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基金會計規范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02-10 09:40:09

導語:社會保險基金會計規范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保險基金會計規范化建設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作為工業化社會的產物———社會保險,其完善和變革也有目共睹。社會保險制度經過各方的努力,現已進入平穩運行階段,社會保險基金收支規模和基金積累的數額對國民經濟與人民生活的影響與日俱增。社會保險基金會計作為一門能夠進行社會保險資金科學管理和監督預測的學科,其重要性不容小覷。

關鍵詞:社會保險基金;會計規范

一、社會保險基金會計

(一)定義

社會保險基金會計是一個復合的概念。社會保險基金是指社會保險稅(費)征收機構進行各種社會保險收支活動后,最后由社會保險的結余資金形成。由于完全積累制或部分積累制形成的社會保險基金,是保證社會保險制度平穩運行,或者解決制度運行支付危機的物質基礎。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核算、反映和監督某項經濟活動的管理工作。綜合上面兩個概念,從會計的視角研究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單獨反映和核算社會保險基金的運行成果,最終達到提高社會保險基金的運營效益,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

(二)社會保險會計規范建設的必要性

其實早在社會保險制度建成之初,一個核算和監督社會保險資金運營狀況的職位就隨之產生了。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社會保險模式的影響,社會保險資金和其他財政資金融為一體,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運動目標和方式,下表是我國2010年-2014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支出、結余和累計結余的數據:以上每一項都是由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這五大險種匯總費用的收支合計構成,其中基金累積結余是指以往年份基金收入和支出的差額累積和當年度基金投資獲得的收益的總和。在五年間每一項指標都有顯著地增長,其中隨著基金收入的增長,基金支出從15018.9億元增長至33002.7億元,增長了2倍多;基金累積結余從第一年的23407.5億元,到5年后直線上升52462.3億元,增幅達到近2.24倍。如此可觀的社會保險基金數據,不僅顯示出我國社會保險事業通過各方不斷努力和劃時代的改革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和步入了正確的軌道,同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重要性和社會保險基金會計規范化建設的要求也被提上議程。社會保險基金不僅關乎國家的發展改革,說到底還是人民的養命錢。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可以根據參保人、勞動者、國家政策制定者、社會保險經辦部門等不同對象的要求,完整地提供其關注的不同方面的社會保險資金的運營詳情,以供使用者評價基金運行的效率和保值增值的程度,最終,為政策制定者做出正確決策和為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信息數據支持。

二、社會保險基金會計發展的建議

(一)增強社會保險基金會計的獨立性

社會保險預算是指將社會保險資金收支及各項基金結余的投資活動納入預算管理,有利于規范社會保險資金收支及各項基金結余投資運營活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社會保險事業的平穩發展。在建立預算管理時,要遵循全面性和統一性、法制化和規范化以及獨立性與專門性原則,嚴格規范各項收支行為,防止濫支超支。我國現行的預算管理模式是一攬子社會保障預算模式,這種將社會保障基金收支和結余同政府公共預算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收支情況,不分界限融為一體地預算模式,雖然能夠增強資金的協調性,但是實踐的困難比較大,編制方法復雜,獨立性較差,會影響基金的流動和使用。建議選用基金預算模式或者政府公共預算下的二級預算模式,以增強社會保險基金會計的獨立性。

(二)加快社會保險基金會計法制化發展

我國從1999年開始重視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并與此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社會保險基金會計的規范化文件。目前在此領域仍適用的有《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計核算辦法》,但是三者在很多方面還沒有形成統一,缺乏基金會計知識的理論指導,會計要素命名不統一。根據不同的規范得出的會計信息之間不能通用,信息間不能進行整合,最終無法得出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的總體運行情況,也無法對社會保險基金運行的效率進行客觀地分析比較。2016年由財政部公開《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文件向用來征集社會大眾不同階層的看法和建議。在本次的征求意見稿中將新時代社會保險基金核算的要求納入其中,統一了社會保險基金會計要素的名稱,修改并制定了很多會計科目應該包含的規范化的內容和核算方法。將原來不統一核算原則統一為權責發生制。還有很多細節上的變更都做了詳細的說明和解釋,向社會保險基金的會計核算規范化的道路邁出了一大步。希望盡快將其落實成為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三)針對基金運行的不同環節,強化會計預測和監督的職能

社會保險資金運行和操作過程的由三個主要步驟組成:第一項,征收社會保險費(稅),按法律規定的社會保險費收取的對象范圍和比例征集社會保險費(稅);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將不同地區的收取社會保險費(稅)匯總,在社會保險的經辦機構通過統一的審查和歸檔,最終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基金支付,勞動者遇到各種風險,影響其基本生活時,按規定的標準支付社會保險金。在以上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有大量的資金參與,通過發揮會計基本核算的作用,確保資金數額的完整性以外,更應該加強其對資金的預測評估和監督的作用。不僅可以強化資金保值增值的程度,增強基金的安全性,同時給社會保險基金的市場投資帶來多樣性和科學化的選擇,最終從效率的角度看可以獲取更多的投資收益。

作者:郭敬 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鄧大松著.社會保險(第二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2]周詠梅著.社會保險基金會計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3]李珍著.社會保障理論[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