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與企業年金建設論文
時間:2022-01-27 03:40:00
導語:養老保險與企業年金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的內涵
(1)養老保險是指由政府立法確定社會勞動者在年老失去勞動能力或退出工作崗位時享有退休養老的權利,并依靠政府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以維持其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2)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愿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補充,其直接的目的是提高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水平,提高員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企業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減輕政府的社會養老壓力,促進資本市場發展。
1.2我國養老保險機制和實施方面存在的問題
(1)養老保險機制不完善
當前中國養老保險機制的最大問題,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我國的養老保險機制跟不上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目前運行的單純的依靠社會保險養老和企業保險養老已經不足以保障退休人員能夠渡過幸福的晚年。
(2)個人投資養老保險意識淡簿
在各種壽險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重財輕人,相當多的人寧愿給家庭財產保險,不愿給人保險。
(3)我國企業年金機制還不夠完善
目前企業年金的運作模式主要有三種:企業自行管理、社保機構經辦和保險公司經辦。缺乏有專業資格的管理人員和投資技術,影響了企業年金的運行質量和效率。
(4)企業沒有在養老金運作中充分發揮作用
企業制度不完善會給養老基金運作帶來極大的困難,養老金運營措施不透明,企業員工無法參與養老金的運營的決策和監督。
(5)企業年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經驗的專業機構和專業管理人員
企業年金是由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個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這五類機構的委托關系所組成,在管理制度方面缺乏有效地內部和外部監管,無法在養老金運作中以提供客觀公正的監督。
我國企業年金制度基礎薄弱,缺乏經驗,更缺乏大批有專業技能的經營管理人員。
(6)員工對企業年金計劃認識不夠
長期以來,員工“養兒防老”、“儲蓄養老”的傳統觀念還沒有根本改變,普遍缺乏對制度性養老的認識;企業年金費用的繳納被誤以為是企業額外收取的費用;一些員工參與企業年金的積極性不高。
2完善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的幾點思考
2.1加強政府對養老保險的指導和監管
發展養老保險事業具體的措施包括:(1)建立不同管理服務機構的相互制衡制度;(2)建立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3)建立投資管理安全保障制度;(4)建立主動監管制度。主要采取的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四個部門聯動監管,最終由社會保障部門負全責的多部門監管機制。
企業年金是企業實施養老保險計劃中一項重要工作,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和約束,鼓勵和推動企業發展年金,主動為養老保險增加投入,可以通過立法,推動建立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養老保險制度。
2.2提高社會對養老保險的關注與重視
社會對養老保險的關注和重視主要來自已經退休的人群和接近退休的人群,我們要大力宣傳養老保險的意義,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
2.3提高人們主動參與養老保險的認識
我國傳統的“生兒養老”的家庭養老觀念是根深蒂固的,許多人寧可把錢放在家里,也很少買保險和進行養老保險投資,要解決這一問題,除了要健全養老保險的法律和制度,還要大力宣傳養老保險的好處,企業年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可以帶來投資收益的復利增長,補償通貨膨脹帶來的個人實際收入下降,提高老年生活質量等,員工和企業自然愿意接受企業年金并樂于推動。從而,加快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深入發展。企業職工要想提高退休待遇,必須走企業年金的道路。企業年金對提高養老保險征繳額,完善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減輕政府負擔有著重要意義。
2.4完善我國的企業年金和稅收優惠措施[2]
實行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提高企業和個人繳納企業年金的繳費率,是發展企業年金的一項關鍵性激勵措施。稅收優惠使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能夠獲得規避稅收、增加收益的好處,因此是政府鼓勵企業年金發展的最有效措施。
給予企業以年金上的優惠政策,可以提高員工在養老保險的實惠。例如企業和員工分別為該企業年金計劃繳費100元,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稅率分別為33%和20%,投資收益的稅率為20%,員工計劃在三年后退休,采用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模式的啟示稅前名義投資回報率為10%。
2.5強化企業年金可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企業年金能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是以年金方案中運營年金資金直接或間接持有自身企業股票為基礎的,這種做法將企業與員工更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強了員工的企業主人翁責任感,更能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
3.6完善我國企業年金模式建設
就我國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的現狀,我國的企業年金的發展應鼓勵DC計劃與DB計劃的共存模式,開發多種年金計劃條款,實行混合型計劃,增強制度的適應性,以滿足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2.7加強養老保險人才隊伍培養和法制建設
企業年金需要有專業機構和專業人才進行管理和運營。我國要加快補充養老保險隊伍培養和專業投資機構建設;要加快保險業和資本市場的開放步伐,大力引進外資、人才和國外專業投資機構,加快企業年金市場化和國際化。加快制定企業年金法等有關的法律法規,為企業年金的發展創造穩定的、公平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耿志民.養老保險與資本市場[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2]章忠軍.淺議企業年金和養老保險[J].現代商業,2008(26):136論文關鍵詞:養老保險;企業年金;社會保障
論文摘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養老保險,鼓勵企業實施年金計劃,促進我國養老保險機制的健康發展,完善我國的企業年金和稅收優惠措施,強化企業年金可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加強養老保險人才隊伍培養和法制建設等方法,使我國能加快養老保險體制改革,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步伐。
- 上一篇:農村土地權屬調查實施工作方案
- 下一篇:保險法修訂評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