。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引進國際化研究機構,充分發揮它們的研究優勢。引入國際化研究機構,對于中國保險業來說,是學習的需要,更是走向進步、實現做大做強的必然要求。
- 上一篇:職場禮儀之面試的禮儀
- 下一篇:保險公司財務預警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保險公司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