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應用
時間:2022-08-07 10:12:06
導語:情感教育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當前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不足,然后論述了情感教育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應用的意義,最后提出了情感教育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應用的策略,包括在《班主任工作手冊》中融入情感教育內容、班主任工作要區分情感教育的一般與特殊、班主任用自我求學和職業經歷感化學生等。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中職學校;情感教育
在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需要重視班主任工作在其中發揮的建設性作用。就班主任工作的常規表現而言,其主要發揮了如下作用:對中職學生的學習行為具有激勵和約束作用;對中職學生的基礎性職業人格進行培養;作為中職學生與其家長的聯絡員,及時溝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但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困境,即班主任工作施加的激勵和約束效能在不同學生身上存在差異性,班主任工作能否培養中職生的職業人格仍值得觀察,班主任作為中職生和其家長之間聯系的媒介,往往受到家長消極態度的影響。由此,在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導致了班主任工作極易陷入尷尬的境地。面對上述困境,筆者認為應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情感教育元素,通過對中職生施加情感關懷去發揮班主任的非權力影響力,最終使中職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自覺克服上述困難。
一、當前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班主任工作較為突出程式化的管理。毫無疑問,中職學校十分重視班主任工作的開展,畢竟班主任工作在維系學校教學秩序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如此,中職學校針對班主任工作的開展設置了許多制度和考核指標,在學校管理章程中將其稱為《班主任工作手冊》。在工作實踐中筆者發現,《班主任工作手冊》的出現固然能夠幫助班主任厘清工作職責范疇,但也使部分班主任不愿越過雷池半步,即只要是該手冊上沒有明確規定的職責條款,不少班主任都是以規避工作風險的態度去面對,其中就含有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成分。因為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需要消耗班主任大量的精力,而且班主任還必須對個別學生的在校行為給予跟蹤觀察,所以在班主任工作程式化的管理模式下“情感教育”有被排斥的傾向。(二)班主任工作未能重視學生的主體性。顯而易見,中職生的來源質量并不令人滿意,與普高生相比較,他們從整體上表現出的特征是自我約束能力差、學習意識淡薄、行為規范性差。筆者認為,作為未來一線崗位的實操性人才,上述特征似乎更能賦予學生崗位創新精神。然而,大多數班主任卻不這么認為,在剛性的班主任工作實施辦法的制約下,班主任工作更多地體現為壓制、懲戒、訓斥等內容,這忽略了中職生的主體性,勢必會在學生的心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的末端,在他們似懂非懂的人格獨立意識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需求,這不僅歸因于他們所處的社會層面,也歸因于他們與往日同學境遇的比較所致。在未能正視學生主體性的背景下,班主任的工作只會更忙[1]。(三)班主任工作以權力性影響力為導向。人在改造世界的時候也改造著自身,同理,班主任在改造學生的同時也必然改造著自己,即改造著自己的工作姿態和工作意識。前文已經提到了當前班主任工作面臨的制度管理和學生生源質量問題這一現實,所以許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充斥著權力性影響力。權力性影響力表現為高姿態,班主任以強制力為手段,在實際效果中則反映為每當班主任在場時學生便顯得十分規矩,每當班主任虛位時學生則一反常態。
二、情感教育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應用的意義
從以上論述中可知,在班主任工作中需融入情感教育的元素。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情感教育”應突出情感關懷,以共情的方式去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以教育者的職責去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愿景。具體而言,可以將意義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筆者感知到單純的《班主任工作手冊》難以完全囊括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內容。每當學生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波動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便是班主任。面對這些狀況,班主任無法根據手冊內容規避自己的工作職責。這就意味著班主任工作天然含有情感教育元素,班主任不僅要以師長的身份教育中職生,還需要以朋友的身份關懷這些未成年人。通過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情感教育元素,可以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引導學生認真學習,且這也與中職教學改革要求相契2020年7月合。可見,現階段需要解決《班主任工作手冊》帶來的班主任工作意識淡薄的問題。(二)形塑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許多中職學校都將“篤行”作為校訓之一,那么篤行在現實中應呈現出怎樣的景象呢?筆者認為,其應呈現出學生獲得學習自覺性的景象。然而,面對中職生源特點,以及中職校園文化的影響,簡單依靠中職生的自我調節和自我約束來實現學習自覺顯然是困難的。通過在班主任工作融入情感教育元素,以情感關懷促進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獲得一種學習自信,在這種信念的驅動下,就能為形塑他們的學習自覺性提供第一推動力[2]。同時,形塑學生學習自覺性的要求似乎被明確錄入了《班主任工作手冊》中。(三)信服班主任并增進學習執行力。與班主任的權力性影響力不同,非權力性影響力突出班主任人格魅力的感召,在班主任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學生能夠從中體悟到人生哲理,并能在班主任的求學歷程、工作態度中感受到一種職業精神。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會信服班主任并主動接受教育。班主任獲得的非權力性影響力無法一蹴而就,這種影響力是其與學生的朝夕相處中逐步獲得的,并在情感共鳴中獲得學生的信服。以上論述表明,需要以更為寬廣的視野看待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問題,它不僅要求教育學生,也同樣要求教育班主任。
三、情感教育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應用的策略
(一)在《班主任工作手冊》中融入情感教育內容。為了使班主任能夠在工作中正確融入情感教育元素,筆者建議可以依照傳統做法,即在《班主任工作手冊》中融入情感教育內容。具體做法如下:應避免全篇都是原則性話語和倫理道德評述,而是應以策略性內容幫助班主任掌握情感教育的方法;在《班主任工作手冊》中應對中職生的學習心理、行為偏好、極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逐一進行闡述,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一般性的原因分析;根據學生心理、行為偏好和極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逐一向班主任介紹可供選擇的情感教育方式;在該板塊的內容設計中應注重案例剖析,并發揮班主任的工作主動性[3]。(二)班主任工作要區分情感教育的一般與特殊。班主任結合《班主任工作手冊》的要求,在具體實施情感教育時,需要區分“情感教育一般”和“情感教育特殊”之間的差異。本文認為,“情感教育一般”主要針對中職生情感的負面體驗所做的一種常規干預,“情感教育特殊”主要根據中職人才培養目標引導學生加強職業素質的養成。具體的實施辦法如下:班主任應以“情感教育一般”為出發點,逐步過渡到“情感教育特殊”;班主任應以“情感教育一般”覆蓋全班學生,但需要識別出個別學生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學習心理和行為偏好傾向,對其強化“情感教育一般”的跟蹤管理。(三)班主任用自我求學和職業經歷感化學生。班主任在開展情感教育時切忌使用空泛、虛構的素材,也應避免出現“心靈雞湯式”的無病呻吟,而應勇敢以自我求學和職業經歷去感化學生。具體的實施辦法如下:班主任可以在主題班會中將自己在求學過程中的困惑、自省、成功等歷程講給學生,使學生能在情感共鳴中反思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對于個別由于家庭原因、個人成長原因所導致的嚴重情感缺失的學生,班主任可給予其情感關懷,關懷的方式可以為以自我經歷去感化這些學生、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給予這些學生物質上的幫扶等。(四)情感教育落腳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隨著以上班主任工作的開展,班主任已經逐步獲得了非權力性影響力。在此基礎上,便需要強調“情感教育特殊”了,即班主任通過情感教育引導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和職業道路自信。具體的實施辦法如下:對于有班級教學任務的班主任來說,其可以在教學中廣泛應用課程思政去教育學生,并分享自己的職業經歷,讓學生感悟到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對于沒有班級教學任務的班主任來說,則可以與專業課教師進行合作,以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并與個別問題學生進行交談和溝通,以情感關懷為主線激發問題學生的學習潛能,并賦予他們積極的職業愿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今后學校還應建設民主型班級管理系統,開發群體交往的教育價值,通過實施這些策略,實現班級的高效管理,促進班級學生全面發展。
四、結語
在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需要重視班主任工作發揮的建設性作用。就班主任工作的常規表現而言,其主要發揮了以下作用:對中職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激勵和約束;對中職學生的基礎性職業人格進行培養;作為中職學生與其家長的聯絡員,及時溝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基于上述情況,班主任工作在情感教育中不僅要求教育學生,也同樣要求教育班主任。具體的實施策略為在《班主任工作手冊》中融入情感教育內容、班主任工作要區分情感教育的一般與特殊、班主任用自我求學和職業經歷感化學生、情感教育落腳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這四個方面。
參考文獻:
[1]董傳芳.新形勢下提高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措施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6(10):124-125.
[2]孔竹萱.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困境及做好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J].職業,2015(6):45-46.
[3]周曉梅.中職班主任促進班級管理的策略研究:基于群體交往的視角[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4(8):65-66.
作者:王萬榮 單位:甘肅省永靖縣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思考
- 下一篇:中職學校班主任職責和管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