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醫療保險模式研究

時間:2022-09-16 03:13:02

導語:農民工醫療保險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工醫療保險模式研究

一、農民工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

1.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率低。我國農民工收入總體水平不高,他們離開農村來到城市,帶著妻兒來到城市生活,由于城市生活消費水平高,比如高昂的房租費、攀升的物價等等,一個月所掙的工資在支出這些必要消費后便寥寥無幾。他們生活艱苦樸素,平日里連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買,生病了也不肯去醫院,因為醫院看病難看病貴,更不用參加醫療保險。其二是因為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低,意識不到參加醫保的重要性,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絕大多數青年認為自己得病幾率小,根本不需要參保,所以農民工參保率很低。

2.農民工醫療保險制度不完善。當前,我國農民工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其中關鍵是制度缺失。農民工大多分散地進城市尋找工作,沒有固定的住所和固定的工作地點,由于醫療保險各個方面制度的不完善,流動的農民工醫療保險制度也很難順利實施。現如今,絕大多數城市對農民工的醫療保險是只保大病、不保小病,導致農民工很難享受到專門的保障治療,不少農民工得病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3.醫療保險權利得不到保障。當前,我國社會關于農民工醫療保險的法律匱乏,各地對農民工醫療保險制度的探索因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法律制度設計也不一樣。現有的法律缺乏強有力的保障,農民工醫療保障的實施大多由當地政府決定,致使很多用人單位鉆了法律的空子,侵犯了農民工的法律權益而逃脫追究。例如,許多企業尤其是私營和個體企業利用自己處于勞動力用工需方市場的優勢,不愿為農民工辦理醫療保險,因而當出現問題時也無法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其次是由于政策限制,農民工仍無法輕易改變自己的農村戶口和農民的身份特征,無法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一但遇到工傷、疾病或者失業等狀態時,就處于孤助無力的艱難境地。

二、農民工醫療保險的完善措施

1.加強教育宣傳。農民工受教育程度低,知識水平低,思想水平比較保守傳統,對于個人所有的權利保障意識淡薄。所以,當地政府機構有關部門應開展基本的醫療保障知識普及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力度,這樣可以使農民工更清楚了解我國各個醫療保險的類型,找出自己最適合的醫療保險類型。通過宣傳,強化農民工的醫療保險意識和自我參保意識,提高其購買醫療保險的積極性,在擴大醫療保險覆蓋率上下功夫。例如;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圖片、開講座等的形式對農民工進行醫療保險知識的普及,利用廣播、廣告、電視等媒體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其次,要做好農民工的政策宣傳和引導工作,讓農民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政府的有關政策和規定。要強化部門管理,落實責任,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政策和規定的推廣,動員和組織更多的農民工參保。

2.提高醫療保險保障水平。要提高醫療保險水平,最先考慮的因素就是資金的問題,政府部門必須加大醫療保險資金扶持力度,其次政府部門要完善相關的制度設計,使農民工在參保方式、繳納費用、享受待遇等方面更加便利。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的初衷就是為了分散大病風險,在得了大病時,不至于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承受更大的經濟壓力,但是,大病出現的幾率也不是很大,只限于少數人,我國當前社會,農民工大多數為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得大病的概率低,得小病的概率高。所以,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在只保大病的基礎上提高對保小病的傾斜。另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可以為農民工設立個人專門的醫療賬戶,國家和用人單位定期在農民工個人賬戶中存入一定的金額讓他們用于付費看病費用。對于日常性疾病,農民工可以持醫療賬戶去當地指定的醫院就醫,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樣的待遇。切實為農民工著想,切實為提高農民工的醫療保險水平實施相關舉措。

3.加快醫療保險的立法步伐。現如今,農民工醫療保險相關法律不健全、滯后,一方面要提高農民工自身的法律意識,讓農民工了解自己擁有的權利;另一方面,要加強用工單位的法律責任,現在許多企業想方設法地逃避參保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使得農民工喪失了參加醫療保險的機會和權利,所以就要讓用工單位明確參加和辦理農民工醫療保險是其應盡的責任,又要明確規定用工單位繳納農民工醫保費用。例如;明確規定,如果用工單位逃避為農民工辦理醫療保險,在農民工生病或者受傷后看病治療所需的費用都要由用工單位承擔支付,如果仍然不支付,處理懲罰該單位的領導人員。現階段,如果農民工因經濟壓力,繳納不起醫療保險費用,用工單位也應當為農民工繳納費用,而不應為了降低成本,避免責任,而不給農民工加入醫療保險。同時,對危及醫療保險基金安全的行為,相關法律條款針對性不強,處理力度較弱,甚至于執法處罰無依據,難以有效地發揮法律處分強有力的作用。為此,建議盡快將醫療保險規定立法,從農民工作為弱勢群體的角度出發,制定和完善參保政策和法律,給農民工更多的關注和福利,從而構筑起一道醫療保險基金安全的法律保障防線,以保障醫療保險制度的更好運行。

4.改革戶籍制度。城鄉二元結構造成了農村與城市、農民與市民的種種不平等,農民工雖然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工作,但是由于戶籍制度的限制,造成了同命不同價,同工不同酬的極不合理的現象。因此,要打破戶籍制度的限制,政府鼓勵農民工積極參保,且保證農民工享有與城鎮職工同樣的醫療保險待遇。例如,實施農村醫療保險納入模式和城鄉醫療保險一體化納入模式。當然各個地方也可以根據本地方的實際情況有所創新。

三、結語

妥善解決農民工醫療保險問題及有關社會保障問題,完善農民工醫療保險模式是維護農民工權益,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現如今,我國想要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險模式,需要黨中央、地方政府、用工單位、農民工自身的努力和配合,本文筆者明確了解決農民工醫保問題對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指出了其現存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關政策,希望以此來引起社會的關注。

作者:王斌 單位:廊坊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