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預警論信貸決策支持的路徑
時間:2022-09-25 10:03:47
導語:企業財務預警論信貸決策支持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商業銀行對信貸項目進行風險分析和管理是商業銀行審批信貸的前提。商業銀行對其進行審查需最大限度保證放貸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營利性。由于我國部分企業的會計信息不對稱、徇私舞弊情況嚴重,商業銀行基于此須及時依據企業的財務數據和財務現狀建立風險分析和風險預警系統,進而為信貸決策提供智力支撐。本文首先對企業的財務現狀進行分析后,闡述了影響商業銀行信貸決策的主要因素,進而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財務預警;商業銀行;信貸決策
企業財務困境既包括“企業經營不善”、“違約”等情況,還包括“企業破產重組”、“企業倒閉”等問題。在1993年Kahya認為企業一旦申請破產即表示該企業出現財務狀況危機。總而言之,企業面臨的財務困境表示著企業集團無法按時還款,而法院不得不對違約企業進行監管甚至判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投融資的形式也日漸豐富,因此企業面臨的財務壓力也隨之增大。基于此現狀,商業銀行務必須對貸款企業進行嚴格審查和分析,重點分析破產預測和企業信用分析環節,并提出多途徑的優化方案。這一研究對企業和商業銀行而言,都具備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有助于商業銀行降低不良貸款率,而且有助于擴寬企業融資渠道和融資思路。
一、財務預警理論的相關概念綜述
(一)財務預警理論
企業財務預警也是財務失敗信號。企業財務預警是指企業提供的財務數據和資產負債表等,利用比率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等對本企業多種經營活動進行分析,及時發現企業在日常經營中產生的風險,并及時向企業發出預警警告,幫助企業做出科學決策,進而避免潛在的財務危機惡化為企業資金損失。與此同時,財務預警系統作為企業經營分析的重要依據,也可幫助企業及時改正經營方向,進而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財務預警體系具備的功能
1.處理財務信息功能
處理財務信息作為財務預警體系最基礎且本質的功能,處理財務信息可有效收集對決策者有用的財務數據,包括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文化、市場供求關系等,并且通過和企業具備的財務數據和同行業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對比。
2.預測未來的財務風險
財務預警體系通過分析大量的財務數據,進而獲得企業潛藏的財務危機,當出現可能危害企業財務安全的信息時,做出預警提示。
3.遏制可能發生的財務危機
企業一旦發生財務危機,或者由于不確定因素導致企業出現財務危機,如何控制局面防止危機的進一步擴大,這也是財務預警體系發揮功能的最基本體現。企業科學有效的財務體系能在企業發生財務狀況時,給企業管理者提供科學的解決措施,幫助企業決策者在混亂的局面中找到處理方案,進而解決財務危機。
4.幫助企業解決財務危機
當財務預警體系發生預警信號時,財務預警體系可提供科學便捷的解決措施,幫助管理者進行管理決策。
5.規避同類財務危機的出現
企業完善的財務預警體系具備“記憶”功能,幫助企業管理者記錄以往的危機事件。例如當企業出現同類型的財務預警信號時,提示管理者企業的財務危機。通常情況而言,任何企業發生財務危機,都并非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某段時間的積累,或者是管理者缺乏對財務信息分析而引起的。
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一直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甚至承擔著調整市場資源配置和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重任。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對中小企業經營不穩定、經濟環境惡化等形勢,我國商業銀行可向國外發達國家銀行學習經驗,采用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強化商業銀行的風險預警機制,進而降低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商業銀行從本質而言,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需自擔 風險、自負盈虧。因此商業銀行建立科學有效的財務預測體系不僅可幫助企業完善自身的信用記錄,建立良好的資信證明,進而擴張融資渠道,也可幫助商業銀行篩選出信用資質較好的企業,進而做出科學的信貸決策。
(一)商業銀行可建立企業信貸決策支持模型
商業銀行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營環境,必須建立完善的信貸決策支持模型。商業銀行可重點研究分析企業會計信息,進而減少企業和商業銀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有實證數據表明,adaboost的財務數據分類研究方案有助于預警企業財務危機。單一的基分類財務數據處理其對企業的財務預警處理效果并不科學,組合的財務數據分類處理器可優化企業財務預測結果。
(二)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企業財務數據的分析
商業銀行可加強對貸款企業財務數據的分析,分析該企業的財務狀況,并基于企業財務狀況再判斷是否對其進行貸款。以存貨周轉率為例,存貨周轉率是預測企業財務困境的重要數據。這項數據反映出企業從存貨到銷售再到獲得利潤所花費的時間,存貨周轉天數所需時間較低的企業其面臨的財務困境概率也更低,并且企業存貨周轉天數較少說明該企業的經營能力越強,盈利水平越高。因此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企業財務數據的分析,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進而保證商業銀行信貸決策的科學性。
(三)建立健全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系統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應用,商業銀行紛紛建立各自的網銀系統,轉變了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環境,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支付和授信環節。信貸業務作為商業銀行的重要業務之一,貸款資格審查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商業銀行面對此種情況如何轉變局面,保證信貸決策政策的科學性,更好地滿足儲戶要求成為商業銀行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商業銀行可建立健全信貸風險管理體系,在發展互聯網技術的條件下,積極和各大通訊運營商進行合作,并且和主流的互聯網移動社交服務商展開合作。商業銀行務必意識到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互聯網金融時代轉變了商業銀行傳統的風險管理體系。例如儲戶在還款時的財務預警功能,這些都可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和傳統商業銀行的貸款流程相比,大數據時代審查選取了不同的渠道。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利用互聯網背景強化財務預警體系,進而鞏固信貸決策的預警能力.
(四)完善征信管理系統,強化商業銀行財務預警功能
1.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大失信懲戒力度
社會信用管理體系是經濟社會不斷完善成熟的標志,社會信用管理體系的基礎便是我國完善的法律體系。其核心是服務于實體經濟,形成規范完整的信用市場,保證相關制度的落實和執行。如何完善信用法規體系建設,從依法建設角度而言,商業銀行無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但是商業銀行作為我國法律的先行者,可以銀行名義對破壞信用監管體系的人員進行打擊,強化失信者對誠信意識的重視。商業銀行從自身角度而言,務必重視對信息的收集和采集,保證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不斷提高儲戶信用數據的規模和信用數據的真實性,盡可能減少由于操作失誤而造成的錯誤,不斷優化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財務數據處理能力,加強商業銀行財務預警功能,配合銀監會和各地區人民銀行做好信用數據的審核工作。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也可利用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進行數據分析,進而提高財務預警能力。
2.推進建設商業銀行成員信用體系的共享機制
2015年我國電子政務管理中心已經建立了國家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在國家各個部門先行試點。該數據共享包括了我國經濟活動,為各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建設破解了難題。從商業銀行角度而言,我國多數商業銀行已經納入到人民銀行和工商部門的征信系統,并具備查詢和調閱功能。商業銀行逐步推進并加強了和各個職能機構的合作。例如和人民法院執行系統、國稅系統征收系統、環保違法記錄系統等實現征信信息完善和共享。以浦發銀行為例,浦發銀行已經建立了數據自動查閱對接平臺,并且作為浦發銀行財務預警體系的數據重要支撐,浦發銀行以此為基礎分析財務預警目標,幫助信貸人員做出科學決策。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商業銀行現有的財務預警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本文基于財務預警理論,提出商業銀行完善信貸決策支持的措施。本文重點研究了商業銀行如何做出科學的信貸決策支持,并提出了財務預警體系的完善措施。上述措施的提出不僅分析了宏觀措施,并且提出了微觀措施,商業銀行在具體實施中須和當地經濟發展環境和企業財務數據相互結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相關企業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趙蓉.商業銀行基于大數據環境的企業財務預警評估方案初探[J].國際金融,2018,(05):9-12.
[2]封曄,沈俐,陳省宏.我國上市銀行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2017,(28):30-33.
[3]邢麗杰.財務預警模型在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估中的適用性研究[D].河南財經政法大學,2017.
作者:張啟偉 單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分行
- 上一篇:城鄉統籌發展現代農業建議
- 下一篇:高中生數學符號意義研究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