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完善措施

時間:2022-05-09 08:27:29

導語: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完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完善措施

摘要: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關系著國家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民生保障的一大支柱,影響著社會的發展與穩定。為了實現社會的穩定以及國家的長治久安,切實保障我國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完善我國社會保險制度,惠及更多人,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不可少的。本文就我國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歷程進行探索,對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思考進一步完善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措施

關鍵詞:社會保險;保險制度;完善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保障社會安全,通過立法強制社會大多數人員參加,用于預防和分擔公民年老、失業、疾病以及死亡等社會風險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險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自1951年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構建到今天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我國社會保險制度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不斷地改革和完善,取得了許多重要成就:由企業保險轉向社會保險,大大提高社會保險的覆蓋率,社會保險打破城鄉分隔以及強化了社會保險中政府的職責。然而在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建設及完善的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本文就我國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歷程、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了完善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方法。

一、我國保險事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保險事業的發展跨越了計劃經濟以及市場經濟這兩個時期,經歷了社會保險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配套機制、社會保險制度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一大支柱以及政府加快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等歷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保險事業不斷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實現企業保險轉向社會保險。不再依靠企業單位這一個主體,規避了企業保險中職工命運與企業捆綁的風險。政府補貼,勞動者與企業分擔繳費義務,責任意識得到不斷強化。

(2)大大提高社會保險的覆蓋率。社會保險覆蓋率是社會保險制度發展與完善的重要標志。當前社會保險的覆蓋率已經大大提高,當前的養老保險不僅覆蓋企業職工,還包含了農民工、農村居民等。基本醫療保險已經由城鎮覆蓋到鄉村。

(3)社會保險打破城鄉分隔。我國正在努力建立全面覆蓋城鄉的社會全民保險制度。社會保險逐步由城市覆蓋到鄉村。

(4)強化社會保險中政府職責。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家逐步加大對社會保險資金的財政投入,推進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為全國人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現狀

目前社會保險制度未覆蓋全民。在現有的社會保險制度當中,覆蓋率最大的是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養老保障方面,根據《中國養老保險發展報告2014》,2014年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80%,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總人數為8.4億,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替代率達67.5%。此外,2014年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等五項社保的總收入達39828億元,總支出為33003億元,累計結余為52463億元。其中,養老保險的收入27620億元,支出23326億元,失業保險收入1380億元,支出615億元,醫療保險收入27620億元,支出23326億元,工傷保險收入695億元,支出560億元,生育保險收入446億元,支出368億元。雖然目前我國社會保險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政府對社保基金的投入不斷增長,社會保險的覆蓋面不斷擴大,但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與現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要求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2.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對社會保險制度的建設進行了全面的探索,構建了社會保險制度的基本框架。但總體而言,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社會保險制度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1)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對當前的社會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戰。我國自2003年就已經進入到人口老齡化階段,因此當前我國了社會保險制度要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壓力。按照我國人口發展趨勢來看,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可能到2030年都不會減弱。

(2)我國經濟體制轉型帶來的失業也是當前社會保險制度所面臨的一大問題。由于我國市場經濟深化改革,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導致部分行業和局部地區失業人數增加。我國人口基數大,失業率的上升意味著社會出現龐大的失業隊伍,這將對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產生巨大的壓力。

(3)我國社會保險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社會保險的立法不夠健全,以及現有的社會保險法律效率低下。當前我國社會保險法律覆蓋面窄,導致社會保險基金的征繳、運營不夠規范。

(4)我國社會保險制度還存在許多漏洞,存在應參保人員被遺漏在社會保險的范圍之外,保險金的發放不規范,冒領現象時有發生,保險經辦機構的管理不規范,工作人員素質及工作效率低等問題。

三、完善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措施

(1)健全政府對社會保險的財政投入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的預決算制度。明確社會保險中政府所承擔的責任,能夠更好地發揮公共財政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通過實施預決算管理,增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和約束力。

(2)建立健全合理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險待遇確立機制。根據職工和居民的收入,合理確定社會保障水平,建立以收入增長、物價變動等因素為主要考量的正常調整機制,實現社會保障待遇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增長。

(3)加強對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的管理和監督,推進基金的市場化以及多元化的投資運營。在確保各基金正常發放并保證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地推進基金的市場化、多元化的投資運營,健全社保基金監管體制,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加強對社保基金的法律監督、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確保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4)研究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綜合考慮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趨勢、就業結構的變化趨勢以及社會保險可持續發展要求,采取相應的漸進式調整延遲退休年齡辦法,逐漸完善職工退休年齡政策。

(5)健全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和經辦服務體系。根據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及時合理地調整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體制,著力整合社保行政管理部門,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強社會保障經辦管理服務更加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進一步優化社保經辦服務的流程,建立全國聯網、標準統一的社保管理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便捷服務及高效管理。社會保險不僅關系到公民的基本權利,更關系到廣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社會保險制度作為對社會保障性財富的分配制度,是社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是社會改革的關鍵。深化社會保險體制改革需要解決我國當前社會保險制度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如人口老齡化、高失業、保險法律不健全以及各種保險制度漏洞,因此政府應通過立法或制度改革加強對我國社會保險的管理,保險經辦機構應切實履行自身的職責。

作者:方敏津 單位:漳州市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中心

參考文獻:

1.李慧英.完善我國社會保險體系的思考.理論探索,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