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財務共享人力資本價值

時間:2022-11-15 09:40:03

導語:如何提升財務共享人力資本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提升財務共享人力資本價值

摘要:財務共享服務作為一種新型財務管理模式,正在許多跨國公司和國內大型集團公司中興起與推廣,許多企業將其作為獨立的專業公司進行效益化運營。作為輕資產的經濟形態,其成本除信息化投入與信息運維費用外,人工成本占據相當大比重,如何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人均效益,實現人力資本價值最大化,成為共享公司特別是財務共享公司經營效益化的關鍵。本文通過對財務共享運營及用工模式分析,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提升人力資本價值的方法及其實現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成本;效率;優化提升

一、研究背景

(一)財務共享人員構成及用工模式

大多數共享公司在成立之初都采取了比較靈活的用工方式,一是共享公司搭建階段及初始運營階段所招募的內部技術和管理人才,組成了共享公司的第一批正式員工。二是隨著后續重復工作的增加,在增加正式員工的同時,考慮熟悉程度導致的邊際勞動效率提高與智能化水平提升可能帶來的崗位替代等因素,大多以承攬、外包、分包等方式開展后續工作。

(二)現有運營模式存在的問題

(1)層級較多,部門間協同效率不高;(2系統復雜,業務運轉順暢程度不夠;(3)業務集中,勞動密集度不均衡;(4)承攬人員積極性難以調動;(5)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基于以上原因,財務共享初建期后人力資本價值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二、財務共享人力資本價值提升具體措施

根據目前工作存在的問題,著眼于財務共享發展全局,從財務共享發展規劃、標準化建設、市場機制建立、流程重構與智能化、團隊建設五個方面全方位、多層次持續發力,達到人力資源價值最大化。

(一)依據發展規劃拓寬財務共享服務范圍,提升服務產品價值

企業的競爭首先是戰略的競爭。要成為一流企業,一定要有一流的戰略,戰略決策是企業發展的柱石。財務共享十四五發展規劃報告提出了基礎業務服務向創新增值服務轉變,服務客戶從集團內部為主向內外雙輪驅動轉變的工作思路,為財務共享未來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高端增值產品得以推廣,服務產品附加值得以提高。

(二)依托標準化建設提升內部“生產線”流轉速度

(1)業務標準化降低難度系數,提升操作效率。通過業務場景梳理,建立同板塊標準化附件清單、確定標準化輔助字段、標準化文本信息,推廣具由代表性的企業個性化需求,沒有推廣價值的,征求總部與企業意見后予以明確標注,最終使核算、審核、報表出具等同標準同規范,有效降低核算難度系統,提升工作效率,同時奠定了智能化基礎。(2)工作標準化提升工作流轉效率。一是制定標準操作規范,嚴格要求標準操作步驟,確保員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在重復標準工作下,提升工作效率與業務質量;二是結合部門職責、崗位職責及各部分工,對職能專業化、日常工作規范進行梳理,明確重點工作與日常運營工作責任部門、責任人,理順工作標準與流程,降低重復性工作,減輕業務部門事務性工作量;三是建立運營指標對標體系,對及時率、準確率、客戶投訴等設置達標值與目標值,每月對班組與個人進行排名,開展紅旗班組與優秀員工評比,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與勞動效率。(3)服務產品標準化加速新拓服務產品經驗復制與推廣。對服務產品內容、工作流程、方法等進行總結凝練提升,探索產品實施方法論,逐步建立需求管理、服務(產品)設計、服務內容、交付標準、人員組織、收費標準、合同簽訂、項目運行、客戶服務、內部分配和考核激勵等一整套工作運行機制,打造可復制、易推廣的標準服務產品體系及共享樣板,實現業務的急速推廣與擴張,提升營業收入水平。

(三)依靠市場機制建立推動人力資源盤活

(1)建立部門間人均勞效與貢獻值雙考核機制,體現人均勞效差異。首先,將現有勞務作為基礎成本進行內部分配,結合定額工時數據測算平均人均勞效與峰值人均勞效,合理確定部門用工區間,作為崗位考核標準,高于標準上限者予以適當比例扣罰;其次,評價拓展項目、重點工作等服務部級工作性質、用工等級,建立任務績效指標;最后,將每月質量、效率等扣減獎金作為服務部雇傭金用以任務績效,按一定比例獎勵實施員工與所在部門,構成部門貢獻值。由此提升部門參與服務部工作的積極性,壓實部門用工,從而優化配置人力資源。(2)建立內部市場機制,有償出借“閑置”勞動力。一是將部門在現有用工基礎上節約的人工成本一定比例給予部門自主支配權,作為員工持續勞動的獎勵。二是建立費用作為貨幣的結算機制。(3)改變用工性質,建立外部市場項目運營機制。探索將雇傭關系轉為合作合伙關系,建立外部市場創收、運行以及收入分配自助制度。(4)非核心業務開啟勞務外包。對共享公司來說,管理與考核的錯位造成的承攬人員管理困難很難有特效解決手段。建議在無法進行人才引進的情況下,改變現有管理與結算模式,以客戶、共享、勞務輸出單位等業務相關方為生態圈,打造“云搶單”共享行業平臺,將每個勞務輸出單位視為雇傭團體,共享公司通過平臺進行任務,設定任務要求、完成時間,根據任務難易程度設置不同勞務報酬,一類業務一任務,不限人員數量,按完成任務的質量與數量和輸出單位打包結算,勞務輸出方“搶單”成功后,由輸出單位對成員進行考核與約束。同時,輸出單位人員技術水平不達標,需要技術指導時相應進行反向收費。

(四)借助流程重構與智能化推動,實現全流程智能化

(1)流程梳理與優化。運用ECRS分析法,按照取消不必要工序、合并消除重復工需、調整工作順序、減少交叉簡化節點四步驟開展組織流程與業務流程的梳理評價與優化。(2)智能化提升。結合流程優化分析,借助智能化手段,嘗試在TMS改造、關聯交易改造、三單匹配、端到端服務、CIMI與共享申請系統集成等方面從業務端入手,整合現有系統,打破系統間壁壘,減少系統連接,重新設計業務流程,通過標準化實施,最終實現業務從需求提出到立項、招標、簽約、完成、自動觸發,自動制證,自動結算,自動監控,自動統計分析,自動風險預警與價值測算長鏈條流程自動化,實現在商旅管理流程從預算到出差準備到外部供應商到內部處理機制最后到資金結算的一體化,在衡量績效的關鍵(如質量、成本、速度、服務)上取得突破性的改變,從根本上降低人工成本,將基礎人才向高端人才輸送,優化人力資本結構。(3)重新梳理崗位職責,建立標準化崗位體系。首先流程優化后,通過職責梳理,實現相關工作崗位的合并同類項,提高特定崗位的工作飽和度,從而減少業務峰值,減少崗位編制,提高工作效率。其次,結合服務方向細分拓展崗位,針對不同崗位開展針對性培訓,提升員工價值創造能力。最后將績效、薪酬與崗位知識需求、價值創造掛鉤,實現不同崗位薪酬級差。

(五)強化團隊建設,實現員工從管理到開發

滿足人才需求、保障人才權益、促進人才發展才能充分提高員工積極性。(1)游戲化管理,讓員工像打游戲一樣愛上工作。加強文化引導,營造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一個充滿正能量、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決定了戰友間的協作與團隊的戰斗力。(2)打通成長通道,激發員工成功源動力。規劃清晰的成長路線,如管理路線,專業路線、市場路線、操作路線、每條路線都明確未來職業的發展方向及技能需求,讓員工更有目的,更有動力。(3)探索彈性工作制。共享的基礎業務運行模式,使居家辦公成為可能,疫情期間的實踐也證明了其可行性,在未來可探索彈性居家辦公模式,員工在需要時到現場或一月規定時間現場辦公,以此增加員工的“自由度”,提高工作效率。(4)探索業務經理輪崗機制。建立業務經理部門間三年任期輪崗機制,強化業務與人員熟識度,強化部門間協同,增加部門間流動性。

三、財務共享人力資本價值提升的實施保障

(一)頂層設計與領導支持

財務共享人力資本的優化并非單純共享內部的優化,它涉及整個集團管理制度的變革,內部流程的進一步完善,業務與財務的完全融合,系統壁壘的消除,人工成本的實質降低離不開對未來趨勢前瞻性的預判,離不開系統性、體系化的戰略規劃,站位要高,眼光要遠,涉及內容廣而深,其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效的管理創新、思維方式和在用系統的改變,它不是財務系統獨立的改革,不是財務共享系統內部可以獨立支撐的,需要高層管理人員、基層經理和工作人員強有力的支持,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的支持,需要上下多方溝通方能達到突破。

(二)機制變革保障

制度是一切管理的根本,一切工作的靈魂,一切行動的指南,要加強制度對工作的保障作用。一切變革的基礎與關鍵是制度的變革,降低人工成本勢必涉及用工模式、績效考核、流程變動等的一系列的變革,這些都必須依靠完善的制度來支撐。建立科學、有效可執行、可落實的用工機制,充分發揮制度的鞭策性和激勵性,發揮其規范性與程序性,才能真正優化人力資本價值。

(三)專業化人才崗位配置

根據財務共享未來轉型發展方向,做好崗位需求分析與配置,做到專人專業專崗。如數據分析崗、流程優化崗、內部培訓師崗、準則解讀與核算規則修訂崗、財務語言與業務語言翻譯崗、稅費研究崗、風控稽核崗、企業需求分析崗等。根據不同崗位需求,實施人才畫圖,做好人才識別,把創造型、規范型、運營型、學習型、技術型人才甄別出來,將合適的人才放到合適的位置上。甄別完成后再進行針對性專業化培訓與實戰提升,引導部分員工向需求崗位轉型。綜上所述,財務共享人力資本價值的提升,有降低成本與增加人均收入、提高人均效益兩種模式。無論何種模式,都需要戰略、管理、制度、人才、文化、信息化等涵蓋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多方位的協調與支持。

作者:魏東 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