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現狀調查研究
時間:2022-03-19 11:16:50
導語: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現狀調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陜北地區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開展狀況、報銷程序以及農民的經濟狀況和看病就醫的承受能力,對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運行滿意度及新的需求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探討并提出以解決農民看病負擔為目的的建議。加強宣傳、正確領導;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深入推進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
【關鍵詞】陜北地區;農村居民;醫療保險
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是一項政府為了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惠民利民政策,也是解決農民看病就醫這一社會難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這一制度在許多地區與城市居民醫療保險進行了統籌發展,本次調研主要調查陜北地區農村居民醫療保險開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參考性與指導性的建議。
一、數據來源及樣本信息
1、研究對象。為了對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開展與實施情況有一個全面了解,我們研究小組以陜北地區的延安和榆林為調查區域,以1149個參合人員為研究對象,采用自擬調查問卷,通過走村入戶的形式來收集數據。2、研究方法。(1)基本情況: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1213份,回收有效問卷1149份,回收率為94.72%。(2)研究人員構成:調查人員由經過培訓的10名延安大學醫學院護理專業大二學生組成(均來自榆林、延安,成員積極性高,涉及地區廣,收集數據準確,具有代表性),采用走村入戶式的自擬調查問卷形式來收集數據,以小組為單位,分區、分點進行調研,對于識字能力有限或者填寫存在問題的被調查者,由調查成員,確保數據盡可能完整且有效。
二、成果與創新
1、農村居民參與醫療保險的現狀分析。(1)農村居民對醫療保險的了解程度。農民對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了解程度越大,才能深刻體會到其在醫療保險方面的作用。調查結果顯示,了解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只占25.1%,而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分別占62.9%和12%,這也是因為其中大部分為農民,知識水平普遍有限。在了解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農民中,有6.4%的農民是從報刊中了解到的,23.5%的農民從宣傳資料中了解到,從新聞中了解的占13.8%,而從醫療機構中了解的最多,占到了28.8%,最少的是從親戚朋友那里,只有5.6%。(2)參合的經濟能力。農村居民醫療保險是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參合是要建立在農民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的。調查結果顯示,有22.5%的農民認為參合費用太高,29.1%的農民認為住院醫療起付標準太高;陜北農民雖多數解決了溫飽,但普遍不富裕,在對他們家庭年收入的調查中,5.2%的農民在十萬以上,19.1%的農民在五萬到十萬之間,34.1%的農民在一萬到五萬之間,而年收入在一萬以下的達到了41.6%。(3)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情況。熟悉了解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對農民參合受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6%的農民對報銷比例非常清楚,31.6%的只是清楚,而46.9%的農民則表示了解一點,16.9%的農民一點也不清楚。大部分表示只是家人給他們報了,其余的什么也不知道。對任何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一旦有疾病纏身,那么對于農民的整個家庭來說都會是巨大的打擊。這時候如果他們對參合報銷比例不了解,那么他們參合就沒有多少熱情,導致無法報銷部分醫藥費,經濟負擔重上加重。(4)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運行情況。農民對農村居民醫療保險運行情況的滿意與否,是評價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實施情況最主要的依據。調查結果顯示,28.3%的農民對農村居民醫療保險運行持滿意態度,59.9%的農民表示基本滿意,11.7%的農民則表示不滿意。由于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運行重點主要是在縣級以上醫院運行的,所以在縣級以上醫院看病的農民最多占到了76.1%,在私人診所,村衛生及鄉鎮醫院看病的農民分別占5.7%、8.5%和3.2%,還有6.5%的農民認為自己可以扛過去不看,因此,農民對各醫療服務機構態度滿意與否也就不一樣。74.7%的農民都表示市級醫院態度最好,市級醫院大部分為三甲醫院,病人最多,醫療工作者也多,所以農村居民醫療保險運行也就比較好,農民們能更輕松地享受到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好處。(5)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報銷程序、方案與方式。在對醫療程序方不方便的調查中,有78.2%的農民表示很方便,21.9%的農民則表示不怎么方便。在這張調查表中,我們為農民提供了三條方案作為參考——住院、門診費用都可以報銷,只報銷住院費用和住院費用按原規定報銷,門診費用累計限額給予適當報銷,45.9%的農民選擇第一條方案,25.1%的農民選擇第二條方案,29%的農民選擇第三條方案。可以看出,選擇第一條的農民比較多一些。關于農民報銷醫藥費的方式都是以下兩種,78.1%的農民選擇醫保卡(社保卡),21.9%的農民選擇醫院開證明,再到指定地點去報銷部分金額。(6)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發揮的作用。實施“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輕農民的生活負擔,讓農民花更少的錢去治病,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3.3%的農民認為明顯減輕了生活負擔,28.3%的農民覺得減輕了經濟負擔,但效果不明顯,25.9%的人認為和原先沒什么區別,還有12.4%的農民認為參合費加重了經濟負擔,這些數據說明在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實施過程中,其發揮的作用并不是讓每個人都感到滿意的。(7)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醫療保險制度是按照保險原則為解決居民防病問題而籌集、分配和使用醫療保險基金的制度,其在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實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調查結果顯示,13.8%的農民對其非常滿意,33%的農民持滿意態度,50.2%的農民則比較滿意,只有3%的農民不滿意,這說明絕大多數的農民對此醫療保險制度都是比較肯定的。但是,也有不少農民提出了需要改進的地方,15.1%的農民覺得繳納費用過多,25.3%的農民覺得公平性不夠,20.4%的農民認為資金監管透明度較差,21.3%的農民認為覆蓋率過低,29.5%的農民則認為報銷程序太繁多,13.9%的農民認為醫療設備不先進,35.1%的農民認為報銷比例過低,新的醫療保險制度要是能加強以上幾點,那么農民就都能夠滿意,其必能發揮良好作用。
三、農村居民參加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
1、宣傳力度不夠。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宣傳不夠深入人心,加上農村農民文化程度普遍有限,導致對這一政策的理解不夠透徹,農民參與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參保率也會下降。甚至有些外出打工的農民根本不知道農村居民醫療保險政策,也有一些人認為自己身體好參加了也沒什么用。2、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報銷比例較低、報銷范圍不夠。調查顯示,目前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覆蓋面較小,而且一些常見病比如高血壓等不在報銷范圍內,農民看病消費的,遠遠報銷不夠。由于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地域限制,許多在外打工的農民若在其他地區就醫,無法報銷,這就造成很大的不方便。并且報銷手續多,這對很多農民來說很不方便,本身居住在農村離縣級醫院遠,開各種證明,來回跑,時間拖越久,報銷的越少。3、參合費用較高。參與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大多都是農民,年收入也不太穩定,而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收費是以“戶”為單位,只要家里有一人參加,其他人也必須參加。據調查,個人所承擔的保險費為130—170元,這對人口多的家庭確實有一定的經濟負擔。4、體制不順監管不力。“農村居民醫療保險”這一政策的實施,本身是為了給老百姓減輕負擔。但在實行的過程中,卻不很理想。醫療服務機構的服務態度、醫療水平的降低,醫療條件的落后,一些設備的缺乏,沒有條件滿足老百姓的就醫需求。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透明度低,缺乏規范的監管制度,給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帶來負面影響5、補償機制尚待進一步健全。農民參加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前提就是自己能夠受益。而且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補償正是為了解決農民的看病擔憂,讓農民不要因為經濟問題而影響了健康。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分級按比例報銷、一些藥品不給報銷等制度,農民并不知曉。加上報銷起付標準過高,報銷比例較低,最高報銷封頂線較低。導致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只解決了小病,大病沒有得到較好的補償,農民看病負擔仍然不清,擔憂仍然存在。
四、對策和建議
1、加強宣傳、正確領導。加強農村居民醫療保險政策的宣傳力度,使農民能夠深刻體會到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對他們的惠民作用。醫療機構人員對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制度要熟悉透徹,政府也要安排定期到各個村對村民進行相關方面的宣傳。在保證醫療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參合費用,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宣傳人員在介紹政策時,務必要確保每位農民對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報銷制度的清晰度。加大宣傳力度,正確引導農民參合,讓農民深入了解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作用,體會到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社會意義是惠民利民。2、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明確規范醫療程序和行為,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服務態度,加強醫療設備,提高質量。醫療工作人員要盡職盡責、扎實工作,減少過度的醫療及不必要的浪費,同時加大政府的投入,改善鄉村、城鎮醫療條件,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使農民就醫更加方便。3、深入推進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農村居民醫療保險應該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相應調整,真正做到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為人民服務。報銷比例應當隨著農民的收入進行適當的改變,加大報銷范圍,擴大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實行范圍,大病統籌的深度改革,根據情況適當降低住院起付標準。因此,適度減少一些參合費用和調整一些住院起付標準,減輕農民經濟負擔,能提高參合積極性。目前,針對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存在的報銷比例低、繳費逐年上漲、大病補助力度不足等問題,各級政府與醫療保險相關部門不斷研究對策,我們有理由相信,為了促進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為了盡快實現全面小康,為了加大力度推進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這一項惠民利民制度將會得到徹底改變。
作者:車媛媛 張飄 李婷 賀清明 單位:延安大學醫學院
- 上一篇:醫療保險道德風險防范機制研究
- 下一篇:民商法學連帶責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