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工作家校互動策略

時間:2022-08-26 10:59:33

導語:小學班主任工作家校互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班主任工作家校互動策略

【摘要】小學生的生活重心大部分在學校和家庭兩點之間,學校教育更多的是為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框架,所以需要和家長合作,全方位幫助學生成長。本文針對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特點進行分析,探索家校互動的原則以及家校互動策略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家校互動

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其學習成績以及基礎知識的獲取,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及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品德,而對小學生影響較大的就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個方面,因此需要班主任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從兩個方面為學生創造健康的成長環境。這個過程中,需要班主任與家長針對學生的表現以及思想動向進行分析并制定解決方案,通過科學的手段及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達到完美的配合。

一、家校互動對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優化學校教育的學生管理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善于模仿的年紀,學生大多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了解各種各樣的知識,所以學校的教育不應只局限于學校范圍之內,還應該關心學生的家庭成長環境。而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其言行舉止及思想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格品德。另外,很多家長對于子女的教育缺乏科學性的系統指導,而學校教育可以為家長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意見,通過家校互動能讓家庭教育更加趨于理性,同時也能家長與學校攜手同行,為優化學生管理起到積極性的作用。

(二)有利于全方位了解學生

很多時候家長對于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并不知情,而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認知,雖然缺乏相關的社會實踐經驗,但是學生也能隱藏對自身的情緒或隱瞞在校的表現,所以家長可以通過班主任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這樣有利于家長協同班主任完成教育目的,同時也能根據學生的表現以及學生在學校的遭遇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學生的壓力,更好地制定教育策略。很多時候家長以為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就是其在學校的表現,可能學生在學校會呈現出父母不能想象的一面,所以借助家校互動,可以讓父母了解到學生多個方面的信息,讓家長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愛好有更確切的把握。

(三)有利于強化對于學生教育效果

小學生正處于愛玩愛鬧的年紀,他們喜歡探索世界和了解世界,而當前的社會發展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小學生不僅可以從成人那里獲得更多的信息,還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大千世界。而網絡的信息較為繁雜,其中不免魚龍混雜,一些不良的思想可能會對學生造成侵害,為了更好地加強對于學生的教育,需要采用家校互動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小學是學生正處于塑造三觀的重要階段,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指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方面進行聯手管理,可以強化教育的薄弱環節,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時也能及時糾正學生可能產生的錯誤想法或偏激思想。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互動所面臨的問題

(一)欠缺完善的家校互動體系

小學班主任的工作量較大,且管理班級過程中需要事無巨細,每天除了對學生的文化課程進行督促,還要了解和管理學生其他方面的事務。班主任需要將學生每天的情況進行信息整理及匯總,然后再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家長,但是大部分家長對于學生的了解過于片面,而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安排稍顯機械性,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不斷增加重復性工作量,卻毫無意義,沒能形成完善的家校互動體系,沒能為家校共育提供優勢基礎。

(二)家長參與的意愿并不強

當前的家校互動大多是班主任通過網絡將學生的表現告訴家長,但是家長對于班主任的信息反饋多是保持一個被動的接收狀態,很少與班主任進行主動溝通,即便溝通也是對學校的信息和作業安排進行詢問,沒能真正參與家校互動環節中。眾所周知,當前的社會節奏較快,很多家長都忙于工作,無法抽身關心學生的成長,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思想變化也知之甚少,總體來看家校互動的家長參與意愿并不強,而班主任與家長建立起的溝通渠道也沒能充分發揮積極性作用,溝通渠道的作用往往只是傳遞一些簡單的信息。

(三)家校互動渠道較少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往往與家長進行單線聯系,例如電話、短信、家訪等,更多的是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直接對話,隨著當前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渠道越來越多元化,通常采用微信群、QQ群等方式進行交流溝通,但是由于群內人數眾多,班主任無法對每個學生進行點評,也無法為家長提供專業化的家庭教育指導,大多數是以消息傳遞為主要目的。因此,家校溝通渠道更像是一個例行的通知傳遞環節。往往家長沒有時間進行仔細閱讀和觀看,而信息大量被刷新,導致很多重要性的訊息被略過和錯過。

三、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互動策略的有效實施

(一)建立家校互動體系,創新家校溝通方式

首先,班主任應該更多地關注每個學生的生活及思想動態,但是由于班級內學生較多,班主任不可能無時無刻緊跟在每個學生身后,所以班主任應注重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要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并非硬性的高壓管理。其次,班主任應充分重視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影響,并與家長建立起良性的溝通渠道,在交流過程中可以針對共性問題或管理難點進行分析探討,不必以重復性的匯報形式對家長進行信息傳遞。再次,可以在家長中挑選出具有代表性且時間充裕的家長作為代表,根據教育問題進行交流溝通,解答一些家校互動中的共性問題,并讓代表家長做好與班主任的深度交流,同時可以邀請家長來到學校進行參觀,以眼見為實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環境,也倡導家長為學校教育提出意見或建議,增加家校溝通的積極性工作互動,創新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模式。

(二)開展家校聯系活動,提升家長的教育認知

現代的交流平臺雖然更加多元化且具有便捷的特點,但是隔著屏幕的交流仍存在形式大于內容的問題。因此,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行家長見面會,但是時間不宜過長,只針對一些重點問題與家長進行意見交流,并為家庭教育提出更多的專業性的指導,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處在同一個方向上,以免出現兩種教育的矛盾。而網絡的交流渠道則作為重要通知或信息傳遞的主要工具,更多的建議采用面對面的交流,讓家長與班主任能更多地進行情感溝通,也能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同時開展這類家校聯系活動,也能激發家長的參與熱情,并在雙方互動中傳遞學校的教育理念,讓家長提升教育認知,擺脫自我教育的局限性,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攜手進步。

(三)豐富家校溝通方式,促進家校互動交流

班主任應針對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進行創意創新,除了通過微信及QQ與家長保持聯系外,同時還可以利用當前的短視頻軟件進行共同制作教育教學視頻,既可以將學生的日常表現以視頻的方式發給家長,讓家長能有更直觀的感受,又能針對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通過視頻進行講解,讓家長能更多地提高自我教育認知。另外上文中說到的家長活動,如果舉辦線下見面會家長無法抽身參與,也可以在線上進行會談,讓線上與線下活動相結合,豐富家校溝通方式,促進家校互動交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應針對當前的家校互動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成長規律進行教學指導,同時與家長建立良性的互動體系,并不斷創新溝通方式,通過家校聯系活動,提升家長教育認知,促進家校互動交流,與家長一起共同打造讓學生健康成長的空間。

參考文獻:

[1]魏海莉.小學家校溝通的現狀與改進策略[J].家長(中、下旬刊),2020(06).

[2]趙燕萍.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學班主任溝通策略[J].神州,2020(12).

作者:康虎艷 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成縣拋沙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