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公司財務風險及控制策略
時間:2022-06-03 10:51:45
導語:擔保公司財務風險及控制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公司屬性不明確
擔保公司作為一種商業機構,在建立之初,就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的。因此,從本質上而言,擔保公司是商業性質的金融機構。此外,政府為增加中小型企業融資的便利性,在政策上逐步對擔保公司放寬,賦予了擔保公司一定的政府職能,以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由此看來,擔保公司就同時具有了商業屬性和政府屬性,如果這兩種屬性不能協調發展,擔保公司就會陷入嚴重的財務糾紛。若擔保公司如果忽視自身的政府屬性,大幅度提高收費,就會導致一些弱小公司生存空間更加狹窄,造成惡性循環;若擔保公司過分注重政府屬性而忽視商業屬性,就會使自身陷入財務風險,從而影響擔保公司的發展。
2.資金管理落不到實處
銀行對企業的擔保的機制給擔保公司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嚴重阻礙了擔保公司的發展。這主要是因為銀行在擔保的過程中,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卻能獲得最大利潤。鑒于這種不合理的分配機制,政府對擔保公司頒布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以確保擔保公司的資金落到實處,促進擔保公司的發展。但是,一些擔保公司對部分資金處理不到位,導致擔保資金周轉緊張。如政府頒布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擔保賠償準備金”是專款專用的,但很多擔保公司只對其做了財務處理,資金卻沒落到實處,導致賬目和資金的實際運用情況不對應,資金規劃不到位,若出現問題,很容易引發資金周轉困難,導致財務風險。
3.保后管理無據可依
在擔保管理的過程中,要對保前評估的原價值進行會計處理,將反擔保物納入公司的財務體系,然后按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以便掌握了擔保物和抵押項之間的差異,掌握風險狀況,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但是,保后管理在運行和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兩種極端,導致擔保公司財務風險加重:一是抵押物貶值帶來的不良后果;二是對于已經完結的抵押物,保后人員沒有及時解凍,嚴重阻礙擴產計劃。
二、擔保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策略
1.培養和強化財務風險意識
首先,擔保機構尤其是財務人員要居安思危,提高自己對風險的防范意識。因此,財務人員要嚴格遵守擔保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政府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在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嚴格執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危機。其次,財務管理人員除具備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培養自身敏銳的職業嗅覺,提高風險分析能力和預測潛在風險的能力,逐步強化自身的責任性和敬業精神。最后,擔保公司各個部門在展開財務工作時要相互配合。在日常的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要正確把握工作細節,做好工作記錄,將風險意識貫穿到財務工作的整個環節。
2.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
首先,健全擔保公司的內部控制機制,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和管理體制開展工作,在保證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允許他們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時,健全責任到人的制度,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保證公司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其次,加強擔保公司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一方面,要對公司現有的風險進行及時總結,求得最佳解決策略;另一方面,要對潛在風險進行合理預測,最大程度上減少損失。最后,國家及政府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對擔保公司的各種行為進行規范,促進擔保公司快速發展。
3.對擔保客戶信用風險進行評級
擔保公司屬于中介公司,費用主要來源于對企業進行擔保的擔保費,這種單一的資金來源,很容易加大擔保公司的財務風險。當企業在無力償還借款時,實力較弱的擔保公司可能會面臨倒閉的風險,因此,對擔保客戶信用風險進行評級是很有必要的。擔保公司在對企業進行擔保之前,要從多方面獲取企業的信息,對被擔保的企業和被擔保項目進行保前信用評級,對信譽差的企業,擔保公司要權衡利弊后再考慮是否要擔保,對于有重大信譽問題的企業,擔保公司可以選擇直接避開,以防自身發展陷入困境。
三、結語
綜上所述,擔保公司的財務風險關系到公司存亡。因此,擔保公司有必要認真分析自身所存在的潛在風險及時提出解決策略,以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孔祥莉單位:赤峰恒德中小企業擔保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問題
- 下一篇:企業文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