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能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12-16 05:32:33

導語: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事業單位在我國社會的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下經濟社會的市場化不斷發展,事業單位必須要積極面對形勢上的變化,在事業單位的改革中能夠保證財務管理的安全和有效。因此,事業單位必須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社會管理活動,才能更好的為社會群眾服務。但是在實際的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上,意識不強和制度的缺失使得我國事業單位面臨的財務危機越發嚴重,基于此,本文在總結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類型的基礎上,分析了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管理存在的問題,并聯系實際,提出了事業單位提高財務風險防控能力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風險類型;防空能力

財務風險防控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財務風險防控管理能夠分析出財務的實際情況,從而為經濟主體提供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經營方案。我國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多數為財政資金,但是隨著行政事業單位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的處置和籌資活動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間,風險性也隨之增大。另外,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并不等同于我國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以盈利為目的,而事業單位從事于社會事務的管理活動,公共產品和服務能否發揮出其社會職能直接影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能。因此,對于事業單位來說,財務風險不僅會導致經濟上受到損失,同時還會造成自身的職能受到制約,對社會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一、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類型

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類型主要有三種:一種是違規風險。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必須要遵守于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過程中,由于事業單位注重執行效果,而未對財務支出進行有效的監管,導致腐敗現象容易產生[1]。另外,財務管理制度改革在實際的應用中也存在不完善之處,導致事業單位的資金流出監管存在較大的漏洞。第二種是財務核算風險,當下事業單位已經采取了新的會計核算方式,但是相關的配套制度還未完善,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具有差異性也容易導致風險的產生。第三種是道德風險。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問題也是風險產生的原因之一,中飽私囊、假賬和壞賬等情況都會直接損害事業單位的經濟利益,同時也會造成公眾對事業單位的信任度下降[2]。

二、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欠缺風險防控意識

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的意識不強是影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實際的財務管理過程中,事業單位的社會職能不斷被凸顯,而盡管事業單位已經具有一定的經營性質,但是在經營上卻不以盈利為目的,這就使得事業單位對于財務風險管理不夠重視,事業單位的運營資金多依靠于財政撥款,即便事業單位出現了資金損耗的情況,而個人卻不需要對此進行負責,全由國家進行“買單”。這種錯誤的思想是導致財務風險防控意識不強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實際的財務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涉及項目過多,對于會計收入只是簡單進行記錄,并沒有聯系內外部環境,沒有為行政單位的經營決策提供會計數據上的支持,導致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增大[3]。

(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對于事業單位的監管缺失問題表現在多個方面,尤其在財務風險防控方面,在實際的財務管理中,對于財務風險防控主要是由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負責,權力的過度集中導致相關的管理工作難以有效的落實,在實際的財務管理中,管理制度也不夠完善,缺乏相應的崗位設置,在風險的防控和處理方面,目前尚未納入到管理制度中,使得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不斷擴大。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防控工作來說,制度是落實工作的唯一保障,管理制度必須要根據外部形勢不斷變化以及事業單位自身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但是在實際的管理制度修訂方面,目前存在的問題較多,不僅修訂機制未建立,意識不強和內容不全面也是導致管理制度未能發揮出實際作用的主要因素[4]。

(三)崗位缺乏專業人才

盡管財務風險防控可以通過會計數據進行反映,但是在實際的財務管理過程中,多數工作還需要依靠人予以完成,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后,在會計核算方法及項目上的變動較大,部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素質較差,專業能力不強,在實際的工作中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轉變,無法滿足于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需求[5]。另外,在財務風險防控方面,風險具有不確定性,及早對風險予以識別,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業單位所造成的損失,這就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人員缺乏問題嚴重,不僅專業能力不強,在職業道德素質方面也存在較大的缺失。所以,我國事業單位必須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在選拔和聘用機制方面不斷調整,才能促進事業單位的良好發展[6]。

三、事業單位提高財務風險防控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風險防控意識

在當前社會的發展中,事業單位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公眾對其的監督力度也愈來愈強,事業單位要想進一步擴大社會事務的管理效果,就必須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不斷完善和優化內部結構,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因此,在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方面,首先事業單位必須要提高風險的防控意識,單位領導要發揮出帶頭作用,加強對于財務風險防控工作的安排,同時強化檢查力度和范圍;其次在管理人員方面,要提升執行力度,要采用責任制度將工作落到實處,強化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防控效果;最后,在會計人員方面,要注重培養職業道德素養,防止監守自盜,同時還要注重優化風險防控環境,要定期舉辦工作會議,強調事業單位財務的安全性。

(二)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為了能夠保證財務風險防控工作的順利落實,必須要從制度層面予以完善,因此,事業單位要注重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完善方面,需要注重兩方面的內容:其一,要注重內容的有效性,制度是保證工作落實的主要因素,在實際的制度內容中,應當將外部風險因素予以明確,結合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注重將管理和監督有效的聯系起來,使得各部門的工作能夠有效銜接,從而充分利用制度上的優勢,對財務風險予以排查,同時也能避免人為的操作對風險防控工作的影響,避免權力的集中化;其二,要注重將責任制度和獎懲制度納入到管理體系中,通過明確崗位職責與權限,賦予工作人員一定的權力,在風險排查方面發揮人的作用,引入獎懲機制還能夠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強化風險防控效果。

(三)加強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

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且財務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在實際的人員招聘和選拔過程中,事業單位要注重考核人員的專業素質,要采用競爭上崗的制度,強化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在職業道德素養方面,事業單位應當注重職業道德建設,要注重培養工作人員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避免道德風險。另外,事業單位應當定期為工作人員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從而強化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風險對于事業單位來說,不僅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同時也會產生社會負面影響,因此,事業單位必須要注重提高財務風險防控能力,不斷提高工作人員意識和能力,同時注重制度的完善,保證事業單位財務方面的安全。

作者:李國雯 單位:濟寧市種子試驗示范繁育推廣中心

參考文獻:

[1]張先余,孟軒,周鵬.強化過程監管嚴格考核評價——關于國土資源部直屬事業單位項目經費管理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3,08(04):50-54.

[2]秦浩.海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實證研究——基于海南海事局財務風險的個案調查[J].中國內部審計,2015,08(04):100-103.

[3]李加兵,趙斌,潘正海.基于財務風險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研究[J].財會通訊,2012,08(05):103-105.

[4]宗文龍,魏紫,于長春.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與改革建議——基于問卷調查的分析[J].審計研究,2012,08(05):106-112.

[5]李加兵,張紅,趙斌,魏長生.淺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05(10):31-33.

[6]屈小麗.基于財務風險管理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研究[J/OL].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09).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