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論文

時間:2022-02-24 08:53:18

導語: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論文

【摘要】自新醫改方案確立以來,明確指出了讓所有人享受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并建立健全可以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而在新醫改背景下,需要積極推進全民醫保。但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障的公平性與費用負擔等方面卻始終處于失衡狀態,這種城鄉差距直接影響了全民醫保的推進。基于此,新醫改方案中也同樣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縮小城鄉醫療保險機制差距并完美銜接的政策。為此,文章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作為研究重點,闡述了城鄉之間醫療保障機制間的差距,并提出了有效地銜接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對比;銜接;問題;探究

新時期背景下,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建設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不斷發展,基本上已經形成覆蓋了全國人民的基本醫療保障機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與看病貴的情況,同時在因病致貧與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給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高度重視,并且正確認知其中存在的問題,為解決問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銜接方法,以期能夠進一步推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一、有關城鄉醫療保險狀況的對比研究

(一)醫療保險統籌層次與籌資標準等方面的對比。現階段,新農合主要是由縣級負責并統籌,雖然縣與縣之間的差異相對較大,但是,居民的醫療保險始終是地級市統籌。另外,對于新農合籌資標準來說,其遠遠低于城市居民的醫療保險。在財政補助方面的對比,在2009年新農合平均每個人的補助是95元,但是居民醫保卻能夠每人補助130元。除此之外,在居民醫療保險繳費類別方面,新農合參與保險的人員單一性明顯,而且并沒有覆蓋收入不高的人群或者是孤老人群。但是在居民醫保當中,孤兒和孤寡老人無需履行繳費這一義務卻能夠享受到醫保的權利。(二)醫療保險運作模式與服務水平的對比。因為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不高,所以在使用現代化設備方面也并不廣泛。在這種情況下,新農合都是手工操作,即便節省了運行的成本,但是出現漏洞的幾率卻不斷增加。而對于城市居民醫保而言,則使用的是專業的醫保軟件,通過聯網操作的方式,雖然實際運行的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卻大大減少了錯誤發生的幾率。而新農合定點醫院通常都是鄉鎮衛生院,所以,服務的條件以及醫療水平都有待提升。但是居民醫保門診則是市區的衛生中心,還可以在室內的二級與三級綜合醫院住院。由此可見,與新農合相比,城市居民的醫療保險不管是就醫環境亦或是醫療水平都突顯出一定的優勢。(三)醫療保險待遇的對比。首先是支付限額對比,新農合的最高支付限額都會超過本地農民人均凈收入的六倍,而居民醫療門診則不負責報銷,每年住院的最高支付限額要高出新農合的一萬元左右。其次是生育費用的對比,如果與計劃生育政策相吻合,那么新農合參保人員的生育費用則可以報銷,但是居民的生育費用卻需要自主管理。最后是住院費用的對比,在新農合背景下,報銷的比例通常高于城市居民醫保的5個百分點。

二、現階段城鄉醫療保障機制的問題解構

(一)城鄉醫療政策的統一性缺失。目前,城鄉間不同地區的用藥種類、適用范圍以及報銷比例等多項內容都存在較大的差異,與此同時,醫保部門所應用的軟件也并不統一。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增強準確性,有效地規避漏洞的發生,最關鍵的就是根據醫保管理軟件來安排操作人員,同時還要定期地開展專業培訓。而醫療單位并不僅僅是為病人。因我國醫療保障機制的種類相對較多,且各醫療保險險種都隸屬于一個部門管理。特別是醫療單位,為了更好地應對醫療保障機構檢查,會消耗大量的精力。與此同時,醫保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不暢通,所以,多頭管理的問題經常發生。(三)城鄉醫療保障報銷機制受區域的約束。在我國,城鄉醫療保障報銷機制的基本原則具體表現為:病人需到參保當地醫療保障部門所制定的機構就診治療,而且可以根據醫保政策來完成報銷。而其他病人就診則必須要通過現金的結算方式,而后要返回當地的參保機構,根據醫保政策的相關要求來辦理報銷的手續。

三、銜接城鄉醫療保險保障機制的有效途徑

(一)充分發揮政府主導性作用。當前,我國政府在統籌醫療保險制度方面始終占據主導地位,而且無可取代。為此,政府也同樣需要將自身的主導作用發揮出來,將城鄉醫療保險范疇的界定作為出發點,科學合理地制定醫療項目,并且進一步促進醫療保險機制的完美銜接,確保城鄉醫療在供求方面實現平衡。由此可見,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覷。(二)對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機制予以有機整合。由于城鄉間的經濟水平不同,所以,在基本保險籌資渠道以及補償水平方面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為此,必須要尊重這一差異,并且基于此建立健全社會醫療保障機制,盡可能發揮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機制的作用,確保相互間供求的均衡性。只有保證城鄉居民需求得到滿足并獲取基本權益,才代表醫療保險基本實現了平等與公平。隨后,在這種平等的前提之下,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確保醫療保障的公平性。(三)逐漸形成全國統籌性管理。因為各區域社會醫療保險基金始終采用的都是縣市級的小區域統籌,所以,基金實際運作的能力并不理想,而且抵抗風險的能力也很差。但是,醫療保險基金需要保證城鄉各醫療保險機制的完美銜接,并且確保各醫療保險基金實現橫向的統籌。與此同時,應貫徹落實省市的縱向統籌,最終確保全國統籌管理目標的實現。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增強醫療基金抵抗風險的能力以及安全性,與此同時,對于醫療保險的參與者來說,還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享受最基本的醫療服務和保障。(四)加強醫德教育力度。各級政府應積極采取合理的措施,注重醫護工作人員醫德教育的培訓工作,以保證主動控制醫療費用。第一,醫護工作人員應積極樹立為病人服務的工作意識,盡可能減少醫療服務供方誘導需求行為,盡量避免醫療服務提供出現多種不良行為。第二,應正確引導患者在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看病就醫。對就診患者來說,如果病例可以治療,醫護工作人員不應將其推諉至上級醫療機構。第三,醫護工作人員應遵循節約的基本原則,對醫療費用予以合理地控制,并且在機構內部采取醫療費用的控制措施。同時,要鼓勵醫護工作人員進行合理地治療,盡可能減少城鄉居民醫療費用的支出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新醫改深入推進,而在此過程中,需要正確認知城鄉差距,但同時需要充分考慮兩者的實際情況,基于此,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來縮小存在的差距,以保證更好地落實城鄉醫療保險制度的一體化。文章從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入手,通過兩者的差異對比,提出了當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銜接措施,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不斷完善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險機制,為新醫改的推進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申曙光.全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的理論思考與路徑構想[J].學海,2014(1)

[2]石宏偉,李雪梅.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3)

[3]何文杰.也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立法規制[J].生產力研究,2015(3)

[4]陳薇薇,劉利.重慶大學生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5(1)

作者:白瓊輝 單位: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青龍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